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15 打打培訓行業的假

又到315, 各行各業都在打假, 企業一定也希望打打講師和機構的假吧。

從事培訓行業十多年, 印象最深的就是包裝, 今兒首先就打打過度包裝。

百度搜索:“培訓第一人”

赫然出現了N個第一人, 這些第一人大家都認識嗎?我幹了十三年培訓機構, 一個也不認識, 反倒是沒號稱第一人的、真正的大咖我們都認識。

。 。 。 。 。 。

第二打講師簡歷和客戶造假

文憑造假

文憑是吸引企業採購的重要眼球, 有多少老師是克萊登大學的?還有多少老師打著知名大學博士、MBA文憑, 實質上是研修班的?

研修班的師資並非商學院的教授, 而是社會培訓講師, 每門課只學2-3天, 而不是一門課需要一學期。

有老師簡歷上寫的某知名企業大學經歷, 其實在企業大學幹的不是培訓專業的崗位或曾經只是底層員工崗位, 他們並沒有經歷過企業大學真正的專業和運營的精髓。

任職造假

有的老師簡歷上面寫了曾任職某某世界500強、某某知名企業高管, 其實只是中層。

客戶造假

有的老師寫給某某知名企業上了課, 其實這個企業只是派了人來上公開課, 甚至只是來旁聽考察了老師的課程。 更惡劣的是隨便把知名企業的LOGO往簡歷裡一擺, 誰會去驗真假呢?

時間造假

有的老師說有多年的管理培訓經歷, 不告訴客戶自己多少歲, 怕客戶算出來時間不對。

第三打課程造假

很多老師號稱有豐富的經驗, 曾在N個部門工作過, 做過企業中高層, 所以各種課都能勝任, 其實有可能樣樣都不精, 只懂表面。 還有的老師某一門課講得還不錯, 客戶認同了, 就接著給同一個客戶什麼課都講, 憑著不錯的授課技巧糊弄學員, 收錢走人, 不管你是不是真學到了東西,往往這種時候培訓公司充當幫兇,拼命遊說客戶買單。

第四打老師出書

現在老師出書很盛行,很多老師的書是把別人的書剪刀加膠水,也不注明出處,在書裡能看到N本書的影子。現在書的價格也嚴重注水,天知道書價是怎麼定的。好的書很久都看不完,越看越需要仔細看反復看,有的書隨便看看都覺得夠了,不知道說了些什麼,要專業沒專業,要邏輯沒邏輯,要語言沒語言。

以上是企業內訓經常發生的假冒偽劣,另外各種號稱第一人的大型公開課注水就更厲害了。針對民營企業老闆的幾百人的大型公開課是中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我非常理解這種現象,畢竟中國發展起來產生了幾千萬個大大小小的老闆,老闆是需要學習的,商學院對入學的要求太高,很多老闆的學歷都很低,有錢的就去EMBA了,錢少的就只能找研修班和公開課,他們需要抱團學習、取暖。這就催生了大型公開課這種業態的空前繁榮。

大課慢慢演變成了會議行銷,老闆們在短短幾十分鐘內就衝動刷了幾萬、幾十萬的課程,這些課程本來在30人左右的小班課只需要3000元兩天就可以掌握的知識,被拉到幾百人大場去只能聽演講,單價從一萬多到三萬多甚至更高,當然老師的控場能力是很強的,語言是很犀利的,老闆們聽了是激動的。

以上是假,再說說劣。

網上隨便搜搜,一個長相20多歲的年輕人,號稱多麼牛,用各種特別的行銷方式一撥一撥拉人上課,學員付出了錢付出了時間,什麼也學不到,對培訓和人性的信任被徹底打破。

有特別多年輕的培訓銷售轉行做講師,培訓銷售很容易接觸到老師,也很容易拿到各種授課PPT,模仿模仿就開始走穴了。

早些年缺老師更明顯一些,什麼人都上岸做了老師,多年來不知道危害了多少企業多少學生,關鍵是他們過去幾年課量還比較大,中國太大,藏身三四線城市照樣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更為惡劣的是人品差到死的老師,有的老師人前高尚正直、道貌岸然,背後找小姐騷擾女學生,要求培訓公司陪喝酒、唱K、按摩等等,更惡劣的還有上課講黃色笑話的。

