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細數那些被遺忘的岳陽美景!

從武漢乘火車上午10時到達岳陽, 入住如家火車站店。 從火車站步行到酒店大約5分鐘吧。 附近還有一家錦江之星, 比如家離火車站更近些。 如家火車站店免費送早餐。

火車站乘15路旅遊專線車直達君山島景區, 公交單程票價4元/人。 全程約1個小時。 車上乘客很少, 到君山景區時只有 4名乘客。 君山島距離市區不近, 坐汽車要經過洞庭湖大橋, 天氣晴好時也很壯觀。 也算是不錯的選擇。

君山門票80元/人, 半票40元。 遊覽景區有電瓶車, 覺得沒有必有乘坐。 景區遊覽時間大約需要2.5小時。

君山是國家5A風景區

大門修的很氣派。

君山系洞庭湖中小島, 位於岳陽市區西南方, 水程12公里。 總面積0.98平方公里.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隔湖相望。 是一個山體呈橢圓形, 兩旁高、中間低的小島。 山上有大小峰72個。

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李白:淡掃明湖開玉鏡, 丹青畫出是君山。

步入景區, 樹木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空氣清新宜人、沁人心脾。

這所建築是什麼?

洞庭廟

一處小園林,水邊有形態各異的古柳數株,稱之為怪柳園比較合適。

情侶柳

臥柳

彎彎柳

很喜歡這個小景致。在此流連時幾乎見不到其他遊客。再次說明,人多即無景。哈哈。

湘妃祠。

上書江南第一祠。

二妃墓全稱虞帝二妃之墓,在君山斑竹山西頭。當時,舜帝的兩個妃子見夫久出未歸,就四處尋找來到了洞庭君山,忽聞舜帝逝世的消息,不禁肝腸寸斷,憂傷成疾,不治身亡,葬於君山。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

優美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小時候曾經看過電影“柳毅傳書”,對這個故事有所瞭解。柳毅井,亦稱桔井。它位於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隆慶嶽州府志》記載:“巴陵(今岳陽市)則有邕湖井及巴蛇、羅漢、秦皇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圍”,枝幹奇古。《縣誌》又說:桔井“相傳為柳傳書之處(入龍宮之門)。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測。

飛來鐘。傳說是南宋楊么起義軍駐君山時,深受百姓愛戴,集資鑄了這口大鐵鐘和一口大得出奇的長方形鐵鍋(萬人鍋),夜裡悄悄運上君山。天亮時,義軍發現大鐘,以為是神仙相助,從天外飛來,故名。實際上,飛來鐘原為君山崇勝寺的古鐘。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被砸毀。現在的飛來鐘複製而成。

龍涎井在君山龍舌山前沿,為君山五大名井之一。1979年按原貌恢復。

巨大的香樟樹,大道上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幹嘛不做成世界第一同心鎖?差評!

君山可以乘坐快艇去岳陽樓,往返80元。那麼單程呢?不瞭解。

洞庭湖湖面已經嚴重萎縮。

鮮嫩欲滴。

乘15路公車返回城裡時(途經岳陽樓和巴陵廣場)雨越下越大,小雨轉成了中到大雨。調整計畫,決定直接返回酒店,歇工了。

次日早餐後,酒店對面乘10路公車去岳陽樓。

進入景區大門是岳陽樓公園,這裡陳列著從唐代到至今岳陽樓的模型,使遊人瞭解岳陽樓的歷史沿革。

園中遍植蒼松翠柏,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景色宜人。

岳陽樓與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聲名遠播、家喻戶曉、名動天下,離不開兩個關鍵人物。他們就是滕宗諒和范仲淹。

滕宗諒(990年-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陽人,北宋官員,在岳州做過太守。他做太守時,政事順利百姓和樂。

滕子京在西北的甘肅涇州當他的知州。那是個邊關阻隔,動亂無常的荒涼之地。西夏大舉攻宋,他動用公款犒勞邊關將士,祭奠英烈,撫恤遺屬。事隔一年,便有人彈劾滕子京濫用公款,“其間數萬貫不明”。於是,“涇州過用公款案”鬧得沸沸揚揚。幸得歐陽修、范仲淹從中解釋,方未處刑,僅貶官而已。於是就有了“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宋慶曆四年(1044年)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後,給范仲淹寄去一封《求記書》和一幅《洞庭秋晩圖》,懇請范仲淹為岳陽樓作記。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宣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一般認為,范仲淹在河南省鄧州市寫的這篇散文,所以並未登上岳陽樓。不過,《岳陽樓記》能夠成為傳世名篇並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先憂後樂、憂國憂民的情懷。

倘若沒有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何來此大觀?倘沒有滕子京修書求記范仲淹,又何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記》傳諸後世?

