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位中醫界的“五毒教主”開掛,諾貝爾醫學獎主席都俯首堪稱

有人說,

類風濕關節炎是個「不死癌症」

「不死」&「癌症」,

這四個字形象生動地

說出了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

「不死」

說明了風濕關節炎不會直接致人死亡;

而「癌症」

則說出了類風濕關節炎的痛苦程度:

關節變形, 腫脹、僵硬、

致殘率極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後期導致身體多個系統衰竭致死

西醫治療主要有三類藥。

一, 抗傳統慢作用抗風濕藥:

甲氨蝶呤, 來氟米特, 羥氯喹, 柳氮磺吡啶等

二, 減輕炎症藥, 非甾體消炎藥和糖皮質激素;

三, 生物製劑, 價格極貴土豪請隨意。

先放著這些

老百姓一口氣都念不順的藥名不說,

副作用那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得了這個病,

多少人散盡家財,

多少人痛不欲生......

而有個人

堪稱中醫界的五毒中醫

這個人就是

第一屆國醫大師

朱良春

他發明了一種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成藥

益腎蠲(juān)痹丸

裡面用了蠍、蜈蚣, 烏梢蛇、蜂房、

地鱉蟲、僵蠶、蜣螂等7味動物藥。

療效如何呢?

經30多年臨床觀察,

總有效率達到97.3%

最關鍵是這個藥的價格只要人民幣29.5元

大大減緩了病症帶來的痛苦

(中醫就是那麼幫你省錢)

一位諾羅頓斯·強博士

全程觀察這種藥物的顯著療效後

忍不住發出讚歎:

“中國傳統醫學真了不起

這是我看到的最傑出的奇跡

他糾正了類風濕關節炎

骨質破壞不能修復的錯誤認識”

這位元諾羅頓斯·強博士不是別人

而是

諾貝爾醫學獎金評選委員會原主席

英國的李約瑟博士患類風關多年,

聽說朱良春的特效藥後

特地打電話說

老兄給我留兩盒!

李約瑟 英國生物化學家

此外朱老還寫了一本《蟲類藥的應用》

整本書真是一個昆蟲的世界

堪稱國內對蟲類藥應用第一人。

那這位中醫界五毒中醫

為什麼那麼牛掰呢?

來來來,

好聽的國醫大師成才故事,

不好聽不收錢。

屌絲一枚, 爺爺還是個癮君子

我們把時間軸拉回到1917年

朱良春出生於江蘇鎮江

本來家境還不錯

可他的爺爺因為抽大煙

三十幾歲就撒手人寰了

全家沒了頂樑柱

說出來滿臉都是淚啊

自此奶奶立下家規:

“子孫中, 誰也不許再抽煙”

朱良春這個孫子很爭氣,

從小拼命讀書,

想著怎麼也考個MBA商學院,

順利完成屌絲逆襲,

可偏偏拿到通知書的時候,

他也拿到了肺結核確診通知書,

在當時這幾乎被認為是絕症啊,

於是他只能乖乖回家,

休學一年吃中藥,

恰巧的是:

魯迅先生也是那一年患上此病

可他不信中醫

加上西醫那時抗生素也還沒出世

只好由著疾病加深,

最後一代文豪就此撒由那拉。

而wuli朱良春乖乖喝中藥2個月

不但活了過來,

經此大難後鐵下心棄文從醫,

一路開掛的人生就此起航了。

九死一生後決心學醫

家境貧寒分期付款跟師太醫

當朱良春把自己的決定告訴家裡後,

這個近乎一貧如洗的家庭並沒有反對,

換來的是千辛萬苦托關係,

最後找到馬惠卿,

那馬惠卿是何許人也呢?

他是孟河四大名醫

——馬培之的孫子

馬培之當年治好慈禧,

被推為江南第一名醫,

所以馬惠卿可謂是御醫之後。

學費多少呢?

三年360塊大洋,

這到底是貴還是便宜呢?

