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菜鳥”自學搞研發變身“檯燈王子”

■王清平向客商介紹他研發的產品。

偌大的樣板房別有格調, 展廳內滿滿當當陳列著簡潔而設計感十足的檯燈, 既有旋轉可調色溫亮度的護眼檯燈、俏皮吸睛的氣氛夜燈,

又有給手機無線充電的智慧LED燈、可以取暖的“小太陽”……在佛山市利升光電有限公司的展廳裡, 神乎其神的設計與功能顛覆了人們對檯燈的認知:除了照明的功用之外, 它們更像一個個精湛的藝術品。

創造出琳琅滿目、神乎其神的藝術品的, 是佛山市利升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清平。 他沉潛光電行業15年, 帶領團隊日以繼夜地躬身設計研發, 數以萬計的作品相繼問世, 憑著一股精益求精的“傻勁”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求知和創新路, 精心構築自己心儀已久的“檯燈王國”。 目前該公司的產品已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

■王清平參加廣東省青年企業家協會舉辦的活動。

下海經商一鼓作氣往前沖

剛大學畢業的王清平, 選擇到相對穩定的事業單位工作。 但在上世紀90年代末, 政府發出“自主創業”號召, 按捺不住闖蕩念頭的王清平果斷辭去在編的工作。 苦於沒有創業資源和資金, 王清平決定從老家江西南下廣東謀求機遇。 來到深圳的一家中小型家電生產公司,

王清平被安排在一線生產工人崗, 憑藉加倍的努力, 他很快從工人晉升到車間主任, 之後還當上了廠長。

正是這次“出走”, 堅定了王清平內心的創業之夢。 有了十來萬積蓄在手, 另立門戶的困難便小得多, 在針對家電行業細分市場進行廣泛調研後, 王清平最終決定瞄準光電這一行。

剛開始時, 他在廣州租下20平方米不到的辦公室用於研發傳統檯燈, “沒日沒夜地泡在裡面。 ”說起從前, 非科班出身的王清平仍然覺得, 沒能在大學系統學習電氣知識是一根刺。 為了讓才華配得起自己的蓬勃“野心”, 他如饑似渴地吸收新知, 著魔般琢磨《簡明無線電學》《電子技術》等大量相關書籍以及各類檯燈的說明書,

隨手帶著書走到哪、學到哪, 成為名副其實的“燈迷”“燈癡”。

“一分一秒都是黃金, 沒有時間考慮退路。 ”回想創業初期, 王清平時刻“打滿雞血”, 縱使前有虎後有狼也硬著頭皮往前沖, 還不時給“累崩”的自己打氣, “失敗大不了重來, 年輕人要是受點打擊就抬不起頭, 是不可能做出成績的。 ”

初代成品做出, 王清平帶著產品勤跑廣交會尋找商機, 結識國內外的潛在買家。 “去了好多回以後, 終於有位中東迪拜的客人向我們承諾要500台。 ”

接到第一筆小訂單的王清平來勁了, 為了滿足日後規模化生產的需求, 2002年他在南海裡水組建了佛山市利升光電有限公司, 並將其定位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生產半導體照明(LED)產品的出口型企業。

■王清平設計研發的產品已出口至100多個國家,

每年都有不少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外商前來其公司批量選購。

廢寢忘餐逾三年研製一盞燈

“檯燈有100多年歷史了, 你不能做第一, 但可以成為唯一。 ”回顧起公司成立之初, 王清平記得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企業定位。 傳統燈具市場同質化嚴重,在競爭漸趨慘烈的現狀下,核心技術研發與行銷創新並舉不失為突破重圍的一條路子。

走創新之路非光靠拍腦袋決定,王清平早就給自己“打好預防針”:搞技術研發週期長,能否成功更是一個未知數,1年、3年、5年……或需要更久的時間,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慣冷板凳。加之開拓世界市場之初,許多發達國家的採購商都對利升的研發實力將信將疑。“一家中國企業搞這個能成嗎?”“你們憑什麼接這單子?”……每次聽到這些近乎譏諷的冷言冷語,王清平都只會選擇用實際行動去回應。

