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奇葩招數找兒女?精神贍養在呼喚

“我要告我的大兒子!”90多歲的李大爺是房山區琉璃河某村的村民, 前些日子, 老人自己蹬著三輪車, 顫顫巍巍來到房山法院竇店法庭要求立案。 李大爺跟法庭告狀, 說他要起訴大兒子李某, 要求他常回家看看, 給自己買藥治病。 (4月13日《江淮晨報》)

其實買藥治病是假, 想大兒子了是真。 李大爺說自己是當地水泥廠的退休職工, 一個月有6000多元退休金, 物質生活上沒有太大困難。 雖然老伴早年間過世了, 但平時有跟他住一個村的二兒子小李照顧, 生活也算不錯。 大概是大兒子三個月前回來時與老人拌過嘴,

老人到現在還心裡有氣。 如果這件事說老人或許有些糊塗的話, 那麼一些奇葩招數找兒女, 更多就是因為孤獨而為。

根據媒體報導, 這樣的事例不少。 無法忍受“空巢”落寞的兩個老人, 將他們的3個兒女告上法庭, 請求法院判令子女們每週末回家和父母團聚;老人要1元贍養費, 只為讓兒女常回家;老人報警工資卡被子女搶了, 真相是讓民警聯繫孩子“回家看看”……法院的一位法官說, “近年來, 老人們對物質贍養的要求一般都很低, 能夠維持基本生活即可, 但對‘兒孫繞膝’的嚮往卻很強烈。 ”南京秦淮一位民警說, “警方接連接到有關空巢老人的報警。 不管別人報警還是老人自己報警, 這些警情都有一個特點, 都是因為思念子女引起的。

還有鄰居報警, 老人天天亂扔垃圾, 是想引起大家關心等等情況。 ”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 越來越多的老人在物質生活上已經沒有什麼困難, 但精神生活卻陷入了窘境, 子女、孫子女“離巢”之後, 老年人容易感到孤單、無聊, 雖然說“常回家看看”已經入法, 有的地方還出臺“孝老假”等措施鼓勵回家看看, 但關鍵還在兒女。 如果兒女真的很孝順, 請假也會常回家看看。 如果父母在老家給兒女帶孩子, 保證兒女們會常回家看看。 所以說做兒女的還得多多反省。

除了兒女的責任外, 政府責任也重要。

為什麼老人本來也不相信保健品行銷的忽悠, 最後還是買回大量無用的保健品?就是那些行銷人員帶著禮品上門, 喊著爹媽,

幫老人做飯, 給老人洗腳之類的親情行銷打動了老人。 對政府來說, 要加快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建設發展。 現在各地的老年活動中心不能滿足老年人的要求, 老人居住的各社區裡, 新社區因為房價高, 根本就不會預留老人活動的地方, 老社區缺乏資金改造, 老人也沒地方玩。 想要進入一所正規的公辦老年大學, 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年人之間缺乏交流和活動的互動, 加劇了他們對子女的依賴。

養老是“夕陽工程”, 但屬“朝陽事業”, 為長者提供有尊嚴、有溫度、體面的日常生活服務, 構築幸福養老家園, 離不開政府的積極推進和全社會的積極參與。 “常懷敬老之心, 常揚尊老之德, 常興助老之風, 常做為老之事”。 願奇葩招數找兒女的事少些再少些,

願老人的社區活動多些再多些。

多年前, 社會學家費孝通說過, “一個社會如果不給老年人一個安心之處, 也就使每個人心裡永遠得不到著落。 ”從這個意義上說, 敬老愛老養老就是敬我們自己愛我們自己養我們自己。

新聞連結:http://jhcb.net/anhuinews/f8df3249fdf66c1f9391f6e671979c00817c41a6c4a7dc.html

作者:丁慎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