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愛秀的家長

通常我們認為, 中國人的性格是含蓄內斂的, 謙虛是刻在骨子裡的美德。 不過我們每個人都知道, 千百年來, 表面的謙虛之下, 實際上都是一顆波濤翻湧的心。

對於這種急於表現的心情, 互聯網時代用一個字來概括:秀。

“沒辦法, 我家孩子實在是太優秀了!”圖/papi醬

比如從小折磨我們的“別人家孩子”:他/她們聰明有禮, 多才多藝, 從不偷吃零食、偷看電視, 爸媽出門和爸媽在家一個樣, 放暑假和上學時一個樣, 跑得快跳得高, 不講究吃不講究穿, 跌出年級前十就算考砸, 還要趴在課桌上暗暗啜泣。

從小到大, 他們是懸在中國少年頭上的一塊巨石,

在很多年以前, 我們還沒聽過“同輩壓力”這個詞的時候, 就早早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你以為上了大學、進入社會就能擺脫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嗎?圖森破!

每次放假回家, 你都聽說他們在大學裡不換手機, 不換電腦, 不化妝, 不打機, 十一點上床, 六點晨跑, 每個學期的獎學金差不多都能養活你這個敗家子了。 而且根據你的瞭解, 別人家的孩子在過去的十幾年單純的像一朵白蓮花, 連異性的手都沒拉過, 可偏偏就在大學畢業之後, 愛情從天而降, 好工作和好對象接踵而來, 連續打擊你本已佛系的內心。

我們都知道, “別人家的孩子”大多數時候是父母在教育我們時祭出的一隻神獸, 是掛在驢子面前的那只胡蘿蔔, 於是總有當代阿Q安慰自己:平常心平常心, 也許在其他人眼中, 我也是別人家的孩子。

不過, 我們還多時候還忽略了一個更深層的關係:每一個別人家孩子背後, 除了有一個大驚小怪的傾聽者, 還有一個添油加醋的講述者。

你在街頭看到兩個家長碰面、聊天, 大都是一個秀場, 如何在表面的謙虛下傳遞內心的得意, 被中國家長發展成了一門藝術。

秀娃第一式:欲拒還迎

“你家兒子真厲害!”“厲害什麼呀, 每天睡到十點才起, 懶得要死, 還挑食, 個子又不高, 哎懶得管他了。 ”“可是他不是得了個書法冠軍嗎?”“哎呀, 那倒是, 我跟你講, 我兒子只要一寫字啊就忘掉吃飯睡覺了, 特別專心……”

面對誇獎時, 先說一堆不相干的缺點, 以表現自己對於做了這個孩子的父母是何等的痛心、難過、悔恨, 為之後的反轉積累力量。 在對方的步步緊逼之下, 才不得不吐露孩子的小小優點, 然後就進入了眉飛色舞的表演環節。

家有兒女中, 小雪就是典型別人家孩子的代表, 而劉星則是大多數人的倒影。

如果對方家長不識趣, 不繼續追問, 甚至還跟著一起歎氣, 這一招也許就沒法奏效了。 如果對方家長見縫插針, 補充道:“我孩子就特別乖, 沒有這些缺點哎!”那麼可以斷定, 這兩個家長以後基本不會碰面了, 即便相見, 也再不會提起孩子的話題。

當然, 對方家長的這一招也有名目:反客為主。

秀娃第二式:以退為進

同樣是diss自家孩子, 以退為進和前面的欲拒還迎還有區別。 後者是用自己的嘴誇孩子, 以退為進更高明一點, 是迫使對方誇讚自己兒女。

基本方法就是把子女的狀況說的一無是處:從小學習就不好, 大學也不努力, 胡亂混了個研究生, 在北京漂著, 工作累的要死, 還談不了戀愛, 一年回家一趟, 養這個女兒算是白養……直到對方聽不下去, 打斷你的沉痛發言, 反問道:

“你女兒不是工資很高嗎?聽說還給你買了套房子?”

