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因愛吃四川烤魚,福建男子被拐27年尋親成功?成都晚報獨家爆料

今兒個一早,

高能預警, 這不是段子!

↓↓↓↓↓↓↓↓↓↓↓↓↓↓

今晨, 央廣新聞《新聞縱橫》講述了一個靠四川烤魚找到親生父母的故事:33歲的福建男子胡奎全家吃飯向來都很清淡, 父母也愛喝清茶。

有一天他第一次吃到麻辣烤魚, 瞬間被那麻椒、辣椒的味道所征服……覺得自己的人生都得到了昇華!!!

說時遲那時快,

胡奎有了一點小心思:

我們全家人都吃的清淡, 但我喜歡這辣味,

恩......

可.能.我.不.是.親.生.的.

胡奎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

在寶貝回家網站上登記了自己的資訊

沒!想!到!

他真的就是被拐賣的!

而他之前的名字, 就叫付貴!

(福建人讀出來恰好叫胡奎)

下面請收聽大型美食懸疑故事:

1:37胡奎吃烤魚尋親來自成都晚報

網友們在祝福之餘也開始懷疑自己的人設

@ccCynthia___:那我超級能花錢 對錢極其的敏感 現在的爸爸媽媽省吃儉用的一天 是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在迪拜??!!!

@Xixi陳陳陳:這腦洞大得也沒sei了,

而且居然還是正確的

我這麼愛吃蛋糕薯條漢堡披薩等等所以我應該是八國混血

@餘量1980:完完全全不挑食……以至於找不到任何線索……

請我出身豪門的親生父母快點來和我相認……

@S-後卿:那作為一個從來不吃辣的重慶人……難道…… 細思極恐

@李總李總腦殼有點腫:生娃後,變得不太愛吃火鍋了,我老公懷疑我被調包了

敢問你們在腦補這些的時候,

你們家裡人造嗎?

晚妹兒今天獨家聯繫到了當事人,

事情詳細經過究竟如何?

聽咱一一道來!

1一次放學後,付貴再也沒回來

33歲福建男子胡奎,原名“付貴”,重慶人。

27年前的一個早上,付貴的姑姑付光友送付貴到鎮上的幼稚園上學。往常,下午四點放學後,付貴會自己回家。萬萬沒想到,這一天,付貴被拐賣了。

付貴幼時照片

那時候,石柱縣還沒有通火車,於是一家人就坐著船出去找。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越來越渺茫,付光發也漸漸不再向別人提起尋找兒子的事情了。

川菜館 付貴父親

80多歲高齡的老奶奶,已經被確診出肺癌。奶奶說,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到孫兒一面。

付貴的奶奶

2016年11月,付光友的女兒領著付貴的父親付光發,帶著身份證和付貴的照片,在寶貝回家網站上做了“家尋寶貝”的登記。

2時隔27年,失散家人終於團聚

付貴生活在福建,雖然每天的生活離不開喝茶,但是他特別嗜辣。“我們家裡人口味都很輕,只有我口味很重,喜歡吃麻的、辣的。”

因為飲食習慣上的巨大差異,加上童年時被拐的記憶,讓他尋親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2009年,付貴在寶貝回家網站上登記了自己的資訊。在他的登記資訊中,失蹤地點填的是福建。付貴不敢設想尋親的結果:“如果沒有結果,那我就當自己是一個‘過客’吧。”

2017年3月,某網站與寶貝回家合作,將人工智慧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尋找走失兒童中,首批超過2萬條尋親圖片資料接入百度跨年齡人臉識別系統進行對比評測,通過照片比對,初步篩選出數十組疑似案例,付貴就在其中。

“我們第一眼看到網站團隊提供過來的付貴資料,就覺得這個應該是了,除了照片像之外,還有一個是名字,‘付貴’與‘胡奎’的發音很近。”寶貝回家的工作人員在進一步核實了資訊後,開始聯繫雙方進行DNA的入庫比對。

