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檔案》披著宗教外衣的特務 屠洪剛為您講述:粉碎暴動內幕

保衛哈爾濱——粉碎國民黨二十七軍與反動會道門暴亂內幕

一個是國民黨二十七軍軍長, 一個是被人稱作“活佛”的反動會道門頭子,

這樣的兩個人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關係?他們的背後又潛藏著怎樣的陰謀?

陳龍, 這個有著火爆脾氣的東北漢子, 又是如何在複雜的局面下, 與敵特勢力鬥智鬥勇, 保衛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爾濱的呢?

會道門頭子李明信是何許人?

李明信, 又名李中亮, 原籍河北省內邱縣東磨窩村人。 李明信, 其實是反動會道門的頭子。 “會道門”是“會門”和“道門”的合稱。 道門誦經拜神, 製造和傳播迷信邪說, 迷信色彩極為濃厚。 會門最初是以兵器種類命名的, 偏重吞符念咒, 練功習武, 據地自保。

說到這裡, 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時任北滿分局社會部長的陳龍。 而李明信的故事, 還要從陳龍破獲的一起案子說起。

陳龍原名劉漢興, 1910年出生于遼寧撫順。 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參謀長。 他曾前往蘇聯留學, 後在延安擔任中央社會部治安科科長。 1945年, 陳龍曾陪同毛澤東飛赴重慶, 負責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的保衛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 為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

中央多次派出大批優秀的幹部進入東北。 1945年11月2日, 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成立北滿分局, 任務是控制“北滿”各地, 也就是主要包括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牡丹江(當時稱綏寧)的5個地區和哈爾濱市, 組織軍隊, 建立政權, 發動群眾, 鎮壓反革命, 鞏固東北的後方。 陳龍也在這時候回到了東北, 擔任北滿分局社會部長, 並接管了哈爾濱警察局。

哈爾濱雖然是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但當時的環境依然十分複雜, 各方勢力盤踞, 虎視眈眈, 落在陳龍身上的擔子分外沉重。

抓捕日偽漢奸、國民黨特務, 維護哈爾濱的社會治安是陳龍每天的頭等大事。 而就在8月26日這天, 陳龍收到了一個讓他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薑鵬飛, 被逮捕了!

薑鵬飛如何被捕?

薑鵬飛又名薑鳳飛, 遼寧省金縣人, 東北講武堂第七期畢業生。 “九一八”事變後投降日寇, 後擔任日偽佳木斯第七軍管區少將參謀長, 獨立第二旅旅長。

這期間, 他頻繁發動軍事掃蕩, 製造慘案, 搜集情報專門對付共產黨和八路軍。

1945年夏, 眼見侵華日軍節節敗退,

薑鵬飛急忙和蔣介石勾結。 對於姜鵬飛手裡現成的武裝力量, 國民黨政府當然求之不得。 於是任命他為“冀東挺進軍總指揮”, 收編偽滿殘餘武裝, 建立國民黨“陸軍新編第二十七軍”, 妄圖進攻哈爾濱。 1946年8月26日, 經過陳龍的親自指揮和多日來的巧妙安排, 薑鵬飛與他的部分同夥在天泰客棧被逮捕了。

作惡多端的薑鵬飛終於落網了。這個狡猾的傢伙身上有著太多重要的情報了,如何讓他開口交待,成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

為了進一步偵破薑鵬飛的全部組織和預謀,這次逮捕行動還將之前打入二十七軍內部的特工佟琦、假裝叛變接近薑鵬飛的團長趙鼎一併抓獲。陳龍故意將佟琦、趙鼎和姜鵬飛關在一起,以便探出更多的情報。

至於薑鵬飛的同夥們,相對容易擊破的多。因此,對於他們的審訊連夜就開始了。

8月26日夜,哈爾濱公安局的審訊室內,燈火通明。此刻的陳龍有些煩躁。作為國民黨“陸軍新編第二十七軍”的參謀處長,姜鳳鳴實在是頑固之極,面對審訊什麼也不肯交代,審判記錄上只有寥寥幾筆,就連他的姓名、年齡,也都是幾經追問才交代的。陳龍原本很希望從他的身上能問出些什麼,好作為審訊薑鵬飛,甚至破獲杜聿明行動的突破口。

然而,薑鳳鳴囂張的很,像是有恃無恐。可他究竟“恃”的是什麼?這是必須要弄清楚的。搞不好,他們背後還有陰謀!

嫌疑人緘口不言,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陰謀?

就在對薑鳳鳴的審訊工作陷入膠著的時候,審訊室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聲音。大牢的看守急急忙忙地跟陳龍彙報:“大牢裡有個人說自己是團長,押他押錯了,他要見首長!”

聽到看守的話,陳龍明白,這個團長正是自己安排在薑鵬飛身邊的臥底趙鼎。他此時突然要求見面,一定是有什麼重要的情況要講。於是,他趕忙吩咐把薑鳳鳴押下去,讓人把趙鼎帶來。

趙鼎進入審訊室後,先是一回手把房門插上,然後緊緊地和陳龍握了下手,忙不迭地說:“28號有幾千人要暴動,說是什麼能刀槍不入,要來劫獄。”聽到這個消息,陳龍吃了一驚。據趙鼎彙報,這個消息是薑鵬飛剛才親口對他和佟琦說的。不僅如此,據說還有兩個師要從江北殺過來。

看來敵人早有預謀,這幾千人的暴動一定是早就計畫好了。怪不得姜鵬飛、薑鳳鳴等人雖然被抓捕了,但一點兒也不害怕,反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此時,已經是26日的夜裡10點多了,距離薑鵬飛密謀暴動開始的時間,只剩一天了。對於陳龍來說,只有及時知道行動的更多細節,才能打破敵人的陰謀。可這細節如何得知呢?

