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銀監會的呐喊!請還我一張真實的銀行報表

為什麼要嚴格監管銀行業?

銀行業務的本質

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 非常簡單明瞭, 主要是獲取息差收入, 外加一部分中間業務收入。 所謂息差收入, 即銀行資產(最主要是貸款)獲取的利息收入, 與負債(最主要是存款)所支付的利息之差。

從金融本質上而言, 這個利差收入, 是對銀行的業務工作、風險承擔的回報。 業務工作, 包括銀行拓展與服務存貸款等客戶的各項專業工作。 而承擔的風險, 則包括:

信用風險:銀行發放的貸款會有信用風險, 即借款人無法全額償付本息的可能。 而銀行自己承擔這種風險,

並不將這個風險轉嫁給存款人。 因此, 銀行要相應獲取回報(風險溢價), 來覆蓋這種風險。 這一回報包含在息差裡。

流動性風險:銀行發放的貸款流動性較差, 久期較長, 銀行不能隨時向借款人拿回資金。 但銀行的存款流動性好, 久期較短, 存款人可能隨時來取款。 因此, 中間有流動性風險, 這風險也是銀行承擔, 於是銀行也要相應獲取回報。 這一回報也包含在息差裡。

因此, 小結一下, 銀行賺取息差, 息差包含的是銀行的業務工作的回報, 以及對承擔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回報。

銀行逐利的擴張

銀行也是逐利的金融企業, 以盈利為目的。 明白了銀行的業務本質後, 問題就來了:銀行如何才能賺更多錢?那還是得從其本質出發。

首先, 靠增加業務工作, 多幹點活。 員工們多賣力一點, 是能增加收入, 但也增加不到哪去, 畢竟銀行員工的業務能力、勞動強度、工作時間有限。

於是, 通過提高風險承擔, 來增加收益, 是歷史上很多銀行採取的方式。 增加風險的方式, 無非三種: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

加杠杆:是指增加整個銀行的財務杠杆, 即去吸收更多的負債, 用於發放貸款, 擴大規模。 這就是為什麼眾多銀行都有很強的擴大資產規模的衝動。

加久期:是指拉長資產的久期, 縮小負債的久期, 加大期限錯配程度, 從而加大資產與負債的流動性缺口(也就是承擔更多流動性風險), 從而獲取更高息差。

降信用:就是主動接受更高的信用風險, 將資產投放于風險更高的領域,

利率更高, 也就能獲取更高的資產收益率。

但毫無疑問, 這些做法均是在擴大收益的同時, 也擴大了風險。 理論上, 如果收益能覆蓋風險, 那麼這些做法在商業上似乎是可持續的。 但在實際操作中, 不可能完美均衡收益與風險, 一不小心風險失控, 就玩完了。 因此, 古今中外, 銀行(及其前身)因為風險偏好過高而導致經營失敗的例子, 不勝枚舉。

銀行監管的目標

而商業銀行又與普通企業不同, 它經營的存款履行著貨幣職能, 涉及公眾利益, 因此其破產的外部成本很高, 會引發整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於是, 從公眾利益和金融穩定考慮, 要阻止銀行的貪念, 這就有了銀行業監管。

監管的核心, 就是制約銀行去過度擁抱風險,

通過種種指標設置, 遏制銀行逐利的衝動, 將銀行的風險控制在一定水準之內, 從而維繫整個銀行體系乃至金融體系的穩定。

監管的指標體系很多, 但歸結起來, 大多都是針對上述三種“加風險方式”的:

針對加杠杆, 監管體系首先設定了資本充足指標。 該指標最早出自《巴塞爾協議》, 其本質是控制了銀行的財務杠杆水準, 要求銀行的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即資本充足率)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 銀行如果要擴張資產規模, 那麼就要相應擴充資本。 目前我國央行引進的宏觀審慎框架(MPA)也沿用此思想。 該項監管的核心指標是資本充足率。

針對加久期, 監管體系設置了流動性指標。 現行指標包括流動性覆蓋率、流動性比率等。

也就是對銀行的流動性缺口進行限制, 防止銀行為追逐盈利而犧牲流動性, 導致過大風險。

針對降信用, 監管體系嚴格觀測銀行的信用風險, 對銀行的信用業務設置種種業務規則, 並設置了撥備要求等指標。 比如, 密切監測銀行的不良率、逾期率等指標, 並要求銀行計提充足的撥備(撥備率、撥備覆蓋率), 以覆蓋信用損失。 而且, 監管部門還對銀行放款行為設置了多種業務規則, 尤其是在銀行如何審核、監督借款申請人等方面, 有詳細的規定, 以盡可能保障放款安全, 防止銀行為了追逐更高收益率、拼搶客戶而放鬆信用風險管理。

我們用一張表作個小結:

此外, 監管還有一些其他內容, 包括配合國家產業政策, 制約銀行將資金投向某些限制性領域;禁止銀行對企業亂收費;或者對銀行關聯交易進行監督,防止關聯方套取銀行資金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總之,監管的目標,就是為了控制銀行的“欲望”。換言之,銀行監管是基於銀行“人性本惡”的假設,防止他們為了追逐過高收益而承擔過多風險,從而影響銀行體系穩定。

