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糧農組織:推行漁獲登記制度 保護海洋漁業資源

中國經濟網紐約4月14日訊聯合國糧農組織4月12日表示, 經過了五年的會員國談判後, 完成了“漁獲登記制度自願準則”草案, 並將在今年7月於羅馬舉行的管理大會上通過。 這套準則將作為國際認可的“黃金標準”, 幫助各國政府和企業建立從“海洋到餐盤”的追蹤魚品制度, 防止非法捕獲的魚品進入市場。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 全球魚品捕撈量每年超過9000萬噸, 海產品是世界貿易最廣泛的食品類商品之一, 2016年的出口值為1420億美元。 而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捕魚每年從海洋中掠奪了高達2600萬噸魚, 損害了海洋生態系統,

破壞了可持續管理漁業的努力。

漁獲登記制度提供了減少非法捕撈魚品貿易的一種方式。 其基本概念是:魚品要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定為合法捕獲才符合最佳規範;在國內或國際加工和銷售過程中印製好的證書檔將一直伴隨魚品。 只有具備有效檔的魚品可以出口或買賣到有漁獲登記制度要求的市場。

其實, 直到現在, 這樣的制度並不多見, 並且該制度針對的重點是因過度捕撈開發而引起特別關注的高價值物種, 如南極水域的智利鱸魚, 或大西洋金槍魚和藍鰭金槍魚。

隨著海產品貿易達到歷史新高, 消費者需求繼續上升, 漁獲登記制度日益被視為可以更廣泛應用的工具。 事實上, 歐盟自2010年以來一直採用漁獲登記制度,

涵蓋從海外進口到該地區的所有魚品;美國在2016年也宣佈了自己的海產品進口監控計畫。

廣泛採用漁獲登記制度面臨的一個挑戰涉及確保紙質證書從一個國家的漁港安全到達另一個國家檢查站的組織管理。 新的準則建議採用紙質檔以外的手段, 以便將魚品運輸的資訊最好記錄在數位系統中, 供在價值鏈的任何環節參考, 從而減少行政負擔, 並減少欺詐機會。

中國經濟網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