4月1日,DNA比對成功。胡奎就是付貴!等了8年,終於等來了找到親生父親的消息。

與付貴視頻通話的一家人

3最新:父親姑姑等動身前往福建

成都晚報記者瞭解到付光發家住重慶市石柱縣大歇鎮幹柏村亮廠組,據組長處介紹,付貴父親付光發及其姑姑付光友已乘坐今天早上的動車前往福建,向組長告訴記者,“付貴被拐賣的時候大概五六歲,小時候我們還在一起玩過,都還有印象,知道他被找到後,我們整個村都很高興,這是一件好事。”

從左至右:付貴的父親、表妹、姑姑

瞭解到付貴因為身體原因需要做一個小手術,今早十點,姑姑付光友帶著女兒和付光發一起登上了前往福建福州的動車,記者聯繫到付光友的時候,他們剛經過宜昌,路上信號並不是太好,斷斷續續間仍能感受到她的激動。記者瞭解到,付貴2歲時父母就離婚了,付光友把付貴當自己兒子一樣帶大,付貴走丟後的27年來,付光友和付光發從未放棄過尋找。

付光友告訴記者,“4月4日我接到石柱志願者的電話說是確認找到付貴了,我是我們家第一個知道消息的,說實話27年了,希望已經很渺茫了,我很驚訝,趕緊聯繫在遼寧打工的哥哥,馬上定了回老家的票。”

付貴在病床上和家人視頻

4月7日付光友回到重慶老家,這期間她都沒有合過眼,4月8日下午,付光友和付光發通過視頻看到了在病床上的付貴,“雖然胖了,但是長相沒多大變化,就和他爸長得一模一樣。我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來了。”付光友說道。

付貴的表妹和姑姑

付光友告訴記者,這幾天她一直在和付貴聯繫,雖然還沒有聽到他親口叫一聲“姑姑”,但仍然很高興。“付貴和他爸爸一樣都是內向的人,到現在他爸爸還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但是我知道他爸爸是很高興的。今天晚上我們就能到福州,只是想去看看他,我們知道這個人還好好地在那裡,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們感謝養育他長大的人,也不會影響到他的生活,我們會尊重他的想法。”

隨後,記者聯繫到了付貴,和姑姑的重慶話不一樣,濃濃的福建口音拉出了27年的距離。付貴告訴記者,“我一直知道我是被拐賣的,所以想要找到我的家人,剛確認的一兩天,我很激動,但之後也告訴自己,平常心對待。到現在,我還沒有告訴我這邊的家人我已經找到親生父親的消息。我也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告訴他們,這邊有句俗話,‘養大於天’我希望我現在的生活不要被打擾,不想因為哪一邊冷落了另一邊,我希望和重慶這邊的家庭能以親戚的方式來往,大家都好好地就好。”

得知父親和姑姑正在前來看望他的路上,他也很高興,“從小我就是很獨立的,我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會麻煩家人,就像這次在醫院,我也沒有讓家人過來。”

願更多的被拐兒童早日與家人團圓!

成都晚報記者:高琴、吳秋杉

編輯:醜醜、小木勺

請我出身豪門的親生父母快點來和我相認……

@S-後卿:那作為一個從來不吃辣的重慶人……難道…… 細思極恐

@李總李總腦殼有點腫:生娃後,變得不太愛吃火鍋了,我老公懷疑我被調包了

敢問你們在腦補這些的時候,

你們家裡人造嗎?

晚妹兒今天獨家聯繫到了當事人,

事情詳細經過究竟如何?

聽咱一一道來!

1一次放學後,付貴再也沒回來

33歲福建男子胡奎,原名“付貴”,重慶人。

27年前的一個早上,付貴的姑姑付光友送付貴到鎮上的幼稚園上學。往常,下午四點放學後,付貴會自己回家。萬萬沒想到,這一天,付貴被拐賣了。

付貴幼時照片

那時候,石柱縣還沒有通火車,於是一家人就坐著船出去找。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越來越渺茫,付光發也漸漸不再向別人提起尋找兒子的事情了。

川菜館 付貴父親

80多歲高齡的老奶奶,已經被確診出肺癌。奶奶說,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到孫兒一面。

付貴的奶奶

2016年11月,付光友的女兒領著付貴的父親付光發,帶著身份證和付貴的照片,在寶貝回家網站上做了“家尋寶貝”的登記。

2時隔27年,失散家人終於團聚

付貴生活在福建,雖然每天的生活離不開喝茶,但是他特別嗜辣。“我們家裡人口味都很輕,只有我口味很重,喜歡吃麻的、辣的。”

