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河南大學生來麗江創業,沒想到竟把自己賣給了養豬場

2010年, 來自河南的大學生房志猛不遠千里來到了麗江, 來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養豬, 雖然在別人看來並不是一個很起眼的職業,

但他卻樂在其中, 按照他的話來說, 他已經把青春獻給了麗江, 把人給了龍蟠。

在龍蟠村, 隨便走到一家生豬養殖戶, 聽到房場長, 幾乎無人不知, 作為麗江銘記高生物開發有限公司養豬場的場長、同時也是公司專業的養豬技術骨幹,

養豬場的圈舍裡、群眾的家裡, 哪裡有困難和問題, 哪裡就能見到房志猛的身影。

一本書讓房志猛與養豬結下了緣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生活方式選擇的多樣化, 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養豬行業, 工人也越來越少, 也許會有許多人不理解, 一個外鄉夥子怎麼會跑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養豬, 這就得從2004年開始說起。 一個偶然的機會, 房志猛到麗江旅遊便愛上麗江, 從事了三年的旅遊工作後, 2007年的一天, 一本書讓房志猛與養豬結下了緣。

房志猛說:“當時也沒想什麼, 有天去新華書店看書, 看到了一本關於養豬方面的書, 當時我就買回家了, 書中圖文並茂, 一個偶然的機會, 就和朋友一起租了塊地, 開始建豬圈, 養豬。 當時沒有考慮什麼商機。 ”

就這樣, 房志猛開始了在麗江的養豬生涯, 把所有的家當壓了進去, 東拼西湊, 湊足11萬元多買下了50頭母豬, 參加養豬培訓時, 不懂的自己買書看, 邊學邊養, 學習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也讓房志猛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

到龍蟠是人生當中的一個轉捩點

一年多的摸爬滾打, 房志猛心中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養豬夢, 不斷在失敗中總結養豬的經驗與方法, 第一年只見投錢不見收益, 第二年, 房志猛的事業逐步走上正軌。 機緣巧合, 房志猛事業起步時, 2010年, 他遇到了準備回鄉創業養豬的和曜光。

“養豬是我的一個機遇, 所以沒考慮太多, 到龍蟠是我人生當中的一個轉捩點, 當時和總在2009年時新建了銘記高養豬場, 剛開始建時, 規模不是很大, 和總經過養豬的朋友圈子知道我在養豬, 剛開始和總抱著買小豬的心態找到我, 想去看看我們的豬場, 去買些小豬, 結果我們交談後, 他說他這邊也缺乏管理方面的人才, 想請我來管理銘記高養豬場, 所以我們現在常開玩笑說,

我連豬帶人的賣給和總了。 ”房志猛如是說。

麗江銘記高養豬場正是憑著房志猛這樣一群喜歡養豬、熱愛養豬事業的員工, 為養殖基地的發展傾注了全身心的精力, 養豬場才從一期發展到目前四期的規模, 已經發展成為麗江規模最大的養豬場。 房志猛默默付出、堅持不懈地努力是養豬人的榜樣,員工都笑稱房志猛是一個有故事的養豬人。

房志猛告訴記者:“以前的龍蟠是一個比較閉塞的地方,不管是在交通還是經濟方面,以前是種烤煙,現在我們把養豬場選在龍蟠,是因為這邊氣候比較好,還有就是利用我們荒山、荒坡建立養豬舍,帶動周邊老百姓都來加入到養豬當中,主要是以這個心態來做的。”

養豬已成為龍蟠鄉的一個支柱產業

如何讓養的豬不得病,健康生長,應病防治怎麼做等等,這是一個精細活,來不得半點馬虎。房志猛知道,只有對自己嚴格,才能對別人嚴格,只有自己做到,才能要求別人做到。在公司的管理運行當中,房志猛率先垂范,和同事們一起學習,一起研究問題,主動到農戶家裡幫助解決養豬問題已形成常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豬場的員工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養豬場的員工告訴記者:“2011年我畢業了,房場長就去學校招聘了我,在這裡已經4年了,4年裡在這裡收穫了很多,比如說采精、配種、分娩到保育、育肥,靠自己的實踐學習到了很多技術。”

