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炫酷!以前的南京竟然還是個水城!新街口一帶猶如威尼斯

民國年間的秦淮河房

南京也曾“人家盡枕河”

作者:薛冰

在南京有不少以船為屋的故事

說到“人家盡枕河”, 人們不免會想到蘇州。

然而, 歷史上的南京, 水網之密不亞于蘇州, 也曾是“人家盡枕河”的江南水鄉。 那時, 居民區近水而建, 街巷與河道平行, 隨河道曲折。

六朝時期, 經常有人以船為屋, 就住在船上。 出版于南朝宋的傳世名著《世說新語》中於是留下了不少與“船居”相關的故事。

《世說新語·賞譽》中說, 曾雄踞涼州的張天錫初到建康, “猶在渚住”, 就有人去拜訪他。 這是初到建康的人住在船上。 其實, 當時的一些社交活動也是在船上進行的, 最著名的當是《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的“王羲之聞桓伊吹笛”的故事。

《世說新語·政事》中還有這樣一段記載:“謝公時, 兵廝逋亡, 多近竄南塘下諸舫中。 或欲求一時搜索, 謝公不許, 雲:‘若不容置此輩, 何以為京都。 ’”由此可見當時民間以船為屋的情況相當普遍,

亦可見當時南京的水網肯定相當密集。

宋代枯水時期, 秦淮河的水道收窄了近一半, 運瀆、青溪及其他河流也都出現堙塞。 河岸土地很快被居民佔據利用, 居民在空出的河岸上建房, 形成了秦淮河房的建築特色。

和蘇州地區沿河建築多是面河而居不同, 秦淮河房是背對河道, 另在門前形成街巷。

當然這些河房都有下達河面的階梯, 以便取水用水, 與河船中的人進行交流。

新街口一帶水網穿街過戶

清代乾隆年間劉湘煃《城內溝渠考略》中, 以楊吳城濠和秦淮中支為經, 以新街口一線為界, 將老城區分南、北兩片, 詳細介紹了當時城內支脈水網情況。

晚清時期, 門東一帶還有條小運河

據此可對南京城南、城北支流溝渠的歷史變遷及現狀加以梳理。

需要說明的是, 因古今地名變化較大, 這裡將已變化的古地名與現地名做相應對照, 而現已消失的街巷則說明其大致的方位走向, 以便讀者理解。

城北

先看城北部分, 其以楊吳城濠為經, 自西向東,

逐一敘述匯入的支流:

“城北之河, 起幹河沿, 東行至北門橋, 而紅土山東、永慶寺南之水, 自豆菜橋東, 經高家酒館大街北折, 經居民園內, 穿花家巷橋, 又穿韓家巷橋, 北經民居, 又北穿陸家巷橋, 經民居而北, 由饅頭橋入焉。 ”

幹河沿至北門橋河道, 即屬楊吳城濠。 永慶寺即白塔寺, 原在今百步坡東永慶巷, 則紅土山應即清涼山之餘脈。 直到三四十年前永慶巷南山坡下還有流水不斷, 現仍有水流斷續至豆菜橋。

此水經高家酒館北折, 穿過今中山路, 中山路東側的東西向小巷, 自南向北, 依次為花家巷、韓家巷、陸家巷、匯文裡, 則饅頭橋當在匯文裡近北門橋處。 此水沿途多次穿過民居宅園。 現高家酒館以下已完全湮滅。

“東過北門橋至蓮花橋,

而進香河之水入焉。 ”

進香河自雞籠山下向南, 即今進香河路一線。 跨進香河的橋, 前人說法不一, 通常稱“進香河五橋”。 而以《同治上江兩縣誌》中的《二縣城內圖》看, 自北向南一共有六橋:西倉橋, 即新倉橋、進香河橋, 後拓入北京東路。

石橋, 即大石橋、石板橋, 現僅余路名, 東至進香河, 西至丹鳳街;路北通荷葉巷, 舊名九連塘, 清代尚有九塘相連, 遍植蓮荷;東南側原有金陵官紳昭忠祠, 園中有臨河水榭。 紅板橋, 即虹板橋, 現存路名。 嚴家橋, 現存路名。

蓮花橋則是跨楊吳城濠之橋, 現位於進香河與楊吳城濠匯合處;橋北面河舊有蓮花庵。 舊有蓮花橋路東至通賢橋。 而老虎橋則位於四牌樓與通賢橋之間, 不屬進香河五橋之一, 現存路名。

