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十位溫州人厲害了!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大俠”

匠, 意為有手藝之人。 在日前公佈的2018年“浙江工匠”名單中, 溫州共有10人上榜, 個個都是大師級的人物。

如果把各位“工匠”置於武俠世界中, 他們便是身懷各種絕技的大俠。 他們雖不使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但諸如扳手、金剛銼、雕刻刀、放大鏡一類的工具, 都是他們的獨門秘器。 那就讓我們“穿越”時空, 領略下他們的獨門絕技。

“小李飛刀”胡東方

胡東方:1970年6月生,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掌握國家防竊表的17項核心技術專利和5項發明專利, 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勞動模範、省優秀新產品獎、浙江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溫州市重點創新團隊帶頭人、入選溫州市領軍人才工程等榮譽。

獨門秘器:遊標卡尺、電腦

獨門絕技:“小李飛刀, 例無虛發”。 要練達如此之境界, 絕非一日之功。 胡東方從事模具設計28年, 是一名從一線工人中成長起來的高技能人才, 精益求精是他一刻也不敢忘的“修煉”要義。

模具設計是一個精細活, 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 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差錯。 胡東方說:“我們的產品零件很多都要求互換, 尺寸要求極高, 還有過流水線自動檢驗的要求, 接線柱的外形要控制在0.01毫米以內。

要是關鍵尺寸出錯, 那後果是不可逆的, 很可能導致模具報廢。 要知道, 大型模具的製作成本達上百萬元, 生產週期需要45至60天, 這個成本是非常昂貴的。 ”

要做到彈無虛發, 就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 胡東方記得, 當年新廠房剛搬到經開區時, 因為夏季用電緊張, 經常停電, 只有在晚上才來電, “我們團隊就約好晚上騎自行車到公司, 一干就是通宵。 ”

一個新出的產品說明書, 需要反復校對, 不能出任何問題。 “最多的一次, 我把五六十頁的多功能表說明書校對了50遍, 前後花了一周時間。 ”

多年堅守和鑽研讓胡東方成為技術創新的弄潮兒, 他所設計和改進的專利產品多次獲獎, 每年為公司節約成本3000多萬元。 依託“浙江省胡東方技能大師工作室”這個平臺,

已經有20多名技術骨幹拜他門下學習技藝。

修煉心得: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專一行。 只有堅定這樣的信念, 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模具設計工程師。 我將繼續秉承工匠精神, 拼搏奉獻, 帶徒傳技, 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火焰刀”鄭榮芬

鄭榮芬:1970年1月生, 溫州恒田模具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級技師, 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浙江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擁有30多項專利技術, 曾獲溫州市首席技師、溫州工匠等榮譽, 由他提出的“卡簧成型操作方法”被評為以個人命名的浙江省先進職業操作法。

獨家秘器:線切割、工具磨、金剛銼

獨門絕技:新材料運用和生產工藝優化,鄭榮芬時常通過自製成型刀具完成模具加工。有著“火焰刀”般的功力,將思想轉化作刀勁,運勁神速無形卻奇妙無比。從事模具行業30年,鄭榮芬的心裡只惦記一件事--用更好的方法生產出更高精度的模具。"

工程機械專用卡簧在生產過程中,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部件,作為連接刀頭和組機頭的連接器。“小小卡簧用處不小,刨地機、開礦機等大型工程機械裡都有應用。”但他發現,按照卡簧生產的傳統操作方法,生產效率低且品質不穩定。通過一年多不斷嘗試,鄭榮芬找到了一種新的操作方式,可以使效率提高50%,一線操作員工減少三分之二,產品的合格率也提高到99.95%。同事習慣稱之為“鄭老師操作法”。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鄭榮芬身上每天都有創意發生,只要是產品製作過程存在困難,就是他要攻克的技術領域。多年來,他和團隊先後申請了30多項專利技術,其中7項為發明專利。

