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間高手手竿釣鰱鱅絕技,現在知道也不晚,爽釣整個夏季

現在的釣友喜歡釣什麼魚都有, 我們在水庫釣魚的時候最煩的就是鰱鱅鬧窩, 但是不少釣友專門喜歡釣鰱鱅。 隨著溫度的升高, 鰱鱅也變得越來越好釣, 越是溫度高的時候越是好釣。 這些敬愛的鰱鱅陪伴著我們釣不到鯉魚鯽魚草魚的日子, 實在應該感謝下。 過幾天就立夏了, 釣鰱鱅的好日子也終於到了, 今天跟大家介紹下釣鰱鱅的一些技巧, 希望對各位釣友能有所幫助。

一、鰱鱅的習性

鰱鱅是白鰱和花鰱的合稱, 是兩種不同的魚種, 由於覓食習慣和體型非常像, 所以經常鰱鱅不分家, 一起垂釣。 鰱鱅屬於濾食性魚類, 跟我們常見的鯽魚鯉魚這些在吃食動作上完全不同, 一般魚種是吞或者吸, 鰱鱅是喝, 一個喝字就非常形象的說明了鰱鱅的吃餌動作與眾不同, 導致釣法和用餌也與眾不同。 鰱鱅屬於開口晚, 停口早的魚類, 最適合垂釣的水溫是18-30度,

水溫越高活性越高。 所以很多釣友在夏季早晚釣鯉魚鯽魚這些, 中午其他魚停口了開始垂釣鰱鱅。

二、釣組裝備

鰱鱅生長迅速, 個頭大力量足, 我們經常遇到的都在3-10斤左右。 所以魚竿的選擇偏硬為宜, 至少5.4才保險。 推薦主線2.5左右, 子線1.2-1.5左右。

由於垂釣鰱鱅以釣浮為主, 所以浮漂應該選擇浮力稍大的浮漂, 重心低翻身快的最佳。 魚鉤不宜過大, 跟相同體型的鯉魚和草魚相比魚鉤可以稍微小1-2號, 目的是為了鰱鱅更容易把魚鉤喝進去, 鉤條粗為宜。

三、天氣和釣位選擇

鰱鱅在適合的溫度下始終是開口的,

就算天氣悶熱對魚口影響也不太大, 所以高溫天氣不管是晴天還是陰天都適合出釣。 不過由於鰱鱅餌料的特點, 大風天不利於垂釣, 原因在於無法形成誘魚帶。 下雨天雖然不影響鰱鱅的開口, 但是釣鰱鱅主要抓小頓口, 下雨會導致看漂困難, 所以不建議出釣。 鰱鱅的嗅覺十分發達, 所以在釣位的選擇上首先是選擇合適的水深, 然後選擇順風和側風垂釣, 通過打窩把鰱鱅吸引到窩點。 理論上說, 鰱鱅一直處於水中上層成群覓食, 不存在所謂固定魚窩的概念。

四、打窩和用餌

鰱魚和鱅魚雖然覓食習慣不完全相同, 但是對於食物需求有個共同點, 就是喜歡酸臭的餌料。 釣鰱鱅的窩料在味型上注意酸臭的味道, 形狀上注意細粉狀。 不少釣友喜歡用麩皮加水混合後密封發酵成酸臭的窩料, 混合一些麵粉後可以用來打窩。 或者使用麩皮加入白醋和臭豆腐汁來打窩, 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釣鰱鱅的餌料也要注意味型和狀態, 對於垂釣鰱鱅來說餌料狀態十分講究, 必須用細粉狀霧化好的餌料。

五、垂釣技巧

垂釣鰱鱅最主要的技巧就是以下幾個,第一個,子線要長,40釐米以上都很正常,原因在於長子線有利於餌料緩慢下落,形成比較實在的誘魚帶。第二個,鉤間距要大,10釐米多不算多。第三,調漂上要釣浮,從離底釣一直往淺水找口,直到找到魚口位置,還有魚層一直是變化的,垂釣水深需要不斷調整。第四個,也是最最關鍵的,就是垂釣的時候上鉤掛餌下鉤空鉤,這樣上鉤的餌料向下霧化會包裹到下鉤,鰱鱅在下面喝餌的時候很容易把魚鉤喝進去。第五個,浮漂翻身要快,有助抓魚口,鰱鱅的口基本都是很小的頓口,所以看漂需要仔細些。

除此以為,鰱鱅的爆發力和持久力都非常出色,這也是很多釣友喜歡垂釣的重要原因。所以釣鰱鱅一定要有一定的遛魚技巧,鰱鱅上鉤後一定要把魚竿立起來,利用魚竿的彈性跟魚的衝擊力抗衡。最後再提醒下各位釣友,釣鰱鱅的精髓就在於上鉤掛餌,下鉤不掛,切記切記。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必須用細粉狀霧化好的餌料。

五、垂釣技巧

垂釣鰱鱅最主要的技巧就是以下幾個,第一個,子線要長,40釐米以上都很正常,原因在於長子線有利於餌料緩慢下落,形成比較實在的誘魚帶。第二個,鉤間距要大,10釐米多不算多。第三,調漂上要釣浮,從離底釣一直往淺水找口,直到找到魚口位置,還有魚層一直是變化的,垂釣水深需要不斷調整。第四個,也是最最關鍵的,就是垂釣的時候上鉤掛餌下鉤空鉤,這樣上鉤的餌料向下霧化會包裹到下鉤,鰱鱅在下面喝餌的時候很容易把魚鉤喝進去。第五個,浮漂翻身要快,有助抓魚口,鰱鱅的口基本都是很小的頓口,所以看漂需要仔細些。

除此以為,鰱鱅的爆發力和持久力都非常出色,這也是很多釣友喜歡垂釣的重要原因。所以釣鰱鱅一定要有一定的遛魚技巧,鰱鱅上鉤後一定要把魚竿立起來,利用魚竿的彈性跟魚的衝擊力抗衡。最後再提醒下各位釣友,釣鰱鱅的精髓就在於上鉤掛餌,下鉤不掛,切記切記。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