“我家女兒混得就那樣, 也沒太好啦。 ”圖/papi醬

這時候才皺著眉頭點點頭, 仿佛“有錢”是女兒身上為數不多的優點。

要是秀娃的癮還沒過夠, 大可以繼續謙虛下去:“哎賺錢有什麼用?還不是單身?聽說她公司這兩年業績也不好……”不過,千萬記得適可而止,畢竟對面的李阿姨、張伯伯萬一氣得腦出血,可不是鬧著玩的。

秀娃第三式:教你做人

有些家長,自以為教子有方,便迫不及待地要做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到處傳授自己的教育之道,儼然一個精神教育家。

飯桌、街頭、公交上、家庭聚會,只要遇到熟人,三句話之內必然繞到孩子身上。如果對面的家長還不熟悉套路,以為只是單純的關心,便把自己孩子的狀況和盤托出,那就算是上當了。

我想說,在座的各位家長……

教育家必然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你該如何催促孩子學習,該如何讓孩子養成自覺習慣,該如何給孩子報專業,給如何為孩子規劃人生。滔滔不絕,唾沫四濺,中間不斷穿插的是其他人的成功案例——當然,這些案例主要是他兒子/女兒。

講授完畢,對面家長聽得一頭霧水,只記住了“別人家孩子”的光榮事蹟,這場秀才算功德圓滿。

秀娃第四式:商業互吹

眾所周知,合作共贏是時代的主旋律,而且商業社會,時間寶貴,投入同等的時間,一下子秀了兩家子女,豈不是效率翻倍?

“你兒子高!”“你女兒靚!”“你兒子賺錢多!”“你女兒學歷棒!”“你兒媳孝順,經常回家吃飯,給你買保健品!”“你女婿貼心,像親兒子一樣,還給你買了輛車!”

如果你細心聆聽,這樣像相聲一樣一來一往的對話,每天都發生在公園、學校門口、社區樓下、單位辦公室等場所。在一段談話中,雙方家長一起受益,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說不定還可以促成雙方互相交流育兒經驗。但這一招最講究的就是平衡,即雙方優秀程度的對等,一旦失衡,這招就失靈了。

“你兒子學習好!”“可是你女兒不挑食啊!”“你兒子身體好!”“可是你女兒眼睛大呀!”

這段對話註定是無法繼續的。

秀娃第五式:網路直播

網路無疑給父母秀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新土壤孕育新花朵,網路也催生了新的秀娃模式:全天候無死角直播。

不信翻翻爸媽的微信、微博、QQ空間,其中有多少人的第一條動態,和子女有關?兒子第一次走路,發條朋友圈;女兒第一次上學,發條朋友圈;兒子大學錄取,發條朋友圈;女兒寄來的第一筆工資,收款短信截圖,發條朋友圈;兒子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先讓他倆在門口等候,打開視頻,按住錄製按鈕,在一聲令下讓他們進來,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

網路直播讓家長會不再是家長炫耀自家孩子的唯一場所。

話說回來,初中的思想品德課本上白紙黑字地寫著: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網路直播”這一招如果用不好,很可能造成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效果。

前不久,有媒體報導,一位元郭女士時常在老同學群裡曬女兒的成績。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跟著誇幾句,秀得多了,老同學們便少有回應,逐漸變成郭女士的自說自話。

終於,在郭女士秀出女兒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並配以“清華錄取書就是大氣!”之後,她被移出了群聊,並被老同學拉黑。

面對媒體,郭女士很委屈,她的老同學們想必心裡也好受不到哪裡去,這一招釜底抽薪,為的也是以後長久的清靜:清華宿舍就是大氣、清華食堂就是大氣、高級寫字樓就是大氣、清華畢業生就是大氣、清華畢業生生娃就是大氣……如此無休無止地秀下去,郭女士倒是過癮了,群裡的同學們該作何感想?

郭女士覺得自己很委屈,但,日常被曬娃的群友們也很委屈。

錢鐘書說過:“照例說這孩子長得好,養得胖,討論他像父親還是像母親。這些話在父母的耳朵裡是聽不厭的。”如果說孩子是一個人一生最偉大的創造,那麼向別人誇耀他,也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

可是現實中有太多的家長,沉迷于攀比,一方面向別人秀娃滿足自己的虛榮,一方面又創造出“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影子,時刻催促自己的子女跑快點,再跑快點,這究竟是一種無私還是一種自私呢?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比擬的,誰都沒有權利拿著尺子、量杯、天平來衡量它,即便是父母,也不可以。

要想教好孩子,父母更要以身作則。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如果那位新聞裡的郭女士掌握了以上幾招,也不至於功虧一簣。她只要在群裡發一句:“我女兒考上清華了!大家可以到我朋友圈看看,前五名點贊者,將獲得學習筆記一套,前三名點贊者,將獲得和清華學生面對面取經,探討學習經驗的機會!”