修煉心得:踏踏實實幹一行,天天創新求提升,精益求精出作品,做有尊嚴工匠人。

“純陽無極功”蘇立坤

蘇立坤:1977年11月生,溫州佳業電子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從事電子產品維修工作21年,擅長資料恢復和硬體晶片級維修技術。浙江省職工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領辦人,培養高技能人才學徒75名,獲得溫州工匠、溫州市首席技師、溫州市名師名家、溫州市職業技能帶頭人等榮譽。

獨門秘器:資料恢復設備

獨門絕技:“純陽無極功之鶴嘴勁,專運氣點穴,治療內外傷。”從業電子產品維修21年,蘇立坤練就一手損壞資料、硬體“妙手回春”之術,而矢志不渝的專心就是他“功力大成”的秘訣。

要想達到武藝的“登峰造極”,對“武功”的熱情必不可缺。蘇立坤自1996年從溫州技校畢業,就開始了與電子產品維修工作的漫漫“相依”之路。“儘管任職公司在變,但我熱衷於電子資訊產品維修行業的‘初心’不變。”蘇立坤懷揣匠心,從一開始就確明確了技術方向。

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升級,設備的不斷精密,讓維修從業者接連面臨技術挑戰。“江湖”在進步,蘇立坤自然不能落後。一代新產品出現,他會即刻投身於產品廠家的培訓,分析物品構成、元件原理,鑽研維修與恢復的方法。

蘇立坤不僅是位“武林高手”,還是位才子。他編撰的關於電子資訊產品維修論文和培訓材料,多達二十多篇,其中不乏獲獎之作。作為鹿城區政協委員,他撰寫的社情民意資訊曾獲省委書記車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等領導的批示。

修煉心得:潛心鑽研技術,熱心傳承工藝,愛心服務社會,踐行工匠精神。

“大剪刀刀法”潘杭春

潘杭春:1960年11月生,巨一集團高級技師、全國鞋業高級技師聯盟浙江分會會長、溫州市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

獨門秘器:剪刀、縫紉機

獨門絕技:在《神雕俠侶》中,楊過為了對付李莫愁的拂塵武功,專門打造了一把大剪刀,並自創了大剪刀刀法。在與鞋子打交道的42年中,潘杭春不斷攻克鞋業技術難題,獲得多項專利。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與“大剪刀刀法”如出一轍。而且,潘杭春每天不離身的工具也是一把剪刀。

1978年,19歲的潘杭春調入東方紅皮鞋廠,從事制鞋設計工作。次年,溫州組織了一次制鞋比賽。潘杭春設計的以彩色羊皮為面料的微型靴子、棉鞋和涼鞋,展出後引來很多專業人士的稱讚。因為這麼精緻小巧的皮鞋,大家從來沒有見過。

一雙鞋,怎樣做出來才能線條流暢,準確度高,節約材料?歸根結底還是要在技藝上下苦功夫,不斷打磨錘煉。

當時已頗有名氣的潘杭春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通過不斷學習鑽研,來提高自己的制鞋技藝。再加上,他全面繼承其父親獨創的“潘氏比楦法”,並加以創新,不僅不用漿糊,不用線,速度快,而且準確度高,節省材料。

修煉心得:從業40多年,省工、省料、美觀、大方,一直以來都是我制鞋的宗旨。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我的匠心從未改變。

“妙手神醫”陳強達

陳強達:1950年7月生,溫州市強達表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國家高級鐘錶維修技師、浙江省優秀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浙江“萬人計畫”高技能領軍人才。

獨門秘器:開表器、鑷子、校表儀、鐘錶精密車床等

獨門絕技: 陳強達時常自稱“鐘錶醫生”,他的使命就是讓鐘錶“重生”。檯燈下,筒狀的專用放大鏡卡緊眼眶,三根手指戴好橡膠指套,在拆下的鐘錶機芯反復琢磨研究,這是陳強達最習慣也最享受的狀態。

