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練就“火眼金睛”,22年零失誤

近日, 記者剛剛走進位於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的國家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 一股刺鼻的惡臭就撲面而來。 “我們用冰袋凍著, 坐飛機送過來鑒定, 可是檢材還是壞了。 ”內蒙古烏海市公安局警官搖著頭說。 可是一臉認真的檢測中心專家白素英卻好像沒有聞到惡臭一樣, 淡定地翻看著送檢材料, 並跟這位警官說:“是鮮鹿茸, 因為嚴重腐敗, 形態特徵已不明顯, 但是通過DNA檢測, 我們能夠確定它們來源於哪種鹿。 ”

“這樣的檢測對於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的專家們來說是小菜一碟。 凡是涉及野生動植物走私、盜獵的案件,

就必須要對涉案的樣本進行鑒定。 如果是瀕危物種, 涉案人可能會被判處重刑, 如果是非保護物種, 則可能無罪。 我們的鑒定結果人命關天, 所以不論是面對大案, 還是普通案件, 都必須嚴謹、認真對待。 這也是檢測中心成立22年來, 承接了2000多起重大野生動植物案件的物證鑒定, 檢材40余萬份, 從未發生一起鑒定失誤的根本保障。 ”檢測中心主任張偉說。

東北林大國家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是我國首個從事野生動植物執法鑒定和野生動物繁育利用監管的科學機構, 是具有司法鑒定資質的鑒定單位。 20多年來, 在為全國海關、公安、法院、檢察院等執法機關服務過程中, 專業的鑒定水準贏得了信賴和口碑。

“有時我們的專家到那兒看一眼, 就知道這個物證來源於什麼動物, 讓委託單位感覺好像很簡單, 但其實練就這‘看一眼’的功夫, 他們靠的卻是長期積澱。 ”東北林大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院長張明海說。

其實“看一眼”不好練。 真偽犀牛角不是看一眼就能區分的, 紫貂、美洲貂皮製品差別不大, 就算是同一種動物, 分佈地不同、死亡時間不同, 毛皮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你看, 不同產地黃鼬的毛皮就有被毛顏色、長度、密度等很多差異, 外行肯定看不明白。 ”在東北林大毛皮標本室, 曾經因“蒙眼識毛皮”在中央電視臺“2007勞動榜樣大型電視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劉微說。 這些外行“看”都看不明白的毛皮, 劉微卻早已具備蒙著眼睛用手一摸,

就能準確分辨出物種的本事。 這個本事, 一方面源於刻苦訓練,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標本室擁有的170多種珍稀瀕危哺乳動物毛皮標本。 正是有了一系列標本讓這些野生動物法醫學家們見多而識廣, 使他們可以從理論走向實踐。

對於那些從形態上已經無法鑒定的檢材, 檢測中心也有辦法。 四川省森林公安部門曾送來4塊熏肉, 專家們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鑒定出這4塊肉來自3只國寶級動物川金絲猴。 面對鐵證, 犯罪嫌疑人只能認罪。 “涉案動物數量的判定是量刑的關鍵。 ”檢測中心副主任徐豔春說, “比如一袋子熊掌,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整體數量除以4就認定是來自多少只熊。 每一個結論, 都需要有科學資料的支撐。 ”

隨著我國打擊野生動植物犯罪的力度不斷加大,

檢測中心的專家們愈發忙碌, 隨時都可能接到檢測任務, 就連春節也不例外。

要完成教學任務、科研任務, 還要來回奔波忙於檢測、鑒定……這些已經成為東北林大國家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專家們的工作常態。 不論節假日、沒有休息天, 本應疲憊的他們卻總是任勞任怨、精神飽滿地戰鬥在一線。 “我們的工作事關美麗中國建設和中國的國際形象, 沒法懈怠。 ”張偉說。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01日第3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