這個時候,就在隔壁的審訊室,倒是有了一些進展。姜鵬飛的聯絡處長張福平開始吞吞吐吐地交待自己的歷史。

只見張福平的臉上淌著汗水,呼吸急促,眼神十分慌亂,最顯眼的是兩隻手不停地在膝蓋上揉搓。陳龍知道,他這是害怕了,正是審問他的好時候。於是說到:“你的歷史以後再講,先說說你們二十七軍下一步的打算。”

張福平善於察言觀色,他知道這個剛進來的人一定是個大官兒,忙回答到:“在外縣編了十六個師,準備攻打哈爾濱。人馬正在集結,估計得十天半個月。”

十天半個月?陳鼎彙報的消息明明是28號,這個張福平是故意胡亂說個日子,打算矇騙過關?還是薑鵬飛狡猾,在監獄裡放出了煙霧彈呢?

“不是還有會佛法的嗎?”陳龍突然一拍桌子,提高聲調,對張福平吼到。聽到這句話,張福平怔住了,看來共產黨早就知道了他們的秘密。

張福平不敢再說謊欺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一邊抽泣著一邊說:“長官息怒,據我所知,有位活佛叫李明信,他手下有3000佛兵,姜軍長曾去聯絡過。可是那次我沒去,所以不知道在哪兒。”

按照張福平的說法,顯然,這個李明信並不簡單。他不只是個反動會道門的頭子,他分明還是和國民黨沆瀣一氣的特務!

李明信如何發家?

1939年,當時只有10歲的李明信在河北拜王思禎為師。這個王思禎表面上到處傳道,實際上卻是個披著宗教外衣的特務。借著到處傳道的機會,專門搜集八路軍和冀東解放區的軍事情報。

李明信跟王思禎學徒三年,不僅學會了傳道,而且也學會了特務營生。

李明信先是到了北京,密謀和日本特務加藤一起搞“萬道聯合會”,蠱惑老百姓反對共產黨。日本投降後,又和國民黨軍官勾結,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的“少將參議”。在蔣介石搶佔東北的命令下,隨著國民黨軍隊到東北收編偽滿軍隊,佔據地盤。

1946年,李明信來到了哈爾濱,明面上開始傳道活動,實際上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打聽有多少沒被收編的雜牌隊伍,調查他們的人數、裝備、槍支彈藥等情況。

在到達哈爾濱之初,李明信和當時的普濟佛教會會長李萬發接上了頭,並且偷偷打聽好了李萬發師父的遺言,讓他以為李明信就是自己師父的轉世。

一時間,參加佛教會的人越來越多。李明信借此機會積極宣傳,不斷擴大著自己的勢力。

李明信還千方百計地騙取群眾財物。據記載,李明信規定凡入教者都要“順性”,也就是一種入教儀式。而且要先交順性錢36元,再交360元領一袋號稱是“免災去難,永不生病”的黃米,僅這一項就騙取了百姓50多萬元的財產。除此之外,他還過著荒淫無恥的糜爛生活,不僅妄想著做土皇帝,收了兩個“娘娘”,還侮辱了多名女教徒。

到了1946年6月,李明信為了實現他的反革命目的,成立了黃槍會,下設了參謀處、財政處等“八大處”,並且委任了各處的處長。短短數月,教徒已經發展到3000多人,也就是我們之前聽到的3000“佛兵”。

這之後,李明信開始經常召集教徒,在道外光復飯店開會,商議暴動的具體問題。並指定專人分頭通知市內和鄉下的教徒,做好暴動準備。

就在有一次會上,有人向李明信介紹說,有個大人物想和黃槍會一起幹暴動,能不能安排兩人見一面。

這個大人物,正是姜鵬飛。

姜鵬飛和李明信如何互相利用?

姜鵬飛曾向離哈爾濱較近的謝文東、李華堂等大土匪頭子發出“第十號命令”,命令他們分別集結于阿城、蜚克圖、江北、太平莊和哈爾濱近郊,採取包圍哈爾濱的態勢。但他派去傳達命令的匪徒在途中先後被捕獲,各個土匪頭子根本沒有接到這些命令。就在薑鵬飛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的一個部下找到了他,向他透露了一個重要情況:哈爾濱佛教會有位“活佛”勢力很大,最近要搞暴動,刀槍劍戟一切都準備好了,如果願意同他們合作,事成之後雙方都能出人頭地。

聽了這個消息,薑鵬飛大感興趣,他把這件事和將要進攻哈爾濱的計畫聯繫在一起。如果能利用這支力量,將對他的行動有很大的幫助。

8月19日下午,在李明信一個手下的家裡,薑鵬飛和李明信第一次見面了。

兩個人先是像模像樣地講了一些道學上的問題,接著都按耐不住心裡的想法,馬上開始聊起了暴動的細節。

談到暴動的兵力部署,兩個人開始各自吹噓。薑鵬飛說自己有40萬部隊,哈爾濱市周圍就有4、5萬。市內還有一萬日本兵是他的地下軍,隨時可以配合作戰。

李明信雖然只有3000教徒,但他信誓旦旦地跟薑鵬飛保證:“別看人少,都會佛法,都是天兵天將,雖然武器是大刀紮槍,但一使法術就能讓共產黨的槍打不響!”

說完,李明信還拿出了自己黃槍會的黃布符號給薑鵬飛看,約定參加暴動的主要隊伍都要帶上二十七軍的臂章和黃槍會的布標這兩種符號。

就這樣,兩個人迅速達成了合作,為了表示誠意,薑鵬飛還特意跪了下來,焚香磕頭,讓李明信給自己做了入教的儀式。

對於這一段歷史,在薑鵬飛日後的自供書中曾有過詳細的描述:“我不是相信李明信會念咒的,但是我認為其攻擊精神可取,一般鄉愚不知念咒是假的,在這種精神支持之下,或者可以勝利,即不勝利,至少可以擾亂哈市治安,趁著這個機會,我們隊伍由外部進攻,這樣就可以佔領哈爾濱。”

薑鵬飛並不迷信,他才不相信李明信真的可以刀槍不入。他這是擺明瞭要把李明信當作打頭陣的炮灰,而李明信為了借助薑鵬飛的武裝力量奪取哈爾濱,保他做皇帝,也是極力配合薑鵬飛的計畫。

一場腥風血雨或許就要來了!

