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白百何出軌:貌合神離的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而維繫?

作者:丁媽 & 葉壯, 本文首發于丁香醫生網站(dxy.com)

娛樂圈的套路, 兩人各玩各的, 名義上夫妻而已。

明星的生活真真假假, 誰又能說得清楚,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 也和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鞋合不合適, 只有腳知道, 人合不合適, 只有心知道。

丁媽只是真的, 很心疼他們的兒子。

依稀記得前段時間, 白百何還一臉溺愛地抱著 8 歲的元寶出去玩, 而在近期的電視節目上, 她還「甜蜜地」談論自己的老公和兒子……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 那小小的元寶, 將成為這個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既然早就都沒有了感情, 為什麼寧願出軌, 也不選擇離婚?

不離婚, 理由是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 大部分人都會這麼說。

父母不能太自私, 離婚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即使沒有感情了也要忍,

到孩子至少 18 了再離。

為了孩子而湊合著過, 這種情況在中國的家庭中真的很普遍。 有很多夫妻在孩子面前強顏歡笑, 維持表面和平, 但一扭頭, 就會為矛盾大動干戈甚至拳腳相向……更甚的是, 還會把生活的不幸福, 歸咎在孩子身上。

為了孩子勉強「湊合」的婚姻, 真的就是對孩子好麼?

相比起離婚, 感情不和的婚姻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哪一種更大呢?

丁媽帶著這些疑問, 和葉壯老師聊了很久。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就算父母沒有離婚, 而家庭處於經濟拮据或者經常搬家等長久的動盪, 或者父母親的長期感情不和, 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也未必就比離婚帶來的小。

確實, 有很多調查顯示, 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面對更嚴峻的心理困擾,

甚至還會有一些行為問題。

但是, 這樣的調查結果是缺乏說服力的, 因為邏輯的起點壓根就不對。

這是拿「父母離婚了的兒童」和「父母沒離婚的兒童」相比, 而不是拿「父母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的兒童」與「父母雖然不和但沒有離婚的兒童」相比。

如果讓那些父母沒有離婚, 卻經常鬧矛盾的未成年人參加這個調查, 依然會發現他們面對著類似的成長問題——而導致這些問題的, 是父母之間長期的矛盾, 而非破碎的關係。

父母的矛盾與離異, 對孩子未來婚姻關係的影響, 並不能單獨以「他/她的父母離沒離婚」作為標準。

1995 年, 阿邁托, 盧密斯和布斯(Amato, Loomis, & Booth)就這個問題完成了一次聯合調查。 調查主要內容是, 父母的感情不和程度, 以及父母倆是否離婚, 對子女的影響到底有什麼不同。

調查發現, 對子女的幸福感產生最大負面影響的類別, 並不是父母離婚, 而是父母雖然經歷了長期的感情不和, 而且矛盾一天比一天加深, 但是卻沒有離婚。 夫妻之間彼此做著對方最沉重的枷鎖, 卻讓這個家庭給子女帶來了最壞的影響。

與這種情況相比,父母感情不和程度嚴重,但閃電離婚的,並沒有給他們的子女帶來太負面的影響。

縱軸是孩子幸福感,橫軸是父母的感情不和程度。

你會發現,父母嚴重感情不和但不離婚的,孩子最痛苦。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婚姻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麥克羅德(Mcleod)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的親密關係的調查中,不難發現,從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在成年後,對婚姻抱有更謹慎的態度,但同時,也更能接受離婚。

1991 年的一項調查還發現,單親家庭的人結婚通常會更早,但這很可能並不是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而是因為儘快自立家庭,有助於他們離開原生家庭,或者改善他們當下的家庭氛圍。

很快,一個另外的調查就得出了相左的資料:經歷過父母離婚的人,與戀人開始同居的時間比較早,但是投入婚姻的時間卻要比平均值晚一些。

究其原因,是他們在需要投入親密關係的時候,並不是那麼願意採用婚姻的形式。在已經身處婚姻中的人裡,即使經歷著同樣的負面感受,受制於相同的矛盾,目睹過父母離異的人選擇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時,會更傾向於以離婚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

1999 年的一項調查中,父母的矛盾往往會演化成子女在親密關係中不得不面對的矛盾。父母的離異給童年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在從幼兒,經歷童年和青春期,最終邁入需要建立穩定親密關係的階段時,一些童年留下的影響和改變可能在一段情感中出現突然的爆發和釋放。

父母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很難依靠其他的資源加以彌補,也並不是在離婚過後,加倍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就能夠填補孩子心理的窟窿。

但,不管父母離婚與否,父母的親密關係,都會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親密關係。

總而言之,婚姻並不是一定要為了孩子而湊合。

你跟你的伴侶一天到晚打架,比你跟你的伴侶痛痛快快離婚,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大得多。

丁香媽媽是丁香醫生旗下的母嬰科普平臺。關注育兒過程的方方面面,更有權威靠譜的醫生和專家,每天分享科學、實用、靠譜的育兒建議。

卻讓這個家庭給子女帶來了最壞的影響。

與這種情況相比,父母感情不和程度嚴重,但閃電離婚的,並沒有給他們的子女帶來太負面的影響。

縱軸是孩子幸福感,橫軸是父母的感情不和程度。

你會發現,父母嚴重感情不和但不離婚的,孩子最痛苦。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婚姻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麥克羅德(Mcleod)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的親密關係的調查中,不難發現,從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在成年後,對婚姻抱有更謹慎的態度,但同時,也更能接受離婚。

1991 年的一項調查還發現,單親家庭的人結婚通常會更早,但這很可能並不是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而是因為儘快自立家庭,有助於他們離開原生家庭,或者改善他們當下的家庭氛圍。

很快,一個另外的調查就得出了相左的資料:經歷過父母離婚的人,與戀人開始同居的時間比較早,但是投入婚姻的時間卻要比平均值晚一些。

究其原因,是他們在需要投入親密關係的時候,並不是那麼願意採用婚姻的形式。在已經身處婚姻中的人裡,即使經歷著同樣的負面感受,受制於相同的矛盾,目睹過父母離異的人選擇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時,會更傾向於以離婚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

1999 年的一項調查中,父母的矛盾往往會演化成子女在親密關係中不得不面對的矛盾。父母的離異給童年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在從幼兒,經歷童年和青春期,最終邁入需要建立穩定親密關係的階段時,一些童年留下的影響和改變可能在一段情感中出現突然的爆發和釋放。

父母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很難依靠其他的資源加以彌補,也並不是在離婚過後,加倍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就能夠填補孩子心理的窟窿。

但,不管父母離婚與否,父母的親密關係,都會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親密關係。

總而言之,婚姻並不是一定要為了孩子而湊合。

你跟你的伴侶一天到晚打架,比你跟你的伴侶痛痛快快離婚,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大得多。

丁香媽媽是丁香醫生旗下的母嬰科普平臺。關注育兒過程的方方面面,更有權威靠譜的醫生和專家,每天分享科學、實用、靠譜的育兒建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