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太聽話,一個太叛逆,我們到底該如何管教孩子?

1

過年回家的火車上, 旁邊坐的是一對母子, 男孩看上去八九歲的樣子。 聽到熟悉的鄉音, 我主動和他們聊起天來。

夫妻倆來這座城市快5年了, 在城中村租了個烤串的攤子, 生意不錯, 但每天都要忙到淩晨以後。 兒子現在讀三年級, 說到孩子的學習, 媽媽突然就來了興致。

英語班、國畫班、跆拳道班, 媽媽說, 在孩子學習的花費上, 她一年要花上四五萬。 雖然工作很辛苦, 雖然收入的一半都用在了兒子身上, 但當我問她是否心疼時, 她很堅定地回答:不心疼!掙錢不就是為了孩子嗎!

看著媽媽眼神裡對兒子的疼愛和期待, 我忽然覺得很感動, 卻也有些心酸。

饒有興趣地轉頭問孩子:“英語、國畫和跆拳道, 你更喜歡哪個啊?”

孩子低著頭, 用手晃著桌子上的杯子, 好似沒想回答我的問題。 待他媽媽剛要開口責備時, 又聽他低聲說:“都喜歡。 ”

媽媽的臉上隨即掛上了笑容,

連連說孩子很讓她兩口子省心, 那笑容裡滿含著對孩子未來的憧憬。

2

上周參加公司組織的戶外活動, 結束了一天疲憊的旅程, 返程的車上, 大家都有些昏昏欲睡。

車駛半程, 就隱約聽見後座有孩子不住地發脾氣, 從低聲的埋怨, 到最後忽然一聲響亮啼哭, 驚醒所有人。 尋聲望去, 只見約五六歲的孩子上半身被爸爸拖拉著, 兩腿在地上不住地踢著。 孩子一直在啼哭, 且越哭越響, 吵得一車人實在煩躁。

媽媽不住地哄著, 連聲說, 都是被寵慣壞了。 爸爸黑著臉一句話也不說。 就這樣一直延續了半個小時, 直到終點站, 爸爸拖著孩子下車, 孩子還是大聲嚎啕著。

這是在我們父母眼中對大多同齡孩子的兩類劃分:中國式的好孩子和中國式的壞孩子。

這種來自父母的劃分讓我感覺到了莫名的不和諧, 不和諧來自于壞孩子的撒潑, 更來自于好孩子的妥協。 而這不和諧的因素也存在於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中。

這其中裹挾著一個矛盾, 在孩子的教育中, 到底應該順從他多一些, 給他自由?還是約束他多一些, 催他前進?在孩子的幼兒階段, 哪個才是重要的?紛雜的教育理念讓父母在兩者之間難以抉擇。

3

面對這樣的問題, 我想分享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趙先德先生的演講, 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在演講中, 趙先德先生跳開這兩個觀點, 轉而從更高的角度分析, 提出以性格涵養的方式為孩子打好基礎, 從而終生受益。

{ 他是國內首個立足本土文化的幼教法——“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的創設人, 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示範教案的主編。

2017年3月9號, 中國首部儒家文化特色幼教體系《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專用教案》在北京舉行了首發儀式。 }

以下是趙先德老師的發言。

趙先德:幼兒時期, 最主要的任務是性格塑造

感恩我們遇到了一個好的時代, 國家重新認識了儒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對於儒學的問題, 我非常同意余英時先生的講話, 他說, 我們恢復的是春秋時期儒家文化, 那個時候的儒家, 是講民主、自由、專注、博愛。 兒童性格涵養法, 在編制的過程當中, 我們挖掘的就是春秋時期的儒家文化, 是活的儒學, 並將儒家文化進行了現代化。

我簡單的講一下,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希望在座的各位, 能夠幫我們把這項成果, 發揚光大。

我們在生活中, 常常忽視一些日常故事和細節。 不願去分析問題的實質, 沒急緩。

我們國家現在有八千萬在校幼兒, 但是他們在幼稚園裡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老師能不能很好地影響他們的人生, 這是一個盲點。那麼,我們就是做了“如何進行良好的幼稚教育”這樣一個盲點的研究。在這裡我們要感謝中國教育學會、國家財政部門對於我們的支持。

我們中國幼稚教育的先驅,陳鶴琴先生1918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放棄了博士學位,回到中國,任職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當他回到上海的時候,看到兩件事。

陳鶴琴

他住在旅館裡,隔壁房間打麻將的聲音持續到半夜,這使他非常煩躁,他叫來了旅館的服務員說能不能制止一下。旅館的服務員問他,你知道這是哪裡麼?他說這是旅館啊。服務員說你知道這是旅館就行了,制止他做什麼呢?服務員的意思是說,既然旅館是大家的,大家想幹嘛幹嘛,我憑什麼制止他們呢?這又不是你家裡。

