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貨膨脹——央行行長的一次機會

作者系捷克中央銀行前行長米羅斯拉夫·辛格 翻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助研李雪怡

通貨膨脹的壓力正再一次籠罩全球經濟, 這已成為一種愈來愈強烈的共識。 若這種形勢更加明顯, 央行行長們可能需要緊縮貨幣政策, 並停止使用非常規手段來寬鬆貨幣政策。

許多國家的政客都不大可能會歡迎這種緊縮, 唐納德·特朗普就是其中之一。 緊縮的貨幣政策會使美元走強, 鑒於這會降低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從而有悖於他提振美國製造業的承諾, 因此特朗普可能並不願意看到強勢美元。

在歐元區, 一些成員國家因金融部門脆弱、歐元區體制建設仍未完成, 非常規政策的退出對於他們而言便更加複雜。 隨著復蘇步伐加快, 勞動力市場疲軟的緩解以及歐元區較大產出缺口逐漸收窄都將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

而上述變化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大眾對精英階層(包括央行行長)的怨恨引起了許多主要經濟體政治組成的變化, 因而中央銀行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政治地位在下降。

預計將會有眾多提議允許通貨膨脹超過其目標值, 甚至施加壓力提高目標值。 但是央行在通貨緊縮期間不會降低目標值, 也就是說他們不願意放鬆中期預測。 按照這一邏輯, 央行行長也不應聽取類似提高通脹目標的提議。

否則, 他們將“順週期”行事, 這將從根本上否認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然而, 最近當選的政客, 如特朗普, 以及其他一些新晉政客, 如右翼政客法國的馬林·勒龐和荷蘭的基爾特·威爾德斯, 都屬強硬派。 政客和央行行長之間的爭論愈演愈烈。

從短期來看, 我們期待中央銀行能提出更多的正統論據, 說明為什麼有必要維持低通貨膨脹率。 而且, 如果中央銀行能夠解釋為什麼有必要採取非傳統政策(如量化寬鬆)來避免通貨緊縮的威脅, 這對於他們來說必將是近期很大的進步。

中央銀行多年來在這類對話中一直表現得相當高效。 而且, 在這種環境下, 常規的貨幣政策工具會更加有效。 中央銀行應光明正大地回歸更加傳統的貨幣政策,

他們更適合運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參與到相關爭議的討論中。

米羅斯拉夫·辛格是Generali CEE Holdings機構事務部總監和首席經濟學家。 他是捷克中央銀行前行長和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顧問委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