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你被這10個飲食陷阱騙了多久?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吃的東西好吃又健康。

你的朋友, 親戚和爸媽也是這樣想的, 可能是本著「我這也是為你好」、「寧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無」的想法, TA 們總是會轉發各種飲食相關的禁忌。

說實話, 千奇百怪的飲食建議, 我們真的很難一一的分辨真假, 一個不留神, 就會被「忽悠」。 比如我就很長時間, 儘量不吃蛋黃, 直到前一段時間, 才發現自己錯過了一個寶庫……

今天我們就總結了 10 個常見、並且極具迷惑性的錯誤的飲食建議, 即使聰明如你, 也一定中過招!

雞蛋的營養價值就算不去深究想必絕大多數人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豐富且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含有我們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營養物質, 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常吃雞蛋, 尤其是經常運動健身的人更應該多吃雞蛋。

然而相對蛋白, 人們對待蛋黃的態度似乎就不那麼「友善」了, 究其根源, 人們普遍認為蛋黃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脂肪,

吃了對身體不好。

誠然, 雞蛋中 98% 的脂肪都集中在蛋黃中, 但別忘了除了脂肪, 蛋黃中還含有12種維生素, 如果為了區區幾克脂肪而放棄蛋黃中的營養物質, 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此外, 雖然蛋黃中卻有膽固醇, 但有研究證明膳食中的膽固醇幾乎與血液中的膽固醇無關。

 

維克森林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 30 多項與雞蛋有關的研究, 他們發現雞蛋與心臟病之間並沒有聯繫, 而且在早晨中加入雞蛋還能幫助你降低一整天的熱量攝入, 助你減肥。 所以, 別再扔掉它啦。

很多對食物略有研究的朋友, 提起堅果, 往往想到的是:「脂肪高」「熱量高」, 尤其是想要減肥的小夥伴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但事實上這樣的評判對堅果而言著實有點「不公」了。

 

首先, 堅果富含了非常多的營養物質, 蛋白質、纖維、礦物質的含量也很高, 而且更重要的是, 堅果屬於低 GI 食物。

GI=(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數, 或被稱為“升糖指數”——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 是人體進食後機體血糖生成的應答狀況。

長期大量食用 GI 值高的食物會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多, 血糖下降過快, 刺激人體產生饑餓感, 從而惡性循環, 使我們吃得更多。

所以說, 堅果並非如你所想那般「可怕」, 很多國外機構也都對堅果進行過研究, 結果發現健康的人只要堅持每天吃點堅果, 便可以降低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接下來再說大家最關心的熱量問題, 由於幾乎所有堅果每 100 克的熱量都超過了 500 大卡, 因此食用堅果一定要少量, 建議每日攝入 25-35 克, 差不多一小把就可以了, 而且最好是買那種少調味、少加工的堅果。

 

近兩年隨著健身、跑步浪潮的快速興起, 「輕食」理念開始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 尤其是想要減肥的人。

於是燕麥這種穀物逐漸成為了減脂黨們心中的「明星食品」。

 

儘管每 100 克燕麥的熱量是 367 大卡, 這幾乎與大米不相上下, 但是, 燕麥所含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卻是大米的 12 倍, 吃完後飽腹感更強, 更扛餓, 因此有很好的減肥效果。

 

儘管燕麥的好處這麼多, 但還是有很多人吃了燕麥不僅沒瘦反倒胖了。

這是因為相對傳統燕麥, 為了增加燕麥的口感和賣相, 不少廠家會在其中添加糖或是食用色素, 像是超市常見的水果燕麥、早餐燕麥等, 不過是披著健康外衣的「糖罐子」罷了, 破壞了燕麥原本的營養價值而且熱量還很高。

 

似乎很少有蔬菜像土豆這樣「充滿爭議」, 一會說, 有人通過吃土豆成功減掉多少斤, 一會又說, 土豆都是澱粉吃多了會長胖...而且還都有憑有據的, 讓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其實土豆的熱量真不算高,平均每 100 克只有 76 大卡,熱量和碳水含量都不到同等重量米飯的三分之二。而且土豆跟燕麥一樣,同樣富含膳食纖維,飽腹感強,而且土豆雖然含有大量澱粉,但土豆含有的是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我們飲食中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是以澱粉形式存在的,但並非所有的澱粉都能被人體消化,在小腸中不被消化的澱粉,就是抗性澱粉。

說白了就是吃了不胖,同時,還有許多研究表明,抗性澱粉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準,降低食欲和改善消化道健康等。

 

而那些口口聲聲說土豆吃了會長胖的人則是誤解了土豆,因為問題不是出在土豆本身而是土豆的烹調方式,同等重量的土豆炸過後,熱量立馬飆升 8 倍,一份肯德基薯條的熱量(以 100 克計)是 298 大卡,如果經常這麼吃怎能不胖!