沒有專業積累、沒有本專業實操經驗,就PPT而PPT,就知識而知識,只要把學員講開心了,這已經成為中國培訓界普遍能接受的尺度。而那些真正專業、不願意包裝、高貴、有良知的老師,被這些經過包裝的偽師們混得看不清楚了,是時候揭露這些不僅傷害學員利益,更是阻擋了中國企業前進的黑講師,他們破壞了社會風氣,他們在一線城市無所藏身,因為一線城市培訓管理人員越來越專業,資訊越來越發達,他們還在二三四線城市掙著黑心的錢。

315來臨之際,我想提醒企業的培訓管理人員,如果你不專業,就只好忍受機構和老師騙你。如果你很上癮甲方採購的權利,你一定淪為乙方腐敗的目標,如一只螻蟻般失去尊嚴。也借此全國人民都凝重的日子呼籲老師們自強自律,專業才能讓您的人生更加光彩耀眼。

抵制假冒偽劣從我做起,培哥願與你共同宣導越專業越美好的培訓行業!

附:江湖九大典型“忽悠型”培訓師,如果你是企業的培訓管理人員,在選擇老師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第一種 :自我作賤型

為了所謂的效果和氣氛,做出各種奇怪的、扭曲的、常人無法理解和接受的姿態、表情。而這些行為與課程內容真的沒有什麼關係,只是為了發笑而已。美其名曰“活躍課堂氣氛”。

第二種:自我吹噓型

完全忘了大家坐在課堂裡的目的,從名片到教材,在自己頭上堆滿了各式各樣有用無用的頭銜。實質性的資質沒有,卻不知從什麼地方混來了莫名其妙的、孤芳自賞式的職務,如中國十大金牌講師,而舉辦方的資質本身也是一相情願、自說自話的東西。課堂有用東西少或幾乎沒有,動輒用“我在哪裡哪裡時……”,這些對學員有屁用。我管你在哪裡,我只希望你明白你現在說話的時候在哪裡,搞不清這一點,就下課吧!

第三種:無恥包裝型

從牙防組的推薦廣告到老軍醫,我看沒有多大差別。中國大,大得足以混水摸魚,大得大家懶得去打假,打不過來嘛。於是就盡可以用空洞、玄乎的爛紙片自我包裝。再說,吹NB也不要繳稅,執法機構也忙不過來。再借用誰也無法查明白的滿世界的各種稀奇古怪認證機構的幫忙,再套上一身名牌的外衣,最好用吊帶式樣的,而且碰巧爹媽給了一幅像樣的嘴臉,盡可以站在臺上風情萬種,迷糊一大批小dd和mm了。

第四種:葉公好龍型

這種人號稱是什麼中國第一實戰培訓師,卻還搞不明白管理與領導力的差別,不清楚成功類課程與管理科學的差別,更不明白人事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差別,以為能白活就等於懂了一切,以為會說幾句動聽的話就成了溝通大師,就以為有人氣就懂得了人力資源管理,就以為有一點個人的風情魅力就懂得了招聘流程,就以為聽說了那五個S就成了現場管理專家,就以為MRP和MRPII是他媽的雙胞胎,其實就是一回事。

滿嘴的術語就以為懂得了術語背後的故事。動不動實戰,卻走進車間連這個床和那個床都整不清楚,其實最瞭解的還是按摩床,聽到“機床”還以為別人在說“雞床”。當客戶或學員邀請去現場時,腿肚子發抖。

第五種:冒充海歸型

中國今天有太多的東西不可信。簡歷屬於最不可信之一。反正簡歷的發佈不需要公正機構。胡編亂造,會說了OK就以為可以冒充懂了英文;既然懂了外文,為什麼不可以說自己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的經驗呢。看到mm以為就是英文的縮寫;看到NMD還以為是“你媽的”中文拼音的縮寫。