修復鐘錶是怎樣一件事?陳強達說,考究,單調,喘氣都不能太大,需要傾注耐心、毅力和摯愛。“每一道工序都要非常講究,以最普通的螺絲固定手錶後蓋為例,有些鐘錶師是簡單地按順時針依次拆解螺絲,這樣的話就忽略了最基本的壓強原理。拆解第一顆螺絲之後,其下面的橡皮圈會產生反彈力,應該按照對角線的順序,才能使之平衡。”

目前,陳強達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維修陀飛輪、三問、八音鐘等世界最高端鐘錶複雜機芯的維修技師。陳強達說,再好的手藝,貴在有人傳承。

令他欣慰的是,兒子陳瑞祥不僅繼承了自己的技術,更把鐘錶文化融入這項事業,成立了強達鐘錶文化中心,除了提供維修服務,還推廣鐘錶的收藏、保養和品鑒等。除此之外,該中心還與中國輕工業鐘錶研究所合作,先後培養了200多名學員從事鐘錶維修行業。

今年3月,陳強達與兒子帶領團隊,舉辦了《時光的印記》展,將團隊歷年修復的500多件名貴鐘錶展出,父子倆還計畫申報“古董鐘錶修復技術”為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修煉心得:一個人,一輩子。擇一事,終一生。

“天山折梅手”曹輝

曹輝:1978年10月生,國網溫州供電公司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從事變電設備檢修20年,完成重大保電任務90餘次,參與創新56項,獲得發明專利4項。曾獲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浙江省勞動模範、國家電網公司工匠等榮譽稱號。

獨門秘器:鐵扳手

獨門絕技:天山折梅手雖只有三路掌法和三路擒拿法,卻涵蓋了劍法、刀法、鞭法、槍法、抓法、斧法等諸般兵刃的絕招,變化繁複,深奧精妙。作為一名電力工人,曹輝經常在百米高空的高壓塔吊上面,頂著烈日或狂風,只用一把鐵扳手上下翻飛,見招拆招,排除各種電力故障。

深厚功力來源於日復一日地磨練。入行之後,曹輝從使用老虎鉗、板手等檢修工具練起,反復進行實際操作,並通過請教老師傅和研讀大量專業書籍,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2007年,曹輝力挫來自全省的44名頂尖高手,成為溫州電力局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省公司“技能狀元”。

高壓線路的維修非同小可,任何細微的疏忽都可能給設備和電網留下隱患和危害。因此,曹輝每次接到工作任務,對每個問題和細節,他都要弄個水落石出。20年來,他所負責維修的數萬台設備中,從未出現因品質問題而返工的情況。

“其實生活和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實用技巧和設備,我會進行創新和加工,再運用到工作中去。” 曹輝說,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在樓梯搬東西用的三角籃非常實用,於是就將籃子進行改造後用到自己的維修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效率。

修煉心得:靜心專注,動腦創新,付出總會有回報。

“羅漢功”劉康東

劉康東:1972年5月生,富康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印刷工藝師,參與制定國標3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14項,省科技成果6項,論文5篇。曾獲全國優秀農民工、溫州工匠、溫州市勞動模範、溫州首席技師、溫州名師名家等榮譽。

獨門秘器:放大鏡、電腦

獨門絕技:羅漢功練夜眼內功也,此種眼法在普通人,必須下苦功始成。從1998年進入富康,劉康東至今都保持著如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修煉態度,用心鑽研的同時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在平時的工作中,放大鏡是劉康東不可或缺的一樣工具。因為套印中所產生的誤差,光靠肉眼無法完全識別。“套印如果不准的話,印刷出來的產品就會帶有陰影等瑕疵,導致最終成像不清晰,所以要不停地用放大鏡觀察各個網點的大小和分佈情況。”

從業20年來,從最初的印刷工藝組長到研發中心主任,劉康東不斷地提升自己專業技藝。劉康東說,以前只能印刷酒包裝盒,現在公司的業務已經拓展到多個領域,並與國內外大公司建立了合作。“現在我們公司正在申報創建印刷文化產業園,計畫打造國際一流的研發中心、生產車間和產品檢測中心。”

