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窮人”是如何跳不出怪圈的?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 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 大意為下班之後可以做什麼, 下面的回答也五花八門:充電、健身、發展自己的愛好, 仿佛只要一個人努力起來一切都不成問題。

真得是這樣麼?

事情是這樣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相似的經歷。 恰好在那一段時間, 每天回到家裡, 小芳就要做一些手工活。 這些手工有的是絞電線, 有些是拼紙板。 沉悶單調, 而大多數時候一家人緊趕慢趕也只能賺幾塊錢而已。 做完這些噁心的活至深夜之後, 小芳才能去睡。 她還住在家裡, 時間卻仿佛不屬於自己,

小芳想要選擇不去做這些扼殺人的活, 於是她開始試著抽離。 相應的結果是小芳母親臉色就會不好看起來。 一家人中別人都可以早些去睡或者少做些活, 小芳由於長期以來地位不高, 儘管已經分出一部分時間了, 但是她還是會埋怨小芳走得太早, 甚至罵罵咧咧, 幾次之後更是揚言讓小芳不要住在家裡, 滾到外面去不要回來。 傷人的話像一把刀子, 割完一刀又一刀, 鈍刀割肉分外地疼。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困境, 也許有些人只需要自身努力即可, 但是真得有很多人因為環境、眼界所限, 費盡力氣才能得到一點改變。

我開始想到那句話:和大多數人不同, 我們光是活著就已經很辛苦了。

小芳恨自己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努力,

醒悟的太晚。 在最悠閒的時光裡浪費光陰, 結果無法拿出一點成績卻說服別人, 結果時間被佔據。 她也恨母親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派給她永遠也做不完的事情。 因為那點微薄的工資不足以支付房租, 她厚著面皮無視母親的話繼續住在家裡, 但是心裡已經籌畫著搬出去的事情。 當她好不容易有一些存款真得要搬出去的時候, 母親又會怒駡著責備她。 也許是因為面子, 也許是只是利用這一點來迫使小芳來順從自己的心意。

原生家庭就像臃腫的蜘蛛一樣, 不斷吐出絲網直到完全束縛她為止。 小芳在被消耗。

一切的苦痛來源於苦海卻難以超脫。

美國女作家寫了一本書叫做《我在底層的生活》, 是根據她的親身經歷寫成。

她寫道那段時期她曾經的同事們儘管做著薪水低微的工作, 卻想不起來辭職或者有預謀地換一份工作。 越是貧窮, 越是無法擺脫一種惡性的迴圈。 當他們為了一份報酬很低的工作時, 那些雇主像是一個老師教出來似的, 不約而同地拼命壓榨他們。

就如那個笑話中所說, 財主不滿足于家中所養的奶牛的產量, 奶牛只好說:“我吃的是草, 擠出來的卻是奶啊。 ”

很多雇主就和這個故事中的財主是一樣的心裡, 他們做出帶有侮辱人的舉動, 總能找到無窮無盡的活來讓手底下的員工來做。 為什麼那些員工不敢果斷地辭掉當前的負擔極大的工作, 哪怕他們是占主導地位的一方, 需大於供地關係。 越是這樣, 受到的壓榨越多。

你一定無法想像, 對於那些很辛苦才能維持目前生活水準的人而言, 假如去找一份新的工作, 是要冒極大風險的。 那些所必須耗費的時間, 比如面試、等待、藥物測試很可能會活生生拖死自身, 在及時得到資金保障之前。

底層勞動人民的背景和小芳的原生家庭構成了極其相似的怪圈,

使身處其中的人們想要跳出來不是那麼容易。 假如小芳想要有充足的時間供自己提升階層, 她必須把自己從那些繁瑣卻毫無意義的活計中解脫出來, 假如她採取行動比如離開原生家庭在外租房, 她必須保證自己的工資足以支付每個月的房租, 還必須找到充足的理由來逃離原生家庭。 但是她不提升自己, 怎麼找到一份薪水合適的工作呢?

底層人民也是如此, 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錢財來支付帳單, 各種慢性病, 尋找暫時的蔽身之所容身。 這讓他們必須花費更多的錢, 住在賓館裡, 吃速食, 使得他們無法從中省下錢來, 因為做一些簡單的不需要怎麼花錢的飯食至少需要一間帶著鍋的房間, 這種房間理所當然要價也高。

這樣一想,在擁有可憐的一點的翻身資本時,真正跳出來怪圈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這種房間理所當然要價也高。

這樣一想,在擁有可憐的一點的翻身資本時,真正跳出來怪圈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