一個做諮詢公司的朋友就告訴我說,北京的某某講師簡歷一半是偽造的,連一句簡單的英文都說不連貫,居然還編造海歸派。這種人不在少數。連某交大的院長教授居然也偽造海外背景,看來嚴重到了什麼狀態。方舟子的確了不起!中國需要方舟子!中國的管理培訓市場同樣也需要清理。如果一個連自己來歷都要偽造的人,我不知道還能相信他多少。

第六種:抄襲剽竊型

中國的圖書行業欣欣向榮,史無前例。英特網使得資訊的獲得變得愈加容易,同樣史無前例。5元前就能搞到一張管理VCD,拿回家,靜靜坐下來,邊聽邊記錄下來。你看,多容易,別人說的,一下子就變成我自己的了,別人的海外案例也成了我自己的了。魯迅萬歲!我愛“拿來主義”!

第七種:神侃無實型

憑著會講各種顏色的故事,憑著口才好,音色好,就狂侃天南海北,從萊溫斯基到戴安娜王妃,再到哪個狗仔隊,聽著好玩,卻實實在在讓企業、學員浪費了有限的培訓資源。時間悄悄過去,一個小時過去了,卻還未切入正題。其實,哪來的正題!有朋友說一位姓xia的“知名”講師在江浙一帶上《問題的發現與解決》時,一個多小時都沒有入主題,結果大家實在忍不住,走了一大撥。

第八種:蒙混過關型

繡花枕頭一包草,最開心的是大家只管聽他東一榔頭西一幫,大凡都是在表面兜圈圈,無法深入到專業層面。最害怕的是有人“虔誠”地來討教。一旦發生,便左右而言他:啊,聽得出來,這位朋友提的問題非常專業,我很欣賞。你看,我們是否另找時間深入探討一下。好了!謝謝大家今天來捧場,吃吃吃!不要客氣!這些人啊,沒有做過一天的人力資源管理,卻大言不慚地要教別人,連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都沒有理清楚。“老師,請問一下績效管理和績效評估有什麼差別嗎?”“沒有差別,只是英語術語的不同翻譯法。一樣的!”誤人子弟,該死!

第九種:貶低他人型

流言止于智者。千年古訓啊。一般市井之人不理解也就罷了,可是作為立于講壇的老師怎麼可以在課堂上胡亂評說呢?這個不行,那個有問題。言下之意,我最行。這個問題很大。不能為學員樹立表率。很容易招人反感。你少說別人怎麼樣?先把你自己的課程上好。上不好,再說別人都只會降低在學員心中的地位,幾乎是作賤罷了。學員心想:我們請你來,付你錢,是要得到對企業有用的東西,不是要聽你搞是非的!

- END -

往期精彩文章

回復 007 獲得《如何成為一名培訓師?》

回復 008 獲得《自律讓你更自由》

回復 009 獲得《長期出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回復 010 獲得《培訓老鳥送給培訓新手的九句警告!》

不管你是不是真學到了東西,往往這種時候培訓公司充當幫兇,拼命遊說客戶買單。

第四打老師出書

現在老師出書很盛行,很多老師的書是把別人的書剪刀加膠水,也不注明出處,在書裡能看到N本書的影子。現在書的價格也嚴重注水,天知道書價是怎麼定的。好的書很久都看不完,越看越需要仔細看反復看,有的書隨便看看都覺得夠了,不知道說了些什麼,要專業沒專業,要邏輯沒邏輯,要語言沒語言。

以上是企業內訓經常發生的假冒偽劣,另外各種號稱第一人的大型公開課注水就更厲害了。針對民營企業老闆的幾百人的大型公開課是中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我非常理解這種現象,畢竟中國發展起來產生了幾千萬個大大小小的老闆,老闆是需要學習的,商學院對入學的要求太高,很多老闆的學歷都很低,有錢的就去EMBA了,錢少的就只能找研修班和公開課,他們需要抱團學習、取暖。這就催生了大型公開課這種業態的空前繁榮。

