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牛津報告:中國AI實力只有美國的一半

近年來, 人工智慧, 該指數主要考察4項基本指標:硬體、資料、研究與演算法以及人工智慧的商業化, 通過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 最終中國的AIPI指數為17分, 而美國為33分。

“硬體”指標部分細分為兩小項:半導體生產的國際市場份額及FPGA晶片生產商的融資情況。 報告指出, 在半導體生產的國際市場份額上, 中國僅占全世界4%的份額, 而美國則佔據著全世界半導體的半壁江山。 在晶片生產方面, 尤其是晶片領域中有著高性能、高效率的F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晶片生產商的融資情況上, 來自美國的FPGA生產商一共獲得1.925億美元投資, 占全世界融資額的42.4%, 而中國同行僅獲得3440萬美元的投資, 占7.6%。

在“研究與演算法”指標上, 據報告統計, 2017年, 中國的人才庫中有3.9萬餘人研究人工智慧, 不到美國超過7.8萬研究人員的一半。 而以在獲得廣泛認可的人工智慧論壇——美國人工智慧協會年會上發表成果的數量來評判,

2015年, 來自中國的學者在該年會上發表的成果為138項, 佔據全世界的20.5%, 而來自美國學者發表的成果數量為326項, 占全世界的48.4%。 同時, 該報告還指出, 儘管中國發表的成果在數量上佔據第二位, 但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指出的, 在引用效果上, 來自中國的研究成果的影響力不及美國以及排名第三位的英國。

根據該報告的量化方法, “人工智慧商業化”指標細分為3小項。 在“人工智慧公司的世界占比”上, 美國佔據42%, 中國佔據23%;在“2012至2016年度對人工智慧公司的總投資額”上, 中國公司獲得的投資為26億美元, 遠低於美國的172億美元。 但報告也承認,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在過去幾年無論是在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比重上都有顯著進步。

儘管中國的人工智慧在硬體、研究與演算法以及人工智慧的商業化這三項指標上都落後於美國, 但該報告也不得不承認, 在資料這項上, 中國有著絕對優勢。 “獲得大量資料被認為是中國人工智慧開發的優勢之一, ”報告稱, 由於隱私保護相對寬鬆, 中國科技巨頭收集大量資料, 並且在政府機構和公司之間共用是很常見的。 該報告同時指出, 儘管中國掌握的資料總量很大, 但中國的資料保護主義將使得中國的互聯網只能是一個封閉的生態。

科技網站Sanvada也援引報告撰寫者的觀點稱, 本土資料的發展前景很窄, 因為這只能服務本土使用者, 對世界的影響有限。 該網站進一步表示, 由於美國社會在種族、文化多樣性、教育等方面更加包容,

使得它所使用的資料品質上更優越。

長期關注AI相關領域發展的中關村雙創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理事長楊興義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中美在AI領域確實存在一定差距, 在某些關鍵領域, 比如晶片、半導體等方面, 中國和美國差距比較大, 這一點我們無可否認。 但差距是否有報告所說的那麼大, 他不完全認同。 報告作者選取的要素、標準是否全面, 也值得商榷。 以資料為例, 報告中提到, 中國的資料不具備代表性, 這點不儘然。 時下人工智慧採用大量資料進行分析, 有很多東西是共通的, 比如醫療方面的大資料, 中國有很多公司把AI技術廣泛應用於醫療行業。 “雖然人種有差異, 但中國人口眾多,

資料量足夠大, 所以中國AI應用在資料分析上面是有優勢的, 未來, 這將對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

楊興義認為, 從投資角度看, 不管是從行業的投資還是初創公司的投資, 該報告的資料都不太全面。 中國在這方面的跨國並購和對初創企業投資的速度近年來也在加速, 從國家到地方到民營機構, 都非常看重對有技術含量的AI公司的投入, 這塊的力度會越來越大。 在商業化領域, 中國的落地能力較強, 如圖像識別在中國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了, 而在美國反而比較滯後。 他認為, 中美之間肯定有差距, 但差距在縮小, 該報告的計算方法不一定完全正確。 “但有一點我們要承認, 在基礎理論的創新部分, 中國和美國存在較大差距, 今後應該由國家層面牽頭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與研發的力度。”

今後應該由國家層面牽頭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與研發的力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