8月23日,薑鵬飛和李明信再次會面。李明信提議將暴動的時間定在8月28日,姜鵬飛原本打算得到杜聿明的指示後再行動,但禁不住李明信的堅持,也就同意了。兩人當即成立了“聯合指揮部”,交換了臂章和標誌。

此時,距離暴動還有5天的時間,薑鵬飛為了摸清暴動中和暴動成功後需要控制的部位,以及進行搶劫和血腥屠殺的目標,派出了大量親信分子暗中行動。

他派人分別調查了哈爾濱市內的銀行、倉庫、軍火庫、汽油等各項物資儲存的地點,以及省市領導、公安局長、軍隊首長的住所,並做了繪圖說明。

就在兩方人馬又是置辦武器,又是安排分工的時候,誰也沒想到,讓他們措手不及的事情發生了。

他們誰也沒有想到,薑鵬飛在26日這天被逮捕了。按照原定的計畫,這天李明信與薑鵬飛還是要開會的。但李明信還沒見到薑鵬飛,就聽到有人說公安局和部隊把他們經常開會的光復飯店包圍了。此時的李明信對薑鵬飛被捕的消息半信半疑,他以為薑鵬飛這是害怕了,臨時變卦躲起來不見面了。只要明天暴動前找出他好好勸勸還是來得及的。

沒成想,到了晚上,薑鵬飛的一個副官傳來消息說,薑鵬飛真的被抓走了。這個消息一經確定,原本被煽動起來的教徒們紛紛開始動搖了。

為了誘使教徒們心甘情願地衝鋒陷陣,李明信還當眾表演自己的“法力”。

他將準備好的沒有頭的子彈打向教徒們,子彈自然打不中。李明信就把這說成是教徒們有神,已經煉成了,他們都是天兵天將。靠這種拙劣的手法蒙蔽教徒們為他去賣命。

27日下午,薑鵬飛的副官,又帶來了5000枚二十七軍的臂章,讓李明信不要擔心,薑鵬飛之前已經給部隊下了命令,一切都準備好了,一定要幹。

薑鵬飛確實準備了很多,他甚至早早地就準備好了兩份佈告:

這是第一封,“陸軍新編第二十七軍司令部佈告,為佈告事……茲派突擊部隊之一部,於八月二十八日早捕滅哈市頑敵,解除其武裝,同時派警備部隊一個師入城……除分得有產者之財產,須照數歸還原主外,其擅自逮捕人民,謬稱為漢奸、走狗及特務與思想不良等惡弊皆廢除之,既往不咎,嚴查將來。……以上各項,本職言出法隨。凡我官民同胞,皆應一律互相警惕為禱,特此佈告。”

在這封佈告裡,薑鵬飛說那些漢奸、走狗及特務既往不咎,目的就是為了招攬他們。把他們也收編到二十七軍裡去。

另外一封佈告,則是宣佈要在哈爾濱市內進行戒嚴。最後落款的時間還沒有定。可見,當時的薑鵬飛一定是妄想著自己的計畫萬無一失,已經把進攻哈爾濱之後的事兒都安排好了。

可薑鵬飛絕對沒有算到,這封寫著“參字第一號”的佈告,不僅沒能幫著他實現攻佔哈爾濱的美夢,反而成了他自己的一項罪證。

而此時,在哈爾濱公安局內,又有新的消息傳來了。

在瞭解了暴亂的基本情況後,陳龍匆匆趕回辦公室,已經是26日夜裡12點了,這意味著離暴亂的時間更近了。這次暴動做為薑鵬飛的底牌,他肯定不會輕易透露細節。與其和他拖延時間,不如採取其他辦法。陳龍顧不上夜已深,直接向哈爾濱市委書記鐘子雲和王金祥分別報告了這一情況。隨即,又召集全市各員警分局局長開會,佈置任務。

鑒於以往的經驗,這種封建迷信的活動大多發生在郊區或城鄉結合的地方,陳龍特意對哈爾濱太平分局、香坊分局等分局長做了叮囑。

整整一天一夜,陳龍都沒有合眼,高度的精神緊張讓這個曾經歷過多次血戰的硬漢也有些疲累了。就在他剛想閉上眼睛養一養神的時候,顧鄉公安分局傳來了一個重要的發現。

顧鄉是哈爾濱的一個區,偵查員發現這裡有一些居民在趕制紮槍,有的還用黃裱紙畫符。還有個偵查員從一個要參加暴動的親屬口中得到確切情報:李明信確定8月28日淩晨2點發起暴動,隊伍已經秘密集合。據瞭解,參加暴動的人都吃了靈符,吞了神藥,都相信自己成了星宿下凡的天兵天將,可以刀槍不入。暴亂分子將從太平、顧鄉、東、西付家四路同時攻擊,重點攻打公安局。

在陳龍起草的薑鵬飛、李明信匪團組織“八•二八”暴動奪取哈爾濱活動情況報告中,對當時的情形進行了記錄,其中有這樣一段:“昨天的報告(佛教會)今日查明即是幾十年前的蓮教、義會團、紅槍會等類的教會,據稱今夜二點半在文廟有刀槍不入的法術。”旁邊寫著“陳龍起草”。

暴動的情況陳龍已經掌握了一些大概,暴亂的時間、地點、人物都有了,再加上之前情報提供的路線,似乎已經對敵人瞭若指掌了。

然而從報告中略顯淩亂的字體、簡要的用詞,也可以看出陳龍的內心有些有些焦急。

還有哪個環節有問題嗎?不僅有問題,問題還不小!

3000人的暴動,還有國民黨兩個師的蠢蠢欲動,要想將敵人的陰謀徹底粉碎,同時保證哈爾濱市內的老百姓不受到傷害,這對陳龍來說不亞於一場硬仗。

一邊是要和時間賽跑,儘快得知更多的細節,一邊是需要大量人手,完成大規模的搜捕、審訊和調查工作。

陳龍現在,很缺人!

大戰一觸即發,人手嚴重緊缺怎麼辦?

時間已經指向了27日的晚上8點。距離敵人暴動的時間僅有6個小時了。然而現在哈爾濱的駐軍,只有朝鮮支隊,兵力相當於一個團,還不足1000人。這樣的兵力如何能抵擋住幾千人的進攻?就算黃槍會的裝備落後,還可以應對。可除了“佛兵”以外,要是二十七軍的幾個師再攻打過來呢?

哈爾濱若是被攻佔,這麼多黨政機關、東北局還有許多位中央委員,他們的安危怎麼辦?

