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轉土地做農業,出力出錢又賠錢,要不要堅持!

土地流轉已是大勢所趨, 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個趨勢和方向, 也是國家和政府鼓勵支持的, 可是, 一旦進入土地流轉的行業裡, 原來看到的美好光環頓時煙消雲散、無影無蹤, 留下的是雞毛蒜皮、灰頭土臉, 最後出錢出力又出汗, 卻賠了夫人又折兵, 土地流轉到底怎麼了?流轉土地做農業的小夥伴到底還要不要堅持?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 我們來看看進入土地流轉的都有哪些人。

1、工商業資本

工商業資本投資農業的案例很多, 以聯想的佳沃農場為代表的一批資本進入農業, 對於這些工商業資本來說, 做農業已經完全脫離了傳統農業的賺錢盈利模式, 這個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類似的還有馬雲的”千縣萬億“工程, 雖然不是直接做農業, 也算是在農業和農村參與到農業的大產業中去, 只不過是用網路、流通和大資料來介入農業。

2、私企老闆

私企老闆做農業有兩個典型值得一提, 一個是“褚橙”。 一個是“跑步雞”,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案例, 其中的各種傳說和解讀也在網路廣為流傳, 不管廣大的吃瓜群眾怎麼看, 成功的企業家有著自己的思考和目的, 也有自己的做人做事準則和方法,

賺錢可能不是他們的目的, 或者說不是唯一目的, 這個也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理解和達到的, 咱們只看熱鬧, 不做評論!

3、農業從業者

今天的重點是這一類從事農業的人群, 他們是農業行業各個環節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人, 利用自身優勢投入到土地流轉的大潮中來的。

這也是土地流轉中的中堅力量, 雖然他們不一定有很大的規模和很誘人的業績和光環, 但是, 他們依託自己的優勢可以在農業這個高投入、高風險、低收益的行業生存並發展, 也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 我們來看看在土地流轉中能夠賺錢或者保持不虧損的是哪些人

1、從工商業資本來說,

投資農業是一個長期戰略, 甚至是融合了政治因素在裡面, 短期的盈利不是他們的目的, 不存在短期盈利的需求, 他們更注重的是行業的把控和主導權。 他們往往要在一個行業佈局很長時間, 通把控行業的源頭或者關鍵的管道來實現對行業的引領和控制, 從而實現戰略性的佈局和收益。

2、私營企業老闆投資農業,一部分資金實力雄厚的偏向於金融資本的做法,打持久戰,另一部分則是出於對農業的情懷和熱愛,甚至是把農業專案當做是反哺農業甚至是扶貧專案來做,這自然就不注重其盈利性。另外,有一部分是企業家是出於情懷或者被農業政策和宣傳所迷惑,而投資農業並期望可以通過農業名利雙收的,根據當前國內的情況,這部分人大多最後損失慘重,甚至有的傾家蕩產。

3、農業從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願意從事農業投資和創業的,因為他們深知裡面的艱辛和困難。但是,總有一部分人是不同于常人,他們既懂農業,又有一些資源、眼光、資金,還要有一定的管理和實踐能力,他們看准農業的某一個細分領域來發力,一般這樣的人成功的幾率比較大,因為在當前國內農業,還處在小農經濟形勢下,親力親為的人更容易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完全靠雇人幹活的外行人在這樣的環境裡真的很難生存和發展。

最後,咱們來分析一下一直在虧損的小夥伴還有不要堅持

關於要不要堅持的問題,農人給的建議是肯定的,但是具體還要結核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堅持也需要有方法,不然,你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錢財、精力耗盡而最終倒在了黎明來,黎明之前。具體觀點和一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農業的機會正在悄然而至,不做好準備,等你發現就已經晚了!》。

對於工商業資本和大企業家,人家有長遠的規劃,不需要我們來操心,這裡只針對小企業家和一部分農業從業者從事農業的給出一些建議。

一、根據自己個人資源和優勢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農業板塊

每個人的資源優勢不同,有的人可能擅長農產品流通,有的人擅長農業生產和管理,而有的人優勢在於資金和人脈關係,不管你長處是什麼,請儘量發揮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尋找合適的合作者,彌補自己的不足,在自己最優勢的方面去發展,這樣才能降低風險和成本,以較低的投入換取可觀的收益。當前國內農業還是嚴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切靠人來完成。機械化程度比較低,分散經營的農戶是農業生產的主力,所以,不要想著和他們競爭,那樣,你只會死的很慘!你需要做的就是怎麼和他們合作,共同發展,這是當前農業生存和發展的最可行方案。

二、保持適度規模,不要盲目擴大

由於農業的分散經營和實際國情決定,大規模農業生產的時機尚未成熟,短期內發展適度規模的農業生產,機械化結合當地勞動力資源,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既要發展土地的集中規模化,又要兼顧農民的就業和勞動力資源,以求最大程度的利用各種資源尋求最佳平平衡點,爭取最大程度低投入和高收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像你去管理一群人去進行農業生產,如何既不會出現消極怠工又能夠照顧到他們的勞動強度和合理收入,還要考慮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和分工,農業不像工業,沒有一個標準化流程可以參考,一切都需要隨時掌控和調整、改變。