“又東過通賢橋。而紅土山東南之水,自小五台園上東旁諸塘,由園上經管家橋穿街,又經園上小橋,則水漸大如渠,東經民居,由塘坊橋穿高井大街,又經民居,直至沐府西門之內始出街。經小石橋折而南,循小紫竹林之街而東,又至橫街,舊有小橋,修街者毀之,其流遂斷,轉而北折山塘邊,經上乘庵後牆之外,繞庵北魚塘,又有小石橋穿街,東北數十步,即馬家橋,而中為塘埂所阻,至馬家橋則北流,循香鋪營街之東,穿過數小巷,直至雞鵝巷街南,又折而東,經民居,由觀音閣後,亦經民居東出小巷。而網巾市北大倉園石板橋之水,由園上經如意橋入焉。東又經民居,至大椿樹而入楊吳城濠。”

這一支仍是五臺山余脈之水,自西向東,諸塘、諸園,當即今小鐧銀巷、大鐧銀巷、沈舉人巷一線。管家橋橋址原近沈舉人巷口,與糖坊橋之間舊有老米橋,當即此“園上小橋”。

沈舉人巷與糖坊橋之間,原新街口西北角攤販市場中,二十世紀中葉尚有兩個大水塘,在建金陵飯店時才最後消失。

高井大街,即今豐富路一線,由南向北舊稱頭道高井、二道高井、三道高井,為舊時自西南向東北的幹道。一九三一年新街口廣場建成,廣場以北的高井大街遂以糖坊橋為名。

明人畫《烏衣晚照》

糖坊橋北頭,長江路估衣廊東,廊東街附近即原沐府西門,這一段水道都在民居中穿行。此後水道南折,小紫竹林在今青石街北端田吉營一帶,據說田吉營原名田雞營,因水塘多田雞而得名。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青石街尚有河道、水塘、小園,街南舊有劉軍師橋。青石街東通向上乘庵,今拓併入洪武北路。馬家橋在香鋪營。香鋪營今亦拓入洪武北路,其街東小巷,有相府營、安將軍巷、紅廟等,到雞鵝巷已至楊吳城濠南岸,複東行經觀音閣,匯入楊吳城濠。

觀音閣在雞鵝巷南、網巾市北、如意裡西。如意橋即如意裡舊稱,大倉園後拓併入長江路,此處又有一細流匯入。這一支流沿線的橋多已消失,地名亦多改變,但仍可以清楚看出其流向。

“又稍東,而制府署後諸小巷之水,東北由查巴塘、黃家橋、華嚴庵北,流經石婆婆廟右入焉。”

制府署即兩江總督署,今“總統府”所在。黃家橋在黃家塘,南起東箭道,北至長江後街太平橋,原名青溪裡。石婆婆庵在今太平北路西,北近浮橋。這一段水道,當亦屬青溪故道遺跡。

“又東經竹橋,而滿城有水,自小閘口入焉,即古之所謂青溪也。又南經西華門橋、複成橋,而倭緞堂東之水由倉前入焉。又南,而舊大內五龍橋之水,自半邊橋入焉。又南,經大中橋,而南流注于秦淮。此縣治在北之水也。”

竹橋即今竺橋,楊吳城濠經竺橋轉向南流。滿城即駐防城。大內五龍橋之水,即明禦河水,半邊橋即柏川橋。這一段水系相對明瞭。

城南

新街口以南部分,其指為以運瀆為經,實際上說以秦淮中支為經當更準確。

“其在南者,以運瀆為經,自內橋西過鴿子橋、笪橋,分為二支。一支由乾道橋南流于江寧界,至陡門橋入秦淮。一支經鼎新橋、西經倉巷橋,而王府巷南、朝天宮前之水入焉。又西經望仙橋,而古城隍廟西之水入焉。又西經張公橋,而石城門東、冶城山之西之水入焉。自內橋以西,其流皆甚短,而地鮮積潦,其水皆隨運瀆而西出鐵窗櫺以達於外河。”

