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障“全國人民能夠到點開飯”

3月7日上午,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熱點話題作了全面回應和介紹。

改善糧食供求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全域性、方向性的問題。 韓長賦說, 糧食“十二連增”後, 我國農業總量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但也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 比如, 一般農產品不缺、優質綠色農產品不足, 品種總體上供大於求、但有的品種供給不足等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

“為此, 我國將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著力鞏固當前農業的好形勢。 ”韓長賦說, “過去調整農業結構, 是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進行的, 主要通過行政推動;這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場的手段和改革的辦法、通過引導市場主體行為來實現”。

去年, 我國糧食生產出現十二年來的首次減產, 減少104億斤。 對此, 韓長賦表示:“減的主要是玉米, 也是我們主動調整結構的結果。 糧食產量根據當期供求適當增減是正常的, 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

盤活土地資源

“土地問題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根本問題, 推進農村改革, 仍然是以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為主線。 ”韓長賦說, 讓土地作為生產性要素流動起來, 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方向。

目前, 我國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左右。 韓長賦說, 土地流轉過程中尤其要保護好農民利益。 為此, 我國去年實行了“三權分置”, 確實權、頒鐵證, 使集體、承包農戶和流入土地者的權益都得到保護、能夠平衡。

此外, 我國在土地使用權方面也進行了多種探索。 比如, 當下正在進行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 流轉土地後, 使用權可以抵押, 但使用權的實現不能侵害承包權和所有權。 如何保證?韓長賦說:“要靠合同約定, 承包農戶和流入方有合同, 這個合同要在農業部門進行鑒證, 雙方權益都要得到保障。 一方面, 引導合理的土地流轉費, 保障農戶權益;另一方面, 也要保障流入方的權益, 使土地流轉健康發展。

(綜合新華社、《經濟日報》) 編輯: nkb00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