主席當時在北大圖書館打工,

每個月也不過月薪8塊大洋,

這個高昂的學費真讓,

當時的朱良春吐一口鮮血

還好朱良春他爸一咬牙

想了個具有前瞻的辦法,

就跟現在買房一樣,

最後先分期付款了第一年的學費!

這120塊大洋一年,

怎麼學的呢?學了點撒呢?

朱良春隨師臨診抄方,

學到了馬老師家很多祖傳的醫書和秘方;

可一年學完,

思量著後面的240塊大洋學費,

朱良春失眠了。。。

戰火紛飛,一波三折的求學歷

豪言壯志的理想是一時的,

現實是窮孩子想學藝

就得忍受更多的痛苦

恰好這時

蘇州國醫專科招收學生

他和一個同學乾脆辭別了馬老師

一起去了蘇州

到了蘇州之後,

才發現這個決定做得特別對!

不但學費不貴

而且師資力量堪稱豪華配置

章太炎任校長

陸淵雷、徐衡之、葉橘泉任教師

學校還經常請江浙名醫

章次公、秦伯未、程門雪

陳存仁等大咖來做演講

可好景不長啊,

朱良春剛學了個熱身,

盧溝橋事變了,

蘇州國醫被迫停辦

也就是說學校散夥了

前途茫茫 ,學途坎坷

朱良春內心不甘心啊

他突然想起之前來演講過的章次公

於是背起書包,

冒著日機隆隆的轟炸聲向上海出發

淞滬大會戰中日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

這個戰役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

中國死傷人數多達30萬人

上海淪陷了

我找了一張圖片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試圖從被日軍摧毀的家園裡找到一點吃的百姓

同學們啊,

朱良春讓我們看到在戰火年代

學點中醫是要冒著生命風險的,

而現在,

你們學中醫,

只是冒著偶爾聽不懂的風險而已啊。

冒著槍林彈雨來到章次公家後,

章次公被眼前這位年輕人感動了,

盡自己所能,傾囊相授,

學費全免還包吃住

不到一年

章次公就以個人名義擔保推薦他

上午半天到上海紅十字醫院坐診,

一般朱良春一個上午看50-60個號,

下午繼續到章次公先生那抄方,

晚上隨次公先生出診,

(攝於1956年·北京中醫研究院左邊為朱良春)

獨立應診七八個月後

章次公見朱良春醫術成熟了

就把他叫到跟前

你走吧

該學的都學完了

該到你自己大展手腳的時候了,

老師不能陪你一輩子啊

接著章次公親手為朱良春題詞,

以賢弟稱呼,

可感覺不夠,

最後還刻了一枚印章贈予

兒女情長,英雄肝膽,

神仙手眼,菩薩心腸。

新中國成立後,

這位章次公曾被毛主席二次召見

深夜暢談中醫,

被他的見識折服

說了一句

章先生乃舉國不多見的名士!

終於,

1940年 23歲的

朱良春在南通老家開業了自己的診所,

為貧病交迫的病人就診分文不取,

從此一路開掛,

對所有患者的求醫電話,來信

都一一耐心回復,

用自己一生的時間,

為病人祛除病痛,傳播中醫,

90歲高齡的朱老,

敢於“以身試藥”,

服下李可開的180g附子方劑

在朱老的《朱良春用藥經驗集》中

開篇就是附子,

他建議用附子需謹慎。

有一年,

90歲的朱老與70多歲的李可先生聊天,

李可一直稱自己是朱良春的弟子,

他告訴李可

自己有一個多年下肢冷的毛病,

每到冬季就加重,

冷從骨頭裡發出來,

很是痛苦。

隨即李可為朱老診脈,

說屬於腎經有寒,

真陽虧虛,

應當使用大劑附子治療。

(中間為朱良春,右邊是李可,左邊是劉力紅)

附子是有毒的中藥,

醫生們都知道不能用大量,

一般都在10g以下。

朱老說,他自己用過附子,

超過18g,他就會頭暈、血壓升高。

李可說:“18g用量不夠。

附子小量可以升壓,

大劑量就不升壓”。

最後李可抽了近20根煙,

冥思苦想2個小時

開出來一個處方如下:

制附子180g,乾薑50g,細辛30g,

桂枝40g,白芍50g,炙甘草30g,

紅參30g,加適量蜂蜜、童便共煎。

行醫70年,

當時已經90歲的朱良春先生

接過李可先生的處方,

讚揚說:

“很了不起,

你能經過深思熟慮,

儘管開這麼大的劑量,

我敢吃!”