養豬合作社的社員說:“都不用出去打工了,像現在一樣養著豬,可以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收入有了,也可以建設家裡了,出門也有車子了,生活越來越好,合作社都是一條龍服務,豬有病時,一個電話,無論多晚,技術員都很快到位。”

養豬嚴格按照規範管理去做,規模自然也就上來了,養殖規模上升,合作門檻降低,加入玉龍縣盤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農民也越來越多了。

關於公司合作門檻,房志猛介紹:“以前公司的要求比較嚴格,年出欄要達到200頭才能加入到盤龍養殖專業合作社,去年鄉黨委提出發展畜牧業產業後,公司就把門檻降低了,現在50頭也可以加入盤龍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已經發展到507戶養豬戶,現在已有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12戶養殖戶,他們的純收入就是年收入20到30萬左右,普通的養殖戶我們現在保證每頭大概300到400的利潤,年出欄如果是200頭,大概收入就是6到7萬,現在養豬已成為龍蟠鄉的一個支柱產業。”

擯棄傳統養殖方法,促進養豬業產業升級正是對心中那份理想的堅持,房志猛正一步步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一個養豬行家,而房志猛和他的團隊如何擯棄傳統的養殖方法,促進傳統養豬業產業升級,健康發展,實現了養豬場的零排放零污染?

投資2千萬元,占地80畝的銘記高養豬基地以標準化、規模化、全自動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建設為目標,目前已初步實現年出欄育肥豬2萬頭,存欄母豬1000頭,也是麗江首家採用全自動餵料系統、水泡糞工藝的生豬養殖企業,減少了人工勞動量,提高了養豬場的自動化管理水準。

“這個是我們的料斗,這個料倉平時能裝將近1噸的料,裝上料後經過我們的輸送帶進到裡面去,這個是我們的電箱,電箱我們現在打到自動了,打到自動,調好時間,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的5點,它是自動送料進去。”“這個裡面我們全部經過這個管道,管道把這個料輸送過來,每一頭豬都有一個料斗,像這頭豬懷孕了10天左右,料斗會控制它每天食用的料,現在這邊已經在下料了……”在介紹養豬場內的設施時,房志猛娓娓道來。

建設大型沼氣池,實現糞便無害化處理

為實現養殖場糞便無害化處理,公司聘請相關專家及專業技術團隊投入200多萬元建設大型沼氣池,沼氣池建設完成後將徹底處理由養殖過程中產生的豬糞,用豬糞轉化來的沼氣來發電,解決公司生產生活用電的同時,也解決了周邊80戶農戶的生活用沼氣的問題。

據房志猛介紹,所有養豬場產生的豬糞便經過防淹罐發酵後回填到老百姓用的沼氣池和公司自己的核桃種植基地,對周邊的環境沒有太大影響,全部都經過了無氧化處理。

龍蟠村委會沼氣用戶說:“銘記高養豬場開發了這個沼氣以後,對我們農戶沒收過一分錢,無償提供給我們,管子也拉到家裡,沼氣通到家裡,沼氣灶也免費給我們,對我們很方便。”

房志猛從河南人變成了麗江龍蟠人,一個願意用自己所有的聰明才智為龍蟠鄉群眾服務的養豬人。房志猛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生命中有些事不在意料之內,但夢想始終如一。房志猛的養豬故事,還將在龍蟠續寫下去。

不感興趣?

