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知產轉型”,開闢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新路徑

【家電網 HEA.CN 2018年5月2日頭條】一直以來公眾對“中國製造”的理解是貼著made in China標籤的產品, 從富士康、TCL、耐克的代工廠發往世界各地。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 誰的成本更低, 誰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就越大。 由於擁有相對較低的製造業成本, 過去幾十年裡中國臺灣、日本、美國等世界各地的製造業資本蜂擁而來, 這也促成了現代化製造業的精確落戶, 中國一躍成為造福全球櫥窗的著名世界工廠。

製造業重心如同大陸版塊一樣始終漂移, 經過十餘年的高速發展, 中國製造早已從低級加工轉向了智慧製造。 去人工化的製造業間競爭也進入了下半程。

中國製造業野心不再是炕頭, 而是船頭

在眾多“中國製造”者們尋求差異化市場和方向中, 多數採取吸引海外訂單在大陸加工的模式, 而上海一家牙刷製造商卻選擇了出海製造, 進口銷售的逆行模式。

日前日媒報導稱,

一家上海電動牙刷製造企業把生產基地搬到了日本, 實現在日本本土生產, 反銷內地銷售的新鮮路徑, 市場對“中國研發, 日本製造”的普遍解讀是偏向行銷端的考量, 而事實上這反映了中國製造業主動尋求轉型的迫切心態。

背靠人口紅利和政策支援, 中國製造群體憑藉著速度和勇氣, 攬取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生產訂單, 但是不得不正視的是, 廉價是中國製造群體在商業上的砝碼, 而廉價標籤也是中國品牌國際市場上最難破解的痛點。

日用產品廉價化對於消費者來說是支出利好, 但是過度的低價競爭也在傷害企業研發積極性, 制約企業的品質控制水準和遏制研發能力及欲望。

而當價格成為中國企業競爭的慣用手段時,

中國製造也成為廉價的代名詞。 事實上不諳長久之計的企業正是因此而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揚帆出海, 知產轉型, 中國製造尋找新出路

傑出的中國品牌早己不想陷入“降售價, 低成本, 零創造, 再降價”的閉環, 選擇“產業出海, 品牌國際化”成為近年風行之策。 在成熟的國際市場中, 率先出海的中國製造商們發現, 廉價仍是中國企業想要擺脫卻難以脫去的標籤。

然而互聯網的春風卻正在改變尷尬的局面, 部分先知製造企業已開始使用自有品牌對接國際市場, 同時圍繞智慧產品的自有研發, 提升了製造地位, 隨著市場話語權的增加, 利用專利和功能來增加產品利潤的案例不斷發生。

而在中國自主研發, 去海外生產製造的模式也不失為第三種選擇, 類似于日韓轉移製造之初, 中國製造業己經萌生了中國創造的理想, 也試圖通過簡單的雙邊貿易來驗證改革的成效。

事實上, 中國設計可以將技術端的專利留在中國, 利用海外優秀的物料和生產工藝, 以資金為杠杆, 通過品牌行銷再把利潤留在中國, 這種創新模式符合當前產業轉型的格局觀, 也有助於企業避開價格戰的陷阱, 不失為一種新的啟示。

同時企業更多元化的資本收集能力可以更靈活吸納全球人才補齊自己在研發和技術上的短板, 企業品牌也完全可以同國外的中高端品牌同場競爭。 中國製造的知產轉型或將成為中國創造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