修煉心得:作為一名非公企業的工匠,需要平心靜氣,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對待工作,通過精湛的技藝讓產品在自己的手中升級,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實現“匠心”到“匠魂”的昇華。

“玄虛刀法” 虞金順

虞金順:1949年8月生,樂清市金順黃楊木雕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曾獲亞太地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獨家秘器:雕刻刀

獨門絕技:武當派玄虛刀法,剛柔相濟,虛虛實實。在大師虞金順手中,一把雕刻刀同樣能夠達到如此境界。在他看來,藝術不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現人生,流露情感、個性和人格。

虞金順16歲就進入了樂清黃楊木雕廠,如同一塊海綿,只要能找到可以臨摹的作品,就一刻不停地吸收藝術養分。第二年,處女作《逛新城》即被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訂購。這激發了他更大的創作熱枕,一發不可收。

每次為了創作出精品,虞金順不知畫多少草稿,畫了撕,撕了畫。一次深夜,他在睡夢中突然醒來,馬上從床上坐起來,急於把夢中的構思記下來。妻子吃驚地拉住他的手臂問出了什麼事情,虞金順說有了新的創作思路,她才鬆手。

正因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虞金順的人物雕刻作品構思巧妙, 刀法嫺熟圓潤, 造型生動活潑,曾獲得國內外百余種獎項,作品拍出高價。

虞金順創作了中國目前唯一一套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木雕作品,歷時五年。這50件反映人民生活變遷的雕刻作品展出後受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的點贊,還登上了人民日報海外版。

修煉心得:玄虛刀法出招變化莫測,有生生不息之意。木雕技藝也是如此,沉心創作,將觀察、思考融入進作品,方能直抵人心。

“點石成金”潘成松

潘成松:1974年1月生,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省級非遺傳承人、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石雕研究所副所長。作品榮獲國家、省部級及市級各類獎項80余項,代表作《自有樂地》獲得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博覽會2005中國工藝美術百花杯金獎;《生命的旋律》被G20杭州蕭山機場永久收藏。

獨門秘器:雕刻刀、雕刻機、手工鑽

獨門絕技:“因材施藝,以色取巧”是潘成松區別于其他石雕藝人的重要標誌,在他眼裡,沒有差石頭的概念,不同的石頭可以運用不同的雕刻技藝來展現其獨特的美感。曾經,他用一塊別人不要的“差石”,幾番打磨、雕琢之後,點石成金,創作出讓他在工藝美術界嶄露頭角的作品--《自有樂地》,並獲得全國金獎。

“石頭經我之手就是有緣,我就會把它處理好。”狹小的工作室裡,潘成鬆手拿雕刻刀,俐落地研磨著一塊原石,漫漫創作路上,他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金榜題名》、《芸芸眾生》、《生命的旋律》、《一方淨土》等一系列石雕作品畫面清麗,極富靈性和思想,因而屢獲大獎。而這些獎項的背後,是潘成松一刀一刀的堅持,刀起刀落,工作臺上早已覆滿了粉塵,而他卻絲毫不受影響,眼裡注視著的只有那塊無言的石頭。

修煉心得:作為一名手藝人,要耐得住寂寞,認定石雕這條路就一直走下去。同時也要刻苦鑽研,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創新破陳規。

“獨孤九劍”高公博

高公博:1949年10月生,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其創作的根、劈雕作品被文化部選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其中《蓑翁》、《濟公》、《酒不醉人人自醉》3件作品被永久保存于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

獨門秘器:雕刻刀

獨門絕技: 獨孤九劍空靈飄忽,令人無從捉摸,以無招勝有招。正是有了這樣出神入化的功力,在大師高公博眼中,朽木亦可雕。

因為黃楊木雕的特性,木雕藝人大都只取無樹瘤、無黑點、無裂縫的優質木段為原材料,品質一般的黃楊樹根就被丟棄了。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高公博都心疼不已。於是,他便想著將黃楊木點燃,看看內在肌理,結果一不小心火燒眉毛。不甘心的高公博又有了新主意——-劈黃楊木。誰也沒想到這一劈,竟劈出了黃楊木雕的新局面。

