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語音辨識到語義分析,人工智慧電視邁入2.0時代

中國彩電市場整體增長乏力, 每年5000萬台左右的內銷量, 還不斷有新的品牌進入, 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品牌的參戰, 讓彩電行業的平均利潤被嚴重拉低。

在這種大背景中, 彩電市場的更新換代、升級轉型需要新的推動力。 2016年3月, 穀歌人工智慧Alpha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韓國人李世石, 已經讓普通人看到人工智慧的巨大威力, 與此同時, 人工智慧技術成為彩電企業們的關注焦點。

目前, 絕大多數彩電品牌的人工智慧電視主打“語音辨識”概念, 其實, 這種人工智慧電視的“雛形”只算1.0時代的產品。 真正能夠讓電視獲得較高智商的是“語義分析”, 這才是人工智慧電視行業邁入2.0時代的前提條件。

為何大多數彩電企業要以“智慧語音”為賣點?

每年3、4月份, 是中國彩電行業密集發佈年度新品的密集期, 今年亦不例外。 與往年明顯不同的是, 彩電企業如果不提“人工智慧”,

今年都不好意思發佈新品。

人工智慧的產業範疇很大, 目前大多數彩電企業推出的人工智慧電視是以“智慧語音”為賣點, 這是因為:與遙控器按鍵、手機APP等操控方式相比, 智慧語音控制可以讓使用者解決“操作繁瑣、互動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真正感受到智慧電視的便利性、舒適性, 一台能像人那樣思考、說話的電視機也會更加吸引用戶。

這場人工智慧電視普及的大潮流, 是由長虹發起的。 2016年7月28日, 長虹發佈全球首款人工智慧電視Q3R系列, 讓人工智慧技術正式進入彩電產業, 同時也讓彩電同行們咋舌不已, 紛紛效仿。

隨後, 大多數彩電品牌發佈的新品都會貼上“語音辨識”的標籤, 以人工智慧電視的名義發售。

某個互聯網品牌電視企業高層曾經對“語音辨識”提出不一樣的看法,

他說:“語音電視多簡單, 隨便找個協力廠商企業, 花幾十塊錢買個模組, 往電視上一裝, 馬上可以進行語音互動。 彩電企業在語音上砸那麼多的錢進去, 有意義嗎?”

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總經理蘇子歡對他的回復很簡單:“語音和語義是不一樣的。 長虹做人工智慧語音電視, 在乎的不是語音本身, 而是語音背後的東西。 ”其實, “語音辨識”只是人工智慧電視的最基礎的功能, 遠不足以代表人工智慧電視的全部。

“語義分析”要領先“語音辨識”一大步

如果說一年前發佈的Q3R系列是初進人工智慧電視領域的“探索性產品”;那麼, 長虹在2017年3月28日推出的人工智慧電視新品Q5N系列, 則正式拉開人工智慧電視產業發展的新紀元。

當大多數彩電企業還在以“語音辨識”為賣點時, Q5N系列率先實現了“語義分析、精准推薦”。

智慧語音控制關鍵在“語義分析”, 電視機要足夠聰明, 一定聽得懂, 會分析用戶的意圖。 在“語義分析”的基礎上, 人工智慧電視還應該會“精准推薦”。

筆者再舉個更通俗的例子來說明“語音辨識”與“語義分析”在人工智慧技術層次上的不同:用戶對著電視機說一部具體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全名, 電視機會對使用者語音進行識別, 自動搜索片名、播放, 這就是“語音辨識”;但是, 如果用戶對電視機說“一部愛情片”、“熱播的動作片”、“香港導演的電影”、“好萊塢大片”等模糊語句, 電視機根據使用者的性別、愛好、平時的點播傾向等特徵來進行智慧的分析,

並進行精准的推薦, 這是“語義分析”, 在智商上比“語音辨識”高了好幾個層次, 領先一大步。

不過, 目前大多數彩電品牌還在“語音辨識”層面大做文章、推廣新品, 其實這只是觸及人工智慧電視的皮毛, 並未得其技術精髓。

人工智慧電視2.0時代需要龐大的語音、語義詞庫做支撐

“語義分析”能夠讓人工智慧電視懂使用者說的, 也懂用戶沒說的, 幫助用戶找到想要的, 從而推動人工智慧電視邁入2.0時代。

人工智慧電視應具備自然對話平臺、彙聚檢索平臺、資料成長平臺, 通過精准成熟的智慧語音操控、電視大屏顯示和感應, 讓使用者得到更加便捷、整體智慧生活體驗, 這需要龐大的語音、語義詞庫作為後臺支撐。 目前,在彩電行業中親自建設語音、語義詞庫的企業非常少。

