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廈門健身業揭內幕:推銷會員年卡多為圈錢 很多私教沒資質

­ 健康100健身房的器械都搬走了, 消費者買了卡卻無法使用。

­ 資料圖

­ “健身感興趣嗎?”“舞蹈、游泳、瑜伽, 來瞭解一下吧。 ”路上, 經常能遇到這樣推銷健身卡的人員。 不過, 如果真的動心了, 還得多一個心眼。 最近, 有讀者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 說剛辦了健身卡, 健身房突然關門了;還有的買了預售卡, 可是半年過去了健身房還沒開業。

­ 近日, 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健身房, 業內人士揭開了健身行業“圈錢”的內幕。 律師提醒, 如果買了健身房的年卡無法消費, 不論是健身房關門了還是遲遲不開業, 都可以報警。

­ 【案例】

­ 健身房突然停業說要裝修

­ 其實是等著新老闆來接手

­ 去年12月, 吳女士在君尚廣場的美洲健身買了預售健身卡, 但是到現在也沒用上。

­ “辦卡的時候說12月底就會開業, 結果到現在都還沒裝修。 ”吳女士說, 當時這家店做活動, 辦兩年年卡送一年, 只需要3000多元, 她覺得挺划算, 沒想到一直拖到現在, 絲毫沒有開張的跡象。

­ 吳女士多次聯繫店家, 對方都說是商場和施工團隊的原因。 記者昨晚聯繫了這家健身中心的店長廖先生, 他說是商場一直延期, 所以無法開業。

­ 王先生去年12月在健康100寶龍店辦了一張健身卡, 今年3月他第一次去鍛煉, 卻發現健身房一片狼藉, 器械不見了, 連燈具都被搬走了。 “我辦的是9個月的卡, 只要899元。 ”王先生說, 據店裡的會籍顧問林女士告知, 健身房要重新裝修暫停營業, 但直到現在也沒見什麼動靜。

­ 同樣是這家健身房會員的洪先生告訴記者,

這家店已是第二次暫停營業了。 去年9月, 健身房也是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突然關門, 他從其他會員口中聽說是為了裝修, 可是兩個多月後再開張, 他覺得店裡根本就沒進行過裝修。

­ 記者致電健康100的會籍顧問林女士, 她說健身房沒有關閉, 將有新的老闆來接手, 重新開業時間還不清楚。 會員可以等健身房重新開業再來, 或者把會籍轉到禾祥分店, 如果要退款, 只能憑合同退餘額的70%。

­ 據瞭解, 因為對店家的補償方案不滿意, 有七八十名會員正在商量如何維權。

­ 【內幕】

­ 市場飽和店家低價搶客源, 資金鏈出問題老闆就跑路

­ “健康100為了吸引顧客, 賣卡賣得很便宜, 比普通健身房的健身卡便宜一半, 所以經營不下去, 很多員工都跑了。

”曾經在健康100工作的小星(化名)說, 有些健身房以低價吸引會員維持生存, 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 老闆就可能關門卷款走人。

­ 從事健身行業十多年的小文(化名)說, 目前島內超過10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至少有50家, 還有不少開在居民樓的小型健身房, 市場已經飽和。 健身房遍地開花帶來的效應, 就是店家為爭搶客源競相壓價, 有的甚至明顯低於運營成本。

­ 據記者瞭解, 10年前島內一家中檔規模的健身中心, 年卡一般售價在1600元到2000元左右, 但現在只要1000元左右。 “物價、人工和房租都漲了, 年卡價格卻降了, 這顯然不合常理。 ”小文說。

­ “圈錢”模式在業內盛行, 不用付利息比貸款划算

­ 小文說, 和其他行業先投入再盈利的模式不同, 健身行業是先盈利再投入,因此“圈錢模式”逐漸成為這個行業的趨勢。而價格戰帶來的惡果,是店家沒心思做長遠規劃和發展。

­ 小文說,健身中心的運作模式,一般是選址租房後,在裝修和採購設備的同時預售年卡,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一開張就有很多會員辦卡,店家確實有獲利,但後面幾年基本上都是吃老本。”他說。

­ 集美一家健身中心私教阿傑(化名),證實了小文的說法。他說,之前在一家健身房工作,店裡還在裝修,就先雇用了專業的銷售團隊,兩三天內預售卡達幾百萬元。銷售團隊拿走30%提成後,剩下的就是店家的營運成本。

­ “老闆第一年笑,第二年發呆,第三年就要哭了。”小文說,如果店家沒有好的運營模式吸引新的顧客,基本上只能撐兩三年。這時候,不少健身房就會發起新一輪“圈錢”,大量低價售年卡。“有良心的,圈到錢後會繼續營業,沒良心的,圈到錢後就將健身房打包轉讓,找人背鍋,自己再開家店繼續圈錢。”小文說,在這種模式刺激下,健身房遍地開花,“至少圈到的這些錢,不用付利息,比貸款划算。”

­ 私教課一節上百元,教練沒資質老闆也敢聘用

­ 除了賣年卡,健身房的另一塊收入就是私教課程。雖然購買私教課程的會員只有10%左右,但一節課上百元,一買就是數千元上萬元。在廈門的健身行業中,私教課程普遍都在200元左右,但去年集美一家健身會所推出一節課80元、買100節課送40節的優惠,在業內造成“轟動”。“連私教課程都開始打價格戰了,品質怎麼保證?”小文說。

­ 據瞭解,1000平方米規模的健身中心,通常有20多名私教,大部分拿1500元到2500元的底薪,再加上私教課提成,如果沒有底薪則與老闆五五分賬。一般私教每節課提成40%至50%,一個私教底薪加提成月收入一兩萬元不在話下。

