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東洲桃浪”重現 衡陽東洲島開園首日迎上萬市民遊覽

鳥瞰東洲島全景。 羅盟 攝影

接踵摩肩進入東洲島的遊客。 成俊峰 攝影

羅漢寺。

東洲島美景。 劉曉飛 攝影

東洲島美景。 劉曉飛 攝影

東洲島美景。 劉曉飛 攝影

東洲島遊園路。 成俊峰 攝影

紅網時刻衡陽5月1日訊(記者 周海波)“細看東洲桃浪暖”為古衡陽八景之一, 也一直是無數衡陽人嚮往的美景。 經過數年的精雕細琢, 5月1日上午, 東洲島揭開了神秘面紗開園納客, 衡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建新宣佈開園,

並和數千市民同游東洲島, 盡享東洲島無限風情。

東洲島位於雁峰區, 居湘江衡陽城區段中央, 全長約2.1公里, 寬200余米, 占地總面積323畝, 東、西面水域分別寬300米和500米, 與長沙橘子洲、岳陽君山並稱湖湘歷史文化三大島。 東洲島歷史悠久, 彭玉麟、王闓運、楊度等名人雅士曾在此遊覽講學, 興辦書院, 為古衡州八景之一, 承載了衡陽的美好記憶和歷史光榮。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 衡陽歷屆市委、市政府對東洲島的開發建設進行了研究論證, 局部建設, 2015年, 依託“東洲桃浪”獨特自然生態景觀, 耗資4億余元, 精心打造成“文化之島”“生態之島”及“休閒之島”。 在全市人民的殷切關注下, 今天, 東洲島終於開園納客。

早上7時, 風和日麗,迫不及待的市民已經在湘江東岸聚集,通過人行廊橋登島遊覽。東洲廊橋全長300米,是湘江上第一座人行風雨廊橋,穿行這座古典的廊橋,可以飽覽湘江美景。

穿過廊橋,來到桃浪廣場,這裡占地面積約500餘平方米,栽種桃樹達1000餘棵,遙想春暖花開,春風十裡,姹紫嫣紅,勝卻人間無數繁華。

沿著桃浪廣場往北,經過2000米的麻石環狀主游路,則為以船山書院、羅漢寺為重點的東洲歷史文化遊覽區。船山書院山門東側有棵千年香樟,樹高擎天,樹冠似蓋,數人才能合抱,今日依舊蔥蔥郁鬱,繼續見證衡州大地的繁榮昌盛。船山書院青磚粉牆黛瓦,飛簷翹角,幾進幾出,分為講會堂、展示樓、藏書樓、湘綺樓等,是傳播船山文化以及研究船山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弘揚湖湘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曾國藩盛讚“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而今翻新、擴建,船山書院重現百年榮光,必將成為衡陽的文化地標,成為世代衡陽人的精神家園。

沿著船山書院向北,為四百年古刹羅漢寺,湖南功能最齊全的宗教區。寺廟雕樑畫棟,莊嚴肅穆,徘徊於大雄寶殿、藥師殿、念佛堂、羅漢堂等,拋卻紅塵俗事,聽一段佛經,思人生得失,是修身養性的福地。

穿過羅漢堂,映入眼簾是一座高達9.6米的觀音塑像,這座麻石觀音像造型奇趣,三面向外,望水觀江,又稱“三面觀音”。

到達北面終點,沿著環島長約4200米的親水棧道,自羅漢寺往南走,一路花紅柳綠、蝶飛鳳舞、清風徐來,兩岸繁華錯若、山水如黛,徘徊期間,頓時心曠神怡,神遊八極。

沿著桃浪廣場往南,為浪漫休閒區,有兒童樂園,可重覓童年樂趣。往南,有小橋流水,繼續往南,到達島的南端,可見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這座莊嚴肅穆的建築群便是夫子樓。

夫子樓高三層,木結構,是緬懷紀念船山先生的重要場所,也是東洲島重要的地標性建築及觀景平臺。登頂攬江,“輕臥蘭舟聽雨聲,獨倚欄杆望歸人”,或聽驚濤拍岸,或聽松濤陣陣,撫今憶昔,感歎似水流年。

島嶼的最南端一馬平川,視野十分開闊,如同巨型航母的甲板,這裡有寬闊的沙灘,充滿著奇趣的浪漫色彩。

今天開園第一天,東洲島遊人如織,接踵摩肩,市民拖家帶口,流連於各個景點,處處歡聲笑語,大家用相機、手機捕捉最美的風景,刷爆衡陽的朋友圈。

“我就住在東洲島附近,小時候常常坐船來島上遊玩,東洲島,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市民張先生繞著島遊行了一圈,看得興致勃勃,“經過改造後,景色更美,更有風格,我希望這是衡陽的城市地標和名片,我以後要經常過來玩,向親朋好友推薦東洲島。”