這一系列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在陳龍的腦海之中。雖說他素以果斷、冷靜著稱,此時也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哈爾濱做為東北戰場的指揮中心和後勤基地,如果被敵人發動暴亂而佔領,其損失絕不僅是一個哈爾濱,其他城市的潛伏的敵人也會效法,到處製造暴亂,配和國民黨大軍趁機向北推進,影響整個東北戰場的形勢!

陳龍急忙趕到了市委,找到了鐘子雲書記,接著又到東北局找到了彭真、陳雲等領導。詳細地彙報了抓捕薑鵬飛和在偵訊中發現李明信準備暴動的情況。

東北局領導當即做出決定,集中哈爾濱市所有武裝力量,包括政工和後勤人員,一律上陣,分兵三路拒敵于太平橋、顧鄉下坎和江北一帶。一旦發生暴動,要堅決就地消滅,絕不能讓他們進入市區和到南崗會合。對監獄、公安局、電臺及機關重地也要設兵佈防,防止小股敵人流竄騷擾。從今夜零點起全市布崗,盤查可疑行人,東北局和市委領導直接參加指揮戰鬥。

陳龍感覺自己的心情平復了許多。有了東北局的直接領導,他對撲滅這場暴動,有了充足的信心。

淩晨兩點,從太平區幾條小巷突然傳來一陣鑼聲,接著一夥手持大刀的暴徒,從四面八方湧來。他們赤著上身,在肚皮上畫滿了符咒,還有的在衣服上縫滿黃色的符咒。高喊著口號彙集到馬路上,向太平橋頭蜂擁而來。緊接著,顧鄉屯的暴徒也開始行動了,一齊擁到大街上。李明信跟在隊伍後面,懷揣兩顆印璽,由手持令旗、令箭、令符的男男女女在兩側簇擁著。他一出現,四周的暴徒頓時發出一陣呼喊和怪叫。

隱蔽在太平和顧鄉兩地的戰士們,看見暴徒湧了上來,先是高聲喝令制止他們前進,但暴徒們不管不顧,繼續舉刀舞槍,一邊呐喊一邊向前沖著。

考慮到這些人大多是受了李明信的矇騙,根據上級命令,戰士們沒有馬上開槍,而是先向天空鳴槍警告。

暴徒們聽見槍響卻發現沒有人中彈倒下,更相信李明信說的不假,符咒果然靈驗,刀槍不入。他們膽子更大了,竟然一齊呐喊著向部隊的陣地發起了衝鋒。眼見暴徒已經十分囂張,指揮員果斷下令開槍。一聲令下,輕重機槍一齊開火。沖在最前面的暴徒就像被割倒的莊稼,紛紛栽倒在地。暴徒們見刀槍不入的法術根本沒用,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扔掉手裡的刀槍四散逃命。

此時,天空中下起了大雨,雨點劈頭蓋臉的打下來。戰士們冒雨一路追擊,直到天亮,兩路暴動人馬被全部擊潰。

天放亮之後,戰士們打掃戰場,收繳了一大批武器和罪證。就地召開了群眾大會,揭露國民黨特務利用封建迷信為掩護,妄圖推翻人民政府的陰謀。

這場戰鬥打的乾淨俐落,在哈爾濱市民的熟睡中,就已經悄然結束了。只是還有一件事兒,組織暴動的頭子李明信不見了。

李明信眼見形勢不好,便立刻掉頭逃跑了。因為害怕被發現身份,便將自己的印章就地埋了起來,隨後躲進了高粱地裡。直到周圍沒什麼動靜了,一行人才偷偷溜回了一個教徒的家中。

沒過多久,李明信就派人四處打探消息,準備搜集殘部,妄圖伺機再起。偵查員發現了李明信手下的行蹤,終於在8月30日將李明信等幾名骨幹分子抓獲。

8月28日這一天,對牢房中的薑鵬飛和薑鳳鳴來說,也是個難熬的日子。他倆幾乎一夜沒睡,整個晚上都在緊張地聽外面的動靜,幻想著李明信的隊伍來救他們出去。

可是眼巴巴地等到天亮,他們連槍聲都沒聽到,更別提有人來劫獄救他們了。

儘管如此,薑鵬飛仍然賊心不死。他一直相信由他安排的這次暴動一定會取得成功。所以,幾次審問他的時候,他都頑強抵賴,什麼也不交代。夢想著耗到暴動成功的那一天。

一直到30日的晚上,薑鵬飛從牢房的小視窗看到了一個他再熟悉不過的人——李明信,以及李明信的幾個“羅漢”紛紛被押了進來,才明白暴動早已經失敗了。

就在偵察和捕獲李明信的同一天,根據趙鼎報告的線索,陳龍又下達命令,全體偵查員一齊出動,搜查了國民黨“建軍”第六路軍第三軍的16個據點。經過三天三夜的緊張戰鬥,又消滅了一個預謀暴動的反革命組織。

這幾次接連成功的行動受到了各級領導的表揚。他們讚揚這些案件的破獲“給了蔣日特務機關重大打擊,揭露了國民黨勾結敵偽反對人民的罪行,對爭取東北自衛戰爭的勝利,鞏固東北解放區建設,教育東北人民起了重大作用。”

1946年9月9日,哈爾濱特別法庭進行公開審判,對薑鵬飛、李明信等重要成員進行了公開審判,判處薑鵬飛、李明信死刑,9月10日執行槍決。

這次審判還邀請了各界代表和與迷信團體有關的士紳旁聽。並請他們參觀了在平息暴動中繳獲的龍旗、令箭、聖批、委任狀、大刀、紮槍等罪證。

姜鵬飛、李明信等人的落網大快人心,哈爾濱地區的群眾紛紛掀起了控訴反動道門的活動。

蔣介石和杜聿明親手製造了什麼陰謀?

