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從慢性胃炎到胃癌能不能逆轉關鍵看這2點

慢性胃炎的發展過程中有2個“不可逆轉點”, 首先是癌變, 第二是萎縮腸化。 這就告訴我們這兩個時期是非常關鍵的。

其實, 慢性胃炎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胃的病變首先從慢性淺表性胃炎開始, 無論是藥物、食物、情緒、感染等因素的刺激, 患者長期放任疾病的發展, 炎症就會長期刺激胃粘膜, 粘膜出現“破壞——修復——再破壞——再修復”的過程, 粘膜內的腺體就會逐漸萎縮消失或者由腸上皮的細胞所代替來終止炎症, 而後發展為異性增生最後發展為癌。 治療上需要注意以下2點:

一、清除病因最重要

根據國內外大型的臨床試驗所提供的建議,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確實可以推遲或抑制胃癌的發生。 而且根除越早越好。 等發現胃中出現萎縮或腸化時根除則為時已晚。 目前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西藥的效果是最好的, 中藥目前是輔助治療。

所以哪個醫生要說中藥能100%殺幽門螺旋桿菌多半是在忽悠病人。 未來的中藥發展也許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目前西藥的方案一般是“四聯療法”既兩種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抑酸藥(質子泵抑制劑)+胃粘膜保護劑(鋁酸鉍等), 推薦口服2周, 如果抗生素出現耐藥, 還可以選擇喹諾酮類、四環素類等。

二、合理使用藥物

對於抑酸藥胃病的老病人都不會陌生, 要說什麼拉唑、什麼替丁都是指的抑酸藥。 此類藥物對粘膜的糜爛和緩解反酸、燒心、饑餓的效果很好。 但是, 也有許多副作用。 胃酸是人體分泌消化食物的物質。 一旦被抑制, 人的消化功能就會大大減低。 胃酸是人體的衛士, 它的酸度可以等同於鹽酸, 鹽酸有多強, 大家上初中化學課的時候都能體會到, 鹽酸是三大強酸之一。 但是, 胃中有保護粘膜的屏障, 使得胃不被自己所分泌的酸消化掉。 如果長期抑制了胃酸, 食物中的細菌就不能被殺死, 長此以往, 會造成胃腸道內的菌群失調。 另外, 如果是胃癌早期的病人,

症狀緩解後容易掩蓋病情。

目前, 西醫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出現萎縮和腸化沒有太好的辦法, 病人可以尋求中醫中藥, 對於改善胃腸動力, 修復胃粘膜, 調節酸的節律都有一定的幫助。 但要注意選擇正規中醫醫院進行治療,

切不可聽信偏方、驗方及江湖醫生的忽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