監管套利的滋生與清理

牛欄關貓:銀行監管套利

遺憾的是,各國銀行業的實踐,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人性本惡”的存在。銀行為了追逐收益,想出各種辦法來突破監管,實現變相地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各種方法的本質,均是通過藏匿交易實質,從而達到美化監管指標的目的。這些行為被統稱為“監管套利”。我們仍然按上述三個方面來分析。

為突破資本監管,典型的監管套利方法包括資產假出表(資產表面上出表,但其實風險仍由銀行承擔)、變換資產類別(將高風險權重資產變換為低風險權重資產)等。比如,在給企業放款時,讓該企業的一家小型子公司出面申請,從而被計入小微貸款,風險權重更低。或者,將信貸包裝成同業資產或表外理財,風險權重更低,但其實風險仍由本行承擔。如此,銀行便美化了資本充足水準,從而實現進一步加杠杆。

為突破流動性監管,典型的監管套利方法包括變換負債類別(將同業負債變換為一般存款)、非標資產變換為標準化資產、在表外理財業務中加大久期錯配。如此,銀行美化了流動性監管指標,增加了流動性風險敞口。

為突破信用風險監管,監管套利方法就更多了。典型的做法,包括不嚴格劃分甚至藏匿不良資產,將不良資產出表由其他機構或產品代持等。其目的是美化不良率、撥備覆蓋率、撥貸比等監管指標,從而擴大了自身的信用風險敞口。

銀行的監管套利,不管用什麼樣的手段,其本質大致都一樣,均是通過調整報表,美化監管指標,實現變相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從而獲取更大盈利。因此,只要銀行還有利潤考核要求,那麼監管套利的動機幾乎是不可能徹底消除的。

這種做法帶來的問題,是整個銀行業監管指標的失真。比如,帳面顯示的不良率、資本充足率等指標,均可能是被美化後的結果,不足以反映真實風險。於是,監管部門也難以掌握銀行體系的真實風險水準,埋下較大的風險隱患。

更令人不安的是,監管套利行為發生在各個業務條線(信貸、資金、債券、表外等條線),很難給予總量測算。高達230萬億元的資產總額,和30萬億元的表外理財,均有涉及。因此,值得高度重視。

監管大幕:嚴格檢查落實

而上述監管套利行為之所以能夠發生,主要是因為很多監管指標是基於會計科目的。但是,現今的會計準則相對靈活,會計科目有一定的被操縱的空間,因此才會出現變換科目等方法,從而達到美化監管指標的目標。

因此,僅僅從制度上下文章,是不可能杜絕這種監管套利的,制度的執行與落實到位更為重要。要想對這些監管套利行為進行控制,沒有捷徑,只能是進行嚴格、具體的業務檢查,發現一起處罰一起。

從我國銀行業監管部門負責人的各種公開表態來看,監管部門是知悉銀行業的這些做法的,但可能尚不掌握監管套利的準確資料。目前,我國高層已經將近期金融工作定調為去杠杆、抑泡沫、防風險,而監管套利又是滋生風險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預計,監管部門針對監管套利的監管工作將會展開,在排查摸底、掌握資料的基礎上,逐步開始清理整頓。

行業影響:長期風險出清

大部分監管套利行為,其目的均是突破監管的約束去實現資產投放。除部分空轉的資金外,大部分資金還是去向實體的,不可能一收了事。因此,哪怕監管部門完成了摸底排查之後,其清理整頓的進程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我們分別分析後續的清理方式,及可能的行業影響。

清理方式:首先,“一刀切”式的全部叫停監管套利行為,顯然是不現實的。畢竟,除少部分空轉資金外,大部分資金還是直接或間接流向了實體,向借款人冒然抽回融資,代價過大,也沒有可操作性,最後還會落個影響實體融資的罪名。

因此,預計最後採取的清理路徑會較穩妥,實施新老劃斷,杜絕新的監管套利行為。同時,現有的監管套利存量資產,則逐步等著到期,後陸續收回,或者以合乎監管的方式重新發放。

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銀行對外資產投放的難度加大,或成本提高。原先規避了監管,節省了一筆監管成本,或降低了放款難度。今後以合乎監管的方式重新發放,成本必然是更高的。這其實也是為了實現金融去杠杆的目標。

行業影響:對於銀行業,前文已述,由於這種基於監管套利的資產投放是會抬高自身的風險的,因此,遏制了這種行為之後,有利於降低自身的風險水準,提高自身報表的真實性。因此,我們認為對於銀行業而言,監管套利的清理整頓應給予正面解讀。這其實也是我們此前報告《銀行解毒》的主要邏輯。