這裡說的是秦淮中支內橋以西段及古運瀆南段。自笪橋南流至陡門橋入秦淮的是古運瀆南段遺存,一九三六年河道已填成紅土橋路,南起升州路原陡門橋,北至七家灣草橋。

自笪橋西流經鐵窗櫺(今涵洞口)入外秦淮河的,屬秦淮中支,在今建鄴路旁。望仙橋以南有範家塘,民國年間尚存池塘。

石城門東之水,亦五臺山余脈之水,經虎賁倉前石橋(今莫愁路西有石橋村)、侯家橋,至張公橋入秦淮中支。侯家橋正在山之西。

“自內橋而東,則水東流。而鐵塔倉山東之水,自董家橋穿街,東經園上,循豐府巷之南而東流,又穿兩小巷,于民居內東穿高井大街之漾米橋。而王府巷東北、葉家橋以東之水皆會焉。又東循明瓦廊而東,或出街外,或入民居,又東至白塔大街之北首,入民居,又東出園上,沿途阻礙,穢惡不堪。”

鐵塔倉,即鐵塔寺倉,在朝天宮後岡上,早就有塔無寺。漾米橋在明瓦廊與高井大街相交處,董家橋或在朝天宮東。

當時有豐府巷、小豐府巷、大豐府巷,豐府巷即今石鼓路一線,小豐府巷即今鐵管巷,南過三茅宮通小王府巷,大豐府巷即今豐富路北段,其南即高井大街。此處所說王府巷即小王府巷,在朝天宮東北。

葉家橋,晚清已改稱易駕橋,近朝天宮觀劍池。這一支流皆冶山以東之水,俱相匯于漾米橋,複沿明瓦廊繼續東行。

白塔大街位置不詳,據上下文意,應在明瓦廊東。按大香爐得名,是因龍翔寺鐵鼎,而龍翔寺亦有白塔,白塔大街或即大香爐。其東有園,即張府園。這一段河水當時已污染嚴重。

“而新街口南之水,至破布營東與之相會。又東而南,由園上經永安橋,又南而東,入民居,經小宰豬橋,又經園上,循羊皮巷街南,而東入民居,東穿盧妃巷大街,經大虹橋而東,而老王府之水東南流至大街,循大街南流在民居內,將至大虹橋之水合焉。”

當年破布營北通香鋪營,南接明瓦廊。破布營東南有皇圃園、春水園,再南有武學園,皆可稱“園上”。

盧妃巷即今洪武路南段,北接小虹橋,老王府即今洪武路北段舊稱。這裡說的大虹橋,即今洪武路、戶部街口之橋,舊稱虹橋、小虹橋。新街口以南彙聚之水,老王府西北來之水,都在小虹橋匯合。

可見小虹橋是當年重要的水口,正如《客座贅語》卷一中所說,“東虹、西虹兩橋北達之水,環絡交帶,俱綰轂於此”。

當年新街口一帶水網密佈、穿街過戶的情況,歷歷在目,但由於水道曲折,多堙阻不暢,污染嚴重。

“自虹橋東流,循戶部街南、宰牛巷北,皆在民居之內東流。而土街口東南之水及郵政街內之水,則由鐵湯池東南穿街,經諸塘,又穿街,經龔家橋,又穿街經諸塘,而東南至戶部街西小石橋穿街而南,入民居,與虹橋之水合流。又東出宰牛橋,橋雖小而水長盈。至橋東,而黨公巷之水自北入焉。又同入民居南流,經王景亮官房之內南出,至書院後,而五聖堂小橋之水自入焉。”

戶部街南有宰牛巷。土街口即今中山東路、洪武路口,其東即郵政街,後皆拓併入中山東路。當時自鐵湯池至戶部街間有三個大水塘,街南還有個鴨子塘。

党公巷在今淮海路東段。書院即鐘山書院,在今白下路廣藝街東,娃娃橋南。當年洪武路兩側水網密佈,池塘也多。

“又東流抵花牌樓大街,循街而南,經民居出街,循書院東牆而南。而制府署前之水則由離子巷、大陽溝之五老橋,南流經壽星橋,再南穿常府大街,順街西折入小巷,經小橋西南九蓮塘,又西循倒回子巷,順巷而南,經倒回子橋,又南經下衛橋,經大塘西轉,由蒼橋而會宰牛橋之水於書院之東合流。南經錢廠橋而西,南繞書院前,經六水橋,而西方庵北之水,由通忠橋循龍王廟西,而南經大塘,又旁民居之後而東流,會于六水橋之西合流。南經娃娃橋,此蓋古之護龍河久而湮者也。”

