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當惠州有了水上巴士,東江和西枝江美景盡收眼底

2016年9月10日, 惠州市人民政府網站上掛出《惠州市構建現代公共交通城市發展建設規劃(2015-2030)的公示》, 共有9大主要規劃內容, 旨在統籌軌道、中運量、城區公交、城鄉巴士、水上巴士等多種公共交通方式,

明確未來公共交通的整體目標和定位, 構築多模式、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 在這9大主要規劃內容裡, 最亮眼的當屬水上巴士線路規劃。

惠州要開通水上巴士, 想想就讓人興奮

擁有東江和西枝江這兩條大江的惠州, 水資源十分充沛

但在水上做的文章尚顯不足, 除了東江夜遊

再也沒有其他可以遊玩的河道水上項目

水上巴士在上下班高峰期可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在閒時可以充當水上旅遊資源

為惠州建設全域旅遊起到拓寬脈絡的作用

實在是一項利民工程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目前, 廣州的水上巴士航線共有14條航線、35座碼頭, 客運船舶51艘, 總里程58.8公里, 是廣州市繼公共汽車、計程車、地鐵後的第4套公交系統, 為緩解陸上交通壓力、服務市民出行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廣州的水上巴士在上下班高峰期為20分鐘一班, 其他時間30分鐘一班, 途徑廣州各大沿江景點, 如廣州塔、沙面公園、大元帥府等知名景點。

廣州水上巴士船舶

惠州規劃的3條水上巴士航線, 主要途徑市區的東江和西枝江河道, 從江北的木墩湖到河南岸的中信水岸城, 共設17個碼頭網站, 其中惠州大橋北橋頭為三條航線都經過的網站。 航線經過的景點有合生大橋、文星塔、朝京門、合江樓、水東街、文筆塔、東江公園、紅樓灘公園、鹿江公園等。

惠州規劃的3條水上巴士航線示意圖

惠州水上巴士線路一

航線設8個碼頭, 為木墩湖→惠州大橋北橋頭→文筆塔→水門大橋→第二中學→西枝江大橋→東湖花園→金城花園,航程約7公里,從江北經過橋西、橋東,一直到河南岸的金城花園。

航線沿岸景點有合生大橋、文星塔、朝京門、富力麗港中心、文筆塔、合江樓、水東街、水門大橋、濱江公園、紅樓灘公園等。

合生大橋

合生大橋是惠州的標誌性建築,斜拉結構的大橋十分具有辨識度,也是惠州首座斜拉橋。大橋2005年3月奠基,7月動工,2008年9月2日竣工並建成通車,總投資3億多元。

文星塔

屹立在東江畔上的文星塔,與東江水景一起構成惠州一道休閒美景。2014年5月1日,新建的文星塔正式落成。這座八角塔共7層,28米高,外形和西湖蘇堤旁的泗洲塔相似。第一層是兩扇門、6扇窗,第二層以上都是8扇窗。

朝京門

朝京門被稱為“惠州天塹”, 歷史上曾因擁有7座堅固城門樓而被兵家譽為東江要塞的惠州古城,由於戰亂等原因於80多年前所有城門樓悉數被毀。2006年7月3日,地處東江南岸、與數百米明代古城牆相接、按照明代惠州北城門原樣恢復重建的朝京門城樓重新屹立在東江邊,展現在市民面前。

富力麗港中心

合江樓

合江樓在惠州府的東北部,東江和西枝江的合流處,為廣東六大名樓之一,與廣州鎮海樓、肇慶閱江樓等齊名。蘇東坡抵惠後,前後在這裡住了一年又一個多月,寫下了《寓居合江樓》等膾炙人口的詩篇。合江樓歷來是惠州府城的東城門,也稱小東門、合江門。

文筆塔

坐落在惠州府城明代古城牆上的文筆塔,創建于清同治年間。據說惠州入清後一直文運不興,科舉成績大不如宋、明兩朝,在咸豐、同治年間甚至與進士無緣。為此,郡人集資在郡城之西(原址今步行街西出口北側)興建倉頡廟,郡城之東興建文筆。