因為飲食習慣上的巨大差異,加上童年時被拐的記憶,讓他尋親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2009年,付貴在寶貝回家網站上登記了自己的資訊。在他的登記資訊中,失蹤地點填的是福建。付貴不敢設想尋親的結果:“如果沒有結果,那我就當自己是一個‘過客’吧。”

2017年3月,某網站與寶貝回家合作,將人工智慧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尋找走失兒童中,首批超過2萬條尋親圖片資料接入百度跨年齡人臉識別系統進行對比評測,通過照片比對,初步篩選出數十組疑似案例,付貴就在其中。

“我們第一眼看到網站團隊提供過來的付貴資料,就覺得這個應該是了,除了照片像之外,還有一個是名字,‘付貴’與‘胡奎’的發音很近。”寶貝回家的工作人員在進一步核實了資訊後,開始聯繫雙方進行DNA的入庫比對。

4月1日,DNA比對成功。胡奎就是付貴!等了8年,終於等來了找到親生父親的消息。

與付貴視頻通話的一家人

3最新:父親姑姑等動身前往福建

成都晚報記者瞭解到付光發家住重慶市石柱縣大歇鎮幹柏村亮廠組,據組長處介紹,付貴父親付光發及其姑姑付光友已乘坐今天早上的動車前往福建,向組長告訴記者,“付貴被拐賣的時候大概五六歲,小時候我們還在一起玩過,都還有印象,知道他被找到後,我們整個村都很高興,這是一件好事。”

從左至右:付貴的父親、表妹、姑姑

瞭解到付貴因為身體原因需要做一個小手術,今早十點,姑姑付光友帶著女兒和付光發一起登上了前往福建福州的動車,記者聯繫到付光友的時候,他們剛經過宜昌,路上信號並不是太好,斷斷續續間仍能感受到她的激動。記者瞭解到,付貴2歲時父母就離婚了,付光友把付貴當自己兒子一樣帶大,付貴走丟後的27年來,付光友和付光發從未放棄過尋找。

付光友告訴記者,“4月4日我接到石柱志願者的電話說是確認找到付貴了,我是我們家第一個知道消息的,說實話27年了,希望已經很渺茫了,我很驚訝,趕緊聯繫在遼寧打工的哥哥,馬上定了回老家的票。”

付貴在病床上和家人視頻

4月7日付光友回到重慶老家,這期間她都沒有合過眼,4月8日下午,付光友和付光發通過視頻看到了在病床上的付貴,“雖然胖了,但是長相沒多大變化,就和他爸長得一模一樣。我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來了。”付光友說道。

付貴的表妹和姑姑

付光友告訴記者,這幾天她一直在和付貴聯繫,雖然還沒有聽到他親口叫一聲“姑姑”,但仍然很高興。“付貴和他爸爸一樣都是內向的人,到現在他爸爸還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但是我知道他爸爸是很高興的。今天晚上我們就能到福州,只是想去看看他,我們知道這個人還好好地在那裡,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們感謝養育他長大的人,也不會影響到他的生活,我們會尊重他的想法。”

隨後,記者聯繫到了付貴,和姑姑的重慶話不一樣,濃濃的福建口音拉出了27年的距離。付貴告訴記者,“我一直知道我是被拐賣的,所以想要找到我的家人,剛確認的一兩天,我很激動,但之後也告訴自己,平常心對待。到現在,我還沒有告訴我這邊的家人我已經找到親生父親的消息。我也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告訴他們,這邊有句俗話,‘養大於天’我希望我現在的生活不要被打擾,不想因為哪一邊冷落了另一邊,我希望和重慶這邊的家庭能以親戚的方式來往,大家都好好地就好。”

得知父親和姑姑正在前來看望他的路上,他也很高興,“從小我就是很獨立的,我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會麻煩家人,就像這次在醫院,我也沒有讓家人過來。”

願更多的被拐兒童早日與家人團圓!

成都晚報記者:高琴、吳秋杉

編輯:醜醜、小木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