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快手——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根據地

摘要:3月23日, 快手對外宣佈完成了騰訊參與領投的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 對此, 快手自然有過硬的底氣:日活5000萬, 可謂當下互聯網短視頻的流量之王。 從主播到用戶, 快手儼然形成與知乎等的高知、中產階層混跡的互聯網平臺截然不同的陣地。 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 成為最大的農民運動根據地。 而隨著「喊麥」、「老鐵, 沒毛病」、「按兩下666」等熱詞成為整個互聯網爭相效仿和調侃的文化符號, 快手也正經歷著互聯網時代最如火如荼的無產階級革命。

騰訊入股“快手”, 來自馬化騰的焦慮

中產階級“疲軟”後的平臺下沉

大佬們各自占山為王, 創業者飛蛾撲火, 城市人群的衣食住行、社交資訊等需求已經趨於穩定。 中產階級的潛力已經挖掘殆盡, 互聯網的觸角自然而然地下探到了小城市和鄉鎮地區。 在那些城市邊緣和農村地區的消費群體, 在現實生活中一度很難找尋到屬於他們的“精神家園”。

而快手和直播平臺的出現, 成為了互聯網在城鄉板塊的最後一塊拼圖。

快手中的搞笑視頻花樣百出, 大開腦洞

自此, 廣大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 展現著有別於“主流”社會的精神風貌。

基層民眾的剛需呐喊

然而他們的需求不應該被忽視,

至少資本不會, 創業者更加不會。 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 儘管新時期的無產者遍佈各個角落, 但內心的消費欲望和精神訴求在互聯網的聯結下, 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聲音。

快手CEO宿華

時間戰場的“增量競爭”

未來互聯網的競爭是用戶時間的爭奪。

但是無休止燒錢式的存量競爭, 已經讓資本和創業者們疲憊不堪。 中產階級、城市白領、學生群體的自我時間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下被不斷地壓縮、碎片化。 時間成為了內容消費最堅實的“貨幣”。 目標聚焦這些群體的產品無一例外地遭遇著瓶頸。

類似於城市邊緣群體、鄉鎮居民和農民的生產生活, 他們的時間流向也一度是被忽視的對象。 快手和直博平臺則是將視角下放, 尋求使用者時間的增量。 錄視頻、開直播將他們客觀世界的一切定格、數位化, 然後被推送到用戶的手機、電腦。 那些被無視的“才華”和無處消遣的時間正從田間地頭、工地工廠轉向了互聯網。

打開城市群體的“新視界”

如果說知乎讓大家知道了“人外有人”,

那麼快手會讓人意識到“人下有人”。 我不想給一類用戶貼標籤, 也並非將這些用戶歸於“下等人”。 我說的“上”與“下”, 是事實存在的社會階層。 從消費能力到審美取向, 再到價值觀等層面, 快手的用戶基於各種原因, 事實上是最廣泛的弱勢群體。 這種弱勢體現在生活方式, 消費水準, 審美取向等多個方面。

殺馬特,“葬愛”家族,很多城市人看不懂的美學

當不同階層的群體相互對視時,自然會被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經歷了最短暫的“變形記”,快手也就成了中產者的“新視界”。這裡的一切也許是你奇怪的,也許是你好奇的,也許是你鄙視的,但無數種不同形成了他們精神世界的“清明上河圖”,讓你在分秒間領略新世界的風土人情。

審美疲勞後,定向審醜文化的壯大

當主流的審美趨於一致,美好的東西似乎都比較相似,千篇一律的美導致了廣泛的視覺疲勞。但是,醜卻似乎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毫無底線。美女主播包裝成優質偶像之外,無數主播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吃飯之後,有人吃煤,吃蟲子,有人用電鑽吃玉米後,有人開始用鞭炮炸褲襠……當內容缺乏適當的引導,審美疲勞之後,醜陋的、低俗的、惡趣味的東西就博了眼球,收穫了“粉絲”,創造了價值。

電鑽吃玉米的劉嬌嬌,她的成功之路讓人羡慕

如今的快手獲得了資本的助力,也收穫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構成也越來越複雜化,於是快手又成了一個大的互聯網平臺。一旦平臺擴大,似乎難以避免地不由自主。儘管仍然會有無數的美女主播、社會大哥大姐、東北小哥兒活躍在這裡,但是尋求商業突破的快手想要盈利,恐怕會變得越來越不“快手”。

快手自有其精彩,那些自視過高的精英、高知和中產,也不妨嘗試一下。而不必自我封閉在自我良好和自我鞭策下,拘謹壓抑著。但是,我仍然希望,快手的內容能夠真實有趣接地氣,而不是將審醜文化加以放大。

殺馬特,“葬愛”家族,很多城市人看不懂的美學

當不同階層的群體相互對視時,自然會被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經歷了最短暫的“變形記”,快手也就成了中產者的“新視界”。這裡的一切也許是你奇怪的,也許是你好奇的,也許是你鄙視的,但無數種不同形成了他們精神世界的“清明上河圖”,讓你在分秒間領略新世界的風土人情。

審美疲勞後,定向審醜文化的壯大

當主流的審美趨於一致,美好的東西似乎都比較相似,千篇一律的美導致了廣泛的視覺疲勞。但是,醜卻似乎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毫無底線。美女主播包裝成優質偶像之外,無數主播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吃飯之後,有人吃煤,吃蟲子,有人用電鑽吃玉米後,有人開始用鞭炮炸褲襠……當內容缺乏適當的引導,審美疲勞之後,醜陋的、低俗的、惡趣味的東西就博了眼球,收穫了“粉絲”,創造了價值。

電鑽吃玉米的劉嬌嬌,她的成功之路讓人羡慕

如今的快手獲得了資本的助力,也收穫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構成也越來越複雜化,於是快手又成了一個大的互聯網平臺。一旦平臺擴大,似乎難以避免地不由自主。儘管仍然會有無數的美女主播、社會大哥大姐、東北小哥兒活躍在這裡,但是尋求商業突破的快手想要盈利,恐怕會變得越來越不“快手”。

快手自有其精彩,那些自視過高的精英、高知和中產,也不妨嘗試一下。而不必自我封閉在自我良好和自我鞭策下,拘謹壓抑著。但是,我仍然希望,快手的內容能夠真實有趣接地氣,而不是將審醜文化加以放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