紅樓灘公園

紅樓灘公園為帶狀灘塗公園,沿著西枝江岸邊建設,臨江種植了很多種花。如現在正在開放的嫣紅桃花。

惠州水上巴士線路二

航線設8個碼頭,為惠州大橋北橋頭→帝景灣→衛生學校→東平小學→荷蘭水鄉→新世界長湖苑→金城花園→中信水岸城,航程全長約8公里。

帝景灣

鹿江公園

東平半島

惠州水上巴士線路三

航線設8個碼頭,從文星公園→惠州大橋北橋頭→文筆塔→東江游→帝景灣→衛生學校→東平小學→廣電大廈,航程全長約6公里。

進入21世紀以來,惠州的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沿江高樓越來越多,風景越來越美

但只能遠觀而不能身臨其境

如果惠州開通水上巴士,那麼兩江美景將盡收眼底

對於水上巴士,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分享!

為木墩湖→惠州大橋北橋頭→文筆塔→水門大橋→第二中學→西枝江大橋→東湖花園→金城花園,航程約7公里,從江北經過橋西、橋東,一直到河南岸的金城花園。

航線沿岸景點有合生大橋、文星塔、朝京門、富力麗港中心、文筆塔、合江樓、水東街、水門大橋、濱江公園、紅樓灘公園等。

合生大橋

合生大橋是惠州的標誌性建築,斜拉結構的大橋十分具有辨識度,也是惠州首座斜拉橋。大橋2005年3月奠基,7月動工,2008年9月2日竣工並建成通車,總投資3億多元。

文星塔

屹立在東江畔上的文星塔,與東江水景一起構成惠州一道休閒美景。2014年5月1日,新建的文星塔正式落成。這座八角塔共7層,28米高,外形和西湖蘇堤旁的泗洲塔相似。第一層是兩扇門、6扇窗,第二層以上都是8扇窗。

朝京門

朝京門被稱為“惠州天塹”, 歷史上曾因擁有7座堅固城門樓而被兵家譽為東江要塞的惠州古城,由於戰亂等原因於80多年前所有城門樓悉數被毀。2006年7月3日,地處東江南岸、與數百米明代古城牆相接、按照明代惠州北城門原樣恢復重建的朝京門城樓重新屹立在東江邊,展現在市民面前。

富力麗港中心

合江樓

合江樓在惠州府的東北部,東江和西枝江的合流處,為廣東六大名樓之一,與廣州鎮海樓、肇慶閱江樓等齊名。蘇東坡抵惠後,前後在這裡住了一年又一個多月,寫下了《寓居合江樓》等膾炙人口的詩篇。合江樓歷來是惠州府城的東城門,也稱小東門、合江門。

文筆塔

坐落在惠州府城明代古城牆上的文筆塔,創建于清同治年間。據說惠州入清後一直文運不興,科舉成績大不如宋、明兩朝,在咸豐、同治年間甚至與進士無緣。為此,郡人集資在郡城之西(原址今步行街西出口北側)興建倉頡廟,郡城之東興建文筆。

紅樓灘公園

紅樓灘公園為帶狀灘塗公園,沿著西枝江岸邊建設,臨江種植了很多種花。如現在正在開放的嫣紅桃花。

惠州水上巴士線路二

航線設8個碼頭,為惠州大橋北橋頭→帝景灣→衛生學校→東平小學→荷蘭水鄉→新世界長湖苑→金城花園→中信水岸城,航程全長約8公里。

帝景灣

鹿江公園

東平半島

惠州水上巴士線路三

航線設8個碼頭,從文星公園→惠州大橋北橋頭→文筆塔→東江游→帝景灣→衛生學校→東平小學→廣電大廈,航程全長約6公里。

進入21世紀以來,惠州的城市發展有目共睹

沿江高樓越來越多,風景越來越美

但只能遠觀而不能身臨其境

如果惠州開通水上巴士,那麼兩江美景將盡收眼底

對於水上巴士,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