朱老服了頭煎之後,

量了幾次血壓,沒有升高;

又服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都沒有使血壓升高。

到第四服,就不能再服了,

口幹上火,血壓升高了。

但是,多年的腿冷,

從此之後減少了一大半,

效果還是不錯。

面對朱老的勇氣,

真是讓人倒吸一口氣啊。

事實上,

朱良春在88歲高齡的時候,

還堅持一個上午還看40多個病人,

直至逝前一天還為患者把脈

聞之令人欽佩啊

謹以此文

紀念朱良春老先生

醫濟蒼生,福澤百姓的一生

如有錯誤,

歡迎各位大俠後臺留言

批評指正

《走近中醫大家朱良春》

《蟲類藥的應用》

《朱良春醫集-專訪錄》

誰說減肥就不能吃零食了?

跟黃藥師一起來動手做減脂丸!

中醫祖師爺,第一戰神張仲景:

他棄官從醫,為醫中之聖,方書之祖,空前絕後

神雕俠侶?

No 最早發現青蒿的中醫史上真人版神醫俠侶

他43歲學中醫,卻成為一代大家

不但活了過來,

經此大難後鐵下心棄文從醫,

一路開掛的人生就此起航了。

九死一生後決心學醫

家境貧寒分期付款跟師太醫

當朱良春把自己的決定告訴家裡後,

這個近乎一貧如洗的家庭並沒有反對,

換來的是千辛萬苦托關係,

最後找到馬惠卿,

那馬惠卿是何許人也呢?

他是孟河四大名醫

——馬培之的孫子

馬培之當年治好慈禧,

被推為江南第一名醫,

所以馬惠卿可謂是御醫之後。

學費多少呢?

三年360塊大洋,

這到底是貴還是便宜呢?

主席當時在北大圖書館打工,

每個月也不過月薪8塊大洋,

這個高昂的學費真讓,

當時的朱良春吐一口鮮血

還好朱良春他爸一咬牙

想了個具有前瞻的辦法,

就跟現在買房一樣,

最後先分期付款了第一年的學費!

這120塊大洋一年,

怎麼學的呢?學了點撒呢?

朱良春隨師臨診抄方,

學到了馬老師家很多祖傳的醫書和秘方;

可一年學完,

思量著後面的240塊大洋學費,

朱良春失眠了。。。

戰火紛飛,一波三折的求學歷

豪言壯志的理想是一時的,

現實是窮孩子想學藝

就得忍受更多的痛苦

恰好這時

蘇州國醫專科招收學生

他和一個同學乾脆辭別了馬老師

一起去了蘇州

到了蘇州之後,

才發現這個決定做得特別對!

