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美好願景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拉開帷幕, “一帶一路”越來越成為全球關注的關鍵字。 4月11日, 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等共同舉辦的“‘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高級別研討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 與會的聯合國官員、經濟學家、各國外交官高度評價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美好願景。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新契機

“‘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了全球聯接, 不僅是在基礎設施方面, 還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面。

它推進經濟與金融的融合以幫助各國分享貿易的成果。 ”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吳紅波在致辭上說,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超過60%的人口、全球GDP和貿易的1/3以上。 通過推動經濟、發展貿易、創造就業、提高收入、增加基礎設施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帶來巨大契機, 包括消除饑餓與貧困、能源、水與衛生、工業化、基礎設施、可持續城市、和平與安全、全球夥伴關係等各個方面。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在發言中說, “一帶一路”倡議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宗旨一致、理念相通、路徑相同,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及早期收穫已為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他指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 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 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 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定, 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 “一帶一路”所宣導的“共商、共建、共用”理念深入人心, 對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形成巨大推動。

聯合國秘書長千年發展目標特別顧問傑佛瑞·薩克斯十分讚賞“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景。 他認為, 智慧、平等的投資, 可持續能源系統, 社會包容和科技發展是“一帶一路”倡議取得進步的核心因素。 亞洲, 尤其是中國在全球科技進步與創新過程中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 這讓歐亞融合乃至全球合作的暢想成為可能。

薩克斯說:“‘一帶一路’倡議是當代經濟史上最重要的經濟發展舉措之一。

這一倡議將帶來了不起的願景。 ”在他看來, “一帶一路”倡議的願景是中國及其沿線國家利用新興科技躍居科技創新領軍者的契機, 將為亞歐大陸和平發展與經濟融合帶來可觀的進步。 “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全面經濟合作以及人文交流和溝通來實現融合。 這個倡議充滿智慧, 它並不只是一個建設項目, 而是旨在建設一個人性化的平臺以促成歐亞和平合作, 這樣的舉措是空前的。 ”

2015年底, 捷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 為兩國不斷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了契機。 捷克常駐聯合國代表瑪麗·查塔爾多娃大使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強調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互聯互通,

關注投資貿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提高生產率, 以及通過人文交流互鑒實現互利合作, 這些目標不僅契合與捷克經濟發展合作的目標, 也將極大推動包括減貧、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和包容性經濟增長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現。

推動全球合作共贏的新範式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同於其他倡議, 它強調的是共贏, 是互利合作, 它為地區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合作提供了一種新的範式, 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區域和全球發展平臺。 ”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主席、辛巴威常駐聯合國代表弗雷德里克·沙瓦也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倡議為非洲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帶來的幫助。

“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區域聯接、市場融合,

並為各地的人們帶來利益。 沙瓦認為, 在中非合作論壇等合作機制推動下, 中非貿易增長迅猛, 中國為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很大的資金支援, 為非洲人民脫離貧困做出了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為基礎設施建設籌資帶來幫助, 有利於釋放非洲的經濟潛力。 沙瓦說:“希望這條‘共同發展之路’成為聯繫南亞、中亞、歐洲內陸等地區, 乃至全世界的紐帶。 非洲國家歡迎這個倡議, 希望搭上這一通往繁榮的列車。 ”

位於中亞的塔吉克斯坦是“一帶一路”沿線的一大樞紐。 塔吉克斯坦常駐聯合國代表馬赫馬達米諾夫大使指出, 作為一個內陸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在為該國帶來區域聯接和流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馬赫馬達米諾夫說:“‘一帶一路’倡議及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理念具有歷史性意義。對塔吉克斯坦來說,絲綢之路不僅是歷史和傳統的一部分,而且是與亞洲國家,尤其與中國建立政治、經濟和文化關係的重要管道。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沿線國家和聯接其他亞洲鄰國的橋樑,塔吉克斯坦是很幸運的。”

阿富汗常駐聯合國代表默罕穆德·塞卡爾高度讚揚“一帶一路”倡議,認為是當前本地區乃至全球最為重要的發展機遇,有關建設成果將惠及世界。塞卡爾告訴記者,阿富汗歡迎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願發揮自身地緣和資源優勢,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地區國家加強在能源、交通和資訊資料等領域的互聯互通合作,加強與地區國家貿易往來,進而實現阿持久和平、穩定與繁榮。

論壇主辦方、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說: “‘一帶一路’倡議所具有的包容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全球化面臨的挑戰提供了新思路。這一倡議將基礎設施建設視作全球聯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代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本報紐約4月14日電)

馬赫馬達米諾夫說:“‘一帶一路’倡議及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理念具有歷史性意義。對塔吉克斯坦來說,絲綢之路不僅是歷史和傳統的一部分,而且是與亞洲國家,尤其與中國建立政治、經濟和文化關係的重要管道。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沿線國家和聯接其他亞洲鄰國的橋樑,塔吉克斯坦是很幸運的。”

阿富汗常駐聯合國代表默罕穆德·塞卡爾高度讚揚“一帶一路”倡議,認為是當前本地區乃至全球最為重要的發展機遇,有關建設成果將惠及世界。塞卡爾告訴記者,阿富汗歡迎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願發揮自身地緣和資源優勢,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地區國家加強在能源、交通和資訊資料等領域的互聯互通合作,加強與地區國家貿易往來,進而實現阿持久和平、穩定與繁榮。

論壇主辦方、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說: “‘一帶一路’倡議所具有的包容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全球化面臨的挑戰提供了新思路。這一倡議將基礎設施建設視作全球聯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代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本報紐約4月14日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