房志猛默默付出、堅持不懈地努力是養豬人的榜樣,員工都笑稱房志猛是一個有故事的養豬人。

房志猛告訴記者:“以前的龍蟠是一個比較閉塞的地方,不管是在交通還是經濟方面,以前是種烤煙,現在我們把養豬場選在龍蟠,是因為這邊氣候比較好,還有就是利用我們荒山、荒坡建立養豬舍,帶動周邊老百姓都來加入到養豬當中,主要是以這個心態來做的。”

養豬已成為龍蟠鄉的一個支柱產業

如何讓養的豬不得病,健康生長,應病防治怎麼做等等,這是一個精細活,來不得半點馬虎。房志猛知道,只有對自己嚴格,才能對別人嚴格,只有自己做到,才能要求別人做到。在公司的管理運行當中,房志猛率先垂范,和同事們一起學習,一起研究問題,主動到農戶家裡幫助解決養豬問題已形成常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豬場的員工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養豬場的員工告訴記者:“2011年我畢業了,房場長就去學校招聘了我,在這裡已經4年了,4年裡在這裡收穫了很多,比如說采精、配種、分娩到保育、育肥,靠自己的實踐學習到了很多技術。”

養豬合作社的社員說:“都不用出去打工了,像現在一樣養著豬,可以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收入有了,也可以建設家裡了,出門也有車子了,生活越來越好,合作社都是一條龍服務,豬有病時,一個電話,無論多晚,技術員都很快到位。”

養豬嚴格按照規範管理去做,規模自然也就上來了,養殖規模上升,合作門檻降低,加入玉龍縣盤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農民也越來越多了。

關於公司合作門檻,房志猛介紹:“以前公司的要求比較嚴格,年出欄要達到200頭才能加入到盤龍養殖專業合作社,去年鄉黨委提出發展畜牧業產業後,公司就把門檻降低了,現在50頭也可以加入盤龍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已經發展到507戶養豬戶,現在已有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12戶養殖戶,他們的純收入就是年收入20到30萬左右,普通的養殖戶我們現在保證每頭大概300到400的利潤,年出欄如果是200頭,大概收入就是6到7萬,現在養豬已成為龍蟠鄉的一個支柱產業。”

擯棄傳統養殖方法,促進養豬業產業升級正是對心中那份理想的堅持,房志猛正一步步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一個養豬行家,而房志猛和他的團隊如何擯棄傳統的養殖方法,促進傳統養豬業產業升級,健康發展,實現了養豬場的零排放零污染?

投資2千萬元,占地80畝的銘記高養豬基地以標準化、規模化、全自動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建設為目標,目前已初步實現年出欄育肥豬2萬頭,存欄母豬1000頭,也是麗江首家採用全自動餵料系統、水泡糞工藝的生豬養殖企業,減少了人工勞動量,提高了養豬場的自動化管理水準。

“這個是我們的料斗,這個料倉平時能裝將近1噸的料,裝上料後經過我們的輸送帶進到裡面去,這個是我們的電箱,電箱我們現在打到自動了,打到自動,調好時間,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的5點,它是自動送料進去。”“這個裡面我們全部經過這個管道,管道把這個料輸送過來,每一頭豬都有一個料斗,像這頭豬懷孕了10天左右,料斗會控制它每天食用的料,現在這邊已經在下料了……”在介紹養豬場內的設施時,房志猛娓娓道來。

建設大型沼氣池,實現糞便無害化處理

為實現養殖場糞便無害化處理,公司聘請相關專家及專業技術團隊投入200多萬元建設大型沼氣池,沼氣池建設完成後將徹底處理由養殖過程中產生的豬糞,用豬糞轉化來的沼氣來發電,解決公司生產生活用電的同時,也解決了周邊80戶農戶的生活用沼氣的問題。

據房志猛介紹,所有養豬場產生的豬糞便經過防淹罐發酵後回填到老百姓用的沼氣池和公司自己的核桃種植基地,對周邊的環境沒有太大影響,全部都經過了無氧化處理。

龍蟠村委會沼氣用戶說:“銘記高養豬場開發了這個沼氣以後,對我們農戶沒收過一分錢,無償提供給我們,管子也拉到家裡,沼氣通到家裡,沼氣灶也免費給我們,對我們很方便。”

房志猛從河南人變成了麗江龍蟠人,一個願意用自己所有的聰明才智為龍蟠鄉群眾服務的養豬人。房志猛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生命中有些事不在意料之內,但夢想始終如一。房志猛的養豬故事,還將在龍蟠續寫下去。

不感興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