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冠心病診治研討會在滬舉行 專家:患者術後應儘早運動

東方網通訊員蒲欣、劉軼琳4月14日報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重大疾病。 今天下午, 浦東新區“冠心病診治新進展學術研討會”在浦南醫院舉行, 專家指出, 心臟康復應持續終生, 患者術後應儘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鍛煉。

據浦南醫院心內科主任于泓教授介紹,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 多發於70歲以上老人。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療方法, 目前已成為與藥物治療、外科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並駕齊驅有效的治療手段。 近年來, 我國冠心病的治療水準逐步提高,

但仍有不少人認為, 患心梗後在心臟介入治療出院後就萬事大吉了, 其實不然, “心臟康復”是個終生的概念。

據介紹, 近幾年國際上提出的現代心臟康復是指心臟病患者通過有處方(指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的運動鍛煉、醫療教育、心理、營養、職業和社會諮詢指導重新獲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活動狀態的綜合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按時間間隔將心臟康復分為三階段:急性階段即院內康復, 常包括急性心血管事件後在CCU或住院期間, 時間是一到兩周;恢復階段即院外早期康復, 為急性血管事件發生後的3—6個月, 可以持續到一年;鞏固階段即院外長期康復, 是心血管事件發生一年後為院外患者提供預防和康復服務,

持續終生。

“很多冠心病患者和家屬覺得做過心臟病手術了, 就要當心, 甚至有些人終日在家不敢出門, 這是錯誤的觀點, 患者在手術後,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儘快進行運動鍛煉, 比如踩自行車、游泳等。 ”于泓說, “患者還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健康飲食, 遠離煙酒等。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