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皇太子膝下無子,日本天皇的退位沒那麼簡單!

摘要

海運倉內參

天皇退位問題還涉及是否應該允許女性即位為天皇。 由於皇太子德仁膝下無子、僅有一女愛子公主, 而明仁次子文仁親王卻生有明仁孫輩中唯一的男孩悠仁,

因此此問題更有強烈的政爭意味。

撰文/袁野

今天注意到, 日本政府在起草、修訂法律檔時的謹慎和繁瑣頗為著名, 二戰末期起草天皇《終戰詔書》的過程就是典型案例, 即使美國在長崎投擲第二顆原子彈也未能使起草過程提速。 最終的《停戰詔書》字句經過反復改動, 以至於已來不及謄寫, 而是以添加行間小字和貼附小紙條的方式進行修改, 令人哭笑不得。 此次為天皇退位而修法, 日本政府也遇到了類似的麻煩。

儘管宮內廳矢口否認, 但據日本媒體透露, 政府內部早在2016年6月就已成立了以官房副長官杉田和博為首的特別專項小組, 並考慮最快於年內制定《皇室典範》的修訂大綱。

7月19日, 日本政府開始討論修改《皇室典範》。 日媒認為, 天皇退位後如何稱呼退位天皇、天皇退位後住在哪裡等諸多問題, 足以令內閣府宮內廳頭痛不已。

除修法本身的程式之外, 據媒體報導, 安倍政府本身亦有意拖延, 以避免天皇很快退位干擾今後兩年的“修憲關鍵期”。 安倍政府可能採取的辦法包括以修改皇室典範需要論證為由拖延, 或是建議對《皇室典範》現有的“攝政”條款做小幅修改, 在其中增加“因天皇年事已高”可擁立攝政的條款。 “如何修法”問題第一次浮出水面。

2016年8月8日, 日本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 通過已提前錄製好的視頻向日本國民講述“作為象徵天皇關於公務的想法”, 公開表明了“生前退位”的意向。

講話後, 安倍晉三首相代表政府發表非正式談話, 表明政府贊同天皇的心意。

8月25日, 日本執政黨自民党的幹事長二階俊博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尊重女性的時代, 唯獨天皇卻不能由女性擔任, 這很奇怪, 落在時代之後, 國民也會感到不對”, 這與安倍晉三首相此前的主張相悖, 後者堅持認為男系繼承體制才能維持安定的皇位繼承。

修改《典範》抑或制定特別法?

10月17日, “關於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有識之士會議”首次召開, 日本政府邀請了十餘名憲法、歷史、皇室制度等領域專家, 就天皇的國事行為、減輕天皇負擔、可否退位、退位方式等8項議題展開研討。 至11月30日, 該會議已經召開五次。 據報導, 受邀的16名專家中, 有9人表示贊同或認可退位,

其中5人支持制定僅限一代退位的特別法。

特別法, 意味著這將是一次“特事特辦”, 將不會修改《皇室典範》, “天皇可以生前退位”將僅限於明仁天皇一代, 而非作為永久性的制度, 不適用於之後的天皇。 與會的日本法學權威表示, 此舉與日本憲法第二條“由《皇室典範》規定”皇位繼承的主旨並不相悖。 自此, 日本政府的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制定“特事特辦”的特別法上來。

日本民眾此時並不理解這種做法。 據“日本輿論調查會”11月實施的訪談結果顯示, 支援僅限當前天皇退位的為26%, 要求永久制度化的則達到70%, 遠超前者。 日本民進黨等在野黨也要求修改《皇室典範》, 將退位制度化。 修法方式之爭開始變為黨派政治之爭。

12月31日, 日媒報導日本政府開始討論僅限當今一代天皇退位的特別法案, 並計畫在2017年3月底前匯總法案主旨, 在4月下旬國會休假前提交。 據信, 這是政府為了避免在野黨激烈反對、辯論曠日持久而採取的手段, 安倍打算讓法案在放假前“沖關”。

安倍政府反對將退位制度永久化的理由是什麼呢?據報導, 日本政府認為天皇所處的情況隨著時代而有所不同, 尤其是“高齡”的定義隨時代變遷而變化, 因此設定將來也能適用的退位條件存在難度。 考慮到當今天皇年事已高, 為儘早實現退位, 以操作更為便捷的特別法加以應對是一種好辦法。 如果真的修改《皇室典範》, 那麼很難實現明仁天皇“堅持到平成三十年(2018年)”的目標。 為了避免違憲,特別法可能列為《典範》附屬。