大課慢慢演變成了會議行銷,老闆們在短短幾十分鐘內就衝動刷了幾萬、幾十萬的課程,這些課程本來在30人左右的小班課只需要3000元兩天就可以掌握的知識,被拉到幾百人大場去只能聽演講,單價從一萬多到三萬多甚至更高,當然老師的控場能力是很強的,語言是很犀利的,老闆們聽了是激動的。

以上是假,再說說劣。

網上隨便搜搜,一個長相20多歲的年輕人,號稱多麼牛,用各種特別的行銷方式一撥一撥拉人上課,學員付出了錢付出了時間,什麼也學不到,對培訓和人性的信任被徹底打破。

有特別多年輕的培訓銷售轉行做講師,培訓銷售很容易接觸到老師,也很容易拿到各種授課PPT,模仿模仿就開始走穴了。

早些年缺老師更明顯一些,什麼人都上岸做了老師,多年來不知道危害了多少企業多少學生,關鍵是他們過去幾年課量還比較大,中國太大,藏身三四線城市照樣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更為惡劣的是人品差到死的老師,有的老師人前高尚正直、道貌岸然,背後找小姐騷擾女學生,要求培訓公司陪喝酒、唱K、按摩等等,更惡劣的還有上課講黃色笑話的。

沒有專業積累、沒有本專業實操經驗,就PPT而PPT,就知識而知識,只要把學員講開心了,這已經成為中國培訓界普遍能接受的尺度。而那些真正專業、不願意包裝、高貴、有良知的老師,被這些經過包裝的偽師們混得看不清楚了,是時候揭露這些不僅傷害學員利益,更是阻擋了中國企業前進的黑講師,他們破壞了社會風氣,他們在一線城市無所藏身,因為一線城市培訓管理人員越來越專業,資訊越來越發達,他們還在二三四線城市掙著黑心的錢。

315來臨之際,我想提醒企業的培訓管理人員,如果你不專業,就只好忍受機構和老師騙你。如果你很上癮甲方採購的權利,你一定淪為乙方腐敗的目標,如一只螻蟻般失去尊嚴。也借此全國人民都凝重的日子呼籲老師們自強自律,專業才能讓您的人生更加光彩耀眼。

抵制假冒偽劣從我做起,培哥願與你共同宣導越專業越美好的培訓行業!

附:江湖九大典型“忽悠型”培訓師,如果你是企業的培訓管理人員,在選擇老師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第一種 :自我作賤型

為了所謂的效果和氣氛,做出各種奇怪的、扭曲的、常人無法理解和接受的姿態、表情。而這些行為與課程內容真的沒有什麼關係,只是為了發笑而已。美其名曰“活躍課堂氣氛”。

第二種:自我吹噓型

完全忘了大家坐在課堂裡的目的,從名片到教材,在自己頭上堆滿了各式各樣有用無用的頭銜。實質性的資質沒有,卻不知從什麼地方混來了莫名其妙的、孤芳自賞式的職務,如中國十大金牌講師,而舉辦方的資質本身也是一相情願、自說自話的東西。課堂有用東西少或幾乎沒有,動輒用“我在哪裡哪裡時……”,這些對學員有屁用。我管你在哪裡,我只希望你明白你現在說話的時候在哪裡,搞不清這一點,就下課吧!

第三種:無恥包裝型

從牙防組的推薦廣告到老軍醫,我看沒有多大差別。中國大,大得足以混水摸魚,大得大家懶得去打假,打不過來嘛。於是就盡可以用空洞、玄乎的爛紙片自我包裝。再說,吹NB也不要繳稅,執法機構也忙不過來。再借用誰也無法查明白的滿世界的各種稀奇古怪認證機構的幫忙,再套上一身名牌的外衣,最好用吊帶式樣的,而且碰巧爹媽給了一幅像樣的嘴臉,盡可以站在臺上風情萬種,迷糊一大批小dd和mm了。