范仲淹與滕子京

過去看岳陽樓照片,總覺得是個半截子,矮墩墩的。實際上正面是這個樣子的。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岳陽門是指岳陽的古城西門,始建於三國時期,現存的岳陽門是清朝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時重修的。青石匾上的金色大字--"岳陽門"乃岳陽知府黃凝道所題寫。除岳陽門保存至今外,其它各門均已傾廢。

三國演義中人們熟知魯肅與岳陽也有著密切關係。

魯肅字子敬,東漢臨淮東城即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東漢末年東吳功勳卓著的政治家、軍事家。記得小時候看三國,總是覺得魯肅是個溫和派,每當周瑜與諸葛亮鬧矛盾時,他一出現就有辦法。

孫權初次會見他密議國策時,他就作出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的論斷。他的見解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赤壁大戰前,他力主聯劉抗曹。在戰爭過程中又多方斡旋,調解周瑜與孔明之間的矛盾,終於協助周瑜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為孫權雄踞江東奠定了基礎。赤壁大戰後,他又力主借荊州與劉備,加強與劉備的盟友關係,增加曹操的敵手,促成三足鼎立之勢。魯肅墓在離岳陽樓不遠。

岳陽樓始建於西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西元214年魯肅在此修巴丘城(今岳陽)。

魯肅練兵點將台遺址。

這是個奇怪的傢伙。鐵枷,據考證疑為晉代(西元四世紀)遺物,生鐵鑄造,長2.6米,厚0.34米,重3500公斤,但其鑄造年代及用途尙未定論,有待考證。

岳陽樓所處的岳陽城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洞庭湖盆地邊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雨水充沛,年均氣溫為17℃,年降水日為135—158天。多年平均一次連續最長降雨日為16天,年降水量最多達到2336.5毫米。

當年杜甫流落巴陵 ,雖貧窮潦倒,仍為岳陽後人留下了《登岳陽樓》等不朽詩篇,後卒於岳陽。岳陽人民為紀念杜甫在岳陽樓下臨湖平臺南側修建此亭。懷甫亭。

從岳陽樓景區出來面對的是仿古一條街汴河街。穿過汴河街就是巴陵廣場。廣場邊的瞻嶽門。

巴陵廣場位於美麗的洞庭湖畔,距離岳陽市約5公里。廣場正中是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製作的“後羿斬巴蛇”主題雕塑。

洞庭湖風光,天氣能見度不好,湖水很混濁,特此說明一下。

在汴河街公交站乘遊2(31)市三醫院下車去金鶚公園。

清光緒《湖南通志》記載:"金鶚山在縣南二裡,相傳有異鳥飛集於山,其色如金。"故名金鶚山。金鶚公園的文昌閣是登高遠眺、俯瞰岳陽市容的好地方。

文昌閣

文昌閣遠眺。

文昌閣有圖片展,自總書記以下基本都來過岳陽樓或金鶚公園。什麼政協人士,文藝界人士那更是你來我走。白揚在岳陽。

玉佛寺,院內很整潔。

這個望岳亭,連上去的欲望都沒有。

一處小園林,水邊有形態各異的古柳數株,稱之為怪柳園比較合適。

情侶柳

臥柳

彎彎柳

很喜歡這個小景致。在此流連時幾乎見不到其他遊客。再次說明,人多即無景。哈哈。

湘妃祠。

上書江南第一祠。

二妃墓全稱虞帝二妃之墓,在君山斑竹山西頭。當時,舜帝的兩個妃子見夫久出未歸,就四處尋找來到了洞庭君山,忽聞舜帝逝世的消息,不禁肝腸寸斷,憂傷成疾,不治身亡,葬於君山。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

優美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小時候曾經看過電影“柳毅傳書”,對這個故事有所瞭解。柳毅井,亦稱桔井。它位於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隆慶嶽州府志》記載:“巴陵(今岳陽市)則有邕湖井及巴蛇、羅漢、秦皇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圍”,枝幹奇古。《縣誌》又說:桔井“相傳為柳傳書之處(入龍宮之門)。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測。

飛來鐘。傳說是南宋楊么起義軍駐君山時,深受百姓愛戴,集資鑄了這口大鐵鐘和一口大得出奇的長方形鐵鍋(萬人鍋),夜裡悄悄運上君山。天亮時,義軍發現大鐘,以為是神仙相助,從天外飛來,故名。實際上,飛來鐘原為君山崇勝寺的古鐘。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被砸毀。現在的飛來鐘複製而成。

龍涎井在君山龍舌山前沿,為君山五大名井之一。1979年按原貌恢復。

巨大的香樟樹,大道上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幹嘛不做成世界第一同心鎖?差評!