2005年,一位日本商人提出要採購大批量的全自動張閉合型荷花燈,僅簡單描繪了產品外觀初像,面對王清平團隊給出的設計方案,甚至是樣品,客戶始終未能提出細化的改進方案。來來回回改版10余次,“客戶隔天便提出個新想法”,但醞釀三年仍遲遲未拍板。

“除了最後一次成功,3年裡我們都在失敗、重新開始,失敗、又重新開始中度過。”從2005年到2007年,研發設計的枯燥和無數次失敗帶來的壓力,令參與其中的所有隊員都陸續放棄了,此時的王清平沒有一絲迷茫和動搖,他心裡清楚,即便交易成功的幾率再小也要放手一搏,因為這很可能是利升打開日本市場的絕佳機會,中途放棄等於努力歸零。

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隨後王清平索性在辦公室紮營,洗漱用具、被子和枕頭統統備全,並將設計圖紙和光源放在床邊、辦公桌旁,時刻觀察和記錄,廢寢忘食不知疲倦。熬了無數個通宵,產品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利升最終和首位日本顧客簽下了外銷合同,成功做成了一筆大交易。

轉型先鋒產品出口上百個國家

耐心、專注、堅持,王清平從未停止過追求的腳步,懷揣著做出世界一流閱讀燈具的遠大夢想,15年來緊跟現代科技發展,用過硬品質引導世界潮流。

過去10多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也致使能源危機問題日益突出。照明在能源消耗最大的領域中名列前茅。為改善傳統的能源損耗,歐盟成員國在2004年春季歐盟首腦會議上達成共識,決定逐步取代傳統照明燈具白熾燈,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在國內照明行業的“老大哥”佛山,王清平是走在開拓綠色LED燈的匠心之路上較早的一位。2011年,他注資1100萬元成立廣東科立盈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專業從事LED封裝、LED照明技術研究、應用系統設計安裝以及照明整體解決方案。企業一直堅持創新,組建“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香港科技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合作研發。

在王清平的辦公桌前,常年擺放著他引以為傲的老年人放大鏡閱讀燈、手機無線充電檯燈。除了從字面即可知曉的智慧用途外,它們的特別之處還在於使用的舒適感,“同一束光打落在書本的每個角度都是均衡的,而且因為色調柔和,看多久眼睛都不會累。”

“這些小小的檯燈都不簡單,我們先後申請的專利達7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已經授權的專利就有63項。同時,我們和飛利浦有戰略合作,飛利浦的LED檯燈大部分是出自我們企業。”目前,王清平參與研發的產品已有十餘款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

談及企業發展與產品更新反覆運算,王清平躊躇滿志。這些年來,王清平創立的“利升”與“科立盈”品牌,在業界擁有不小的知名度,雙雙獲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科立盈”商標更認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除此,利升是LED檯燈的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之一,是9項LED半導體聯盟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

從最初的一家小小辦公室,到如今拓展到在廣州、江西、南海桂城及裡水的四家公司;從曾經一竅不通的“菜鳥”,到如今成為光電行業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多年來,王清平一直努力進行技術革新,推動綠色照明事業的發展。市場的反響更是成績的最好體現——公司絕大部分產品出口至美國、澳大利亞、東歐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歐洲的LED燈數量在國內同行中名列前茅,並與飛利浦、三星等世界五百強企業達成長期戰略合作。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李丹丹文/珠江時報記者蘇綺玲通訊員王琴黃豔清圖/受訪者提供