不但學費不貴

而且師資力量堪稱豪華配置

章太炎任校長

陸淵雷、徐衡之、葉橘泉任教師

學校還經常請江浙名醫

章次公、秦伯未、程門雪

陳存仁等大咖來做演講

可好景不長啊,

朱良春剛學了個熱身,

盧溝橋事變了,

蘇州國醫被迫停辦

也就是說學校散夥了

前途茫茫 ,學途坎坷

朱良春內心不甘心啊

他突然想起之前來演講過的章次公

於是背起書包,

冒著日機隆隆的轟炸聲向上海出發

淞滬大會戰中日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

這個戰役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

中國死傷人數多達30萬人

上海淪陷了

我找了一張圖片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試圖從被日軍摧毀的家園裡找到一點吃的百姓

同學們啊,

朱良春讓我們看到在戰火年代

學點中醫是要冒著生命風險的,

而現在,

你們學中醫,

只是冒著偶爾聽不懂的風險而已啊。

冒著槍林彈雨來到章次公家後,

章次公被眼前這位年輕人感動了,

盡自己所能,傾囊相授,

學費全免還包吃住

不到一年

章次公就以個人名義擔保推薦他

上午半天到上海紅十字醫院坐診,

一般朱良春一個上午看50-60個號,

下午繼續到章次公先生那抄方,

晚上隨次公先生出診,

(攝於1956年·北京中醫研究院左邊為朱良春)

獨立應診七八個月後

章次公見朱良春醫術成熟了

就把他叫到跟前

你走吧

該學的都學完了

該到你自己大展手腳的時候了,

老師不能陪你一輩子啊

接著章次公親手為朱良春題詞,

以賢弟稱呼,

可感覺不夠,

最後還刻了一枚印章贈予

兒女情長,英雄肝膽,

神仙手眼,菩薩心腸。

新中國成立後,

這位章次公曾被毛主席二次召見

深夜暢談中醫,

被他的見識折服

說了一句

章先生乃舉國不多見的名士!

終於,

1940年 23歲的

朱良春在南通老家開業了自己的診所,

為貧病交迫的病人就診分文不取,

從此一路開掛,

對所有患者的求醫電話,來信

都一一耐心回復,

用自己一生的時間,

為病人祛除病痛,傳播中醫,

90歲高齡的朱老,

敢於“以身試藥”,

服下李可開的180g附子方劑

在朱老的《朱良春用藥經驗集》中

開篇就是附子,

他建議用附子需謹慎。

有一年,

90歲的朱老與70多歲的李可先生聊天,

李可一直稱自己是朱良春的弟子,

他告訴李可

自己有一個多年下肢冷的毛病,

每到冬季就加重,

冷從骨頭裡發出來,

很是痛苦。

隨即李可為朱老診脈,

說屬於腎經有寒,

真陽虧虛,

應當使用大劑附子治療。

(中間為朱良春,右邊是李可,左邊是劉力紅)

附子是有毒的中藥,

醫生們都知道不能用大量,

一般都在10g以下。

朱老說,他自己用過附子,

超過18g,他就會頭暈、血壓升高。

李可說:“18g用量不夠。

附子小量可以升壓,

大劑量就不升壓”。

最後李可抽了近20根煙,

冥思苦想2個小時

開出來一個處方如下:

制附子180g,乾薑50g,細辛30g,

桂枝40g,白芍50g,炙甘草30g,

紅參30g,加適量蜂蜜、童便共煎。

行醫70年,

當時已經90歲的朱良春先生

接過李可先生的處方,

讚揚說:

“很了不起,

你能經過深思熟慮,

儘管開這麼大的劑量,

我敢吃!”

朱老服了頭煎之後,

量了幾次血壓,沒有升高;

又服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都沒有使血壓升高。

到第四服,就不能再服了,

口幹上火,血壓升高了。

但是,多年的腿冷,

從此之後減少了一大半,

效果還是不錯。

面對朱老的勇氣,

真是讓人倒吸一口氣啊。

事實上,

朱良春在88歲高齡的時候,

還堅持一個上午還看40多個病人,

直至逝前一天還為患者把脈

聞之令人欽佩啊

謹以此文

紀念朱良春老先生

醫濟蒼生,福澤百姓的一生

如有錯誤,

歡迎各位大俠後臺留言

批評指正

《走近中醫大家朱良春》

《蟲類藥的應用》

《朱良春醫集-專訪錄》

誰說減肥就不能吃零食了?

跟黃藥師一起來動手做減脂丸!

中醫祖師爺,第一戰神張仲景:

他棄官從醫,為醫中之聖,方書之祖,空前絕後

神雕俠侶?

No 最早發現青蒿的中醫史上真人版神醫俠侶

他43歲學中醫,卻成為一代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