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胎位不正,讓艾來救!

介紹一個特別的穴位“至陰穴", 艾灸此一個穴即可以解決准媽媽們焦慮的胎位不正的問題, 避免因此引起的剖宮產。

當產檢發現胎位不正時, 可以試試艾灸至陰穴。 只要正確掌握施治要點, 多數孕婦3—5次即可使胎位轉正。 據統計艾灸至陰穴矯正胎位不正對妊娠7~8個月的孕婦矯正成功率最高。

艾灸時間最好選在下午15~17時。 孕婦排空小便後取仰臥位, 寬衣解帶, 脫去一側襪子, 放鬆全身肌肉, 保持平穩均勻呼吸, 雙眼自然閉合意想腹內胎兒轉動。 施治者如持筆寫字狀將艾條點燃, 對準孕婦足小趾外側趾甲角後約1分處的至陰穴施溫和灸(艾條點燃端與孕婦足小趾外側的距離約1寸, 以孕婦覺足小趾外側溫熱但不灼痛為度)。

孕婦覺有溫熱感從足小趾延腳外側面向外踝方向傳導, 胎兒在腹內頻繁活動並有轉動時計時艾灸20分鐘。 術畢孕婦保持原位仰臥60分鐘。

每天施灸一次, 婦檢一次, 胎位轉正即停施術。

灸至陰穴還有其他不少好處。 其它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更年期綜合征及乳癰、乳癖等, 在至陰穴採用灸法治療也很有效。

至陰穴的神奇效果其實在宋代官修的《太平聖惠方》是最早記載的, 麥粒灸至陰穴治療婦人橫產的醫案。 路老師介紹, 至陰是足太陽膀胱經之井穴, 腎經脈氣始接處, 刺激至陰穴通過激發膀胱經經氣, 調整腎經經氣, 使氣血陰陽得以平衡, 又可沿腎經循行傳遞所受資訊至腹部胞宮, 維繫和調達胞宮氣血, 從而振奮陽氣, 順理胎氣, 促進胎位自然轉正。

注意事項

1. 治療時需排空小便,放鬆褲腰帶,以利胎兒活動。

2. 艾灸後, 患者會出現口幹、口苦、眼乾等症狀,

可飲用少許淡鹽水。

3. 療效不顯或近分娩時, 每天選擇兩個胎兒活動高峰時間灸治2次。

嘗試前, 最好諮詢您的產科醫生, 確定您沒有其他的高危妊娠因素, 適宜做此嘗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