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回憶殺!這些陪伴我們長大的國產數碼品牌,如今已是不同境遇

“百年老店”幾乎是所有品牌的畢生嚮往。 注重實幹如馬雲, 也明確表示想要將成立於 1999 年的阿裡做成一家 102 年的企業, 成為中國第一家橫跨三個世紀的“老字型大小”企業。

但實際上能順利經過漫長的考驗達成這一成就的品牌到今天仍舊屈指可數。 匡威、可口可樂、這樣的百年品牌在發展歷程中, 也經歷數不清的考驗, 也曾無數次被逼到懸崖邊。

百年品牌本身已是極為不易, 在更迭更為迅速的科技領域更是難上加難。 那些曾在你們的青春記憶中留下印記的品牌, 現在都還在嗎?今天我們一切來盤點一下吧。

aigo 愛國者

如果要 Ryan 用一個詞對巔峰期的 aigo 愛國者做個評價, 那麼財大氣粗一定會是最佳答案。 畢竟, 作為第一個將漢字印到 F1 賽場的品牌, 在那個數碼品牌還沒將燒錢作為常規手段的時代, 著實讓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好好地昇華了一次。 當然, 用 1900 萬美元砸給邁凱倫車隊帶來的開端是相當美好的。 據 Margaux Matrix 公佈的 2007 年 F1 贊助商品牌曝光度調查報告顯示, aigo 愛國者在贊助後的第一年就沖入了品牌曝光度排行榜前十名。

創立於 1993 年的愛國者曾經創下多個在如今看來都堪稱奇跡的記錄。 從 1993 年開始的隨後十年裡,

由馮軍創立的華旗(愛國者母公司)每年業績都以 60% 的速度增長著。 除此之外, aigo 愛國者還在 2003 年拿下移動存儲產品市場佔有率連續十年的排名第一。 在那段輝煌的日子裡, 你幾乎能在任何實體數碼賣場看到銷售人員賣力地叫賣著 aigo 愛國者的產品。 而在我的印象中, 我的第一個 MP3 就是我爸送我的 aigo 愛國者“我為歌狂”。

陪伴我小學時光的愛國者MP3

曾通過價格屠夫的角色攪動市場的愛國者數碼相機

不過, 正如開頭所說, 數碼科技領域有著更甚於其他領域的更迭速度, aigo 愛國者在經歷了最後的餘暉之後,

迅速地走向了衰落。 在 2010 年時, aigo 愛國者營收依舊有 10 億元左右, 但在兩年後的 2012 年, aigo 愛國者營收跌到不足 5 億元, 幾乎腰斬。 在 2010 年到 2012 年三年間, 愛國者利潤分別為 1.2 億元、2000 多萬元和 200 多萬元。

如今愛國者最常見的產品只有移動電源

回顧從神壇跌落的這短短數年, 幾乎沒人能說得清到底 aigo 愛國者到底經歷了什麼。有人說,大打“愛國牌”的 aigo 愛國者只重行銷而不重視技術,沒能創造出優秀的產品;有人說,越發龐雜的產品線使得品牌失去了焦點;還有人說,aigo 愛國者在消費電子崛起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我想,這樣的分析可能永遠找不出一個答案,但我們都知道,答案絕不會再創始人馮軍一場又一場讓人掃二維碼的演講當中。

PISEN 品勝

還依稀記得那些有諾基亞、索尼愛立信陪伴的歲月裡,在我們萬能充閃耀著的跑馬燈光的掩映下,品勝是那個最常見的存在。在那個時候,多揣上幾塊備用電池返校上課的感覺,就好像帶上了最充足的彈藥裝備一樣踏實。

在不少和 Ryan 一樣大的同學的記憶中,伴隨著品勝這個詞的,還有 3GQQ、唐家三少、踩空間……如今它們已經成為記憶,品勝卻依舊循著自己的軌跡繼續前行著。從電池、移動電源,到充電器、資料線,再小到鋼化膜耳機,大到路由器插線板,品勝依舊在和“電”死磕著。

在那個時代,把電池做到和品勝同一高度的,不止一個品牌,但在經歷了電池由可更換換代為內置的大潮後,依舊能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也就只有品勝了。這當然和品勝在消費市場不斷升級變化的背景下,及時調整業務重點有關,與品勝一直以來在用料上的踏實也是分不開的。

斬獲紅點獎的品勝暖手移動電源

拿下2016IF設計獎的品勝可調式排插

在互聯網不斷在各個品類顛覆傳統的大環境下,品勝也在不斷調整著。目前的品勝正在不斷地弱化自己的製造業基因,以專注于智慧移動周邊設備的 O2O 互聯網企業的定位前行著。不僅推出了越來越多專注於“連接”的數碼產品,還通過早年積累的實體管道搞起了自建物流——當日達。

市場的反應總是能說明很多,2015 年品勝成功掛牌新三板,去年還在 CBA 四川隊拿下了三年的冠名。 很難預見,從傳統行業轉向互聯網的“品勝”們的未來將會走向何方,但我們能確定的是:變不一定成,不變一定會死。

MEIZU 魅族

縱觀魅族的發展史,我們已經很難用一個準確的框架來框定這個國產消費電子品牌的見證者。但我們知道,儘管營造粉絲文化已經成為如今幾乎所有品牌的必修課,但論及在國內最早一批踐行者,魅族一定是一個標準答案。

