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技助力精准扶貧」畜禽養殖那些你必須知道的事兒

畜禽養殖

夏養奶牛須補充營養

一是補充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的用量一般占精料的3.84%或者每天每頭奶牛用340克。 與檸檬酸同時使用效果更好,

但要注意使用碳酸氫鈉時應適當降低食鹽的用量。

二是補充氯化鉀 一般可在奶牛飲水中或在日糧中添加氯化鉀、添加量為每天每頭奶牛60-80克。

三是補充維生素 夏季一般可在奶牛飼料中添加0.04%-0.06%的維生素C, 維生素C可以抑制奶牛體溫上升、促進食欲、提高抗病力。

同時可在飼料中添加正常量3-5倍的維生素E, 以降低奶牛發生熱應激幾率。 維生素E可防止奶牛體內脂肪氧化和被破壞, 可阻止體內氧化物的生成, 還可防止其他維生素被氧化。

四是補飼草粉增膘 用錘片式粉碎機將秸稈粉碎成長2釐米左右, 若篩底過細, 應換成大網孔篩, 孔徑為1-2釐米。 用30℃-40℃溫水把草粉拌濕, 手捏成團, 手鬆散開, 再堆成40釐米厚的方堆, 上蓋麻袋片發酵, 堆內溫度達到40℃-50℃, 聞到曲香即可飼喂。 發酵好的草粉應攤薄降溫, 防止溫度過高腐爛變質。 犢牛不能飼喂草粉。 每100公斤發酵草粉加1公斤食鹽、0.5公斤骨粉、30公斤玉米粉或麩皮、豆渣等營養草粉即可增膘。

飲食不當謹防“酸”中毒

夏季氣溫較高, 飼料受潮、受熱極易腐敗變酸, 被雞採食後會刺激嗉囊壁, 引起炎症。 若剩食在腐敗過程中產酸過多, 酸就會通過雞的嗉囊壁和腸壁進入血液, 導致雞酸中毒。

▲發病症狀 雞發生酸中毒後一般雞冠發紫、離群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鬆、食量大減, 甚至拒食。 用手壓嗉囊,

有的空虛, 有的充滿液體。 將雞倒提, 則會從其口中淌出泡沫狀酸臭液體, 病情嚴重的雞還會發生昏迷或死亡。

▲預防措施 不用發熱、發酵的飼料喂雞, 應以少喂勤添、不留剩料過夜為原則, 食具經常刷洗, 保持清潔。 每次配製或購進的飼料不宜太多,

存放飼料的庫房應保持乾燥、通風、涼爽, 避免飼料黴變。 習慣拌濕料喂雞的酌情改喂幹料, 可在食槽邊放置清水, 讓雞自由飲用。 一旦發現雞有酸中毒的跡象, 應立即停喂發熱變質的飼料, 然後根據其中毒程度的輕重及時治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