花牌樓大街即今太平南路楊公井以南一段舊名,南行經過白下路,此水又循鐘山書院東牆南行。而兩江總督府南之水,則自東箭道南行。

大陽溝在科巷南、文昌巷北,一九五一年填溝成路,後名新巷。五老橋、壽星橋均在今利濟巷一線,今尚有五老村。

常府街西口有常府橋,其西南九蓮塘,在今楊公井東,舊名九連塘,即常遇春府花園內九塘相連。倒回子巷不詳,常府橋南時有太平橋、校尉橋、史橋。蒼橋即倉橋,在馬府街西口,當鐘山書院東北角。其南即錢廠橋,當鐘山書院東南角。水道由此向西,繞行鐘山書院南面。

六水橋、通忠橋不詳。西方庵在鴨子塘南,龍王廟在西方庵東、鐘山書院北,則兩水當會于鐘山書院西北角。附近即娃娃橋,也就是南唐護龍河上的東虹橋。

“至娃娃橋南。而細柳巷、欄杆橋之水西流穿花牌樓大街而西,旁興隆庵東而南而西,由三山橋而出,會于娃娃橋之南。沿途壅塞亦甚。又合而南流,至縣治東,而西方庵南之水與鬼臉營之水,穿縣治東北之圍牆東出而會焉。又南流經升平橋,而入古城濠。東南流至銀定橋,而王府塘、八府塘之水自北入焉。又東南流至淮青橋,而入秦淮。此皆上元城內溝渠之最大者。”

欄杆橋在馬府街東口,細柳巷在欄杆橋北。興隆庵、三山橋不詳。縣治即上元縣治,在今白下路南、廣藝街東。

鬼臉營,今名閨奩營,在西方庵與洪武路之間。以上諸水均在升平橋匯入秦淮中支。銀定橋即銀錠橋,在八府塘南秦淮中支上。《白下瑣言》載:“舊王府塘、八府塘兩處屢有溺人之患……嘉慶丁醜,疏浚支河,嘗拋棄瓦礫於其中,以圖填塞,繼有沮之者,遂中止,而患仍未絕。”可見當時兩塘水相當深。

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所說的,還是城內“溝渠之最大者”,更小的支脈尚未收錄在內。即便如此,直到晚清,南京城南城北仍遍佈“小橋流水人家”景象,說“人家盡枕河”,不能算是誇大其詞吧!

本文選編自即將出版的《格致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南京區街一號原創整理

現存路名。

“又東過通賢橋。而紅土山東南之水,自小五台園上東旁諸塘,由園上經管家橋穿街,又經園上小橋,則水漸大如渠,東經民居,由塘坊橋穿高井大街,又經民居,直至沐府西門之內始出街。經小石橋折而南,循小紫竹林之街而東,又至橫街,舊有小橋,修街者毀之,其流遂斷,轉而北折山塘邊,經上乘庵後牆之外,繞庵北魚塘,又有小石橋穿街,東北數十步,即馬家橋,而中為塘埂所阻,至馬家橋則北流,循香鋪營街之東,穿過數小巷,直至雞鵝巷街南,又折而東,經民居,由觀音閣後,亦經民居東出小巷。而網巾市北大倉園石板橋之水,由園上經如意橋入焉。東又經民居,至大椿樹而入楊吳城濠。”

這一支仍是五臺山余脈之水,自西向東,諸塘、諸園,當即今小鐧銀巷、大鐧銀巷、沈舉人巷一線。管家橋橋址原近沈舉人巷口,與糖坊橋之間舊有老米橋,當即此“園上小橋”。

沈舉人巷與糖坊橋之間,原新街口西北角攤販市場中,二十世紀中葉尚有兩個大水塘,在建金陵飯店時才最後消失。

高井大街,即今豐富路一線,由南向北舊稱頭道高井、二道高井、三道高井,為舊時自西南向東北的幹道。一九三一年新街口廣場建成,廣場以北的高井大街遂以糖坊橋為名。

明人畫《烏衣晚照》

糖坊橋北頭,長江路估衣廊東,廊東街附近即原沐府西門,這一段水道都在民居中穿行。此後水道南折,小紫竹林在今青石街北端田吉營一帶,據說田吉營原名田雞營,因水塘多田雞而得名。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青石街尚有河道、水塘、小園,街南舊有劉軍師橋。青石街東通向上乘庵,今拓併入洪武北路。馬家橋在香鋪營。香鋪營今亦拓入洪武北路,其街東小巷,有相府營、安將軍巷、紅廟等,到雞鵝巷已至楊吳城濠南岸,複東行經觀音閣,匯入楊吳城濠。