三、積極佈局和沉澱,等待時機

關於第三點,前兩天發這篇題目為《農業的機會正在悄然而至,不做好準備,等你發現就已經晚了!》的文章中有闡述,可以點擊進入流覽。有很多農友看完這篇文章留言評論和訴苦,從農人田園接觸到的流轉土地的經營者中,賠錢經營的的確不在少數,最近一直在思考賠錢的土地流轉者要不要堅持這個問題,今天把這個話題拿出來和頭條的農友們討論交流,把你的看法或者你在土地流轉的酸甜苦辣分享給更多的農友,可以留言也可私信聯繫農人田園,分享是最無私的奉獻,一條經驗和教訓的分享有可能改變一個農場的未來和一個人的一生。

推薦閱讀

加中農業創新與投資論壇在北京、鄭州兩地舉辦!

返鄉創業怎麼幹?農業部給出五種模式,看看哪種適合你!

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每畝地休耕補貼多少錢,進來看!

買到假劣種子怎麼辦?央廣小康農家找答案!

農人田園,為農民發聲,為農村呐喊,為三農助力!歡迎關注農人田園。

2、私營企業老闆投資農業,一部分資金實力雄厚的偏向於金融資本的做法,打持久戰,另一部分則是出於對農業的情懷和熱愛,甚至是把農業專案當做是反哺農業甚至是扶貧專案來做,這自然就不注重其盈利性。另外,有一部分是企業家是出於情懷或者被農業政策和宣傳所迷惑,而投資農業並期望可以通過農業名利雙收的,根據當前國內的情況,這部分人大多最後損失慘重,甚至有的傾家蕩產。

3、農業從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願意從事農業投資和創業的,因為他們深知裡面的艱辛和困難。但是,總有一部分人是不同于常人,他們既懂農業,又有一些資源、眼光、資金,還要有一定的管理和實踐能力,他們看准農業的某一個細分領域來發力,一般這樣的人成功的幾率比較大,因為在當前國內農業,還處在小農經濟形勢下,親力親為的人更容易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完全靠雇人幹活的外行人在這樣的環境裡真的很難生存和發展。

最後,咱們來分析一下一直在虧損的小夥伴還有不要堅持

關於要不要堅持的問題,農人給的建議是肯定的,但是具體還要結核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堅持也需要有方法,不然,你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錢財、精力耗盡而最終倒在了黎明來,黎明之前。具體觀點和一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農業的機會正在悄然而至,不做好準備,等你發現就已經晚了!》。

對於工商業資本和大企業家,人家有長遠的規劃,不需要我們來操心,這裡只針對小企業家和一部分農業從業者從事農業的給出一些建議。

一、根據自己個人資源和優勢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農業板塊

每個人的資源優勢不同,有的人可能擅長農產品流通,有的人擅長農業生產和管理,而有的人優勢在於資金和人脈關係,不管你長處是什麼,請儘量發揮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尋找合適的合作者,彌補自己的不足,在自己最優勢的方面去發展,這樣才能降低風險和成本,以較低的投入換取可觀的收益。當前國內農業還是嚴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切靠人來完成。機械化程度比較低,分散經營的農戶是農業生產的主力,所以,不要想著和他們競爭,那樣,你只會死的很慘!你需要做的就是怎麼和他們合作,共同發展,這是當前農業生存和發展的最可行方案。

二、保持適度規模,不要盲目擴大

由於農業的分散經營和實際國情決定,大規模農業生產的時機尚未成熟,短期內發展適度規模的農業生產,機械化結合當地勞動力資源,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既要發展土地的集中規模化,又要兼顧農民的就業和勞動力資源,以求最大程度的利用各種資源尋求最佳平平衡點,爭取最大程度低投入和高收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像你去管理一群人去進行農業生產,如何既不會出現消極怠工又能夠照顧到他們的勞動強度和合理收入,還要考慮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和分工,農業不像工業,沒有一個標準化流程可以參考,一切都需要隨時掌控和調整、改變。

三、積極佈局和沉澱,等待時機

關於第三點,前兩天發這篇題目為《農業的機會正在悄然而至,不做好準備,等你發現就已經晚了!》的文章中有闡述,可以點擊進入流覽。有很多農友看完這篇文章留言評論和訴苦,從農人田園接觸到的流轉土地的經營者中,賠錢經營的的確不在少數,最近一直在思考賠錢的土地流轉者要不要堅持這個問題,今天把這個話題拿出來和頭條的農友們討論交流,把你的看法或者你在土地流轉的酸甜苦辣分享給更多的農友,可以留言也可私信聯繫農人田園,分享是最無私的奉獻,一條經驗和教訓的分享有可能改變一個農場的未來和一個人的一生。

推薦閱讀

加中農業創新與投資論壇在北京、鄭州兩地舉辦!

返鄉創業怎麼幹?農業部給出五種模式,看看哪種適合你!

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每畝地休耕補貼多少錢,進來看!

買到假劣種子怎麼辦?央廣小康農家找答案!

農人田園,為農民發聲,為農村呐喊,為三農助力!歡迎關注農人田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