幾大匪團先後被殲滅的消息不脛而走,坐鎮瀋陽東北行轅的杜聿明,聞訊後如喪考妣。國民黨南京國防部更是哀歎“痛失名將。”

10月10日,在瀋陽“剿匪”司令部,國民黨甚至為薑鵬飛等人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追悼會。

這些悼念儀式恰好宣告了蔣介石和杜聿明親手製造的“滋擾後方,相機佔領哈爾濱”的作戰計畫和武裝土匪陰謀的徹底破產。

1947年1月後,剿匪鬥爭進入到肅清殘匪、散匪、捕捉匪首和挖匪根的時期。經過5個月的反復追剿,到1947年5月,東北解放區的匪患基本肅清,那些臭名昭著的匪首均被捕獲。

1948年9月,東北全境解放。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捩點,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貢獻。

陳龍年僅48歲竣工盡瘁

建國後,陳龍先後擔任過多種職務,並都表現出了非常優秀的成績。1949年12月,陳龍擔任南京市公安局長。在此期間,南京市公安局破獲了國民黨撤離南京時留下的龐大的特務網。

1950年11月,陳龍出任公安部政治保衛局一局局長。在這一重要崗位上,陳龍提出了偵察工作“立足國內,著眼海外”的設想,得到羅瑞卿部長的贊同和支持。

陳龍深入研究,在全國大力開展了海外派遣工作,先後部署指揮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地方公安部門偵破了一系列大要案,為祖國的公安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58年,年僅48歲的陳龍,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醫院逝世,再也沒能回到他的戰友身邊。公安部羅瑞卿部長為他撰寫的挽聯,或許正是陳龍一生最好的寫照:“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赤膽忠心,不愧我黨優秀黨員;同特務間諜堅決鬥爭,勇敢機智,堪稱模範公安戰士。”

《檔案》播出時間:日常節目 週一,週二23:16 特別節目 週三21:20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北京衛視官方微博編輯拉菲克

作惡多端的薑鵬飛終於落網了。這個狡猾的傢伙身上有著太多重要的情報了,如何讓他開口交待,成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

為了進一步偵破薑鵬飛的全部組織和預謀,這次逮捕行動還將之前打入二十七軍內部的特工佟琦、假裝叛變接近薑鵬飛的團長趙鼎一併抓獲。陳龍故意將佟琦、趙鼎和姜鵬飛關在一起,以便探出更多的情報。

至於薑鵬飛的同夥們,相對容易擊破的多。因此,對於他們的審訊連夜就開始了。

8月26日夜,哈爾濱公安局的審訊室內,燈火通明。此刻的陳龍有些煩躁。作為國民黨“陸軍新編第二十七軍”的參謀處長,姜鳳鳴實在是頑固之極,面對審訊什麼也不肯交代,審判記錄上只有寥寥幾筆,就連他的姓名、年齡,也都是幾經追問才交代的。陳龍原本很希望從他的身上能問出些什麼,好作為審訊薑鵬飛,甚至破獲杜聿明行動的突破口。

然而,薑鳳鳴囂張的很,像是有恃無恐。可他究竟“恃”的是什麼?這是必須要弄清楚的。搞不好,他們背後還有陰謀!

嫌疑人緘口不言,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陰謀?

就在對薑鳳鳴的審訊工作陷入膠著的時候,審訊室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聲音。大牢的看守急急忙忙地跟陳龍彙報:“大牢裡有個人說自己是團長,押他押錯了,他要見首長!”

聽到看守的話,陳龍明白,這個團長正是自己安排在薑鵬飛身邊的臥底趙鼎。他此時突然要求見面,一定是有什麼重要的情況要講。於是,他趕忙吩咐把薑鳳鳴押下去,讓人把趙鼎帶來。

趙鼎進入審訊室後,先是一回手把房門插上,然後緊緊地和陳龍握了下手,忙不迭地說:“28號有幾千人要暴動,說是什麼能刀槍不入,要來劫獄。”聽到這個消息,陳龍吃了一驚。據趙鼎彙報,這個消息是薑鵬飛剛才親口對他和佟琦說的。不僅如此,據說還有兩個師要從江北殺過來。

看來敵人早有預謀,這幾千人的暴動一定是早就計畫好了。怪不得姜鵬飛、薑鳳鳴等人雖然被抓捕了,但一點兒也不害怕,反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此時,已經是26日的夜裡10點多了,距離薑鵬飛密謀暴動開始的時間,只剩一天了。對於陳龍來說,只有及時知道行動的更多細節,才能打破敵人的陰謀。可這細節如何得知呢?

這個時候,就在隔壁的審訊室,倒是有了一些進展。姜鵬飛的聯絡處長張福平開始吞吞吐吐地交待自己的歷史。

只見張福平的臉上淌著汗水,呼吸急促,眼神十分慌亂,最顯眼的是兩隻手不停地在膝蓋上揉搓。陳龍知道,他這是害怕了,正是審問他的好時候。於是說到:“你的歷史以後再講,先說說你們二十七軍下一步的打算。”

張福平善於察言觀色,他知道這個剛進來的人一定是個大官兒,忙回答到:“在外縣編了十六個師,準備攻打哈爾濱。人馬正在集結,估計得十天半個月。”

十天半個月?陳鼎彙報的消息明明是28號,這個張福平是故意胡亂說個日子,打算矇騙過關?還是薑鵬飛狡猾,在監獄裡放出了煙霧彈呢?

“不是還有會佛法的嗎?”陳龍突然一拍桌子,提高聲調,對張福平吼到。聽到這句話,張福平怔住了,看來共產黨早就知道了他們的秘密。

張福平不敢再說謊欺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一邊抽泣著一邊說:“長官息怒,據我所知,有位活佛叫李明信,他手下有3000佛兵,姜軍長曾去聯絡過。可是那次我沒去,所以不知道在哪兒。”

按照張福平的說法,顯然,這個李明信並不簡單。他不只是個反動會道門的頭子,他分明還是和國民黨沆瀣一氣的特務!

李明信如何發家?

