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機合作社蓬勃發展背後的隱憂

在國家各項利好政策的扶持下農機合作社得到蓬勃發展, 據初步統計, 截至2016年底, 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177萬家, 入社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4%, 其中農機合作社數量已突破6萬家, 比上年增加6000多家, 農機的保有量接近總保有量的30%, 作業服務面積7億多畝。 不難看出, 農機合作社已從“星星之火”成為了“燎原之勢”, 成為農業生產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並呈現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

但是在農機合作社高歌猛進的背後諸多隱憂不容忽視, 只有“對症下藥”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和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規模經營, 資金捉襟見肘

農業融資難、融資貴, 農民貸款難、貸款貴, 長期以來制約“三農”的發展。 要破解這一障礙就需要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 加強農村普惠金融服務, 滿足農民的資金需求。 但當前, 農村金融供給總量不足、金融產品單一等狀況並未得到根本改觀。 正是看到這一需求“窪地”, 涉足農業農機金融的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一些機構更是把互聯網金融模式引入進來, 在實際工作中已經積累了不錯的經驗, 比如大田農社推出的信農貸金融服務猶如及時雨,

利用互聯網開放、便捷、低成本等優勢, 創新農業貸款機制, 擯棄傳統繁瑣複雜的放貸流程, 使用者只需提交簡單的資料, 辦理簡單的貸款手續, 即可拿到急需的資金, 讓農民不再為此發愁。 互聯網金融在促進農機合作社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發展迅速, 人才青黃不接

合作社要可持續健康發展, 就需要解決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現階段大多數合作社成員結構普遍呈現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和經營管理水準偏低。 如若老一輩還全憑經驗摸索著來已很難適應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要。 合作社的發展急需一批懂技術、會管理、有思想、有策略的新鮮血液補充進來, 但合作社一般位於農村等偏遠地區,

環境待遇與城市相比差距較大, 很難招來留住急需的人才。 未來合作社要健康穩步發展, 需要“輸血”、“造血”雙管齊下。 通過“輸血”為合作社注入新鮮活力, 及時領悟國家政策、市場動態, 更好地把握發展大方向。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合作社引用人才機制、薪酬機制、激勵政策、用制度吸引人才, 通過完善人才保障體系來促進合作社更好更快地發展;通過“造血”激發將廣大社員、周邊種糧大戶的內生發展動力。 目前一些省市把合作社理事長召集到一起進行培訓, 但這種方式效果未必好。 筆者建議國家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方面, 不僅加大投入力度, 還要採用更合理有效的方式, 比如在農閒季節選送一些理事長到地方的大學或職業學院裡進行1-2月封閉性短期培訓,
培訓內容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安排, 這樣效果會好很多;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 農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線上合理選擇培訓課程並及時回饋遇到的問題, 針對回饋的問題可邀請農業專家給予答疑或者現場指導, 全面提高合作社社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品質。

購機容易, “無人會修”窘境頻現

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拉動下, 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新型高效農機具得以推廣應用。 但隨之而來的高效農機具維修困難卻日益突出。 如何解決?首先, 我國的農機配件生產企業要提高配件的通用性, 這樣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減少壓貨風險, 還能提高農機“小毛病”的維修效率;另外,農機維修一般集中在農忙季節,屬於季節性修理,為了降低雇傭維修人員的費用,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每個地方小型、散亂的維修點集中起來,按區域性設立農機維修網點,完善農機維修所需工具、提高維修技能。待維修網點實力提高後,還可通過承包各個農機生產廠家售後的“三包”服務來增加業務量,爭取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活幹。“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只有多方協作才能給農民朋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上海部分地區的農機維修進行了很好的探索,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維修體系,目前基本可以做到“大修到店,中修到點,小修到地頭”。

創新模式,增強抗風險指數

鼓勵合作社創新產業業態、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在全國範圍內探索開展聯合社登記管理,引導合作社規範開展內部信用合作試點,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已有14個省(區、市)通過地方立法分別對聯合社和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做出具體規定。各地合作社採取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用利益等方式,安徽、甘肅等一批省級合作社聯合社應運而生。2016年由大田農社成立的農機合作社發展促進聯盟就是集合合作社成員之智慧,實現資源分享資訊互通,促進生產資源的有效整合,進而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能有效地解決資金問題、經營模式創新、增加效益和爭取優惠政策,拓寬聯盟成員的服務領域,增強風險抵抗能力。

結語: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農機合作社的發展也是如此。合作社作為發展現代化農業的新型經營主體,肩負著重大使命!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應給予其足夠的重視並加以解決完善,才能使之走上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更好地實現農業現代化!

【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文字即可打開連結

還能提高農機“小毛病”的維修效率;另外,農機維修一般集中在農忙季節,屬於季節性修理,為了降低雇傭維修人員的費用,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每個地方小型、散亂的維修點集中起來,按區域性設立農機維修網點,完善農機維修所需工具、提高維修技能。待維修網點實力提高後,還可通過承包各個農機生產廠家售後的“三包”服務來增加業務量,爭取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活幹。“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只有多方協作才能給農民朋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上海部分地區的農機維修進行了很好的探索,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維修體系,目前基本可以做到“大修到店,中修到點,小修到地頭”。

創新模式,增強抗風險指數

鼓勵合作社創新產業業態、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在全國範圍內探索開展聯合社登記管理,引導合作社規範開展內部信用合作試點,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已有14個省(區、市)通過地方立法分別對聯合社和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做出具體規定。各地合作社採取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用利益等方式,安徽、甘肅等一批省級合作社聯合社應運而生。2016年由大田農社成立的農機合作社發展促進聯盟就是集合合作社成員之智慧,實現資源分享資訊互通,促進生產資源的有效整合,進而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能有效地解決資金問題、經營模式創新、增加效益和爭取優惠政策,拓寬聯盟成員的服務領域,增強風險抵抗能力。

結語: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農機合作社的發展也是如此。合作社作為發展現代化農業的新型經營主體,肩負著重大使命!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應給予其足夠的重視並加以解決完善,才能使之走上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更好地實現農業現代化!

【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文字即可打開連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