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兩周年|安徽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

兩年前,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 重溫了中國改革歷程。 他說, 小崗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看了讓人感慨萬千。 他強調, 實踐證明, 唯改革才有出路, 改革要常講常新。 兩年來, 在江淮大地上, 不管是在農業、工業, 還是在涉及民生的醫療等領域, 遍吹改革之風。

醫療篇

國家衛計委點贊“定遠模式”

2017年5月10日, 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副巡視員劉利群介紹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情況,

並重點提到了安徽省定遠縣的“按人頭總額預付簽約”服務模式。

定遠縣是安徽省衛生計生委確定的首批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試點縣之一, 成立了以縣總醫院為牽頭單位、27所鄉鎮衛生院(分院)以及下轄的249所村衛生室為成員單位的縣總醫院醫療服務共同體, 同步於2015年8月啟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工作, 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共體建設統籌規劃、協同推進。 兩年來, 該縣圍繞“未病先防、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改革目標, 在方案設計、宣傳發動、工作推進、政策保障、履約服務等各個環節, 邊探索、邊完善,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

定遠縣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徐飛介紹,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成為構建醫共體、促進分級診療的助推器, 推動了醫療服務重心下移, 滿足了城鄉群眾健康需求, 促進了分級診療制度形成, 另一方面大幅增加了簽約村醫的服務性收入, 使“三級網”網底更加穩定, 夯實了分級診療基礎。 2016年, 定遠縣參加簽約服務村醫人均年收入提高了1.9萬元。

安徽醫改成果名列全國前茅

2017年全省確定66項綜合醫改重點工作均已全面完成。 國家衛生計生委健康脫貧專項考核名列第一;在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年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中, 安徽省位列全國第2名。 蚌埠市被列為15個國家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城市之一。

安徽省破題4項醫改, 4項醫改分別是:一、推進大醫院高年資護士轉崗社區。 在合肥、蕪湖、蚌埠3市試點取得顯著成效, 即將授予有限處方權;二、啟動公立醫院編制“周轉池”和基層醫衛人員“縣管鄉用”試點, 著力解決人才隊伍建設問題;三、啟動醫保管理體制改革, 合肥、蚌埠、滁州3市已按新體制運行, 統籌推進“三醫聯動”;四、成立智慧醫院(安徽省立智慧醫院——人工智慧輔助診療中心), 探索智慧醫療發展模式。

農業篇

“一塊田”改革增產又增收

在懷遠縣徐圩鄉東邵村, 村民邵志好說:“以前在外面當農機手開著大農機, 100畝地不到一天就能種完, 省力又省錢。 可再看自家的巴掌田, 大農機連彎都拐不過來。

”殷尚村村委會主任魏偉也糾結:“一家幾畝地, 田分八九塊, 小塊零碎田種著費力, 投入還高, 咋能有高效益?”

當年土地二輪承包, 殷尚村同許多地方一樣, 按土地肥力、田塊遠近公平分地, 由於田塊零碎, 大型農業機械沒法進來, 規模經營難以實現。 在徐圩鄉, 承包田“碎片化”現象普遍, 村民守著一畝三分地, 一年出力不少, 卻富不起來。

2014年, 邵志好和其他幾戶村民合計, 讓村裡人承包地互換, 每戶換成一塊大田, 東邵村民小組採取“二輪抽籤”:先抽順序簽, 確定村民挑選地塊的順序, 再抽地塊簽, 抽取事先劃分好的地塊。

懷遠縣農委主任朱興濤說, 互換並地實現了“一增一減”:用工投入大幅減少, 化肥、農藥等用量也在降低, 調查顯示, 糧食生產畝均可降低生產成本約60元;耕地面積增了,墒溝、田埂、水渠複墾,有效增加耕地面積2%~5%,農民戶均年增收約1300元。僅徐圩鄉就新增耕地面積近5000畝。“一塊田”改革在全縣推開。截至去年底,懷遠縣累計完成“一塊田”互換並地面積14.1萬畝,涉及13個鄉鎮、66個村、297個村民組、1.26萬農戶。

工業篇

騰籠換鳥盤活“僵屍”企業

在淮南市大通工業新區,兩家企業面臨著天壤之別的境地——以煤機裝備製造為主業的志君鑽探機具有限責任公司產品不能適應市場,發展舉步維艱,走向破產邊緣;而以電聲樂器出口為主業的樂森黑馬樂器有限責任公司產品供不應求,發展勢頭向好,急需擴大生產規模。