君山可以乘坐快艇去岳陽樓,往返80元。那麼單程呢?不瞭解。

洞庭湖湖面已經嚴重萎縮。

鮮嫩欲滴。

乘15路公車返回城裡時(途經岳陽樓和巴陵廣場)雨越下越大,小雨轉成了中到大雨。調整計畫,決定直接返回酒店,歇工了。

次日早餐後,酒店對面乘10路公車去岳陽樓。

進入景區大門是岳陽樓公園,這裡陳列著從唐代到至今岳陽樓的模型,使遊人瞭解岳陽樓的歷史沿革。

園中遍植蒼松翠柏,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景色宜人。

岳陽樓與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聲名遠播、家喻戶曉、名動天下,離不開兩個關鍵人物。他們就是滕宗諒和范仲淹。

滕宗諒(990年-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陽人,北宋官員,在岳州做過太守。他做太守時,政事順利百姓和樂。

滕子京在西北的甘肅涇州當他的知州。那是個邊關阻隔,動亂無常的荒涼之地。西夏大舉攻宋,他動用公款犒勞邊關將士,祭奠英烈,撫恤遺屬。事隔一年,便有人彈劾滕子京濫用公款,“其間數萬貫不明”。於是,“涇州過用公款案”鬧得沸沸揚揚。幸得歐陽修、范仲淹從中解釋,方未處刑,僅貶官而已。於是就有了“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宋慶曆四年(1044年)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後,給范仲淹寄去一封《求記書》和一幅《洞庭秋晩圖》,懇請范仲淹為岳陽樓作記。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宣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一般認為,范仲淹在河南省鄧州市寫的這篇散文,所以並未登上岳陽樓。不過,《岳陽樓記》能夠成為傳世名篇並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先憂後樂、憂國憂民的情懷。

倘若沒有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何來此大觀?倘沒有滕子京修書求記范仲淹,又何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記》傳諸後世?

范仲淹與滕子京

過去看岳陽樓照片,總覺得是個半截子,矮墩墩的。實際上正面是這個樣子的。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岳陽門是指岳陽的古城西門,始建於三國時期,現存的岳陽門是清朝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時重修的。青石匾上的金色大字--"岳陽門"乃岳陽知府黃凝道所題寫。除岳陽門保存至今外,其它各門均已傾廢。

三國演義中人們熟知魯肅與岳陽也有著密切關係。

魯肅字子敬,東漢臨淮東城即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東漢末年東吳功勳卓著的政治家、軍事家。記得小時候看三國,總是覺得魯肅是個溫和派,每當周瑜與諸葛亮鬧矛盾時,他一出現就有辦法。

孫權初次會見他密議國策時,他就作出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的論斷。他的見解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赤壁大戰前,他力主聯劉抗曹。在戰爭過程中又多方斡旋,調解周瑜與孔明之間的矛盾,終於協助周瑜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為孫權雄踞江東奠定了基礎。赤壁大戰後,他又力主借荊州與劉備,加強與劉備的盟友關係,增加曹操的敵手,促成三足鼎立之勢。魯肅墓在離岳陽樓不遠。

岳陽樓始建於西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西元214年魯肅在此修巴丘城(今岳陽)。

魯肅練兵點將台遺址。

這是個奇怪的傢伙。鐵枷,據考證疑為晉代(西元四世紀)遺物,生鐵鑄造,長2.6米,厚0.34米,重3500公斤,但其鑄造年代及用途尙未定論,有待考證。

岳陽樓所處的岳陽城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洞庭湖盆地邊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雨水充沛,年均氣溫為17℃,年降水日為135—158天。多年平均一次連續最長降雨日為16天,年降水量最多達到2336.5毫米。

當年杜甫流落巴陵 ,雖貧窮潦倒,仍為岳陽後人留下了《登岳陽樓》等不朽詩篇,後卒於岳陽。岳陽人民為紀念杜甫在岳陽樓下臨湖平臺南側修建此亭。懷甫亭。

從岳陽樓景區出來面對的是仿古一條街汴河街。穿過汴河街就是巴陵廣場。廣場邊的瞻嶽門。

巴陵廣場位於美麗的洞庭湖畔,距離岳陽市約5公里。廣場正中是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製作的“後羿斬巴蛇”主題雕塑。

洞庭湖風光,天氣能見度不好,湖水很混濁,特此說明一下。

在汴河街公交站乘遊2(31)市三醫院下車去金鶚公園。

清光緒《湖南通志》記載:"金鶚山在縣南二裡,相傳有異鳥飛集於山,其色如金。"故名金鶚山。金鶚公園的文昌閣是登高遠眺、俯瞰岳陽市容的好地方。

文昌閣

文昌閣遠眺。

文昌閣有圖片展,自總書記以下基本都來過岳陽樓或金鶚公園。什麼政協人士,文藝界人士那更是你來我走。白揚在岳陽。

玉佛寺,院內很整潔。

這個望岳亭,連上去的欲望都沒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