還有一件事,陳鶴琴碰到一個人隨地吐痰,他說這是公共場所,先生你能不能注意下。那個人說,你說的對,這是公共場所,我為什麼不能隨地吐痰。

這就是那個時候人們的思維,缺乏他人意識,以為公共場所是為所欲為,不用顧及他人的。

我曾陪一個非常著名的企業家,也就是講過“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的孩子不看國產動畫片,不喝中國的奶粉,將來我們沒有資格跟他們談民族自信心”的鄧九強先生在深圳前海灣棧道散步,走累了便在一個咖啡館喝咖啡、聊天。這個時候來了一家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小朋友,他們全都坐在那裡,但是不消費。咖啡館服務員過來說:“先生,我們這裡人很多,座位都是提供給有消費的顧客的,您能不能買杯咖啡。”他們不理服務人員,服務員又問了一遍。這時,爺爺說話了“需要買咖啡是吧,我買一萬杯,你們有嗎?”

他就沒有想到,這是公共場所,是還要顧及其他人的,況且旁邊還有他的孫子。

這樣的場景,讓我們看到100年來我們對於孩子教育的認知,來自家庭教育的傳承有一些地方是沒有改變的。教育不止是在學校裡進行的,而是家長和社會共同完成的。

習近平同志在春節前去張家口視察的旗幟乳業,任何指標都高於歐洲的標準。現在泰國正大集團與旗幟乳業已經簽訂了協定,計畫在俄羅斯開一個奶粉廠,把奶粉銷往歐洲國家。所以中國人的工匠精神一旦喚醒,中國人不是做不出好東西。

我再講一個故事,將前面四個故事想要表達的串起來。1971年和1972年分別出生了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楊培東,一個叫王慶根,他們都是化學博士。王慶根是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博士,楊培東是哈佛大學的化學博士。

王慶根

王慶根,他是1992年奧林匹克的化學金牌得主,中央最高領導人都接待過他,在江蘇的海安中學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棟樓,叫慶根樓。2012年,他跳樓自殺。楊培東是哈佛大學的化學博士,中央電視臺有個《對話》欄目,曾經就訪問過他,他現在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

我們對他們的父母進行了一個調研,我們發現,父母對孩子幼兒時期安全感、擔當意識的教育,影響了他們後來的命運。

王慶根的父親是小學文化的農民、母親是個文盲。這都不要緊,不識字,不代表沒有文化。但是貧窮生活的壓迫,影響了他性格中的不穩定性。很多家長認為,上哈佛大學就是很大的成功了,上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也是成功。但是一個人一生成不成功應該是進入了社會之後。

正是因為看到了幼稚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陳鶴琴辦了中國人的第一個幼稚園,但是經過社會的動亂,我們對幼稚教育又徹底忽視了,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從實際出發來編寫教材、教案。這裡說的是老師的教案,幼兒可以沒有教材,老師不能沒有教案。教案是這套教學法中的重要部分。

我們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實際提出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是,幼稚教育時期最重要的是性格教育,不是別的。你學英語也好,開發右腦也好,都是輔助性的。性格塑造是主要的。

錢偉長先生,當年考燕京大學,物理只考了5分,化學和數學一共考了20分。但是他後來成為了馮卡門的弟子,對中國的導彈技術、力學技術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什麼一個物理只考5分的人,能當上物理學家?因為專注會產生幫助智力的發揮,很多發明發現並不是完全由智商決定的,性格中專注因素很重要。

錢偉長

第二個觀點是我們講性格塑造是用涵養的方法,即用浸潤式的、引導式的、啟發式的方法,去營造一個環境,讓孩子在環境中慢慢受到薰染,而不是揠苗助長。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揠苗助長其實是行不通的,但實際上很多家長都在做這件事。我們去孔子的故里,看到一個幼稚園小班的小朋友,正在默寫中文拼音、英語單詞。這其實就是幼稚教育存在的一個誤區。

我們還有一個期待。今天我們發佈的這套550萬字的示範教案,並不是說,將來就一個字不改。我們會建立一個線上的平臺,將這套教案放上去,並且不斷更新與完善,讓全國幼兒教師都能學習並參與修改。那麼,使這樣一個東西完善下來,是需要時間的。

著名的格蘭特研究,經歷了76年,花費了2000萬美元。我們現在的浮躁就在於,我們想今天發明一個東西,明天就成為世界首富。我們想改變這種浮躁的想法,想把這件事做成功。我們非常期望全國的幼兒教師積極的參與到我們教案的完善裡面來。

這是一個盲點。那麼,我們就是做了“如何進行良好的幼稚教育”這樣一個盲點的研究。在這裡我們要感謝中國教育學會、國家財政部門對於我們的支持。

我們中國幼稚教育的先驅,陳鶴琴先生1918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放棄了博士學位,回到中國,任職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當他回到上海的時候,看到兩件事。