大通工業新區從中牽線搭橋,促成“樂森黑馬”投資5000萬元成功收購“志君鑽探”,建成的第二廠區新增年產值7000萬元,實現稅收1200萬元。“樂森黑馬”發展活力也得到進一步釋放,成為安徽省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企業先後榮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等殊榮;2017年,企業成功入選安徽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躋身安徽民營文化企業100強。

類似這種破除無效供給的變革在大通工業新區還有很多,安徽玉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兼併安徽創立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生產手機零部件,投產後年產值達2億元;安徽智創智慧裝備有限公司兼併安徽天正電氣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製造高端智慧裝備,投產後年產值達2億元。一批代表著新技術新生產力的企業,通過兼併的方式,“騰籠換鳥”,盤活了“僵屍”企業,釋放了土地、廠房資源利用效能。

園區負責人田毅介紹,2017年,園區共優化整合企業資源16家,全部完成投產後,將新增固定資產投入4億元以上,新增工業產值6億元以上,新增加就業1600人以上,新增稅收1億元。

新興產業支撐工業增長脊樑

記者從安徽省經信委獲悉,在2017年,我省新興產業貢獻度高,新產品蓬勃發展。

隨著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在能源、原材料工業增速回落,消費品工業平穩的同時,裝備工業、電子資訊工業兩大新興產業支撐起安徽工業增長的脊樑,成為拉動增長主動力。

2017年,裝備工業、電子資訊工業分別增長13.1%、15.1%,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準4.1個和6.1個百分點,貢獻率分別達到34.9%、10.8%。

與此同時,我省新產品也出現蓬勃發展,光纜、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光纖和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58.2%、51.3%、38.9%、34.3%和33.2%。合肥晶合也實現安徽晶片生產零的突破,完善了“屏-芯-端”新型顯示體系。

糧食生產畝均可降低生產成本約60元;耕地面積增了,墒溝、田埂、水渠複墾,有效增加耕地面積2%~5%,農民戶均年增收約1300元。僅徐圩鄉就新增耕地面積近5000畝。“一塊田”改革在全縣推開。截至去年底,懷遠縣累計完成“一塊田”互換並地面積14.1萬畝,涉及13個鄉鎮、66個村、297個村民組、1.26萬農戶。

工業篇

騰籠換鳥盤活“僵屍”企業

在淮南市大通工業新區,兩家企業面臨著天壤之別的境地——以煤機裝備製造為主業的志君鑽探機具有限責任公司產品不能適應市場,發展舉步維艱,走向破產邊緣;而以電聲樂器出口為主業的樂森黑馬樂器有限責任公司產品供不應求,發展勢頭向好,急需擴大生產規模。

大通工業新區從中牽線搭橋,促成“樂森黑馬”投資5000萬元成功收購“志君鑽探”,建成的第二廠區新增年產值7000萬元,實現稅收1200萬元。“樂森黑馬”發展活力也得到進一步釋放,成為安徽省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企業先後榮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等殊榮;2017年,企業成功入選安徽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躋身安徽民營文化企業100強。

類似這種破除無效供給的變革在大通工業新區還有很多,安徽玉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兼併安徽創立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生產手機零部件,投產後年產值達2億元;安徽智創智慧裝備有限公司兼併安徽天正電氣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製造高端智慧裝備,投產後年產值達2億元。一批代表著新技術新生產力的企業,通過兼併的方式,“騰籠換鳥”,盤活了“僵屍”企業,釋放了土地、廠房資源利用效能。

園區負責人田毅介紹,2017年,園區共優化整合企業資源16家,全部完成投產後,將新增固定資產投入4億元以上,新增工業產值6億元以上,新增加就業1600人以上,新增稅收1億元。

新興產業支撐工業增長脊樑

記者從安徽省經信委獲悉,在2017年,我省新興產業貢獻度高,新產品蓬勃發展。

隨著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在能源、原材料工業增速回落,消費品工業平穩的同時,裝備工業、電子資訊工業兩大新興產業支撐起安徽工業增長的脊樑,成為拉動增長主動力。

2017年,裝備工業、電子資訊工業分別增長13.1%、15.1%,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準4.1個和6.1個百分點,貢獻率分別達到34.9%、10.8%。

與此同時,我省新產品也出現蓬勃發展,光纜、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光纖和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58.2%、51.3%、38.9%、34.3%和33.2%。合肥晶合也實現安徽晶片生產零的突破,完善了“屏-芯-端”新型顯示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