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省今年將拿出24.34億元實施10項強農惠農富農新政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安排17.21億;實施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獎補政策, 安排資金3億元……4月12日, 記者從省政府獲悉, 我省出臺《關於2017年新實施強農惠農富農補貼政策的通知》。 我省決定, 在繼續執行中央及我省現行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基礎上, 2017年將拿出24.34億元, 實施10項強農惠農富農新政。

安排17.21億元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今年, 安排資金17.21億元, 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重點在全省58個貧困縣25度以上坡耕地, 實施17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其中還草6.8萬畝), 改善生態環境, 振興山區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同時, 提高退耕還林補助標準, 在國家補助標準的基礎上, 貧困縣範圍實施的退耕還林每畝再增加800元, 達到2300元;非貧困縣範圍內實施的退耕還林每畝再增加500元, 達到2000元。

安排3000萬元支持山西“農谷”建設

支持山西“農谷”建設, 我省將安排資金3000萬元。 作為山西“農谷”建設基金政府引導資金, 3000萬元將用於基地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貸款的擔保及貼息、農業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 以及科技型、創新型企業股權投資。

安排3000萬元建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

今年, 我省將支持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建設。 安排資金3000萬元, 支持雁門關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 著力推進減糧增飼、強牧優特、規模種養、就地加工, 建設草茂林豐、牧業發達、特色高效、資源迴圈的生態農牧區。

具體補助標準為:26個“糧改飼”試點縣, 每縣30萬元;86個草食畜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 每場20萬元;10個種畜場建設, 每場50萬元。

安排3000萬元建山西國際果品交易出口平臺

今年, 我省將安排3000萬資金, 支援山西國際果品交易出口平臺建設。 將具體支援運城、臨汾基於山西農業雲計算平臺建設山西國際果品交易出口平臺, 運城市籌建國家溫帶果蔬檢疫重點實驗室及檢測設備配套, 出口果品機械化初加工生產線建設, 出口果園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制定和應用。

安排3億元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

今年, 我省將安排3億元, 實施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獎補政策。 我省鼓勵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開展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 探索村集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創辦農業生產經營或勞務合作社,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發展物業經濟;以集體資源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工商企業, 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等多種集體經濟實現形式, 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破零”。 對開展扶持村集體經濟試點成效顯著的市縣, 將實施獎補, 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發行地方債券2億元提升鞏固農村飲水安全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我省計畫發行地方債券2億元。 結合脫貧攻堅, 重點在58個貧困縣綜合採取改造、配套、新增、升級、聯網等方式, 推進城鎮供水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成率, 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運行維護體系建設, 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準。

安排2300萬元推進食品農產品品質安全建設

加快推進食品農產品品質安全建設, 我省將安排資金2300萬元。 其中:800萬元用於出口食品農產品品質安全示範區獎補, 促進農業產業規範化、標準化, 提升農產品品質安全水準, 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1500萬元用於省級農產品品質安全縣和省級食品安全城市創建, 以食品安全倒逼農業現代化、標準化建設, 促進農業和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具體獎補標準為:現有16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品質安全示範區,

每縣30萬元;創建16個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品質安全示範區, 每縣20萬元;創建20個省級農產品品質安全縣, 每縣50萬元;創建16個省級食品安全城市, 其中3個設區市每市100萬元, 13個縣每縣50萬元。 食品安全城市創建週期為2年, 資金分期安排, 2017年安排500萬元。

安排2000萬元推進資訊進村入戶工程

今年, 我省將實施推進資訊進村入戶工程, 安排資金2000萬元。 按照標準, 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培訓體驗服務等4類服務。 我省將在村級建設“益農資訊社”, 加快農村資訊化服務普及, 以資訊化引領驅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 其中:350萬元用於縣級培訓和基於山西農業雲計算平臺建設全省資訊進村入戶平臺;1650萬元用於在11個縣1100個行政村建設1100個“益農資訊社”補助, 每社補助1.5萬元。

安排5000萬元提高小麥、玉米保險補貼標準

我省將支援小麥、玉米種植保險保費補貼標準提高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惠農工程,安排資金5000萬元。其中:3000萬元用於提高小麥、玉米種植保險保費補貼標準,進一步保護投保農戶合法權益。

小麥保險金額由每畝300元調整為400元,保費補貼標準由每畝15元提高到20元;玉米保險金額由每畝260元調整為360元,保費補貼標準由每畝18.2元提高到25.2元。

2000萬元用於重點支持25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縣,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和基層組織建設工程。每縣安排資金80萬元,其中:農業社會化惠農服務中心建設40萬元,基層組織建設工程40萬元。

安排3000萬元建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

今年,我省將安排3000萬元啟動資金,建立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社會募捐資金及受助學生家庭儲蓄,逐步建立覆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山西省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 按每生每年1000—3000元的標準,定額資助初中、高中和大專院校在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費用。

本報記者 要維維

每社補助1.5萬元。

安排5000萬元提高小麥、玉米保險補貼標準

我省將支援小麥、玉米種植保險保費補貼標準提高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惠農工程,安排資金5000萬元。其中:3000萬元用於提高小麥、玉米種植保險保費補貼標準,進一步保護投保農戶合法權益。

小麥保險金額由每畝300元調整為400元,保費補貼標準由每畝15元提高到20元;玉米保險金額由每畝260元調整為360元,保費補貼標準由每畝18.2元提高到25.2元。

2000萬元用於重點支持25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縣,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和基層組織建設工程。每縣安排資金80萬元,其中:農業社會化惠農服務中心建設40萬元,基層組織建設工程40萬元。

安排3000萬元建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

今年,我省將安排3000萬元啟動資金,建立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社會募捐資金及受助學生家庭儲蓄,逐步建立覆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山西省教育扶貧個人資助帳戶。 按每生每年1000—3000元的標準,定額資助初中、高中和大專院校在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費用。

本報記者 要維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