為了讓島上的原住民找到兒時的記憶,湘江西岸風光帶新建恢復了“東洲古渡”,共配置了三艘客渡船,一次性可容納乘客250人,乘船渡江,單程耗時約5分鐘左右。

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將長期免費對外開放,每日最大承客量為5000人。目前市民和遊客可通過衡陽市園林局官網訂票,憑身份證免費領取入園門票,從湘江東岸新修建的仿古跨江人行廊橋進入,或選擇在湘江西岸坐船上島。

風和日麗,迫不及待的市民已經在湘江東岸聚集,通過人行廊橋登島遊覽。東洲廊橋全長300米,是湘江上第一座人行風雨廊橋,穿行這座古典的廊橋,可以飽覽湘江美景。

穿過廊橋,來到桃浪廣場,這裡占地面積約500餘平方米,栽種桃樹達1000餘棵,遙想春暖花開,春風十裡,姹紫嫣紅,勝卻人間無數繁華。

沿著桃浪廣場往北,經過2000米的麻石環狀主游路,則為以船山書院、羅漢寺為重點的東洲歷史文化遊覽區。船山書院山門東側有棵千年香樟,樹高擎天,樹冠似蓋,數人才能合抱,今日依舊蔥蔥郁鬱,繼續見證衡州大地的繁榮昌盛。船山書院青磚粉牆黛瓦,飛簷翹角,幾進幾出,分為講會堂、展示樓、藏書樓、湘綺樓等,是傳播船山文化以及研究船山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弘揚湖湘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曾國藩盛讚“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而今翻新、擴建,船山書院重現百年榮光,必將成為衡陽的文化地標,成為世代衡陽人的精神家園。

沿著船山書院向北,為四百年古刹羅漢寺,湖南功能最齊全的宗教區。寺廟雕樑畫棟,莊嚴肅穆,徘徊於大雄寶殿、藥師殿、念佛堂、羅漢堂等,拋卻紅塵俗事,聽一段佛經,思人生得失,是修身養性的福地。

穿過羅漢堂,映入眼簾是一座高達9.6米的觀音塑像,這座麻石觀音像造型奇趣,三面向外,望水觀江,又稱“三面觀音”。

到達北面終點,沿著環島長約4200米的親水棧道,自羅漢寺往南走,一路花紅柳綠、蝶飛鳳舞、清風徐來,兩岸繁華錯若、山水如黛,徘徊期間,頓時心曠神怡,神遊八極。

沿著桃浪廣場往南,為浪漫休閒區,有兒童樂園,可重覓童年樂趣。往南,有小橋流水,繼續往南,到達島的南端,可見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這座莊嚴肅穆的建築群便是夫子樓。

夫子樓高三層,木結構,是緬懷紀念船山先生的重要場所,也是東洲島重要的地標性建築及觀景平臺。登頂攬江,“輕臥蘭舟聽雨聲,獨倚欄杆望歸人”,或聽驚濤拍岸,或聽松濤陣陣,撫今憶昔,感歎似水流年。

島嶼的最南端一馬平川,視野十分開闊,如同巨型航母的甲板,這裡有寬闊的沙灘,充滿著奇趣的浪漫色彩。

今天開園第一天,東洲島遊人如織,接踵摩肩,市民拖家帶口,流連於各個景點,處處歡聲笑語,大家用相機、手機捕捉最美的風景,刷爆衡陽的朋友圈。

“我就住在東洲島附近,小時候常常坐船來島上遊玩,東洲島,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市民張先生繞著島遊行了一圈,看得興致勃勃,“經過改造後,景色更美,更有風格,我希望這是衡陽的城市地標和名片,我以後要經常過來玩,向親朋好友推薦東洲島。”

為了讓島上的原住民找到兒時的記憶,湘江西岸風光帶新建恢復了“東洲古渡”,共配置了三艘客渡船,一次性可容納乘客250人,乘船渡江,單程耗時約5分鐘左右。

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將長期免費對外開放,每日最大承客量為5000人。目前市民和遊客可通過衡陽市園林局官網訂票,憑身份證免費領取入園門票,從湘江東岸新修建的仿古跨江人行廊橋進入,或選擇在湘江西岸坐船上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