“劈雕”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黃楊木雕的表現手法,也讓“朽木”也煥發出生機。高公博的第一件劈雕作品《魚湖雨聲》造型別致,構思巧妙,一經面世就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他也因此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

高公博懂得與黃楊木對話,而與之相遇的黃楊木,也是幸運的。他曾在路上被黃楊木根絆倒,但這根彎曲的樹根卻給了他施展技藝的機會,讓木根化身為老翁,打破先立意後找木料的傳統手法,跨出了黃楊木雕幾百年的局促。

擇一事,終一生。高公博和黃楊木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內心還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希望收集100個國家的木材,創作出100件具有國家特色的木雕作品,目前已經完成了一半。”

修煉心得:獨孤九劍的修煉要旨在一個“悟”字,而不拘泥於一招一式。藝術的本質同樣不是固守精雕細刻,而在於巧妙的藝術構思和隨感而發,這樣才能成就藝術精品。

漫畫:張釗

記者 徐再傑、張溫樂、黃偉、邵盧靜、諸葛芳芳、黃文盈、陳佩蕾 見習記者 陳德鵬、劉偉 編輯 翼然

獨家秘器:線切割、工具磨、金剛銼

獨門絕技:新材料運用和生產工藝優化,鄭榮芬時常通過自製成型刀具完成模具加工。有著“火焰刀”般的功力,將思想轉化作刀勁,運勁神速無形卻奇妙無比。從事模具行業30年,鄭榮芬的心裡只惦記一件事--用更好的方法生產出更高精度的模具。"

工程機械專用卡簧在生產過程中,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部件,作為連接刀頭和組機頭的連接器。“小小卡簧用處不小,刨地機、開礦機等大型工程機械裡都有應用。”但他發現,按照卡簧生產的傳統操作方法,生產效率低且品質不穩定。通過一年多不斷嘗試,鄭榮芬找到了一種新的操作方式,可以使效率提高50%,一線操作員工減少三分之二,產品的合格率也提高到99.95%。同事習慣稱之為“鄭老師操作法”。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鄭榮芬身上每天都有創意發生,只要是產品製作過程存在困難,就是他要攻克的技術領域。多年來,他和團隊先後申請了30多項專利技術,其中7項為發明專利。

修煉心得:踏踏實實幹一行,天天創新求提升,精益求精出作品,做有尊嚴工匠人。

“純陽無極功”蘇立坤

蘇立坤:1977年11月生,溫州佳業電子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從事電子產品維修工作21年,擅長資料恢復和硬體晶片級維修技術。浙江省職工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領辦人,培養高技能人才學徒75名,獲得溫州工匠、溫州市首席技師、溫州市名師名家、溫州市職業技能帶頭人等榮譽。

獨門秘器:資料恢復設備

獨門絕技:“純陽無極功之鶴嘴勁,專運氣點穴,治療內外傷。”從業電子產品維修21年,蘇立坤練就一手損壞資料、硬體“妙手回春”之術,而矢志不渝的專心就是他“功力大成”的秘訣。

要想達到武藝的“登峰造極”,對“武功”的熱情必不可缺。蘇立坤自1996年從溫州技校畢業,就開始了與電子產品維修工作的漫漫“相依”之路。“儘管任職公司在變,但我熱衷於電子資訊產品維修行業的‘初心’不變。”蘇立坤懷揣匠心,從一開始就確明確了技術方向。

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升級,設備的不斷精密,讓維修從業者接連面臨技術挑戰。“江湖”在進步,蘇立坤自然不能落後。一代新產品出現,他會即刻投身於產品廠家的培訓,分析物品構成、元件原理,鑽研維修與恢復的方法。