 

健康的飲食選擇一定少不了水果,但很多人在水果的選擇上卻犯了難,總覺得「甜」的水果含「糖」多,吃多了肯定長胖。

 

但事實上水果的「甜」和它本身含「糖」多少並非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水果中的糖主要包括四類: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澱粉。

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果糖最甜(=1.7 倍蔗糖),其次是蔗糖,然後是葡萄糖(=0.7 倍蔗糖),最後是澱粉(完全沒甜味)。

 

判斷水果的「甜度」不能靠我們的口感,而是要結合 GI 值和所含碳水化合物綜合判斷。

 

例如我們日常覺得很甜的西瓜,實際上每 100 克西瓜僅含有碳水化合物 5.8 克,而吃起來可能並不那麼甜的火龍果所含碳水化合物的量卻有 13.3 克,名副其實的「高糖」食物,只不過火龍果含有的碳水中有相當大的部分不是葡萄糖和果糖,因此人們嘗不出甜味。

 

香蕉與牛奶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兩樣食物了,但之前網上關於牛奶和香蕉一起吃會中毒的說法一時甚囂塵上。

這種說法的解釋是,因為香蕉中含有的果酸會使牛奶所含的蛋白質變性沉澱,難以被人體吸收從而導致腹瀉。

 

雖然牛奶含有的蛋白質的確會在酸性環境下變性沉澱,但是蛋白質變性之後只是由於結構改變而失去生物活性,並不會影響本身的營養價值,就像優酪乳中的蛋白質就已經變性沉澱,但卻沒有絲毫影響優酪乳的營養價值,更何況,香蕉的果酸含量很少,遠不及人體分泌的胃酸多,因此這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相反,香蕉富含豐富的鉀元素和可溶性纖維,牛奶富含鈣元素和蛋白質,二者一起食用能為人體補充多種營養素,有利於我們的健康。

 

如今去超市買麵包的人往往更青睞各種「穀物」類麵包,認為這種粗糧麵包更健康,熱量也更低。

粗糧的確是一種健康的主食,但現在超市標籤上寫著的各種「全麥」「多穀物」等字樣的麵包,卻沒有他們宣稱的那麼可靠。

 

現在超市里的各種粗糧麵包實際上很可能是經過了許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比如在白麵包之外加入焦糖或糖蜜使其看起來更「黑」一些,這樣也就意味著更「健康」,「多穀物」也只不過是使用了不同種類的粗粒精製穀物罷了,這和你想像中的健康麵包,相差甚大。

 

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會更加傾向於那些包裝上帶有「純天然」字樣的食品,認為純天然=真健康,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我們所想。

 

「純天然食品」這個概念就沒有被官方認定過,食品相關標準中也沒有明確定義。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陳芳表示:“純天然的食材只是吃起來更符合消費者的傳統要求,可能口感好一些,但其營養成分並不會比人工養殖、培育、加工後的食材更豐富。”她認為,過分追求「純天然」並不能攝取更多營養。

 

除了營養價值方面不突出以外,有些「純天然」食品因為沒有經過相關檢測,很難保證品質,最糟糕的是,你可能會為普通的食品而付出高價。

 

微波爐的出現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一兩分鐘就可以吃上一頓熱乎飯,但對於微波爐的質疑也從未停止過,最大的詬病便是,微波爐加熱會加速食物營養的流失。

 

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只要是加熱就都會流失營養,但專家指出,微波爐在各方面條件比普通蒸鍋要好,流失的要少一些。

 

事實上,在微波爐中加熱的西蘭花要比在灶臺上烹飪的西蘭花更多的保留了許多十字花科蔬菜中發現的天然有機物。

 

對於那些不喜歡喝白水的人而言,蘇打水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熱量不高,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無糖蘇打水,很多人在減脂期都會選擇它。

 

特別是美國人差不多有一半人每天都在喝,但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週僅攝入三種無糖蘇打水的人肥胖的可能性超過 40%。

此外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健康體重的成年人相比,肥胖的成年人飲用蘇打水更多,那些每天喝兩瓶甚至兩瓶以上減肥蘇打水的人,他們的腰圍增大量比不喝飲料的人高出 5 倍。

 

追求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是好事一件,但不能盲目的聽從那些「不可靠」的消息,不能聽風就是雨,更不要「因噎廢食」。

不論是什麼樣的建議,多去查一查、問一問,然後再下論斷,這也是對我們自己負責的一種方式。

讓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其實土豆的熱量真不算高,平均每 100 克只有 76 大卡,熱量和碳水含量都不到同等重量米飯的三分之二。而且土豆跟燕麥一樣,同樣富含膳食纖維,飽腹感強,而且土豆雖然含有大量澱粉,但土豆含有的是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我們飲食中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是以澱粉形式存在的,但並非所有的澱粉都能被人體消化,在小腸中不被消化的澱粉,就是抗性澱粉。

說白了就是吃了不胖,同時,還有許多研究表明,抗性澱粉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準,降低食欲和改善消化道健康等。

 

而那些口口聲聲說土豆吃了會長胖的人則是誤解了土豆,因為問題不是出在土豆本身而是土豆的烹調方式,同等重量的土豆炸過後,熱量立馬飆升 8 倍,一份肯德基薯條的熱量(以 100 克計)是 298 大卡,如果經常這麼吃怎能不胖!