早期的魅族,可以說是“遺傳”了創始人黃章的所有秉性。儘管產品從一開始並不完美,還經歷過多次大規模品質問題,但在被用戶戲稱“黃木匠”的黃章帶領下,魅族建立起了與用戶交流的工作考核。正是由於堅持用用戶貼近,魅族漸漸聚攏了一群被稱為“煤油”的粉絲。也正是這群“煤油”與近乎“偏執狂”的 CEO 黃章,魅族漸漸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品牌氣質。也正是如此,早期魅族哪怕在多次在產品上發生嚴重失誤,依然挺了過去。

當時宣稱與iPhone叫板的魅族M8

如今再來評價魅族的融資之舉,我想哪怕是早期的煤油也沒有多少會給出一個白眼。儘管被詬病不再“小而美”,儘管一月一場“演唱會”成為笑談,但如果沒有資本的力量,魅族或許很難挺過難關。有時候,活著才是實現一切的前提。

魅族目前的旗艦機 Pro 6 Plus

如今的魅族,已經成為了年出貨量 2000 萬以上的行業重要力量。去年與高通的和解,也讓魅族成為了可以使用高通、三星、聯發科三家晶片巨頭的手機品牌,加上手機市場的增量市場幾乎消失殆盡,2017 的魅族將會何去何從,仍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

其實,讓我們難忘的,或許並不是這些陪伴我們的產品,而是那些再也不會去的時光。

幾乎沒人能說得清到底 aigo 愛國者到底經歷了什麼。有人說,大打“愛國牌”的 aigo 愛國者只重行銷而不重視技術,沒能創造出優秀的產品;有人說,越發龐雜的產品線使得品牌失去了焦點;還有人說,aigo 愛國者在消費電子崛起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我想,這樣的分析可能永遠找不出一個答案,但我們都知道,答案絕不會再創始人馮軍一場又一場讓人掃二維碼的演講當中。

PISEN 品勝

還依稀記得那些有諾基亞、索尼愛立信陪伴的歲月裡,在我們萬能充閃耀著的跑馬燈光的掩映下,品勝是那個最常見的存在。在那個時候,多揣上幾塊備用電池返校上課的感覺,就好像帶上了最充足的彈藥裝備一樣踏實。

在不少和 Ryan 一樣大的同學的記憶中,伴隨著品勝這個詞的,還有 3GQQ、唐家三少、踩空間……如今它們已經成為記憶,品勝卻依舊循著自己的軌跡繼續前行著。從電池、移動電源,到充電器、資料線,再小到鋼化膜耳機,大到路由器插線板,品勝依舊在和“電”死磕著。

在那個時代,把電池做到和品勝同一高度的,不止一個品牌,但在經歷了電池由可更換換代為內置的大潮後,依舊能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也就只有品勝了。這當然和品勝在消費市場不斷升級變化的背景下,及時調整業務重點有關,與品勝一直以來在用料上的踏實也是分不開的。

斬獲紅點獎的品勝暖手移動電源

拿下2016IF設計獎的品勝可調式排插

在互聯網不斷在各個品類顛覆傳統的大環境下,品勝也在不斷調整著。目前的品勝正在不斷地弱化自己的製造業基因,以專注于智慧移動周邊設備的 O2O 互聯網企業的定位前行著。不僅推出了越來越多專注於“連接”的數碼產品,還通過早年積累的實體管道搞起了自建物流——當日達。

市場的反應總是能說明很多,2015 年品勝成功掛牌新三板,去年還在 CBA 四川隊拿下了三年的冠名。 很難預見,從傳統行業轉向互聯網的“品勝”們的未來將會走向何方,但我們能確定的是:變不一定成,不變一定會死。

MEIZU 魅族

縱觀魅族的發展史,我們已經很難用一個準確的框架來框定這個國產消費電子品牌的見證者。但我們知道,儘管營造粉絲文化已經成為如今幾乎所有品牌的必修課,但論及在國內最早一批踐行者,魅族一定是一個標準答案。

早期的魅族,可以說是“遺傳”了創始人黃章的所有秉性。儘管產品從一開始並不完美,還經歷過多次大規模品質問題,但在被用戶戲稱“黃木匠”的黃章帶領下,魅族建立起了與用戶交流的工作考核。正是由於堅持用用戶貼近,魅族漸漸聚攏了一群被稱為“煤油”的粉絲。也正是這群“煤油”與近乎“偏執狂”的 CEO 黃章,魅族漸漸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品牌氣質。也正是如此,早期魅族哪怕在多次在產品上發生嚴重失誤,依然挺了過去。

當時宣稱與iPhone叫板的魅族M8

如今再來評價魅族的融資之舉,我想哪怕是早期的煤油也沒有多少會給出一個白眼。儘管被詬病不再“小而美”,儘管一月一場“演唱會”成為笑談,但如果沒有資本的力量,魅族或許很難挺過難關。有時候,活著才是實現一切的前提。

魅族目前的旗艦機 Pro 6 Plus

如今的魅族,已經成為了年出貨量 2000 萬以上的行業重要力量。去年與高通的和解,也讓魅族成為了可以使用高通、三星、聯發科三家晶片巨頭的手機品牌,加上手機市場的增量市場幾乎消失殆盡,2017 的魅族將會何去何從,仍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

其實,讓我們難忘的,或許並不是這些陪伴我們的產品,而是那些再也不會去的時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