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0後小夥村淘賣蘋果帶動千人脫貧,被評“全國十佳農民”

“今年我們縣蘋果全賣光了, 不但沒滯銷, 還供不應求呢, 果農再也不用砍樹了!”4月13日, 甘肅禮縣良源果業合作社的90後老闆康維起, 在電話裡向相熟的農村淘寶小二報喜。

甘肅禮縣是國家貧困縣, 全縣沒有工業, 90%的農民以種植蘋果為生。 但受交通、物流、資訊等因素限制, 禮縣產的優質花牛蘋果在全國市場缺乏知名度, 好蘋果賣不上好價錢, 還經常滯銷。

2016年9月, 農村淘寶聯合當地政府為禮縣蘋果找出路, 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網購活動, 康維起率先參加, 結果1分鐘銷售1.6萬單, 48小時共銷售3.15萬單, 銷售額突破150萬,

禮縣蘋果一戰成名。

禮縣蘋果的命運從此改變。 僅在過去半年, 康維起就通過農村淘寶賣出了700多萬斤禮縣蘋果, 幫助千余名果農增收脫貧。 而這位90後小夥也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十佳農民”。

圖說:康維起在果園觀察蘋果長勢

親歷禮縣蘋果在村淘“一戰成名”

時隔半年多, 提起去年9月那場禮縣蘋果“成名之戰”, 康維起仍然難掩興奮之情, “真的太不可思議了!短短幾天, 光列印單就有50多米, 搬貨、打包的工人都不夠用了!禮縣蘋果從來沒有這麼火過!”

康維起回憶說, 這次活動他不單把自家千畝果園的蘋果賣光, 還讓幾百戶蘋果合作社的社員收穫了滿滿訂單, “這要擱在以前絕對實現不了。 ”而最讓他自豪的是, 短短幾天, 全國消費者都知道禮縣的花牛蘋果了。

在此之前, 花牛蘋果可以說是籍籍無名。 儘管禮縣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之一, 所產的蘋果口感香甜, 品質上乘, 但長久以來, 禮縣花牛蘋果在甘肅以外沒有知名度, 再加上傳統銷售模式、市場波動、交通等因素影響, 常常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

當地果農因虧損嚴重, 甚至開始大面積砍樹。 那時候, 看著紅富士、阿克蘇等蘋果網紅賣得風生水起, 康維起心裡很不是滋味。

現在情況不同了, 農村淘寶聲勢浩大的上行活動, 讓禮縣蘋果也開始成為網紅。 2016年雙12期間, 在農村淘寶組織的一場縣長直播中, 禮縣花牛蘋果在短短180秒內贏得591萬個點贊, 一舉拿下“鎮店之寶”的名號, 並成為活動“人氣王”。

圖說:良源果業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在把蘋果裝車打包

不僅幫鄉親們賣蘋果, 還給大夥創造就業

知名度的提升很快帶來銷量的提升。 據康維起介紹, 2015年禮縣還出現嚴重的蘋果滯銷, 當時他在淘寶組織了一場義賣, 幫助貧困戶銷售滯銷蘋果;2016年情況就變成了“供不應求”, 秋天採摘的新蘋果, 來年3月就已全部賣光。 光是康維起的店鋪銷量就達700萬斤, 給他供貨的果農, 也從500多名增長到了1100多名。 康維起估計, 今年的銷量預計能突破1000萬斤, “今後再也不擔心滯銷了!”

在農村淘寶的帶動以及當地政府的支持下, 禮縣的農產品電商迅速爆發,

截至2016年12月, 全縣各類網店已達到3500多家。

電商的發展極大帶動了當地就業增長。 “以前9、10月份收完蘋果, 果農就沒事幹了, 一整個冬天閑著, 現在都做電商了, 需要打包的、搬運的, 果農能多打幾個月工, 多了一大筆收入。 ”康維起告訴記者, 他的網店一年大概要零散雇傭七八百人。 去年11月份, 光是工人工資就發了79萬多。 對一般果農, 他開的工資是一天80元, 如果是貧困戶, 一天100元。

因帶領當地果農脫貧致富, 去年12月, 康維起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十佳農民”。

圖說:禮縣花牛蘋果在農村淘寶一戰成名

禮縣蘋果逆襲秘訣:單品突破是關鍵

像康維起這樣,致力將家鄉農產品推向全國的年輕人,在禮縣還有很多。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也讓禮縣成為甘肅省電商扶貧的一張名片。近日媒體熱議的“農村電商上行難”問題,禮縣或許可以用他們的實踐給出參照。

甘肅省隴南市團委書記潘喆此前擔任禮縣副縣長,因為給禮縣蘋果代言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蘋果”縣長。潘喆說,他在禮縣親自做過蘋果上行,效果非常好,也讓他切身感受到農村淘寶對農村的幫助。在他看來,目前農村電商普遍存在三方個誤區。一是消極認為本地沒什麼東西可在網上賣。二是盲目客觀,自以為本地農產品全國最好、電商一定做得好。結果沒有任何品牌知名度,發現賣不出去,就認為是電商平臺不支持。第三個誤區,不把錢投在改善物流等基礎設施上,還是走老路子,搞傳統工業園。

?潘喆認為,做好農產品上行,必須有產品、有人才、有好的基礎設施。起步階段,單品突破是關鍵。“禮縣做蘋果上行之前,先在網上看,又對比山東和甘肅天水的蘋果,最終在同一品類中找到了有特色優勢的產品型號。我認為必須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優勢的產品上,單品突破,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潘喆希望,禮縣蘋果的逆襲以及“全國十佳農民”康維起的故事能夠給其他地區以參考。

圖說:禮縣花牛蘋果在農村淘寶一戰成名

禮縣蘋果逆襲秘訣:單品突破是關鍵

像康維起這樣,致力將家鄉農產品推向全國的年輕人,在禮縣還有很多。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也讓禮縣成為甘肅省電商扶貧的一張名片。近日媒體熱議的“農村電商上行難”問題,禮縣或許可以用他們的實踐給出參照。

甘肅省隴南市團委書記潘喆此前擔任禮縣副縣長,因為給禮縣蘋果代言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蘋果”縣長。潘喆說,他在禮縣親自做過蘋果上行,效果非常好,也讓他切身感受到農村淘寶對農村的幫助。在他看來,目前農村電商普遍存在三方個誤區。一是消極認為本地沒什麼東西可在網上賣。二是盲目客觀,自以為本地農產品全國最好、電商一定做得好。結果沒有任何品牌知名度,發現賣不出去,就認為是電商平臺不支持。第三個誤區,不把錢投在改善物流等基礎設施上,還是走老路子,搞傳統工業園。

?潘喆認為,做好農產品上行,必須有產品、有人才、有好的基礎設施。起步階段,單品突破是關鍵。“禮縣做蘋果上行之前,先在網上看,又對比山東和甘肅天水的蘋果,最終在同一品類中找到了有特色優勢的產品型號。我認為必須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優勢的產品上,單品突破,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潘喆希望,禮縣蘋果的逆襲以及“全國十佳農民”康維起的故事能夠給其他地區以參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