1939年,當時只有10歲的李明信在河北拜王思禎為師。這個王思禎表面上到處傳道,實際上卻是個披著宗教外衣的特務。借著到處傳道的機會,專門搜集八路軍和冀東解放區的軍事情報。

李明信跟王思禎學徒三年,不僅學會了傳道,而且也學會了特務營生。

李明信先是到了北京,密謀和日本特務加藤一起搞“萬道聯合會”,蠱惑老百姓反對共產黨。日本投降後,又和國民黨軍官勾結,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的“少將參議”。在蔣介石搶佔東北的命令下,隨著國民黨軍隊到東北收編偽滿軍隊,佔據地盤。

1946年,李明信來到了哈爾濱,明面上開始傳道活動,實際上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打聽有多少沒被收編的雜牌隊伍,調查他們的人數、裝備、槍支彈藥等情況。

在到達哈爾濱之初,李明信和當時的普濟佛教會會長李萬發接上了頭,並且偷偷打聽好了李萬發師父的遺言,讓他以為李明信就是自己師父的轉世。

一時間,參加佛教會的人越來越多。李明信借此機會積極宣傳,不斷擴大著自己的勢力。

李明信還千方百計地騙取群眾財物。據記載,李明信規定凡入教者都要“順性”,也就是一種入教儀式。而且要先交順性錢36元,再交360元領一袋號稱是“免災去難,永不生病”的黃米,僅這一項就騙取了百姓50多萬元的財產。除此之外,他還過著荒淫無恥的糜爛生活,不僅妄想著做土皇帝,收了兩個“娘娘”,還侮辱了多名女教徒。

到了1946年6月,李明信為了實現他的反革命目的,成立了黃槍會,下設了參謀處、財政處等“八大處”,並且委任了各處的處長。短短數月,教徒已經發展到3000多人,也就是我們之前聽到的3000“佛兵”。

這之後,李明信開始經常召集教徒,在道外光復飯店開會,商議暴動的具體問題。並指定專人分頭通知市內和鄉下的教徒,做好暴動準備。

就在有一次會上,有人向李明信介紹說,有個大人物想和黃槍會一起幹暴動,能不能安排兩人見一面。

這個大人物,正是姜鵬飛。

姜鵬飛和李明信如何互相利用?

姜鵬飛曾向離哈爾濱較近的謝文東、李華堂等大土匪頭子發出“第十號命令”,命令他們分別集結于阿城、蜚克圖、江北、太平莊和哈爾濱近郊,採取包圍哈爾濱的態勢。但他派去傳達命令的匪徒在途中先後被捕獲,各個土匪頭子根本沒有接到這些命令。就在薑鵬飛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的一個部下找到了他,向他透露了一個重要情況:哈爾濱佛教會有位“活佛”勢力很大,最近要搞暴動,刀槍劍戟一切都準備好了,如果願意同他們合作,事成之後雙方都能出人頭地。

聽了這個消息,薑鵬飛大感興趣,他把這件事和將要進攻哈爾濱的計畫聯繫在一起。如果能利用這支力量,將對他的行動有很大的幫助。

8月19日下午,在李明信一個手下的家裡,薑鵬飛和李明信第一次見面了。

兩個人先是像模像樣地講了一些道學上的問題,接著都按耐不住心裡的想法,馬上開始聊起了暴動的細節。

談到暴動的兵力部署,兩個人開始各自吹噓。薑鵬飛說自己有40萬部隊,哈爾濱市周圍就有4、5萬。市內還有一萬日本兵是他的地下軍,隨時可以配合作戰。

李明信雖然只有3000教徒,但他信誓旦旦地跟薑鵬飛保證:“別看人少,都會佛法,都是天兵天將,雖然武器是大刀紮槍,但一使法術就能讓共產黨的槍打不響!”

說完,李明信還拿出了自己黃槍會的黃布符號給薑鵬飛看,約定參加暴動的主要隊伍都要帶上二十七軍的臂章和黃槍會的布標這兩種符號。

就這樣,兩個人迅速達成了合作,為了表示誠意,薑鵬飛還特意跪了下來,焚香磕頭,讓李明信給自己做了入教的儀式。

對於這一段歷史,在薑鵬飛日後的自供書中曾有過詳細的描述:“我不是相信李明信會念咒的,但是我認為其攻擊精神可取,一般鄉愚不知念咒是假的,在這種精神支持之下,或者可以勝利,即不勝利,至少可以擾亂哈市治安,趁著這個機會,我們隊伍由外部進攻,這樣就可以佔領哈爾濱。”

薑鵬飛並不迷信,他才不相信李明信真的可以刀槍不入。他這是擺明瞭要把李明信當作打頭陣的炮灰,而李明信為了借助薑鵬飛的武裝力量奪取哈爾濱,保他做皇帝,也是極力配合薑鵬飛的計畫。

一場腥風血雨或許就要來了!

8月23日,薑鵬飛和李明信再次會面。李明信提議將暴動的時間定在8月28日,姜鵬飛原本打算得到杜聿明的指示後再行動,但禁不住李明信的堅持,也就同意了。兩人當即成立了“聯合指揮部”,交換了臂章和標誌。

此時,距離暴動還有5天的時間,薑鵬飛為了摸清暴動中和暴動成功後需要控制的部位,以及進行搶劫和血腥屠殺的目標,派出了大量親信分子暗中行動。

他派人分別調查了哈爾濱市內的銀行、倉庫、軍火庫、汽油等各項物資儲存的地點,以及省市領導、公安局長、軍隊首長的住所,並做了繪圖說明。

就在兩方人馬又是置辦武器,又是安排分工的時候,誰也沒想到,讓他們措手不及的事情發生了。

他們誰也沒有想到,薑鵬飛在26日這天被逮捕了。按照原定的計畫,這天李明信與薑鵬飛還是要開會的。但李明信還沒見到薑鵬飛,就聽到有人說公安局和部隊把他們經常開會的光復飯店包圍了。此時的李明信對薑鵬飛被捕的消息半信半疑,他以為薑鵬飛這是害怕了,臨時變卦躲起來不見面了。只要明天暴動前找出他好好勸勸還是來得及的。

沒成想,到了晚上,薑鵬飛的一個副官傳來消息說,薑鵬飛真的被抓走了。這個消息一經確定,原本被煽動起來的教徒們紛紛開始動搖了。

為了誘使教徒們心甘情願地衝鋒陷陣,李明信還當眾表演自己的“法力”。

他將準備好的沒有頭的子彈打向教徒們,子彈自然打不中。李明信就把這說成是教徒們有神,已經煉成了,他們都是天兵天將。靠這種拙劣的手法蒙蔽教徒們為他去賣命。

27日下午,薑鵬飛的副官,又帶來了5000枚二十七軍的臂章,讓李明信不要擔心,薑鵬飛之前已經給部隊下了命令,一切都準備好了,一定要幹。

薑鵬飛確實準備了很多,他甚至早早地就準備好了兩份佈告:

