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未來空間站詳情曝光 最多可容納6名成員

【環球軍事-航空4月25日報導】在首屆中國航太大會上,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作了題為《走進新時代的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的主旨報告。

這被外界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全權威的中國空間站未來發展報告。

據周建平介紹, 我國載人航太工程自1992年立項實施以來, 已成功組織實施了15次飛行任務, 將14人次太空人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

周建平總師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未來中國空間站的構造、各艙段概況以及在軌運營階段的規劃。 據介紹, 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 基本構型由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三個艙段組成, 提供3個對介面, 支援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及其他來訪飛行器的對接和停靠。 三艙組合體質量約66噸, 額定乘員3人, 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 具備10多噸載荷設備的安裝和支援能力, 設計壽命不小於10年, 具備通過維修延長使用壽命的能力,

具備一定擴展能力。

其中核心艙命名為“天和”(TH), 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負責空間站組合體的統一管理和控制, 配置兼具氣閘艙功能的節點艙和機械臂, 用於實驗艙、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等飛行器與其交會對接和停靠, 接納太空人長期訪問和物資補給, 支持太空人出艙活動。 實驗艙I命名為“問天”(WT), 備份核心艙部分關鍵平臺功能, 具備空間站統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配備太空人出艙活動專用氣閘艙。 開展密封艙內及艙外載荷實驗, 配置實驗艙機械臂對艙外實驗載荷進行操作。 實驗艙II命名為“夢天”(MT), 用於開展密封艙內和艙外載荷實驗, 配置貨物氣閘艙用於載荷及設備進出艙。 設計光學艙與空間站共軌飛行,

可以實施天文觀測和對地觀察, 能夠提供與“哈勃”望遠鏡解析度相當、視場大200多倍的天文巡天觀察能力。 ▲ (劉 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