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等離子隱身技術到底靠不靠譜?俄羅斯方面的消息非常令人迷惑

〝等離子隱身〞, 是近年作戰飛機發展中常被提及的一種隱身技術。

所謂的等離子是指同樣數目的陰陽離子共存, 使得宏觀上呈電中性, 而卻又能受電磁場控制的物質, 又稱等離子體。 等離子隱身的構想來自於太空探測活動中, 再入飛行器在氣動高熱下產生等離子, 影響無線電探測與傳播能力的現象。

俄羅斯是目前唯一宣傳進行相關實用性研究的國家。 其構思是在飛機的某些部位製造等離子, 借助外界氣流吹遍全機, 使飛機被包在等離子物質裡面。 等離子可以吸收、反射、或折射雷達波, 因此能實現隱身。 據說該方法可使雷達反射截面積RCS降為原來的1/100。 1970年代起美國也做過類似的實驗, 但是美國認為實用性不足。

除了隱身, 前蘇聯科學家還發現在飛機某些地方使用等離子技術, 可減少30%的飛行阻力, 這方面目前法國達梭公司也進行了研究,

利用等離子流吹除附面層, 以達到減阻目的。

目前已知俄羅斯最新的等離子隱身設備為其第三代系統, 該設備總重約100公斤。 然而, 該設備並沒有進入作戰部隊, 其測試成功的部分只限於降低RCS。 而這些是在模型上測試的, 俄羅斯方面稱直到2002年才在蘇-34或蘇-32上進行測試。

相關專家表示, 目前俄羅斯這種系統有幾個問題, 首先是耗電量驚人, 所需功率高, 需要額外的電源, 而高功率機載電源即使不考慮研製裝備難度, 也有可能輻射電磁波, 破壞隱身操作。 同時, 如果整個飛機都包覆在等離子物質內, 自己的的通訊也將失靈, 因此必須安排一些〝視窗〞讓電磁波能穿過。

如果該系統最終成功, 確實可以給雷達帶來很大麻煩, 雖然俄羅斯方面堅稱已經可以實用, 但目前來看尚未有批量裝備的希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