蘇立坤不僅是位“武林高手”,還是位才子。他編撰的關於電子資訊產品維修論文和培訓材料,多達二十多篇,其中不乏獲獎之作。作為鹿城區政協委員,他撰寫的社情民意資訊曾獲省委書記車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等領導的批示。

修煉心得:潛心鑽研技術,熱心傳承工藝,愛心服務社會,踐行工匠精神。

“大剪刀刀法”潘杭春

潘杭春:1960年11月生,巨一集團高級技師、全國鞋業高級技師聯盟浙江分會會長、溫州市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

獨門秘器:剪刀、縫紉機

獨門絕技:在《神雕俠侶》中,楊過為了對付李莫愁的拂塵武功,專門打造了一把大剪刀,並自創了大剪刀刀法。在與鞋子打交道的42年中,潘杭春不斷攻克鞋業技術難題,獲得多項專利。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與“大剪刀刀法”如出一轍。而且,潘杭春每天不離身的工具也是一把剪刀。

1978年,19歲的潘杭春調入東方紅皮鞋廠,從事制鞋設計工作。次年,溫州組織了一次制鞋比賽。潘杭春設計的以彩色羊皮為面料的微型靴子、棉鞋和涼鞋,展出後引來很多專業人士的稱讚。因為這麼精緻小巧的皮鞋,大家從來沒有見過。

一雙鞋,怎樣做出來才能線條流暢,準確度高,節約材料?歸根結底還是要在技藝上下苦功夫,不斷打磨錘煉。

當時已頗有名氣的潘杭春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通過不斷學習鑽研,來提高自己的制鞋技藝。再加上,他全面繼承其父親獨創的“潘氏比楦法”,並加以創新,不僅不用漿糊,不用線,速度快,而且準確度高,節省材料。

修煉心得:從業40多年,省工、省料、美觀、大方,一直以來都是我制鞋的宗旨。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我的匠心從未改變。

“妙手神醫”陳強達

陳強達:1950年7月生,溫州市強達表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國家高級鐘錶維修技師、浙江省優秀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浙江“萬人計畫”高技能領軍人才。

獨門秘器:開表器、鑷子、校表儀、鐘錶精密車床等

獨門絕技: 陳強達時常自稱“鐘錶醫生”,他的使命就是讓鐘錶“重生”。檯燈下,筒狀的專用放大鏡卡緊眼眶,三根手指戴好橡膠指套,在拆下的鐘錶機芯反復琢磨研究,這是陳強達最習慣也最享受的狀態。

修復鐘錶是怎樣一件事?陳強達說,考究,單調,喘氣都不能太大,需要傾注耐心、毅力和摯愛。“每一道工序都要非常講究,以最普通的螺絲固定手錶後蓋為例,有些鐘錶師是簡單地按順時針依次拆解螺絲,這樣的話就忽略了最基本的壓強原理。拆解第一顆螺絲之後,其下面的橡皮圈會產生反彈力,應該按照對角線的順序,才能使之平衡。”

目前,陳強達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維修陀飛輪、三問、八音鐘等世界最高端鐘錶複雜機芯的維修技師。陳強達說,再好的手藝,貴在有人傳承。

令他欣慰的是,兒子陳瑞祥不僅繼承了自己的技術,更把鐘錶文化融入這項事業,成立了強達鐘錶文化中心,除了提供維修服務,還推廣鐘錶的收藏、保養和品鑒等。除此之外,該中心還與中國輕工業鐘錶研究所合作,先後培養了200多名學員從事鐘錶維修行業。

今年3月,陳強達與兒子帶領團隊,舉辦了《時光的印記》展,將團隊歷年修復的500多件名貴鐘錶展出,父子倆還計畫申報“古董鐘錶修復技術”為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修煉心得:一個人,一輩子。擇一事,終一生。

“天山折梅手”曹輝

曹輝:1978年10月生,國網溫州供電公司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從事變電設備檢修20年,完成重大保電任務90餘次,參與創新56項,獲得發明專利4項。曾獲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浙江省勞動模範、國家電網公司工匠等榮譽稱號。