第四種:葉公好龍型

這種人號稱是什麼中國第一實戰培訓師,卻還搞不明白管理與領導力的差別,不清楚成功類課程與管理科學的差別,更不明白人事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差別,以為能白活就等於懂了一切,以為會說幾句動聽的話就成了溝通大師,就以為有人氣就懂得了人力資源管理,就以為有一點個人的風情魅力就懂得了招聘流程,就以為聽說了那五個S就成了現場管理專家,就以為MRP和MRPII是他媽的雙胞胎,其實就是一回事。

滿嘴的術語就以為懂得了術語背後的故事。動不動實戰,卻走進車間連這個床和那個床都整不清楚,其實最瞭解的還是按摩床,聽到“機床”還以為別人在說“雞床”。當客戶或學員邀請去現場時,腿肚子發抖。

第五種:冒充海歸型

中國今天有太多的東西不可信。簡歷屬於最不可信之一。反正簡歷的發佈不需要公正機構。胡編亂造,會說了OK就以為可以冒充懂了英文;既然懂了外文,為什麼不可以說自己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的經驗呢。看到mm以為就是英文的縮寫;看到NMD還以為是“你媽的”中文拼音的縮寫。

一個做諮詢公司的朋友就告訴我說,北京的某某講師簡歷一半是偽造的,連一句簡單的英文都說不連貫,居然還編造海歸派。這種人不在少數。連某交大的院長教授居然也偽造海外背景,看來嚴重到了什麼狀態。方舟子的確了不起!中國需要方舟子!中國的管理培訓市場同樣也需要清理。如果一個連自己來歷都要偽造的人,我不知道還能相信他多少。

第六種:抄襲剽竊型

中國的圖書行業欣欣向榮,史無前例。英特網使得資訊的獲得變得愈加容易,同樣史無前例。5元前就能搞到一張管理VCD,拿回家,靜靜坐下來,邊聽邊記錄下來。你看,多容易,別人說的,一下子就變成我自己的了,別人的海外案例也成了我自己的了。魯迅萬歲!我愛“拿來主義”!

第七種:神侃無實型

憑著會講各種顏色的故事,憑著口才好,音色好,就狂侃天南海北,從萊溫斯基到戴安娜王妃,再到哪個狗仔隊,聽著好玩,卻實實在在讓企業、學員浪費了有限的培訓資源。時間悄悄過去,一個小時過去了,卻還未切入正題。其實,哪來的正題!有朋友說一位姓xia的“知名”講師在江浙一帶上《問題的發現與解決》時,一個多小時都沒有入主題,結果大家實在忍不住,走了一大撥。

第八種:蒙混過關型

繡花枕頭一包草,最開心的是大家只管聽他東一榔頭西一幫,大凡都是在表面兜圈圈,無法深入到專業層面。最害怕的是有人“虔誠”地來討教。一旦發生,便左右而言他:啊,聽得出來,這位朋友提的問題非常專業,我很欣賞。你看,我們是否另找時間深入探討一下。好了!謝謝大家今天來捧場,吃吃吃!不要客氣!這些人啊,沒有做過一天的人力資源管理,卻大言不慚地要教別人,連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都沒有理清楚。“老師,請問一下績效管理和績效評估有什麼差別嗎?”“沒有差別,只是英語術語的不同翻譯法。一樣的!”誤人子弟,該死!

第九種:貶低他人型

流言止于智者。千年古訓啊。一般市井之人不理解也就罷了,可是作為立于講壇的老師怎麼可以在課堂上胡亂評說呢?這個不行,那個有問題。言下之意,我最行。這個問題很大。不能為學員樹立表率。很容易招人反感。你少說別人怎麼樣?先把你自己的課程上好。上不好,再說別人都只會降低在學員心中的地位,幾乎是作賤罷了。學員心想:我們請你來,付你錢,是要得到對企業有用的東西,不是要聽你搞是非的!

- END -

往期精彩文章

回復 007 獲得《如何成為一名培訓師?》

回復 008 獲得《自律讓你更自由》

回復 009 獲得《長期出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回復 010 獲得《培訓老鳥送給培訓新手的九句警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