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城市大資料成為新寵,這場趨勢怎麼少得了中興通訊?

作者 | 吳玉征 (大數網主編)

今年有幾個熱詞, 新型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資料是其中之一。 為什麼會成為熱詞, 因為在ICT技術不斷演變的過程中, 原有的資訊化專案的內涵也隨之變化。 新型智慧城市就是明顯的一例, 它是與現有的ICT技術結合, 也與城市的管理者的思維創新有關。 在這個大課題之下, 也衍生了城市大資料這個產業。

可以說, 城市大資料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 城市大資料這個概念提出的廠商相對較少, 可見到的方法論更少。 在前不久研究機構易觀《中國城市大資料市場專題分析2017》中, 專門針對“城市大資料”做了研究, 提出該概念的內涵、市場前景和主要玩家, 這對驅動新型智慧城市的落地有促進作用。

該報告特意提出中興通訊對城市大資料的理解、做法和佈局。 那麼, 中興通訊的城市大資料有何不同, 這對解決“城市病”有何作用?

城市大資料是什麼?

2016年9月27日, 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國際大資料大會上, 中興通訊徐明發表了《城市大資料之道》的主題演講, 首次在業界提出了城市大資料的定義, 即城市大資料是城市資訊化過程中的產物, 是城市智慧化的主引擎之一。

“城市大資料”的概念容易理解。

從字面看, “城市大資料”主要是針對城市的大資料, 這至少包括兩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從基礎設施角度劃分, 比如橋樑建設、樓宇、市政基礎、人口統計資料等等;第二個維度是各個垂直領域的大資料應用, 如交通、公共安全、水系統、醫療衛生、電力系統、政務系統等等......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 要將這些“大資料”整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 現在還有不少部門的資料都不完整, 要演進到“大資料”更不容易。 中興通訊認為, 城市大資料仍然面臨著“獲取難、品質差、安全差、共用難、應用難”五個核心問題與挑戰。

為什麼提出城市大資料這個概念?本質是圍繞“人-城市-環境”核心關係的平衡, 所以, 它的資料廣泛,

只要涉及到城市的資料都在其內, 這也包括人口大資料、環境資源的大資料、交通方面的大資料、公共交通和管理的大資料以及軟環境的大資料應用。

有了明確的概念, 再看市場規模。 根據易觀的分析, 2016年中國城市大資料市場規模為132.8億元, 同比增長45.9%, 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189.4億元, 可謂市場龐大。

也許是統計資料不一樣, 我覺得這個資料偏小。 要知道, 中國城市眾多, 在“新興智慧城市”的基礎上, 將會產生更多的資料。

開放平臺才能構建生態圈

要從產業來看, 《中國城市大資料市場專題分析2017》認為, 當前各個城市對大資料的投資水準參差不齊, 當前剛剛經歷了探索期、市場啟動器, 正進入高速發展期(2017-2025)。

在如此龐大的市場基礎上,

還有一些問題難以解決, 頂層設計首當其衝。 該報告認為, “通過構建城市大資料的雲平臺, 實現資料與資源的集中共用。 通過基於雲計算的平臺, 做到幾個集中, 讓資料實現互聯、互通、共用和協作, 真正讓資料發揮價值。 ”

要從政務建設的角度看, 過去我國在頂層設計的缺位和滯後, 導致不少資訊化專案的運營和應用成為問題, 典型的就是“條塊”和“煙囪林立”。 在城市大資料這個進程中, 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接下來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基於這樣的行業特點, 中興通訊依據在智慧城市領域的豐富經驗與積累, 將自身定位為城市大資料的開發者和使能者;從資料規劃與頂層設計, 到資料開發與應用落地, 搭建一個開放的平臺, 建立行業規範和運營秩序,引入協力廠商的產業與技術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應用與運營日趨複雜的城市大資料。

無論從哪一個維度看,核心是頂層設計和開放的平臺,構成豐富的生態圈。這需要一個懂行業的廠商,以及有能力的廠商來引領趨勢,繁榮生態圈。比如要從資料的生命週期看,城市大資料產業也分為資料獲取、資料處理和資料應用三大塊。每一塊都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不僅僅需要ICT技術作為支撐,更需要大量的協調性工作,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政策,保障資料提供者有動力提供資料,讓更多城市管理者享用到資料帶來的好處。

這些工作都需要有人牽頭和協調,這可能就是中興通訊在城市大資料中扮演的角色。

核心架構:一圖一網一雲

中興通訊在不同場合提出,如何理解政策法規,如何頂層設計,以及城市大資料的技術方案以及商業模式方面的實踐與經驗。

早在2015年,中興通訊開始從技術和產業兩個層面打造包含城市資料來源、資料獲取、資料處理加工、資料安全、資料採擷分析、資料交易、行業大資料應用運營等環節的合作生態圈,共同推動城市大資料項目目建設和運營;現在有三個生態圈,分別是智力生態、產業生態和技術生態。

截止到2016年,中興通訊已經與全球45個國家、160個城市合作城市大資料相關應用,作為全國首個以城市為單位進行頂層設計的智慧城市,智慧銀川已經成為範本,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銀川模式”,具有化解城市病、市民的精細化服務、驅動產業衍生與發展、創新省市管理模式和促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五大功能”。去年11月,銀川榮獲2016年度中國數位化轉型領軍用戶獎總體領軍獎,是全國唯一榮獲此殊榮的城市。4月10日,銀川“智慧銀川大資料基礎服務平臺”,成功入選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組織的全國“大資料優秀產業、服務和應用解決方案”案例。

