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脫貧攻堅“不看廣告,看療效”

“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寫入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 引發出席全國兩會的我省代表委員熱議。 他們認為, 脫貧攻堅難度越大, 越要實事求是。 要從整頓作風、健全制度、創新方法、加強監管等方面努力, 杜絕脫貧攻堅造假問題, 確保真扶貧、真脫貧。 (3月13日《河北日報》)

近兩年, “扶貧、脫貧”成了社會熱詞, “精准扶貧”“攻堅脫貧”“生態脫貧”“脫貧牛人”等, 無一不體現出“脫貧攻堅”是當前我國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是第一民生工程。 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黨委和政府, 逐級立下“軍令狀”, 層層落實脫貧攻堅責任,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國700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當然, 脫貧不能只喊“口號”, 而沒有實際行動;不能只看“廣告”, 而忽視實際“療效”。

回顧2016年的脫貧情況, 可謂扶貧攻堅首戰告捷, 超額完成全年減少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任務, 扶貧工作不斷細化, 扶貧准度不斷增強, 脫貧成效明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 “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教育和健康扶貧, 實施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 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新扶貧協作機制, 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這些新的脫貧目標和脫貧計畫, 讓廣大群眾倍感溫暖, 讓脫貧幹部和貧困人口倍感自信。

但與此同時, 我們也要看到, 扶貧攻堅是一場長期戰, 取得的成績是初步的, 越往後扶貧難度越大。 但越是如此, 越是要壓實責任、注重實效。 尤其是要嚴格做好考核評估工作, 這是落實精准脫貧精准扶貧的最後一道關口, 必須嚴防死守, 不能有絲毫的“差不多”, 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在今年兩會上, 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 切實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 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 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 這是對廣大扶貧幹部的告誡, 扶貧脫貧必須求真務實、嚴格把關, 決不允許出現脫貧資料造假、脫貧政績“注水”等問題。

現距離“軍令狀”的期限還有三年時間, 在這樣一個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

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 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脫貧幹部要“擼起袖子”, 以“繡花功”做好各項扶貧攻堅工作。 因為在脫貧攻堅戰中, 需要的絕對不是華麗的“廣告”, 而是真抓實幹的行動和實打實的脫貧“療效”。

看病, 講究“望、聞、問、切”, 找准病因, 對症下藥, 攻堅脫貧工作也是如此。 農村貧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然環境原因、經濟原因、政治體制原因、文化素質原因、健康狀況原因和救助方法原因等。 “窮因”不同, 扶貧的方式方法就應該有所不同, 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扶貧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絕不是單純的物質幫助,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扶貧先要扶志, 要從“精准扶貧”精神實質入手, 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

徹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摘掉“貧困帽”。 (趙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