陳鶴琴

他住在旅館裡,隔壁房間打麻將的聲音持續到半夜,這使他非常煩躁,他叫來了旅館的服務員說能不能制止一下。旅館的服務員問他,你知道這是哪裡麼?他說這是旅館啊。服務員說你知道這是旅館就行了,制止他做什麼呢?服務員的意思是說,既然旅館是大家的,大家想幹嘛幹嘛,我憑什麼制止他們呢?這又不是你家裡。

還有一件事,陳鶴琴碰到一個人隨地吐痰,他說這是公共場所,先生你能不能注意下。那個人說,你說的對,這是公共場所,我為什麼不能隨地吐痰。

這就是那個時候人們的思維,缺乏他人意識,以為公共場所是為所欲為,不用顧及他人的。

我曾陪一個非常著名的企業家,也就是講過“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的孩子不看國產動畫片,不喝中國的奶粉,將來我們沒有資格跟他們談民族自信心”的鄧九強先生在深圳前海灣棧道散步,走累了便在一個咖啡館喝咖啡、聊天。這個時候來了一家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小朋友,他們全都坐在那裡,但是不消費。咖啡館服務員過來說:“先生,我們這裡人很多,座位都是提供給有消費的顧客的,您能不能買杯咖啡。”他們不理服務人員,服務員又問了一遍。這時,爺爺說話了“需要買咖啡是吧,我買一萬杯,你們有嗎?”

他就沒有想到,這是公共場所,是還要顧及其他人的,況且旁邊還有他的孫子。

這樣的場景,讓我們看到100年來我們對於孩子教育的認知,來自家庭教育的傳承有一些地方是沒有改變的。教育不止是在學校裡進行的,而是家長和社會共同完成的。

習近平同志在春節前去張家口視察的旗幟乳業,任何指標都高於歐洲的標準。現在泰國正大集團與旗幟乳業已經簽訂了協定,計畫在俄羅斯開一個奶粉廠,把奶粉銷往歐洲國家。所以中國人的工匠精神一旦喚醒,中國人不是做不出好東西。

我再講一個故事,將前面四個故事想要表達的串起來。1971年和1972年分別出生了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楊培東,一個叫王慶根,他們都是化學博士。王慶根是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博士,楊培東是哈佛大學的化學博士。

王慶根

王慶根,他是1992年奧林匹克的化學金牌得主,中央最高領導人都接待過他,在江蘇的海安中學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棟樓,叫慶根樓。2012年,他跳樓自殺。楊培東是哈佛大學的化學博士,中央電視臺有個《對話》欄目,曾經就訪問過他,他現在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

我們對他們的父母進行了一個調研,我們發現,父母對孩子幼兒時期安全感、擔當意識的教育,影響了他們後來的命運。

王慶根的父親是小學文化的農民、母親是個文盲。這都不要緊,不識字,不代表沒有文化。但是貧窮生活的壓迫,影響了他性格中的不穩定性。很多家長認為,上哈佛大學就是很大的成功了,上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也是成功。但是一個人一生成不成功應該是進入了社會之後。

正是因為看到了幼稚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陳鶴琴辦了中國人的第一個幼稚園,但是經過社會的動亂,我們對幼稚教育又徹底忽視了,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從實際出發來編寫教材、教案。這裡說的是老師的教案,幼兒可以沒有教材,老師不能沒有教案。教案是這套教學法中的重要部分。

我們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實際提出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是,幼稚教育時期最重要的是性格教育,不是別的。你學英語也好,開發右腦也好,都是輔助性的。性格塑造是主要的。

錢偉長先生,當年考燕京大學,物理只考了5分,化學和數學一共考了20分。但是他後來成為了馮卡門的弟子,對中國的導彈技術、力學技術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什麼一個物理只考5分的人,能當上物理學家?因為專注會產生幫助智力的發揮,很多發明發現並不是完全由智商決定的,性格中專注因素很重要。

錢偉長

第二個觀點是我們講性格塑造是用涵養的方法,即用浸潤式的、引導式的、啟發式的方法,去營造一個環境,讓孩子在環境中慢慢受到薰染,而不是揠苗助長。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揠苗助長其實是行不通的,但實際上很多家長都在做這件事。我們去孔子的故里,看到一個幼稚園小班的小朋友,正在默寫中文拼音、英語單詞。這其實就是幼稚教育存在的一個誤區。

我們還有一個期待。今天我們發佈的這套550萬字的示範教案,並不是說,將來就一個字不改。我們會建立一個線上的平臺,將這套教案放上去,並且不斷更新與完善,讓全國幼兒教師都能學習並參與修改。那麼,使這樣一個東西完善下來,是需要時間的。

著名的格蘭特研究,經歷了76年,花費了2000萬美元。我們現在的浮躁就在於,我們想今天發明一個東西,明天就成為世界首富。我們想改變這種浮躁的想法,想把這件事做成功。我們非常期望全國的幼兒教師積極的參與到我們教案的完善裡面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