傳統燈具市場同質化嚴重,在競爭漸趨慘烈的現狀下,核心技術研發與行銷創新並舉不失為突破重圍的一條路子。

走創新之路非光靠拍腦袋決定,王清平早就給自己“打好預防針”:搞技術研發週期長,能否成功更是一個未知數,1年、3年、5年……或需要更久的時間,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慣冷板凳。加之開拓世界市場之初,許多發達國家的採購商都對利升的研發實力將信將疑。“一家中國企業搞這個能成嗎?”“你們憑什麼接這單子?”……每次聽到這些近乎譏諷的冷言冷語,王清平都只會選擇用實際行動去回應。

2005年,一位日本商人提出要採購大批量的全自動張閉合型荷花燈,僅簡單描繪了產品外觀初像,面對王清平團隊給出的設計方案,甚至是樣品,客戶始終未能提出細化的改進方案。來來回回改版10余次,“客戶隔天便提出個新想法”,但醞釀三年仍遲遲未拍板。

“除了最後一次成功,3年裡我們都在失敗、重新開始,失敗、又重新開始中度過。”從2005年到2007年,研發設計的枯燥和無數次失敗帶來的壓力,令參與其中的所有隊員都陸續放棄了,此時的王清平沒有一絲迷茫和動搖,他心裡清楚,即便交易成功的幾率再小也要放手一搏,因為這很可能是利升打開日本市場的絕佳機會,中途放棄等於努力歸零。

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隨後王清平索性在辦公室紮營,洗漱用具、被子和枕頭統統備全,並將設計圖紙和光源放在床邊、辦公桌旁,時刻觀察和記錄,廢寢忘食不知疲倦。熬了無數個通宵,產品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利升最終和首位日本顧客簽下了外銷合同,成功做成了一筆大交易。

轉型先鋒產品出口上百個國家

耐心、專注、堅持,王清平從未停止過追求的腳步,懷揣著做出世界一流閱讀燈具的遠大夢想,15年來緊跟現代科技發展,用過硬品質引導世界潮流。

過去10多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也致使能源危機問題日益突出。照明在能源消耗最大的領域中名列前茅。為改善傳統的能源損耗,歐盟成員國在2004年春季歐盟首腦會議上達成共識,決定逐步取代傳統照明燈具白熾燈,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在國內照明行業的“老大哥”佛山,王清平是走在開拓綠色LED燈的匠心之路上較早的一位。2011年,他注資1100萬元成立廣東科立盈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專業從事LED封裝、LED照明技術研究、應用系統設計安裝以及照明整體解決方案。企業一直堅持創新,組建“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香港科技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合作研發。

在王清平的辦公桌前,常年擺放著他引以為傲的老年人放大鏡閱讀燈、手機無線充電檯燈。除了從字面即可知曉的智慧用途外,它們的特別之處還在於使用的舒適感,“同一束光打落在書本的每個角度都是均衡的,而且因為色調柔和,看多久眼睛都不會累。”

“這些小小的檯燈都不簡單,我們先後申請的專利達7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已經授權的專利就有63項。同時,我們和飛利浦有戰略合作,飛利浦的LED檯燈大部分是出自我們企業。”目前,王清平參與研發的產品已有十餘款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

談及企業發展與產品更新反覆運算,王清平躊躇滿志。這些年來,王清平創立的“利升”與“科立盈”品牌,在業界擁有不小的知名度,雙雙獲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科立盈”商標更認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除此,利升是LED檯燈的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之一,是9項LED半導體聯盟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

從最初的一家小小辦公室,到如今拓展到在廣州、江西、南海桂城及裡水的四家公司;從曾經一竅不通的“菜鳥”,到如今成為光電行業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多年來,王清平一直努力進行技術革新,推動綠色照明事業的發展。市場的反響更是成績的最好體現——公司絕大部分產品出口至美國、澳大利亞、東歐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歐洲的LED燈數量在國內同行中名列前茅,並與飛利浦、三星等世界五百強企業達成長期戰略合作。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李丹丹文/珠江時報記者蘇綺玲通訊員王琴黃豔清圖/受訪者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