 

健康的飲食選擇一定少不了水果,但很多人在水果的選擇上卻犯了難,總覺得「甜」的水果含「糖」多,吃多了肯定長胖。

 

但事實上水果的「甜」和它本身含「糖」多少並非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水果中的糖主要包括四類: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澱粉。

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果糖最甜(=1.7 倍蔗糖),其次是蔗糖,然後是葡萄糖(=0.7 倍蔗糖),最後是澱粉(完全沒甜味)。

 

判斷水果的「甜度」不能靠我們的口感,而是要結合 GI 值和所含碳水化合物綜合判斷。

 

例如我們日常覺得很甜的西瓜,實際上每 100 克西瓜僅含有碳水化合物 5.8 克,而吃起來可能並不那麼甜的火龍果所含碳水化合物的量卻有 13.3 克,名副其實的「高糖」食物,只不過火龍果含有的碳水中有相當大的部分不是葡萄糖和果糖,因此人們嘗不出甜味。

 

香蕉與牛奶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兩樣食物了,但之前網上關於牛奶和香蕉一起吃會中毒的說法一時甚囂塵上。

這種說法的解釋是,因為香蕉中含有的果酸會使牛奶所含的蛋白質變性沉澱,難以被人體吸收從而導致腹瀉。

 

雖然牛奶含有的蛋白質的確會在酸性環境下變性沉澱,但是蛋白質變性之後只是由於結構改變而失去生物活性,並不會影響本身的營養價值,就像優酪乳中的蛋白質就已經變性沉澱,但卻沒有絲毫影響優酪乳的營養價值,更何況,香蕉的果酸含量很少,遠不及人體分泌的胃酸多,因此這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相反,香蕉富含豐富的鉀元素和可溶性纖維,牛奶富含鈣元素和蛋白質,二者一起食用能為人體補充多種營養素,有利於我們的健康。

 

如今去超市買麵包的人往往更青睞各種「穀物」類麵包,認為這種粗糧麵包更健康,熱量也更低。

粗糧的確是一種健康的主食,但現在超市標籤上寫著的各種「全麥」「多穀物」等字樣的麵包,卻沒有他們宣稱的那麼可靠。

 

現在超市里的各種粗糧麵包實際上很可能是經過了許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比如在白麵包之外加入焦糖或糖蜜使其看起來更「黑」一些,這樣也就意味著更「健康」,「多穀物」也只不過是使用了不同種類的粗粒精製穀物罷了,這和你想像中的健康麵包,相差甚大。

 

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會更加傾向於那些包裝上帶有「純天然」字樣的食品,認為純天然=真健康,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我們所想。

 

「純天然食品」這個概念就沒有被官方認定過,食品相關標準中也沒有明確定義。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陳芳表示:“純天然的食材只是吃起來更符合消費者的傳統要求,可能口感好一些,但其營養成分並不會比人工養殖、培育、加工後的食材更豐富。”她認為,過分追求「純天然」並不能攝取更多營養。

 

除了營養價值方面不突出以外,有些「純天然」食品因為沒有經過相關檢測,很難保證品質,最糟糕的是,你可能會為普通的食品而付出高價。

 

微波爐的出現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一兩分鐘就可以吃上一頓熱乎飯,但對於微波爐的質疑也從未停止過,最大的詬病便是,微波爐加熱會加速食物營養的流失。

 

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只要是加熱就都會流失營養,但專家指出,微波爐在各方面條件比普通蒸鍋要好,流失的要少一些。

 

事實上,在微波爐中加熱的西蘭花要比在灶臺上烹飪的西蘭花更多的保留了許多十字花科蔬菜中發現的天然有機物。

 

對於那些不喜歡喝白水的人而言,蘇打水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熱量不高,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無糖蘇打水,很多人在減脂期都會選擇它。

 

特別是美國人差不多有一半人每天都在喝,但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週僅攝入三種無糖蘇打水的人肥胖的可能性超過 40%。

此外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健康體重的成年人相比,肥胖的成年人飲用蘇打水更多,那些每天喝兩瓶甚至兩瓶以上減肥蘇打水的人,他們的腰圍增大量比不喝飲料的人高出 5 倍。

 

追求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是好事一件,但不能盲目的聽從那些「不可靠」的消息,不能聽風就是雨,更不要「因噎廢食」。

不論是什麼樣的建議,多去查一查、問一問,然後再下論斷,這也是對我們自己負責的一種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