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澳洲紐西蘭合作現代護衛艦,配備世界最強中近距防空導彈系統

澳新軍團級護衛艦, 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聯合研製的新型護衛艦。

這一護衛艦在規劃之初, 已經計畫配備新一代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導彈, 該導彈將提供出色的防空與反反艦導彈能力。

不過研製初期, ESSM導彈尚未研發成功, 所以前兩艘澳新軍團級依靠RIM-7P北約海麻雀導彈, 以及雷聲公司的MK-73 Mod1射控雷達暫時作為主力武器。

從本級艦第四艘、澳洲擁有的三號艦瓦拉蒙格號開始, 原本的MK-73 CWI被澳洲CEA Technologies公司的固態連續波照明器(Solid State Continuous Wave Illuminator Transmitter, SSCWI)取代, 但仍沿用原有的照射雷達天線。 並正式裝備ESSM防空導彈 。

相比使用真空管技術的MK-73 CWI系統, 使用固態電子元件的SSCWI可靠度明顯提高, 後勤維修十分方便。 而且採用開放式架構, 能取代現有照射雷達系統的CWI。 在2003年底, 瓦拉蒙格號完成了SSCWI與ESSM的一體化試射工作, 前三艘護衛艦(澳洲F-150、151以及紐西蘭F-77)也進行了換裝。

武裝方面, 澳新兩國都不打算從一開始就在本級艦上安裝全部武器, 以節省成本。 這使得兩國的澳新軍團級護衛艦在服役初期火力薄弱。 艦首裝有一門美制MK-45 Mod2五吋54倍徑艦炮, 並在2000年代初期陸續換裝使用隱身炮塔殼與62倍徑炮管的MK-45 Mod4。 皇家澳洲海軍原本打算採用的是OTO 76mm快炮, 不過考慮到76mm快炮的岸轟火力不足,

才改為選擇MK-45 5吋艦炮。

煙囪後方的發射器基座, 最多能安裝兩組美制八聯裝MK-41 Mod5垂直發射系統(VLS), 但服役初期只安裝一組, 沒有海上再裝填能力。

新、澳兩國的前三艘澳新軍團級, 裝備八枚RIM-7P垂直發射型海麻雀防空導彈。 從瓦拉蒙格號起便換裝新一代的海麻雀ESSM導彈。 由於MK-41每管能裝填四枚, 換裝ESSM導彈後, 防空火力大幅提高。

這一戰艦兩側則各裝有一座由以往戰艦移植來的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器, 服役初期使用美制MK-46 Mod5魚雷。

艦尾擁有一個直升機庫與直升機甲板, 可容納一架大型反潛直升機。 飛行甲板上則有RAST輔助降落系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