觀音閣在雞鵝巷南、網巾市北、如意裡西。如意橋即如意裡舊稱,大倉園後拓併入長江路,此處又有一細流匯入。這一支流沿線的橋多已消失,地名亦多改變,但仍可以清楚看出其流向。

“又稍東,而制府署後諸小巷之水,東北由查巴塘、黃家橋、華嚴庵北,流經石婆婆廟右入焉。”

制府署即兩江總督署,今“總統府”所在。黃家橋在黃家塘,南起東箭道,北至長江後街太平橋,原名青溪裡。石婆婆庵在今太平北路西,北近浮橋。這一段水道,當亦屬青溪故道遺跡。

“又東經竹橋,而滿城有水,自小閘口入焉,即古之所謂青溪也。又南經西華門橋、複成橋,而倭緞堂東之水由倉前入焉。又南,而舊大內五龍橋之水,自半邊橋入焉。又南,經大中橋,而南流注于秦淮。此縣治在北之水也。”

竹橋即今竺橋,楊吳城濠經竺橋轉向南流。滿城即駐防城。大內五龍橋之水,即明禦河水,半邊橋即柏川橋。這一段水系相對明瞭。

城南

新街口以南部分,其指為以運瀆為經,實際上說以秦淮中支為經當更準確。

“其在南者,以運瀆為經,自內橋西過鴿子橋、笪橋,分為二支。一支由乾道橋南流于江寧界,至陡門橋入秦淮。一支經鼎新橋、西經倉巷橋,而王府巷南、朝天宮前之水入焉。又西經望仙橋,而古城隍廟西之水入焉。又西經張公橋,而石城門東、冶城山之西之水入焉。自內橋以西,其流皆甚短,而地鮮積潦,其水皆隨運瀆而西出鐵窗櫺以達於外河。”

這裡說的是秦淮中支內橋以西段及古運瀆南段。自笪橋南流至陡門橋入秦淮的是古運瀆南段遺存,一九三六年河道已填成紅土橋路,南起升州路原陡門橋,北至七家灣草橋。

自笪橋西流經鐵窗櫺(今涵洞口)入外秦淮河的,屬秦淮中支,在今建鄴路旁。望仙橋以南有範家塘,民國年間尚存池塘。

石城門東之水,亦五臺山余脈之水,經虎賁倉前石橋(今莫愁路西有石橋村)、侯家橋,至張公橋入秦淮中支。侯家橋正在山之西。

“自內橋而東,則水東流。而鐵塔倉山東之水,自董家橋穿街,東經園上,循豐府巷之南而東流,又穿兩小巷,于民居內東穿高井大街之漾米橋。而王府巷東北、葉家橋以東之水皆會焉。又東循明瓦廊而東,或出街外,或入民居,又東至白塔大街之北首,入民居,又東出園上,沿途阻礙,穢惡不堪。”

鐵塔倉,即鐵塔寺倉,在朝天宮後岡上,早就有塔無寺。漾米橋在明瓦廊與高井大街相交處,董家橋或在朝天宮東。

當時有豐府巷、小豐府巷、大豐府巷,豐府巷即今石鼓路一線,小豐府巷即今鐵管巷,南過三茅宮通小王府巷,大豐府巷即今豐富路北段,其南即高井大街。此處所說王府巷即小王府巷,在朝天宮東北。

葉家橋,晚清已改稱易駕橋,近朝天宮觀劍池。這一支流皆冶山以東之水,俱相匯于漾米橋,複沿明瓦廊繼續東行。

白塔大街位置不詳,據上下文意,應在明瓦廊東。按大香爐得名,是因龍翔寺鐵鼎,而龍翔寺亦有白塔,白塔大街或即大香爐。其東有園,即張府園。這一段河水當時已污染嚴重。

“而新街口南之水,至破布營東與之相會。又東而南,由園上經永安橋,又南而東,入民居,經小宰豬橋,又經園上,循羊皮巷街南,而東入民居,東穿盧妃巷大街,經大虹橋而東,而老王府之水東南流至大街,循大街南流在民居內,將至大虹橋之水合焉。”

當年破布營北通香鋪營,南接明瓦廊。破布營東南有皇圃園、春水園,再南有武學園,皆可稱“園上”。

盧妃巷即今洪武路南段,北接小虹橋,老王府即今洪武路北段舊稱。這裡說的大虹橋,即今洪武路、戶部街口之橋,舊稱虹橋、小虹橋。新街口以南彙聚之水,老王府西北來之水,都在小虹橋匯合。

