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星雲大師點智慧:取與恕

星雲大師點智慧系列

“如果拿自己的長處嘲諷別人的短處, 只是顯露自己的膚淺……”

星雲大師說:分享故事:一個家庭, 如果丈夫能常常看到太太的優點, 太太也能常常看到先生的優點;孩子常常看到父母的優點, 父母也能常常看到孩子的優點。 如此, 這個家庭一定能互相尊重, 也能互相學習成長。

有大人會不屑地問:“跟孩子有什麼好學的?’其實, 從孩子身上可以學到很多。 例如從孩子的表現, 以及在處理孩子問題的過程當中, 我們會產生慈悲。 從這個角度來看, 孩子就是我們的老師。

就如孔子“入太廟,

每事問”, 或是看到種田的人, 會說:“我不如老農”;連孔子都覺得他不知道的事情太多,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六點參考

人皆有所長, 也有所短, 因此人和人相處, 要觀德莫觀失。 能夠取其長而用、恕其短而容, 則世上就沒有不可用之人。 關於“取與恕”, 六點參考:

一、取人之憨, 恕其癡愚:有時候我們看一個人很憨直, 覺得這個人好像不是很聰明, 不是很靈巧。 不過憨直的人要欣賞他的寬厚, 要包容他的癡愚, 可以交待給他一些不必臨機應變的工作, 他一樣可以勝任愉快。

二、取人之樸, 恕其笨拙:有的人生性樸實無華, 他不會用華麗的言辭討人歡喜, 只是安分的守著自己的崗位。 對於這種人, 你要寬恕他的笨拙, 進而要欣賞他的質樸。

三、取人之介, 恕其執著:有的人做事一絲不苟, 做人更是正直不阿。 對於耿介正直的人, 有時候雖然稍嫌執著了一點, 但這種人不易為利益所誘惑, 比較容易秉持正義行事。

四、取人之敏, 恕其疏失:有的人做事很靈巧, 腦筋動得很快。 只是有時候過分求快, 難免在言語之間, 或是做事方面顯得不夠周全。 對於這種人, 我們要原諒他的偶有疏失, 讓他發揮所長。

五、取人之辯, 恕其放肆:有的人對是非、善惡、好壞, 總是分辨得清楚, 而且經常放言高論, 難免給人傲慢放肆之感。 但對於這種敢言能言之人, 我們不要嫌他放肆, 應取其辯才。

六、取人之信, 恕其拘謹:有的人很講究信用, 凡事實事求是;由於過分重信守諾, 有時候顯得不夠圓融隨和,

不會通情達變, 甚至給人拘謹的感覺。 對於這種人, 我們要贊許他重諾守信的美德。

不可妄自菲薄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優缺點須有充分瞭解, 對自己的優點要謙虛, 對自己的缺點則要改進, 如此才能提升自己。 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 觀察別人時, 切不可妄自菲薄, 也不可以妄下論斷, 輕易判人生死, 應該“但取其長, 舍其所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