獨門秘器:鐵扳手

獨門絕技:天山折梅手雖只有三路掌法和三路擒拿法,卻涵蓋了劍法、刀法、鞭法、槍法、抓法、斧法等諸般兵刃的絕招,變化繁複,深奧精妙。作為一名電力工人,曹輝經常在百米高空的高壓塔吊上面,頂著烈日或狂風,只用一把鐵扳手上下翻飛,見招拆招,排除各種電力故障。

深厚功力來源於日復一日地磨練。入行之後,曹輝從使用老虎鉗、板手等檢修工具練起,反復進行實際操作,並通過請教老師傅和研讀大量專業書籍,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2007年,曹輝力挫來自全省的44名頂尖高手,成為溫州電力局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省公司“技能狀元”。

高壓線路的維修非同小可,任何細微的疏忽都可能給設備和電網留下隱患和危害。因此,曹輝每次接到工作任務,對每個問題和細節,他都要弄個水落石出。20年來,他所負責維修的數萬台設備中,從未出現因品質問題而返工的情況。

“其實生活和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實用技巧和設備,我會進行創新和加工,再運用到工作中去。” 曹輝說,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在樓梯搬東西用的三角籃非常實用,於是就將籃子進行改造後用到自己的維修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效率。

修煉心得:靜心專注,動腦創新,付出總會有回報。

“羅漢功”劉康東

劉康東:1972年5月生,富康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印刷工藝師,參與制定國標3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14項,省科技成果6項,論文5篇。曾獲全國優秀農民工、溫州工匠、溫州市勞動模範、溫州首席技師、溫州名師名家等榮譽。

獨門秘器:放大鏡、電腦

獨門絕技:羅漢功練夜眼內功也,此種眼法在普通人,必須下苦功始成。從1998年進入富康,劉康東至今都保持著如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修煉態度,用心鑽研的同時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在平時的工作中,放大鏡是劉康東不可或缺的一樣工具。因為套印中所產生的誤差,光靠肉眼無法完全識別。“套印如果不准的話,印刷出來的產品就會帶有陰影等瑕疵,導致最終成像不清晰,所以要不停地用放大鏡觀察各個網點的大小和分佈情況。”

從業20年來,從最初的印刷工藝組長到研發中心主任,劉康東不斷地提升自己專業技藝。劉康東說,以前只能印刷酒包裝盒,現在公司的業務已經拓展到多個領域,並與國內外大公司建立了合作。“現在我們公司正在申報創建印刷文化產業園,計畫打造國際一流的研發中心、生產車間和產品檢測中心。”

修煉心得:作為一名非公企業的工匠,需要平心靜氣,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對待工作,通過精湛的技藝讓產品在自己的手中升級,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實現“匠心”到“匠魂”的昇華。

“玄虛刀法” 虞金順

虞金順:1949年8月生,樂清市金順黃楊木雕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曾獲亞太地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獨家秘器:雕刻刀

獨門絕技:武當派玄虛刀法,剛柔相濟,虛虛實實。在大師虞金順手中,一把雕刻刀同樣能夠達到如此境界。在他看來,藝術不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現人生,流露情感、個性和人格。

虞金順16歲就進入了樂清黃楊木雕廠,如同一塊海綿,只要能找到可以臨摹的作品,就一刻不停地吸收藝術養分。第二年,處女作《逛新城》即被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訂購。這激發了他更大的創作熱枕,一發不可收。

每次為了創作出精品,虞金順不知畫多少草稿,畫了撕,撕了畫。一次深夜,他在睡夢中突然醒來,馬上從床上坐起來,急於把夢中的構思記下來。妻子吃驚地拉住他的手臂問出了什麼事情,虞金順說有了新的創作思路,她才鬆手。

正因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虞金順的人物雕刻作品構思巧妙, 刀法嫺熟圓潤, 造型生動活潑,曾獲得國內外百余種獎項,作品拍出高價。