這是第一封,“陸軍新編第二十七軍司令部佈告,為佈告事……茲派突擊部隊之一部,於八月二十八日早捕滅哈市頑敵,解除其武裝,同時派警備部隊一個師入城……除分得有產者之財產,須照數歸還原主外,其擅自逮捕人民,謬稱為漢奸、走狗及特務與思想不良等惡弊皆廢除之,既往不咎,嚴查將來。……以上各項,本職言出法隨。凡我官民同胞,皆應一律互相警惕為禱,特此佈告。”

在這封佈告裡,薑鵬飛說那些漢奸、走狗及特務既往不咎,目的就是為了招攬他們。把他們也收編到二十七軍裡去。

另外一封佈告,則是宣佈要在哈爾濱市內進行戒嚴。最後落款的時間還沒有定。可見,當時的薑鵬飛一定是妄想著自己的計畫萬無一失,已經把進攻哈爾濱之後的事兒都安排好了。

可薑鵬飛絕對沒有算到,這封寫著“參字第一號”的佈告,不僅沒能幫著他實現攻佔哈爾濱的美夢,反而成了他自己的一項罪證。

而此時,在哈爾濱公安局內,又有新的消息傳來了。

在瞭解了暴亂的基本情況後,陳龍匆匆趕回辦公室,已經是26日夜裡12點了,這意味著離暴亂的時間更近了。這次暴動做為薑鵬飛的底牌,他肯定不會輕易透露細節。與其和他拖延時間,不如採取其他辦法。陳龍顧不上夜已深,直接向哈爾濱市委書記鐘子雲和王金祥分別報告了這一情況。隨即,又召集全市各員警分局局長開會,佈置任務。

鑒於以往的經驗,這種封建迷信的活動大多發生在郊區或城鄉結合的地方,陳龍特意對哈爾濱太平分局、香坊分局等分局長做了叮囑。

整整一天一夜,陳龍都沒有合眼,高度的精神緊張讓這個曾經歷過多次血戰的硬漢也有些疲累了。就在他剛想閉上眼睛養一養神的時候,顧鄉公安分局傳來了一個重要的發現。

顧鄉是哈爾濱的一個區,偵查員發現這裡有一些居民在趕制紮槍,有的還用黃裱紙畫符。還有個偵查員從一個要參加暴動的親屬口中得到確切情報:李明信確定8月28日淩晨2點發起暴動,隊伍已經秘密集合。據瞭解,參加暴動的人都吃了靈符,吞了神藥,都相信自己成了星宿下凡的天兵天將,可以刀槍不入。暴亂分子將從太平、顧鄉、東、西付家四路同時攻擊,重點攻打公安局。

在陳龍起草的薑鵬飛、李明信匪團組織“八•二八”暴動奪取哈爾濱活動情況報告中,對當時的情形進行了記錄,其中有這樣一段:“昨天的報告(佛教會)今日查明即是幾十年前的蓮教、義會團、紅槍會等類的教會,據稱今夜二點半在文廟有刀槍不入的法術。”旁邊寫著“陳龍起草”。

暴動的情況陳龍已經掌握了一些大概,暴亂的時間、地點、人物都有了,再加上之前情報提供的路線,似乎已經對敵人瞭若指掌了。

然而從報告中略顯淩亂的字體、簡要的用詞,也可以看出陳龍的內心有些有些焦急。

還有哪個環節有問題嗎?不僅有問題,問題還不小!

3000人的暴動,還有國民黨兩個師的蠢蠢欲動,要想將敵人的陰謀徹底粉碎,同時保證哈爾濱市內的老百姓不受到傷害,這對陳龍來說不亞於一場硬仗。

一邊是要和時間賽跑,儘快得知更多的細節,一邊是需要大量人手,完成大規模的搜捕、審訊和調查工作。

陳龍現在,很缺人!

大戰一觸即發,人手嚴重緊缺怎麼辦?

時間已經指向了27日的晚上8點。距離敵人暴動的時間僅有6個小時了。然而現在哈爾濱的駐軍,只有朝鮮支隊,兵力相當於一個團,還不足1000人。這樣的兵力如何能抵擋住幾千人的進攻?就算黃槍會的裝備落後,還可以應對。可除了“佛兵”以外,要是二十七軍的幾個師再攻打過來呢?

哈爾濱若是被攻佔,這麼多黨政機關、東北局還有許多位中央委員,他們的安危怎麼辦?

這一系列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在陳龍的腦海之中。雖說他素以果斷、冷靜著稱,此時也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哈爾濱做為東北戰場的指揮中心和後勤基地,如果被敵人發動暴亂而佔領,其損失絕不僅是一個哈爾濱,其他城市的潛伏的敵人也會效法,到處製造暴亂,配和國民黨大軍趁機向北推進,影響整個東北戰場的形勢!

陳龍急忙趕到了市委,找到了鐘子雲書記,接著又到東北局找到了彭真、陳雲等領導。詳細地彙報了抓捕薑鵬飛和在偵訊中發現李明信準備暴動的情況。

東北局領導當即做出決定,集中哈爾濱市所有武裝力量,包括政工和後勤人員,一律上陣,分兵三路拒敵于太平橋、顧鄉下坎和江北一帶。一旦發生暴動,要堅決就地消滅,絕不能讓他們進入市區和到南崗會合。對監獄、公安局、電臺及機關重地也要設兵佈防,防止小股敵人流竄騷擾。從今夜零點起全市布崗,盤查可疑行人,東北局和市委領導直接參加指揮戰鬥。

陳龍感覺自己的心情平復了許多。有了東北局的直接領導,他對撲滅這場暴動,有了充足的信心。

淩晨兩點,從太平區幾條小巷突然傳來一陣鑼聲,接著一夥手持大刀的暴徒,從四面八方湧來。他們赤著上身,在肚皮上畫滿了符咒,還有的在衣服上縫滿黃色的符咒。高喊著口號彙集到馬路上,向太平橋頭蜂擁而來。緊接著,顧鄉屯的暴徒也開始行動了,一齊擁到大街上。李明信跟在隊伍後面,懷揣兩顆印璽,由手持令旗、令箭、令符的男男女女在兩側簇擁著。他一出現,四周的暴徒頓時發出一陣呼喊和怪叫。