在彩電企業中,長虹是最早開始做語音、語義詞庫的。通過與科大訊飛等協力廠商企業的合作,長虹自建了智慧語音技術團隊,在幾年前就成立了大資料公司、雲計算中心,並打造了龐大的語音、語義詞庫。彩電企業應該依託語音交互技術和大資料運營,讓人工智慧電視實現深度學習和個性化推薦,具備認知、決策、回饋三大能力,在挖掘電視海量使用者的資料基礎上,積累和完善在視頻、音樂等板塊方面海量的詞庫,用戶只要連續使用一段時間,人工智慧電視就能掌握其收視習慣並推薦精准內容,從而不只會快速執行用戶的命令,還會幫助用戶思考。

人工智慧語音技術成為彩電行業高端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如今,國際IT巨頭紛紛在人工智慧語音領域展開佈局,例如,亞馬遜的Alexa、穀歌的Google Home、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和三星的Bixby,等等。

人工智慧電視廠家自然期望在人工智慧語音領域的技術實力能夠與上述IT大鱷們不相伯仲。

彩電行業競爭正在從之前的“單一硬體設備比拼”升級為“集硬體、軟體、內容、服務於一體的系統集成層面綜合較量”,而人工智慧語音技術成為彩電行業互聯網化、智慧化、高端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資料、演算法、硬體才是做人工智慧電視最關鍵的三個核心競爭力。長虹推出了全球首個AICenter——以電視機為中心的人工智慧平臺,AI Center的“語義雲”通過對使用者的自然語音處理,對非結構化資料、半結構化資料、簡單結構化資料、知識型資料等挖掘、分析,優化演算法,以人工智慧電視為核心,實現傢俱控制、視頻推薦、生活服務、產品服務購買等功能,打造真正的智慧家居系統。

在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推動下,家電行業正在向“智慧家庭”、“智慧家居”領域轉型。

為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網信辦四部門在2016年制定了《“互聯網+”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要打造“智慧家居示範工程”,鼓勵家居企業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升家電、耐用品等家居產品的智慧化水準和服務能力,創造新的消費市場空間。20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人工智慧”首次被納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內。

未來,在政府、行業的強力推動下,邁入2.0時代的人工智慧電視產業在技術上還將繼續發展,結合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產業,讓電視的自學習、自演進、自升級功能更加強大,在智慧回答問題、分析問題、智慧歸類推薦時顯得更聰明,更懂得用戶,能夠更加主動地為使用者提供服務並滿足個性化需求,成為智慧家居系統中最關鍵的樞紐。

梁振鵬/文【作者系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IT行業分析師】

目前,在彩電行業中親自建設語音、語義詞庫的企業非常少。

在彩電企業中,長虹是最早開始做語音、語義詞庫的。通過與科大訊飛等協力廠商企業的合作,長虹自建了智慧語音技術團隊,在幾年前就成立了大資料公司、雲計算中心,並打造了龐大的語音、語義詞庫。彩電企業應該依託語音交互技術和大資料運營,讓人工智慧電視實現深度學習和個性化推薦,具備認知、決策、回饋三大能力,在挖掘電視海量使用者的資料基礎上,積累和完善在視頻、音樂等板塊方面海量的詞庫,用戶只要連續使用一段時間,人工智慧電視就能掌握其收視習慣並推薦精准內容,從而不只會快速執行用戶的命令,還會幫助用戶思考。

人工智慧語音技術成為彩電行業高端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如今,國際IT巨頭紛紛在人工智慧語音領域展開佈局,例如,亞馬遜的Alexa、穀歌的Google Home、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和三星的Bixby,等等。

人工智慧電視廠家自然期望在人工智慧語音領域的技術實力能夠與上述IT大鱷們不相伯仲。

彩電行業競爭正在從之前的“單一硬體設備比拼”升級為“集硬體、軟體、內容、服務於一體的系統集成層面綜合較量”,而人工智慧語音技術成為彩電行業互聯網化、智慧化、高端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資料、演算法、硬體才是做人工智慧電視最關鍵的三個核心競爭力。長虹推出了全球首個AICenter——以電視機為中心的人工智慧平臺,AI Center的“語義雲”通過對使用者的自然語音處理,對非結構化資料、半結構化資料、簡單結構化資料、知識型資料等挖掘、分析,優化演算法,以人工智慧電視為核心,實現傢俱控制、視頻推薦、生活服務、產品服務購買等功能,打造真正的智慧家居系統。

在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推動下,家電行業正在向“智慧家庭”、“智慧家居”領域轉型。

為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網信辦四部門在2016年制定了《“互聯網+”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要打造“智慧家居示範工程”,鼓勵家居企業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升家電、耐用品等家居產品的智慧化水準和服務能力,創造新的消費市場空間。20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人工智慧”首次被納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內。

未來,在政府、行業的強力推動下,邁入2.0時代的人工智慧電視產業在技術上還將繼續發展,結合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產業,讓電視的自學習、自演進、自升級功能更加強大,在智慧回答問題、分析問題、智慧歸類推薦時顯得更聰明,更懂得用戶,能夠更加主動地為使用者提供服務並滿足個性化需求,成為智慧家居系統中最關鍵的樞紐。

梁振鵬/文【作者系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IT行業分析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