基於實踐,中興通訊提煉出一套方法論,涉及到資料獲取,體制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在資料獲取中,中興通訊認為,要推進智慧傳感和城市物聯網系統部署、試點CPS(資訊物理系統)系統、加快5G落地。這其實要通過5G、物聯網、互聯網等,實現多中繼資料的收集。 尤其是物聯網,涉及到感測器技術。這方面中興通訊牽頭發起CLAA聯盟,是中國運營級LoRa產業鏈的主導者,目前已完成超過80+聯盟企業產品認證及50+應用類型的發佈,啟用30個CLAA物聯網應用示範基地,這也是大力發展城市大資料的極好生態圈。

當然,只要涉及到資料,不可避免牽扯到資料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相關法律法規等。中興通訊倡議完善相關立法,做好運營工作。

其次在創新的技術、管理與運營模式中,中興通訊提出了“一圖一網一雲”的創新型技術架構。“一圖”,指三維實景城市地圖,可直觀呈現各行各業採集上來的資料;“一網”則是指高速、安全和共用的網路傳輸;“一雲”則是指城市的基礎資料和行業資料集中在雲端存儲、管理和統一處理、分析,為各行各業的雲應用提供支撐。

有了這樣的技術架構,完成了包括資料獲取、傳輸和存儲、加工和應用中不一致的問題,也有利於解決管理體制和安全的問題,更對日後的智慧城市資源統一規劃和資料共用打下基礎。

中興通訊希望,打造以研究院設計、產業公司運營、創新中心規範的三輪驅動管理模式;積極推動PPP模式+資本市場的商業模式(政府購買服務+專業公司運營、資本市場+資本回收增值等模式)。

最後,關於智慧城市與大資料應用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產業平臺、生態平臺、人才平臺協同共進,並且從制度上保證大資料沉澱、積累,防止城市智慧化進程中斷,促進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

建立行業規範和運營秩序,引入協力廠商的產業與技術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應用與運營日趨複雜的城市大資料。

無論從哪一個維度看,核心是頂層設計和開放的平臺,構成豐富的生態圈。這需要一個懂行業的廠商,以及有能力的廠商來引領趨勢,繁榮生態圈。比如要從資料的生命週期看,城市大資料產業也分為資料獲取、資料處理和資料應用三大塊。每一塊都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不僅僅需要ICT技術作為支撐,更需要大量的協調性工作,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政策,保障資料提供者有動力提供資料,讓更多城市管理者享用到資料帶來的好處。

這些工作都需要有人牽頭和協調,這可能就是中興通訊在城市大資料中扮演的角色。

核心架構:一圖一網一雲

中興通訊在不同場合提出,如何理解政策法規,如何頂層設計,以及城市大資料的技術方案以及商業模式方面的實踐與經驗。

早在2015年,中興通訊開始從技術和產業兩個層面打造包含城市資料來源、資料獲取、資料處理加工、資料安全、資料採擷分析、資料交易、行業大資料應用運營等環節的合作生態圈,共同推動城市大資料項目目建設和運營;現在有三個生態圈,分別是智力生態、產業生態和技術生態。

截止到2016年,中興通訊已經與全球45個國家、160個城市合作城市大資料相關應用,作為全國首個以城市為單位進行頂層設計的智慧城市,智慧銀川已經成為範本,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銀川模式”,具有化解城市病、市民的精細化服務、驅動產業衍生與發展、創新省市管理模式和促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五大功能”。去年11月,銀川榮獲2016年度中國數位化轉型領軍用戶獎總體領軍獎,是全國唯一榮獲此殊榮的城市。4月10日,銀川“智慧銀川大資料基礎服務平臺”,成功入選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組織的全國“大資料優秀產業、服務和應用解決方案”案例。

基於實踐,中興通訊提煉出一套方法論,涉及到資料獲取,體制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在資料獲取中,中興通訊認為,要推進智慧傳感和城市物聯網系統部署、試點CPS(資訊物理系統)系統、加快5G落地。這其實要通過5G、物聯網、互聯網等,實現多中繼資料的收集。 尤其是物聯網,涉及到感測器技術。這方面中興通訊牽頭發起CLAA聯盟,是中國運營級LoRa產業鏈的主導者,目前已完成超過80+聯盟企業產品認證及50+應用類型的發佈,啟用30個CLAA物聯網應用示範基地,這也是大力發展城市大資料的極好生態圈。

當然,只要涉及到資料,不可避免牽扯到資料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相關法律法規等。中興通訊倡議完善相關立法,做好運營工作。

其次在創新的技術、管理與運營模式中,中興通訊提出了“一圖一網一雲”的創新型技術架構。“一圖”,指三維實景城市地圖,可直觀呈現各行各業採集上來的資料;“一網”則是指高速、安全和共用的網路傳輸;“一雲”則是指城市的基礎資料和行業資料集中在雲端存儲、管理和統一處理、分析,為各行各業的雲應用提供支撐。

有了這樣的技術架構,完成了包括資料獲取、傳輸和存儲、加工和應用中不一致的問題,也有利於解決管理體制和安全的問題,更對日後的智慧城市資源統一規劃和資料共用打下基礎。

中興通訊希望,打造以研究院設計、產業公司運營、創新中心規範的三輪驅動管理模式;積極推動PPP模式+資本市場的商業模式(政府購買服務+專業公司運營、資本市場+資本回收增值等模式)。

最後,關於智慧城市與大資料應用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產業平臺、生態平臺、人才平臺協同共進,並且從制度上保證大資料沉澱、積累,防止城市智慧化進程中斷,促進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