可見小虹橋是當年重要的水口,正如《客座贅語》卷一中所說,“東虹、西虹兩橋北達之水,環絡交帶,俱綰轂於此”。

當年新街口一帶水網密佈、穿街過戶的情況,歷歷在目,但由於水道曲折,多堙阻不暢,污染嚴重。

“自虹橋東流,循戶部街南、宰牛巷北,皆在民居之內東流。而土街口東南之水及郵政街內之水,則由鐵湯池東南穿街,經諸塘,又穿街,經龔家橋,又穿街經諸塘,而東南至戶部街西小石橋穿街而南,入民居,與虹橋之水合流。又東出宰牛橋,橋雖小而水長盈。至橋東,而黨公巷之水自北入焉。又同入民居南流,經王景亮官房之內南出,至書院後,而五聖堂小橋之水自入焉。”

戶部街南有宰牛巷。土街口即今中山東路、洪武路口,其東即郵政街,後皆拓併入中山東路。當時自鐵湯池至戶部街間有三個大水塘,街南還有個鴨子塘。

党公巷在今淮海路東段。書院即鐘山書院,在今白下路廣藝街東,娃娃橋南。當年洪武路兩側水網密佈,池塘也多。

“又東流抵花牌樓大街,循街而南,經民居出街,循書院東牆而南。而制府署前之水則由離子巷、大陽溝之五老橋,南流經壽星橋,再南穿常府大街,順街西折入小巷,經小橋西南九蓮塘,又西循倒回子巷,順巷而南,經倒回子橋,又南經下衛橋,經大塘西轉,由蒼橋而會宰牛橋之水於書院之東合流。南經錢廠橋而西,南繞書院前,經六水橋,而西方庵北之水,由通忠橋循龍王廟西,而南經大塘,又旁民居之後而東流,會于六水橋之西合流。南經娃娃橋,此蓋古之護龍河久而湮者也。”

花牌樓大街即今太平南路楊公井以南一段舊名,南行經過白下路,此水又循鐘山書院東牆南行。而兩江總督府南之水,則自東箭道南行。

大陽溝在科巷南、文昌巷北,一九五一年填溝成路,後名新巷。五老橋、壽星橋均在今利濟巷一線,今尚有五老村。

常府街西口有常府橋,其西南九蓮塘,在今楊公井東,舊名九連塘,即常遇春府花園內九塘相連。倒回子巷不詳,常府橋南時有太平橋、校尉橋、史橋。蒼橋即倉橋,在馬府街西口,當鐘山書院東北角。其南即錢廠橋,當鐘山書院東南角。水道由此向西,繞行鐘山書院南面。

六水橋、通忠橋不詳。西方庵在鴨子塘南,龍王廟在西方庵東、鐘山書院北,則兩水當會于鐘山書院西北角。附近即娃娃橋,也就是南唐護龍河上的東虹橋。

“至娃娃橋南。而細柳巷、欄杆橋之水西流穿花牌樓大街而西,旁興隆庵東而南而西,由三山橋而出,會于娃娃橋之南。沿途壅塞亦甚。又合而南流,至縣治東,而西方庵南之水與鬼臉營之水,穿縣治東北之圍牆東出而會焉。又南流經升平橋,而入古城濠。東南流至銀定橋,而王府塘、八府塘之水自北入焉。又東南流至淮青橋,而入秦淮。此皆上元城內溝渠之最大者。”

欄杆橋在馬府街東口,細柳巷在欄杆橋北。興隆庵、三山橋不詳。縣治即上元縣治,在今白下路南、廣藝街東。

鬼臉營,今名閨奩營,在西方庵與洪武路之間。以上諸水均在升平橋匯入秦淮中支。銀定橋即銀錠橋,在八府塘南秦淮中支上。《白下瑣言》載:“舊王府塘、八府塘兩處屢有溺人之患……嘉慶丁醜,疏浚支河,嘗拋棄瓦礫於其中,以圖填塞,繼有沮之者,遂中止,而患仍未絕。”可見當時兩塘水相當深。

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所說的,還是城內“溝渠之最大者”,更小的支脈尚未收錄在內。即便如此,直到晚清,南京城南城北仍遍佈“小橋流水人家”景象,說“人家盡枕河”,不能算是誇大其詞吧!

本文選編自即將出版的《格致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南京區街一號原創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