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棲霞區龍潭街道:將“一線”走訪進行到底

南報網訊 棲霞區龍潭街道黨員幹部走出機關, 走進基層, 深入一線開展“走千企入萬戶、助發展促民富”活動, 這是加強黨員作風建設、解決民生難題、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起點。 在走訪過程中, 瞭解解決群眾的大事、急事、難事, 打造融洽的幹群關係。

社情民意一線掌握

物件全:在大走訪活動中, 龍潭街道本著“村不漏戶, 戶不漏人”的原則, 開啟了“全面掃描模式”, 地毯式覆蓋轄區各企業、養老院、村居等。 由2—3人的幹部、黨員組成小分隊, 將貧困戶、老黨員、企業列為重點走訪對象, 走訪串戶, 散佈在各個角落。 除了走訪居所,

各個幹道、河流、垃圾池的環境衛生等群眾身邊的問題也都沒有被遺漏。

問題全:“化小為大, 小事不小”是本次走訪的具體要求。 龍潭街道涉農村居較多, 當前, 拆遷、土地流轉等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由此衍生出的問題也比較多。 為確保群眾準確瞭解相關政策, 黨員幹部小分隊通過案例講解的方法, 為群眾解釋了相關細節。 對困難戶的走訪, 更是精細到吃穿住行各方面, 以杜絕“低保兜底一兜了之”、“被脫貧”、“脫貧再度返貧”等情況發生。

矛盾問題一線解決

現場直擊, 解決及時化:走訪過程中, 中國廠社區的彭女士提出, 自己由於體弱多病, 行動不便, 希望社區安排人員送餐, 到醫院幫助開藥, 走訪小分隊隨即安排了社區組長與常春藤對接,

為其送餐開藥。 此次大走訪活動中, 涉及到群眾的建房資格、醫療報銷、低保資格等問題, 走訪的黨員都進行了現場答覆。 同時, 對於道路亮化、公廁改造、延長公交路線等基礎設施問題, 走訪的黨員幹部在解釋政策規劃後, 登記好問題, 帶回去上報研究, 儘快提出群眾認可的解決方案, 給群眾吃下一顆定心丸。

每週一報, 走訪網格化:大走訪活動是深入群眾瞭解問題的重要途徑, 為了確保民情民意能夠及時傳達, 做到“事事有回應, 件件有著落”, 當前, 龍潭街道已經確立了每週一報制度, 將走訪活動常態化。 以村居二級網格為單位, 由二級網格長對村居狀況進行動態彙報, 通過每週上報一級網格長村居支部書記的方式,

隨時發現問題、從“小”解決問題, 實現村居的動態化、即時化管理。

幹部作風一線錘煉

不說官話, 不走過場:走訪過程中, 黨員幹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 堅守“五不”要求, 即不搞層層陪同, 不搞迎來送往, 不干擾基層工作, 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 不接受吃請和禮物。 針對本次走訪, 龍潭街道成立了集中走訪辦公室, 每日走訪結束後, 由村居組織各小分隊進行問題匯總, 並討論後續解決方案, 從而確保黨員幹部真正將走訪工作做到有組織、有措施、有落實、有保障。

走訪一個, 溫暖一片:“幹群一家親”是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本次大走訪活動中, 黨員幹部從微小細節做起, 從“叔叔”、“阿姨”的稱呼喊起, 從自備鞋套走起,

以朋友的身份、親民的態度走進群眾家門。 拉拉家常聊聊天, 帶著感情與責任, 深入基層, 深入群眾, 瞭解群眾生活的實際狀況, 黨群關係的實際情況, 群眾內心的真實意願。 同時, 本次走訪建立了“走訪記錄表”, 表上有走訪幹部的姓名、職務、電話號碼, 將記錄表發放給群眾, 便於幹群之間的聯繫與溝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