當然,最後的實際影響,還需等到摸底工作完成,實際的清理整頓方案出臺後,再行判斷。

制約銀行將資金投向某些限制性領域;禁止銀行對企業亂收費;或者對銀行關聯交易進行監督,防止關聯方套取銀行資金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總之,監管的目標,就是為了控制銀行的“欲望”。換言之,銀行監管是基於銀行“人性本惡”的假設,防止他們為了追逐過高收益而承擔過多風險,從而影響銀行體系穩定。

監管套利的滋生與清理

牛欄關貓:銀行監管套利

遺憾的是,各國銀行業的實踐,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人性本惡”的存在。銀行為了追逐收益,想出各種辦法來突破監管,實現變相地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各種方法的本質,均是通過藏匿交易實質,從而達到美化監管指標的目的。這些行為被統稱為“監管套利”。我們仍然按上述三個方面來分析。

為突破資本監管,典型的監管套利方法包括資產假出表(資產表面上出表,但其實風險仍由銀行承擔)、變換資產類別(將高風險權重資產變換為低風險權重資產)等。比如,在給企業放款時,讓該企業的一家小型子公司出面申請,從而被計入小微貸款,風險權重更低。或者,將信貸包裝成同業資產或表外理財,風險權重更低,但其實風險仍由本行承擔。如此,銀行便美化了資本充足水準,從而實現進一步加杠杆。

為突破流動性監管,典型的監管套利方法包括變換負債類別(將同業負債變換為一般存款)、非標資產變換為標準化資產、在表外理財業務中加大久期錯配。如此,銀行美化了流動性監管指標,增加了流動性風險敞口。

為突破信用風險監管,監管套利方法就更多了。典型的做法,包括不嚴格劃分甚至藏匿不良資產,將不良資產出表由其他機構或產品代持等。其目的是美化不良率、撥備覆蓋率、撥貸比等監管指標,從而擴大了自身的信用風險敞口。

銀行的監管套利,不管用什麼樣的手段,其本質大致都一樣,均是通過調整報表,美化監管指標,實現變相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從而獲取更大盈利。因此,只要銀行還有利潤考核要求,那麼監管套利的動機幾乎是不可能徹底消除的。

這種做法帶來的問題,是整個銀行業監管指標的失真。比如,帳面顯示的不良率、資本充足率等指標,均可能是被美化後的結果,不足以反映真實風險。於是,監管部門也難以掌握銀行體系的真實風險水準,埋下較大的風險隱患。

更令人不安的是,監管套利行為發生在各個業務條線(信貸、資金、債券、表外等條線),很難給予總量測算。高達230萬億元的資產總額,和30萬億元的表外理財,均有涉及。因此,值得高度重視。

監管大幕:嚴格檢查落實

而上述監管套利行為之所以能夠發生,主要是因為很多監管指標是基於會計科目的。但是,現今的會計準則相對靈活,會計科目有一定的被操縱的空間,因此才會出現變換科目等方法,從而達到美化監管指標的目標。

因此,僅僅從制度上下文章,是不可能杜絕這種監管套利的,制度的執行與落實到位更為重要。要想對這些監管套利行為進行控制,沒有捷徑,只能是進行嚴格、具體的業務檢查,發現一起處罰一起。

從我國銀行業監管部門負責人的各種公開表態來看,監管部門是知悉銀行業的這些做法的,但可能尚不掌握監管套利的準確資料。目前,我國高層已經將近期金融工作定調為去杠杆、抑泡沫、防風險,而監管套利又是滋生風險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預計,監管部門針對監管套利的監管工作將會展開,在排查摸底、掌握資料的基礎上,逐步開始清理整頓。

行業影響:長期風險出清

大部分監管套利行為,其目的均是突破監管的約束去實現資產投放。除部分空轉的資金外,大部分資金還是去向實體的,不可能一收了事。因此,哪怕監管部門完成了摸底排查之後,其清理整頓的進程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我們分別分析後續的清理方式,及可能的行業影響。

清理方式:首先,“一刀切”式的全部叫停監管套利行為,顯然是不現實的。畢竟,除少部分空轉資金外,大部分資金還是直接或間接流向了實體,向借款人冒然抽回融資,代價過大,也沒有可操作性,最後還會落個影響實體融資的罪名。

因此,預計最後採取的清理路徑會較穩妥,實施新老劃斷,杜絕新的監管套利行為。同時,現有的監管套利存量資產,則逐步等著到期,後陸續收回,或者以合乎監管的方式重新發放。

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銀行對外資產投放的難度加大,或成本提高。原先規避了監管,節省了一筆監管成本,或降低了放款難度。今後以合乎監管的方式重新發放,成本必然是更高的。這其實也是為了實現金融去杠杆的目標。

行業影響:對於銀行業,前文已述,由於這種基於監管套利的資產投放是會抬高自身的風險的,因此,遏制了這種行為之後,有利於降低自身的風險水準,提高自身報表的真實性。因此,我們認為對於銀行業而言,監管套利的清理整頓應給予正面解讀。這其實也是我們此前報告《銀行解毒》的主要邏輯。

當然,最後的實際影響,還需等到摸底工作完成,實際的清理整頓方案出臺後,再行判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