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單車很好,但僅此而已

何曉亮

與之前滴滴、快的、Uber等網約車之間相當長時間的比拼相比, 共用單車的“大躍進”速度驚人。 據瞭解, 2015年—2016年, 共用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實現了從245萬到1886萬的巨大跨越,

一年增長了6.7倍。 預測2017年, 共用單車市場使用者規模或達5000萬使用者規模。 截至今年3月, 湧現的共用單車品牌約有34家, 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投放超過200萬輛車。

共用單車, 確實是中國人的一次創新。 與其他無中生有的互聯網經濟不同, 共用單車的代表摩拜單車, 精准抓住了一個真實而龐大的消費需求, 即最後一公里的交通, 成功地運用互聯網技術, 解除了定點歸還的束縛, 加上新銳、漂亮的產品設計, 充滿吸引力的定價, 一躍形成現象級的潮流。

摩拜的成功, 讓競爭者蜂擁而來。 相比摩拜由創始團隊帶來的“理想主義”氣息, 新的競爭者更加商業、直白甚至殘酷。 沒有故事, 不談情懷, 直接價格戰開打。

可以說, 走到今天的共用單車, 早已沒人有空再編故事, 就是一場亮著底牌打的“鬥地主”。

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因為一輛小小自行車, 所能帶來的價值, 說到底就是方便而已。 所謂大資料、平臺經濟、社群等等, 不過是附在這一競爭焦點上的炒作與宣傳的外衣。 小清新們也許會不滿後來者的“LOW”, 但這就是事實, 這就是資本——其逐利的本性, 不會因為是蒸汽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而改變。

因而, 當共用單車們打出“騎一天××車, 比工資掙得還高”的廣告後, 這個行業本身已失去了討論的價值。 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也轉到了“押金池的監管”這類互聯網經濟的通病上, 而與車無關。

共用單車是互聯網經濟的一個縮影。 無論是手機、電視,

還是約車、餐飲, 剝掉所有時髦、思維之類的外衣, 基本不離“廣告轟炸+低價傾銷+囤資轉移”。 這一切, 與消費升級所呼喚的品牌經濟, 差之千里。 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品牌, 是完全靠互聯網“燒”出來的。

品牌的三大功能——區分社會階層、帶來正面聯想、傳承文化。 前兩者被年輕、低端消費群體在網路話語權上的強勢所掩蓋。 “小眾”搖身一變, 成了大眾, 導致很多創業者和企業家開始認為, 收入是衡量品牌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成就品牌的, 不再是理性消費者, 而是狂熱粉絲。 品牌年輕化=品牌年輕人化。 做品牌從一次嚴謹的理論實踐, 變成了一場快速追求數字的吸粉遊戲。

而產品之於品牌的核心意義, 更多人是葉公好龍式的掛在嘴邊,

什麼流行就造什麼, 快速拼湊、網路轟炸, 然後便宜走量, 很少有人真正專注於產品的打造和提升。 反正熱錢太多, 這行不行做那行, 一次不成做兩次。 都說實體經濟不行, 實際上有多少實業家經不住暴富的誘惑, 背離了做品牌的初心?

互聯網不過就是個提升效率的工具, 卻被浮躁、投機的洪流所裹挾, 而與真實的時代潮流, 漸行漸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