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織密防護網來維護起來

4月12日淩晨, 萬州區青羊宮附近一社區, 19歲的市民秦某某因向爺爺奶奶要錢不成, 與爺爺奶奶發生爭吵, 點燃家中儲物室後逃離現場。 秦某某的爺爺奶奶因吸入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死亡。

看著這樣的新聞, 大多數民眾紛紛表達吃驚和惋惜, 吃驚的是一個19歲的青少年如何能下得去狠手, 為了錢讓爺爺奶奶命喪家中, 而惋惜的是爺爺奶奶的離開讓這位青少年的未來生活與犯罪脫不了干係。 然而, 在吃驚和惋惜之外, 更加令人恐怖的是, 諸如此類的事件並非個例。

今年以來, 13歲孩子因為爺爺不讓看電視欲尋短見、14歲孩子因早戀受阻跳樓墜亡、14歲孩子因睡懶覺被母親掀被子跳樓但獲救、10歲孩子因不讓看電視跳樓身亡, 等等案例無一不讓旁觀者惶恐和疑惑, 現在的孩子心理為什麼這麼脆弱?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如此不珍惜生命?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 絕大多數青少年從未經受過艱苦生活的磨練, “艱苦”一詞對他們來說是遙遠和陌生的, 所以他們缺乏社會、家庭的責任感, 加之處於養尊處優的生活條件之中, 青少年的生理成熟越來越早, 但心理成熟的發展卻越發滯後, 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的心理健康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擔憂和深思的問題,

諸如情緒多變、意志薄弱、依賴性強、自控力差、缺乏合作意識等等。 在這種心理已然脆弱的情況下, 任何一種外界刺激都有可能讓他們崩潰, 從而選擇過激的行為來紓解壓力。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都是青少年心理脆弱的誘因。 家長對保障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過度關注, 讓孩子在要求得到不斷滿足的過程中逐步喪失了抗壓的能力, 學校對升學競爭的過度要求, 讓青少年在心理諮詢機制不完善的校園裡遭受巨大壓力而無法紓解, 社會在競爭壓力層層傳導、暴力影視劇作不良示範和心理諮詢隊伍建設滯後的大環境中, 讓青少年言行不斷趨於暴力化, 等等。 青少年內心脆弱的問題可以說是由各方只注重自身, 而忽視青少年心理健康直接導致的。

天津聖安醫院王玉珍專家說, 在驚歎于孩子的衝動行為之時, 我們當看到社會各方在維護孩子心理健康上的不足, 在惋惜悲劇時有發生的當下, 我們更當有所作為, 積極行動。 家長不能因為“前車之鑒”而越發順從孩子的要求, 而是要逐漸打開溺愛孩子的大門, 給孩子一個磨礪的機會;教育系統要加快素質教育的腳步, 制定與青少年年齡相匹配的學習任務, 讓孩子逐步從“應試學習”向“興趣學習”轉變, 給孩子一個紓解壓力的管道;社會要統籌兼顧,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傳,加快影視劇等級制度的出臺和落實,建立健全心理諮詢隊伍的建設和進村進社區方式的探索。

只有全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達成共識,維護青少年健康的行為進行合力,織密防護網,此類悲劇才不會重演,青少年也才能擁有完善健康的人格,並成長為適應社會的有用的人。

給孩子一個紓解壓力的管道;社會要統籌兼顧,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傳,加快影視劇等級制度的出臺和落實,建立健全心理諮詢隊伍的建設和進村進社區方式的探索。

只有全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達成共識,維護青少年健康的行為進行合力,織密防護網,此類悲劇才不會重演,青少年也才能擁有完善健康的人格,並成長為適應社會的有用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