­ 不過,健身教練的專業能力良莠不齊。一般來說,健身教練從業必須持有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而據部分健身教練透露,資格證並不難考,無非是練練題庫中的題目,最快7天就能拿到證,門檻很低。

­ 即使是通過率很高的資格證,也不是非有不可的。島外一家健身中心營業初期,一名學健美操的女生去應聘作前臺人員,沒想到老闆直接把她聘為私教。女生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老闆安慰她:“別擔心,你跟著視頻熟悉動作,邊學邊教。只要口才好,一個星期後你就可以勝任。”聽到這樣的話,這名女生決定辭職。

­ 【提醒】

­ 選擇口碑好的場所

­ 根據需要購買次卡

­ “健身中心的會員之間很少有交流,店家也不希望他們有聯繫。”小文說,有的健身中心老闆跑路了,會員各自維權往往成本太高,想要聯合維權,又很難獲得聯繫方式。

­ 喜歡運動的市民,要保障自己的權益,在選擇健身機構時就要注意規避風險。業內人士說,首先要對健身房的情況有所瞭解,選擇口碑較好的場所,相對來說,老店比剛成立的新店更有保障。另外,在辦卡時最好是辦理次卡,根據實際需要限量購買,不要貪圖優惠一次性購買高額服務。

­ 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最近接到了不少關於健康100的消費投訴。“對於這些消費糾紛,我們盡力調解。如果消費者不接受調解結果,可以向法院起訴這家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 福建重宇合眾律師事務所律師郭豐說,如果買了預售卡健身房遲遲不開業,可以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店家根本沒有實際經營的想法,只是虛構經營事實,騙取消費者預存款,則涉嫌詐騙。

­ 郭豐建議,遇到健身機構突然關門又不歸還會費餘額,消費者可以收集相關證據,聯繫其他消費者一起報案。“繳納了會員費,老闆突然跑路,要注意收集資訊,證明他有其他財產,然後再起訴。”

健身行業是先盈利再投入,因此“圈錢模式”逐漸成為這個行業的趨勢。而價格戰帶來的惡果,是店家沒心思做長遠規劃和發展。

­ 小文說,健身中心的運作模式,一般是選址租房後,在裝修和採購設備的同時預售年卡,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一開張就有很多會員辦卡,店家確實有獲利,但後面幾年基本上都是吃老本。”他說。

­ 集美一家健身中心私教阿傑(化名),證實了小文的說法。他說,之前在一家健身房工作,店裡還在裝修,就先雇用了專業的銷售團隊,兩三天內預售卡達幾百萬元。銷售團隊拿走30%提成後,剩下的就是店家的營運成本。

­ “老闆第一年笑,第二年發呆,第三年就要哭了。”小文說,如果店家沒有好的運營模式吸引新的顧客,基本上只能撐兩三年。這時候,不少健身房就會發起新一輪“圈錢”,大量低價售年卡。“有良心的,圈到錢後會繼續營業,沒良心的,圈到錢後就將健身房打包轉讓,找人背鍋,自己再開家店繼續圈錢。”小文說,在這種模式刺激下,健身房遍地開花,“至少圈到的這些錢,不用付利息,比貸款划算。”

­ 私教課一節上百元,教練沒資質老闆也敢聘用

­ 除了賣年卡,健身房的另一塊收入就是私教課程。雖然購買私教課程的會員只有10%左右,但一節課上百元,一買就是數千元上萬元。在廈門的健身行業中,私教課程普遍都在200元左右,但去年集美一家健身會所推出一節課80元、買100節課送40節的優惠,在業內造成“轟動”。“連私教課程都開始打價格戰了,品質怎麼保證?”小文說。

­ 據瞭解,1000平方米規模的健身中心,通常有20多名私教,大部分拿1500元到2500元的底薪,再加上私教課提成,如果沒有底薪則與老闆五五分賬。一般私教每節課提成40%至50%,一個私教底薪加提成月收入一兩萬元不在話下。

­ 不過,健身教練的專業能力良莠不齊。一般來說,健身教練從業必須持有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而據部分健身教練透露,資格證並不難考,無非是練練題庫中的題目,最快7天就能拿到證,門檻很低。

­ 即使是通過率很高的資格證,也不是非有不可的。島外一家健身中心營業初期,一名學健美操的女生去應聘作前臺人員,沒想到老闆直接把她聘為私教。女生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老闆安慰她:“別擔心,你跟著視頻熟悉動作,邊學邊教。只要口才好,一個星期後你就可以勝任。”聽到這樣的話,這名女生決定辭職。

­ 【提醒】

­ 選擇口碑好的場所

­ 根據需要購買次卡

­ “健身中心的會員之間很少有交流,店家也不希望他們有聯繫。”小文說,有的健身中心老闆跑路了,會員各自維權往往成本太高,想要聯合維權,又很難獲得聯繫方式。

­ 喜歡運動的市民,要保障自己的權益,在選擇健身機構時就要注意規避風險。業內人士說,首先要對健身房的情況有所瞭解,選擇口碑較好的場所,相對來說,老店比剛成立的新店更有保障。另外,在辦卡時最好是辦理次卡,根據實際需要限量購買,不要貪圖優惠一次性購買高額服務。

­ 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最近接到了不少關於健康100的消費投訴。“對於這些消費糾紛,我們盡力調解。如果消費者不接受調解結果,可以向法院起訴這家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 福建重宇合眾律師事務所律師郭豐說,如果買了預售卡健身房遲遲不開業,可以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店家根本沒有實際經營的想法,只是虛構經營事實,騙取消費者預存款,則涉嫌詐騙。

­ 郭豐建議,遇到健身機構突然關門又不歸還會費餘額,消費者可以收集相關證據,聯繫其他消費者一起報案。“繳納了會員費,老闆突然跑路,要注意收集資訊,證明他有其他財產,然後再起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