隱蔽在太平和顧鄉兩地的戰士們,看見暴徒湧了上來,先是高聲喝令制止他們前進,但暴徒們不管不顧,繼續舉刀舞槍,一邊呐喊一邊向前沖著。

考慮到這些人大多是受了李明信的矇騙,根據上級命令,戰士們沒有馬上開槍,而是先向天空鳴槍警告。

暴徒們聽見槍響卻發現沒有人中彈倒下,更相信李明信說的不假,符咒果然靈驗,刀槍不入。他們膽子更大了,竟然一齊呐喊著向部隊的陣地發起了衝鋒。眼見暴徒已經十分囂張,指揮員果斷下令開槍。一聲令下,輕重機槍一齊開火。沖在最前面的暴徒就像被割倒的莊稼,紛紛栽倒在地。暴徒們見刀槍不入的法術根本沒用,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扔掉手裡的刀槍四散逃命。

此時,天空中下起了大雨,雨點劈頭蓋臉的打下來。戰士們冒雨一路追擊,直到天亮,兩路暴動人馬被全部擊潰。

天放亮之後,戰士們打掃戰場,收繳了一大批武器和罪證。就地召開了群眾大會,揭露國民黨特務利用封建迷信為掩護,妄圖推翻人民政府的陰謀。

這場戰鬥打的乾淨俐落,在哈爾濱市民的熟睡中,就已經悄然結束了。只是還有一件事兒,組織暴動的頭子李明信不見了。

李明信眼見形勢不好,便立刻掉頭逃跑了。因為害怕被發現身份,便將自己的印章就地埋了起來,隨後躲進了高粱地裡。直到周圍沒什麼動靜了,一行人才偷偷溜回了一個教徒的家中。

沒過多久,李明信就派人四處打探消息,準備搜集殘部,妄圖伺機再起。偵查員發現了李明信手下的行蹤,終於在8月30日將李明信等幾名骨幹分子抓獲。

8月28日這一天,對牢房中的薑鵬飛和薑鳳鳴來說,也是個難熬的日子。他倆幾乎一夜沒睡,整個晚上都在緊張地聽外面的動靜,幻想著李明信的隊伍來救他們出去。

可是眼巴巴地等到天亮,他們連槍聲都沒聽到,更別提有人來劫獄救他們了。

儘管如此,薑鵬飛仍然賊心不死。他一直相信由他安排的這次暴動一定會取得成功。所以,幾次審問他的時候,他都頑強抵賴,什麼也不交代。夢想著耗到暴動成功的那一天。

一直到30日的晚上,薑鵬飛從牢房的小視窗看到了一個他再熟悉不過的人——李明信,以及李明信的幾個“羅漢”紛紛被押了進來,才明白暴動早已經失敗了。

就在偵察和捕獲李明信的同一天,根據趙鼎報告的線索,陳龍又下達命令,全體偵查員一齊出動,搜查了國民黨“建軍”第六路軍第三軍的16個據點。經過三天三夜的緊張戰鬥,又消滅了一個預謀暴動的反革命組織。

這幾次接連成功的行動受到了各級領導的表揚。他們讚揚這些案件的破獲“給了蔣日特務機關重大打擊,揭露了國民黨勾結敵偽反對人民的罪行,對爭取東北自衛戰爭的勝利,鞏固東北解放區建設,教育東北人民起了重大作用。”

1946年9月9日,哈爾濱特別法庭進行公開審判,對薑鵬飛、李明信等重要成員進行了公開審判,判處薑鵬飛、李明信死刑,9月10日執行槍決。

這次審判還邀請了各界代表和與迷信團體有關的士紳旁聽。並請他們參觀了在平息暴動中繳獲的龍旗、令箭、聖批、委任狀、大刀、紮槍等罪證。

姜鵬飛、李明信等人的落網大快人心,哈爾濱地區的群眾紛紛掀起了控訴反動道門的活動。

蔣介石和杜聿明親手製造了什麼陰謀?

幾大匪團先後被殲滅的消息不脛而走,坐鎮瀋陽東北行轅的杜聿明,聞訊後如喪考妣。國民黨南京國防部更是哀歎“痛失名將。”

10月10日,在瀋陽“剿匪”司令部,國民黨甚至為薑鵬飛等人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追悼會。

這些悼念儀式恰好宣告了蔣介石和杜聿明親手製造的“滋擾後方,相機佔領哈爾濱”的作戰計畫和武裝土匪陰謀的徹底破產。

1947年1月後,剿匪鬥爭進入到肅清殘匪、散匪、捕捉匪首和挖匪根的時期。經過5個月的反復追剿,到1947年5月,東北解放區的匪患基本肅清,那些臭名昭著的匪首均被捕獲。

1948年9月,東北全境解放。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捩點,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貢獻。

陳龍年僅48歲竣工盡瘁

建國後,陳龍先後擔任過多種職務,並都表現出了非常優秀的成績。1949年12月,陳龍擔任南京市公安局長。在此期間,南京市公安局破獲了國民黨撤離南京時留下的龐大的特務網。

1950年11月,陳龍出任公安部政治保衛局一局局長。在這一重要崗位上,陳龍提出了偵察工作“立足國內,著眼海外”的設想,得到羅瑞卿部長的贊同和支持。

陳龍深入研究,在全國大力開展了海外派遣工作,先後部署指揮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地方公安部門偵破了一系列大要案,為祖國的公安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58年,年僅48歲的陳龍,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醫院逝世,再也沒能回到他的戰友身邊。公安部羅瑞卿部長為他撰寫的挽聯,或許正是陳龍一生最好的寫照:“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赤膽忠心,不愧我黨優秀黨員;同特務間諜堅決鬥爭,勇敢機智,堪稱模範公安戰士。”

《檔案》播出時間:日常節目 週一,週二23:16 特別節目 週三21:20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北京衛視官方微博編輯拉菲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