特別法成功搶灘

2017年到來,日本政府的立法過程也在加速。“關於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有識之士會議”已經完全變成了論證退位“僅限當今一代天皇”方案優點的研究小組,活動旨在為政府的特別法方案提供論據。1月23日,安倍晉三首相在小組第9次會議上聽取了有關論點整理的彙報。據日媒報導,專家會議成員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由於存在被利用於強制退位,或是導致否定終身在位等的擔憂,為退位設置適用條件將其制度化的方案難以實現。

1月24日,安倍晉三與國會眾參兩院正副議長會談,報告了前一天的專家會議結果,要求促進朝野政黨討論。與此同時,民進黨也匯總了要求通過修改《皇室典範》實現制度化的意見,準備和政府好好較量一番。

經過多輪磋商,3月13日,據日媒報導,日本眾參兩院正副議長已基本決定支持執政黨宣導的僅限當今一代天皇允許退位的特別法。民進黨等“各黨派的分歧已大幅縮小,執政黨與民進黨要找到共同點,只能在典範附則中加入規定。”15日,兩院正副議長在眾院議長公邸召開各黨派全體會議,正式提出了以制定“特例法”為主要內容的國會見解草案。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強調,草案“已盡可能探尋了各黨派的共同點。”民進黨幹事長野田佳彥也說:“我們的主張被相應地寫入。”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很多了。4月6日,專家會議繼續開會,確定現任的明仁天皇“生前退位”之後,其稱號為“上皇陛下”,而皇后為“上皇后陛下”。之所以沒有使用“皇太后”這個稱呼,是因為考慮到該詞暗含“未亡人”之意。

13日,會議再次召開,討論了天皇退位後向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秋筱宮親王支付的皇族費用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據報導,如果在本月21日舉行的下次會議上能夠獲得會議成員的同意,將向安倍首相提交最終報告。

如果法案在4月獲得通過,明仁天皇將可能于2019年元旦退位,且此後不得再即位;現皇太子德仁親王將即位為天皇,其弟文仁親王將成為第一順位的皇位繼承人,日本政府擬給予他的新稱號是“秋筱宮皇嗣殿下”。

為了避免違憲,特別法可能列為《典範》附屬。

特別法成功搶灘

2017年到來,日本政府的立法過程也在加速。“關於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有識之士會議”已經完全變成了論證退位“僅限當今一代天皇”方案優點的研究小組,活動旨在為政府的特別法方案提供論據。1月23日,安倍晉三首相在小組第9次會議上聽取了有關論點整理的彙報。據日媒報導,專家會議成員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由於存在被利用於強制退位,或是導致否定終身在位等的擔憂,為退位設置適用條件將其制度化的方案難以實現。

1月24日,安倍晉三與國會眾參兩院正副議長會談,報告了前一天的專家會議結果,要求促進朝野政黨討論。與此同時,民進黨也匯總了要求通過修改《皇室典範》實現制度化的意見,準備和政府好好較量一番。

經過多輪磋商,3月13日,據日媒報導,日本眾參兩院正副議長已基本決定支持執政黨宣導的僅限當今一代天皇允許退位的特別法。民進黨等“各黨派的分歧已大幅縮小,執政黨與民進黨要找到共同點,只能在典範附則中加入規定。”15日,兩院正副議長在眾院議長公邸召開各黨派全體會議,正式提出了以制定“特例法”為主要內容的國會見解草案。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強調,草案“已盡可能探尋了各黨派的共同點。”民進黨幹事長野田佳彥也說:“我們的主張被相應地寫入。”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很多了。4月6日,專家會議繼續開會,確定現任的明仁天皇“生前退位”之後,其稱號為“上皇陛下”,而皇后為“上皇后陛下”。之所以沒有使用“皇太后”這個稱呼,是因為考慮到該詞暗含“未亡人”之意。

13日,會議再次召開,討論了天皇退位後向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秋筱宮親王支付的皇族費用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據報導,如果在本月21日舉行的下次會議上能夠獲得會議成員的同意,將向安倍首相提交最終報告。

如果法案在4月獲得通過,明仁天皇將可能于2019年元旦退位,且此後不得再即位;現皇太子德仁親王將即位為天皇,其弟文仁親王將成為第一順位的皇位繼承人,日本政府擬給予他的新稱號是“秋筱宮皇嗣殿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