你看那些老同學還會把她踢出去嗎?只怕他們爬也要爬回群裡去。

 

大可以繼續謙虛下去:“哎賺錢有什麼用?還不是單身?聽說她公司這兩年業績也不好……”不過,千萬記得適可而止,畢竟對面的李阿姨、張伯伯萬一氣得腦出血,可不是鬧著玩的。

秀娃第三式:教你做人

有些家長,自以為教子有方,便迫不及待地要做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到處傳授自己的教育之道,儼然一個精神教育家。

飯桌、街頭、公交上、家庭聚會,只要遇到熟人,三句話之內必然繞到孩子身上。如果對面的家長還不熟悉套路,以為只是單純的關心,便把自己孩子的狀況和盤托出,那就算是上當了。

我想說,在座的各位家長……

教育家必然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你該如何催促孩子學習,該如何讓孩子養成自覺習慣,該如何給孩子報專業,給如何為孩子規劃人生。滔滔不絕,唾沫四濺,中間不斷穿插的是其他人的成功案例——當然,這些案例主要是他兒子/女兒。

講授完畢,對面家長聽得一頭霧水,只記住了“別人家孩子”的光榮事蹟,這場秀才算功德圓滿。

秀娃第四式:商業互吹

眾所周知,合作共贏是時代的主旋律,而且商業社會,時間寶貴,投入同等的時間,一下子秀了兩家子女,豈不是效率翻倍?

“你兒子高!”“你女兒靚!”“你兒子賺錢多!”“你女兒學歷棒!”“你兒媳孝順,經常回家吃飯,給你買保健品!”“你女婿貼心,像親兒子一樣,還給你買了輛車!”

如果你細心聆聽,這樣像相聲一樣一來一往的對話,每天都發生在公園、學校門口、社區樓下、單位辦公室等場所。在一段談話中,雙方家長一起受益,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說不定還可以促成雙方互相交流育兒經驗。但這一招最講究的就是平衡,即雙方優秀程度的對等,一旦失衡,這招就失靈了。

“你兒子學習好!”“可是你女兒不挑食啊!”“你兒子身體好!”“可是你女兒眼睛大呀!”

這段對話註定是無法繼續的。

秀娃第五式:網路直播

網路無疑給父母秀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新土壤孕育新花朵,網路也催生了新的秀娃模式:全天候無死角直播。

不信翻翻爸媽的微信、微博、QQ空間,其中有多少人的第一條動態,和子女有關?兒子第一次走路,發條朋友圈;女兒第一次上學,發條朋友圈;兒子大學錄取,發條朋友圈;女兒寄來的第一筆工資,收款短信截圖,發條朋友圈;兒子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先讓他倆在門口等候,打開視頻,按住錄製按鈕,在一聲令下讓他們進來,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

網路直播讓家長會不再是家長炫耀自家孩子的唯一場所。

話說回來,初中的思想品德課本上白紙黑字地寫著: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網路直播”這一招如果用不好,很可能造成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效果。

前不久,有媒體報導,一位元郭女士時常在老同學群裡曬女兒的成績。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跟著誇幾句,秀得多了,老同學們便少有回應,逐漸變成郭女士的自說自話。

終於,在郭女士秀出女兒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並配以“清華錄取書就是大氣!”之後,她被移出了群聊,並被老同學拉黑。

面對媒體,郭女士很委屈,她的老同學們想必心裡也好受不到哪裡去,這一招釜底抽薪,為的也是以後長久的清靜:清華宿舍就是大氣、清華食堂就是大氣、高級寫字樓就是大氣、清華畢業生就是大氣、清華畢業生生娃就是大氣……如此無休無止地秀下去,郭女士倒是過癮了,群裡的同學們該作何感想?

郭女士覺得自己很委屈,但,日常被曬娃的群友們也很委屈。

錢鐘書說過:“照例說這孩子長得好,養得胖,討論他像父親還是像母親。這些話在父母的耳朵裡是聽不厭的。”如果說孩子是一個人一生最偉大的創造,那麼向別人誇耀他,也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

可是現實中有太多的家長,沉迷于攀比,一方面向別人秀娃滿足自己的虛榮,一方面又創造出“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影子,時刻催促自己的子女跑快點,再跑快點,這究竟是一種無私還是一種自私呢?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比擬的,誰都沒有權利拿著尺子、量杯、天平來衡量它,即便是父母,也不可以。

要想教好孩子,父母更要以身作則。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如果那位新聞裡的郭女士掌握了以上幾招,也不至於功虧一簣。她只要在群裡發一句:“我女兒考上清華了!大家可以到我朋友圈看看,前五名點贊者,將獲得學習筆記一套,前三名點贊者,將獲得和清華學生面對面取經,探討學習經驗的機會!”

你看那些老同學還會把她踢出去嗎?只怕他們爬也要爬回群裡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