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它是最有佛性的神獸,文殊菩薩坐騎,喜好煙火,理想是世界和平

龍生九子, 按說“虎父無犬子”, 以龍的神秘和兇猛, 很難想像他會有一個一心向善, 以慈悲為懷的兒子。 像老二睚眥, 就喜歡爭勝鬥狠, 嗜殺, 它最中意待的地方就是刀劍之上;老三狴犴(bì’àn)最大的愛好就是與人辯論, 就像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上身, 滿大街人都繞著他走, 所以就派他鎮守監牢, 監獄又有虎頭牢之說;老五吞天獸饕餮, 吞吐天地, 逮著什麼吃什麼;老七贔屭(bìxì)(霸下), 長得像烏龜, 一身的力氣, 最喜歡跟人比勁大背東西, 估計掰腕子的事兒也沒少幹。

其實也不然, 龍的九子之中還真有一些好靜溫順的乖寶寶。 比如老大囚牛, 就是個文藝青年, 它喜歡音樂, 所以一直蹲在古琴上就不下來;老六椒圖, 不愛打架愛看門, 它一生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個門房, 看好大門, 別讓壞人有可乘之機, 溜進家裡, 所以百姓就把它雕在門環上。 老八螭吻(chī wěn), 外號鴟尾或鴟(chi)吻,

沒什麼成為英雄豪傑的大志向, 就喜歡東看看西瞧瞧, 東張西望, 沒事的時候打個盹兒發個呆。 所以, 它是房梁屋簷上的常客, 經常看風景看得出神蹲到腿麻。

然而要說它們之中誰最安靜, 無疑是老四狻猊(suān ní), 它的特殊愛好就是喜歡煙火之氣, 沒事就蹲在香爐上玩,

吞吐煙霧。 它也是最有佛緣、最有佛性的龍子, 最具根性的神獸。 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別號就是“無畏的獅子”, 狻猊就跟獅子長得很像, 而且勇而無懼, 雖不喜爭鬥但也無所畏懼, 雖生性好靜卻身懷神力。

狻猊也是龍子裡最有忍耐力的一個,

儘管香爐上煙薰火燎, 它一樣不為所動, 為了自己的喜好毫不退縮。 或許只是因為“煙癮大”, 所有的煙火氣都要在它嘴裡過一遍才開心。 狻猊還喜歡思考人生, 煙火不旺有了閒暇就想想一些“我到底從哪裡來, 最終要到哪裡去?”這樣終極而深奧的問題。 如果非要有一個口頭禪, 我猜, 它的理想一定是世界和平。

文殊菩薩看到這麼萌壞又可愛、深具金剛無畏忍辱力的獅虎獸, 喜不自勝, 就把它收在門下做了自己的坐騎。 《穆天子傳》裡也有“野馬狻猊, 走五百里”這樣的話, 看來雖然喜靜, 但它的腳程也不差, 動起來也是無人能比。

你可千萬別以為狻猊脾氣好就好欺負, 它可是連獅子老虎都敢吃的主, 所以在西遊記裡, 還把它塑造成了一個統領猛獸的老大, 因為耐不住寂寞, 竟然沒給主人文殊菩薩請假就私自下凡, 到烏雞國假冒國王, 還串通白象王和大鵬鳥聯合起來組織黑社會占山當大王。 這應該是作者的一個隱喻, 蘊含著道家的陰陽之理——一動分陰陽, 人都有另一面, 有靜的一面就有動的一面,有善的一面,就有惡的一面,最好的就是兩者都不要太執著,不要走極端。

所以作者才開了它一個玩笑,允許他在小說裡釋放釋放,做一回大惡人,好撒撒心中壓抑的惡氣。

相關閱讀

解密山海經:上古四大凶獸,各個罪大惡極,卻都是炎黃二帝的後代

解密山海經:西山上的一種神鳥,六足四翼懂歌舞,所過處寸草不生

解密山海經:他與天帝爭王被砍掉頭顱,以乳為目以臍為口,再戰!

有靜的一面就有動的一面,有善的一面,就有惡的一面,最好的就是兩者都不要太執著,不要走極端。

所以作者才開了它一個玩笑,允許他在小說裡釋放釋放,做一回大惡人,好撒撒心中壓抑的惡氣。

相關閱讀

解密山海經:上古四大凶獸,各個罪大惡極,卻都是炎黃二帝的後代

解密山海經:西山上的一種神鳥,六足四翼懂歌舞,所過處寸草不生

解密山海經:他與天帝爭王被砍掉頭顱,以乳為目以臍為口,再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