虞金順創作了中國目前唯一一套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木雕作品,歷時五年。這50件反映人民生活變遷的雕刻作品展出後受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的點贊,還登上了人民日報海外版。

修煉心得:玄虛刀法出招變化莫測,有生生不息之意。木雕技藝也是如此,沉心創作,將觀察、思考融入進作品,方能直抵人心。

“點石成金”潘成松

潘成松:1974年1月生,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省級非遺傳承人、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石雕研究所副所長。作品榮獲國家、省部級及市級各類獎項80余項,代表作《自有樂地》獲得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博覽會2005中國工藝美術百花杯金獎;《生命的旋律》被G20杭州蕭山機場永久收藏。

獨門秘器:雕刻刀、雕刻機、手工鑽

獨門絕技:“因材施藝,以色取巧”是潘成松區別于其他石雕藝人的重要標誌,在他眼裡,沒有差石頭的概念,不同的石頭可以運用不同的雕刻技藝來展現其獨特的美感。曾經,他用一塊別人不要的“差石”,幾番打磨、雕琢之後,點石成金,創作出讓他在工藝美術界嶄露頭角的作品--《自有樂地》,並獲得全國金獎。

“石頭經我之手就是有緣,我就會把它處理好。”狹小的工作室裡,潘成鬆手拿雕刻刀,俐落地研磨著一塊原石,漫漫創作路上,他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金榜題名》、《芸芸眾生》、《生命的旋律》、《一方淨土》等一系列石雕作品畫面清麗,極富靈性和思想,因而屢獲大獎。而這些獎項的背後,是潘成松一刀一刀的堅持,刀起刀落,工作臺上早已覆滿了粉塵,而他卻絲毫不受影響,眼裡注視著的只有那塊無言的石頭。

修煉心得:作為一名手藝人,要耐得住寂寞,認定石雕這條路就一直走下去。同時也要刻苦鑽研,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創新破陳規。

“獨孤九劍”高公博

高公博:1949年10月生,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其創作的根、劈雕作品被文化部選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其中《蓑翁》、《濟公》、《酒不醉人人自醉》3件作品被永久保存于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

獨門秘器:雕刻刀

獨門絕技: 獨孤九劍空靈飄忽,令人無從捉摸,以無招勝有招。正是有了這樣出神入化的功力,在大師高公博眼中,朽木亦可雕。

因為黃楊木雕的特性,木雕藝人大都只取無樹瘤、無黑點、無裂縫的優質木段為原材料,品質一般的黃楊樹根就被丟棄了。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高公博都心疼不已。於是,他便想著將黃楊木點燃,看看內在肌理,結果一不小心火燒眉毛。不甘心的高公博又有了新主意——-劈黃楊木。誰也沒想到這一劈,竟劈出了黃楊木雕的新局面。

“劈雕”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黃楊木雕的表現手法,也讓“朽木”也煥發出生機。高公博的第一件劈雕作品《魚湖雨聲》造型別致,構思巧妙,一經面世就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他也因此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

高公博懂得與黃楊木對話,而與之相遇的黃楊木,也是幸運的。他曾在路上被黃楊木根絆倒,但這根彎曲的樹根卻給了他施展技藝的機會,讓木根化身為老翁,打破先立意後找木料的傳統手法,跨出了黃楊木雕幾百年的局促。

擇一事,終一生。高公博和黃楊木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內心還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希望收集100個國家的木材,創作出100件具有國家特色的木雕作品,目前已經完成了一半。”

修煉心得:獨孤九劍的修煉要旨在一個“悟”字,而不拘泥於一招一式。藝術的本質同樣不是固守精雕細刻,而在於巧妙的藝術構思和隨感而發,這樣才能成就藝術精品。

漫畫:張釗

記者 徐再傑、張溫樂、黃偉、邵盧靜、諸葛芳芳、黃文盈、陳佩蕾 見習記者 陳德鵬、劉偉 編輯 翼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